道家经典集释10本 性命圭旨+阴符经集释+伍柳仙宗+悟真篇集释+黄庭经集释+西游原旨等书,图书

道家经典集释10本 性命圭旨+阴符经集释+伍柳仙宗+悟真篇集释+黄庭经集释+西游原旨等书,图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道家
  • 经典
  • 集释
  • 性命
  • 阴符经
  • 悟真篇
  • 黄庭经
  • 西游原旨
  • 修道
  • 内丹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木森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15364
商品编码:26813312394
出版时间:2013-01-01

具体描述




本套书籍包括:性命圭旨+阴符经集释+伍柳仙宗+悟真篇集释+黄庭经集释+西游原旨+太上感应篇集释+乐育堂语录+道德经讲义+周易参同契集释 共10本


《黄庭经》分《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中景玉经》三种。《中景经》系晚出道书,成书于两晋。《黄庭经》为道教养生修仙专著,它继承汉代纬书和早期道教的人身各部位皆有神之说,又吸收古代汉族医学有关脏腑、经络、精气的理论,着重阐述存思身神、守固精气的理论和方法。《黄庭经》地提出了三丹田、八景二十四真理论和相应的存真修炼方法,这对上清派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中有些内容较之《大洞真经》更为接近唐宋内丹术,故而亦被后世内丹家奉为内丹要籍。经中的脏腑、经络、穴位、精气及阴阳五行学说,反映了古代汉民族的生理、医理知识。历史上有不少书法家、文学家喜好《黄庭经》,或写法帖,或为文作序,王羲之书《黄庭经》换鹅的故事,更传为千古佳话,故此经的持久影响,已远远超出道教范围。

 是中国道教典籍丛刊的一种,搜罗了黄庭经的历代重要古注,简体横排本,无版本校勘。对于无法接触道藏的读者来说,这套中国道教典籍丛刊系列还是很有用的,但如果是由古籍出版社来做会更一些吧。

——来自网友 逗牛

《黄庭经》为上清派经典之一,包含《黄庭外景经》和《黄庭内景经》,相传为南岳魏华存所传。魏华存生于晋代,被尊道教上清派代宗师。该书以七言韵文形式写成,结合古代中医思想,阐述了道家的修炼与养生学说。《黄庭经》所传注本甚多,本次出版的《中国道教典籍丛刊:黄庭经集释》除将《正统道藏》所收注本全部收录外,还补以《正统道藏》未收的名家注本,如清刘一明的《黄庭经解》等。

梁丘子

唐玄宗时隐士。原名白履中,博涉文史,隐居大梁,时人号为梁丘子。开元中,王志愔表荐堪为学官,可代马怀素、褚无量入阁侍读。乃征赴京师,履中辞以老疾,不任职事。授朝散大夫,寻请归乡。手诏曰:“卿孝悌立身,静退敦俗,年过従耄,不杂风尘。盛德早闻,通班是锡。岂唯精贲山薮,实欲奖劝人伦。且游上京,徐还故里。”遂停留数月。





    

是书出尹真人弟手笔,盖述其师之意而全演之。中间所载诸图说,及修行节次功夫,可谓详且尽矣。玄家书汗牛充栋,而直指徼妙,无逾此编。栖真者倘能藉此而人道,不亦希有事哉!友人余常吉,为明德宗孙,而于玄教,不无少抑。谓其所重者我身,即长生久视,终不离寿者相也。其见确已,乃独于是书,而引之谆谆。然指人一超直人,以绍人天师种,岂其无故而漫云然?夫有所受之也,则由长生而达生生,以生生而证无生。奚不可者,殊途同归,百虑一致。道岂有二乎哉?皇论三教云: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大哉皇言!斯其至矣!凡为皇之民者,一意宪章,莫敢倍上可也。嗟嗟世人,流浪生死,辄置性命于罔顾,得此为之一警觉焉,其有造于身心者不小矣。书院流通,真人师弟定必加持赞叹。

《性命圭旨》,不著撰人,相传为尹真人弟之笔也,向来行本绝少。殷君惟一藏弆有年。曹子若济见而悦之,携示周子舆闲,欣然共赏,重授剞劂,则钱子羽振董其成焉。书竣而问序于予。予于斯道盖向往而未能至,何敢赞一辞!虽然,窃有述焉。
自三教鼎立,异说聱牙,隐若敌国,日相撞也。是书独揭大道,而儒释妙义,发挥旁通,要之以中,合之以一,而尽性至命之理,殊途同归。微独柱下五千,(上隐下木)括靡遗,并六十四卦,四十二章,无不累若贯珠矣。

印刷精美,内容清楚,图文并茂,是修行()的参考书,正统的路子,阅读。

——来自网友 清凉月

真棒此书,修身养性的秘诀全说了。然后再看西游记的时候,一看就明白什么意思了!

——来自网友 道一

编译局出版的书不多,这书还不错,不过需要一点古文基础

——来自网友 Customer

作者:(明朝)尹真人弟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元集
三圣图
大道说
性命说
死生说
邪正说
普照图
反照图
时照图
内照图
太极图
太极发挥
中心图
火龙水虎图
火龙水虎说
日乌月兔图
日乌月兔说
大小鼎炉图
大小鼎炉说
内外二药图
内外二药说
顺逆三关图
顺逆三关说
尽性了命图
尽性了命说
真土图
真土根心说
魂魄图
魂魄说
蟾光图
蟾光说
降龙图
降龙说
伏虎图
伏虎说
三家相见图
三家相见说
和合四象图
和合四象说
取坎填离图
取坎填离说
观音密咒图
念观音咒说
九鼎炼心图
九鼎炼心说
八识归元图
八识归元说
五气朝元图
五气朝元说
待诏图
待诏说
飞升图
飞升说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亨集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利集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贞集

况丹经子书,汗牛充栋,讲理者多,留诀者少。初无下手入门,次无采药结胎,末无极则归着。后人不识次序,如何凑泊得来?不免有搀前越后之差,首颠尾倒之乱。学道一生,不得其门而人者多矣。间有入门者而不知升阶,有升阶者而不知登堂,有登堂者而不知入室,是以次第工夫,乃修真之首务,岂可缺焉?
予爱《藏经》中四句偈曰: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世尊亦曰:度尽众生,然后作佛。区区由是发一念慈悲,罄将师投秘诀,彻底掀翻,满盘托出,以吁徕后之有缘,复返天界而不沉溺于苦海中者,此予之心也。
其一曰:涵养本原,救护命宝。
其二曰:安神祖窍,翕聚先天。
其三曰:蛰藏气穴,众妙归根。
其四曰:天人合发,采药归壶。
其五曰:乾坤交媾,去矿留金。
其六曰:灵丹人鼎,长养圣胎。
其七曰:婴儿现形,出离苦海。
其八曰:移神内院,端拱冥心。
其九曰:本体虚空,超出三界。
于中更有炼形、结胎、火候等诸心法,以全九转还丹之功。
大道口诀,至此吐露尽矣。今之道者,峨冠方袍,自足自满,不肯低情下意,求师指授,大道次第,惟只以盲引盲,趋人旁蹊曲径。岂知道法三千六百、大丹二十四品,皆是旁门,独此金丹一道,是条修行正路。除此以外,再无别途可以成仙作佛也。
故法华会上,世尊指日:惟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
尹真人曰:九十六种外道,三千六百旁门,任他皆幻,只我这些是真。
云房真人曰: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谁知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

基本信息

书名:太上感应篇集释

定价:52.00元

作者:(宋)李昌龄 郑清之等

出版社: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11730756

字数:350000

页码:5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


《太上感应篇》,作者不详,宋代李昌龄、郑清之为其作了评论注解,自此在民间广为流传,自古以来被誉“劝善*书”。此书总计一千二百余字,融汇儒道两家道德思想,意在劝化各个阶层的人“积德行善,慈心于物”。《太上感应篇》所传注本甚多,本次出版的《太上感应篇》除将《正统道藏》所收李昌龄、郑清之注本收录外,还补以《正统道藏》未收的名家注本,如清代惠栋的《太上感应篇笺注》等。

内容提要


《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善书”。此书源出于《抱朴子》,后经宋代李昌龄、郑清之等先贤发扬光大,流通于世,影响深远。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峰。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树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确形象,许多内容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目录


太上感应篇 1

进太上感应篇表 1

太上感应篇叙 2

纪述灵验 7

太上感应篇卷之一 10

太上感应篇卷之二 26

太上感应篇卷之三 33

太上感应篇卷之四 39

太上感应篇卷之五 46

太上感应篇卷之六 54

太上感应篇卷之七 63

太上感应篇卷之八 69

太上感应篇卷之九 77

太上感应篇卷之十 86

太上感应篇卷之十一 92

太上感应篇卷之十二 98

太上感应篇卷之十三 106

太上感应篇卷之十四 112

太上感应篇卷之十五 117

太上感应篇卷之十六 123

太上感应篇卷之十七 131

太上感应篇卷之十八 139

太上感应篇卷之十九 147

太上感应篇卷之二十 154

太上感应篇卷之二十一 161

太上感应篇卷之二十二 169

太上感应篇卷之二十三 176

太上感应篇卷之二十四 184

太上感应篇卷之二十五 194

太上感应篇卷之二十六 201

太上感应篇卷之二十七 208

太上感应篇卷之二十八 215

太上感应篇卷之二十九 223

太上感应篇卷之三十 232

御注太上感应篇 238

御注太上感应篇序 238

御注太上感应篇 239

太上感应篇笺注 276

太上感应篇序 276

重刊道藏辑要太上感应篇 277

太上感应篇集注 331

太上感应篇集注序 331

太上感应篇集注 333

太上感应篇缵义 440

序 440

太上感应篇缵义 441

作者介绍


(宋)李昌龄,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href='#' target='_blank'>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 href='#' target='_blank'>卫国公( href='#' target='_blank'>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内容简介

  《中国道教典籍丛刊:悟真篇集释》是汉代魏伯阳《参同契》以后的又一本重要的丹经著作,是道教内丹丹法的主要经典之一,同为丹经之祖,其丹经地位与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相仿。全书由诗词歌曲等体裁写成,包括七言四韵16首,绝句64首,五言1首,续添西江月12首。总结了北宋以来的内丹方术,继承了钟离权、吕洞宾的性命双修学说,并且对陈抟《无极图》中“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

目录

紫阳真人悟真篇 注疏
宋·翁葆光注
悟真篇 注疏序
悟真篇 注序
悟真篇 序
紫阳真人悟真篇 注疏卷之一
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以表一斤二八之数
紫阳真人悟真篇 注疏卷之二
紫阳真人悟真篇 注疏卷之三
五言四韵一首以象太一之奇
紫阳真人悟真篇 注疏卷之四
绝句六十四首以按六十四卦
紫阳真人悟真篇 注疏卷之五
内外药
紫阳真人悟真篇 注疏卷之六
紫阳真人悟真篇 注疏卷之七
西江月一十二首以周岁律
紫阳真人悟真篇 注疏卷之八
读周易参同契
赠白龙洞刘道人歌
石桥歌
绝句
西江月
悟真篇 后序
紫阳真人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
宋·翁葆光述
悟真直指详说
强兵战胜之术
富国安民之法
神仙抱一之道
三乘秘要诗
张真人本末
薛紫贤事迹
金丹法象
紫阳真人悟真篇 拾遗
宋·翁葆光述
禅宗歌颂诗曲杂言
性地颂六首
无罪福
三界唯心
见物便见心
圆通
随他
宝月
心经颂
人我又名齐物
读雪窦禅师祖英集
戒定慧解
即心是佛颂
采珠歌
禅定指迷歌
无心颂
西江月一十二首
紫阳真人悟真篇 三注
宋·薛道光
悟真篇 记
陆子野注悟真篇 序
上阳子注悟真篇 序
紫阳真人悟真篇 筌蹄
悟真篇 序
紫阳真人悟真篇 三注卷之一
七言律诗八首
紫阳真人悟真篇 三注卷之二
七言律诗八首
紫阳真人悟真篇 三注卷之三
七言绝句三十二首
紫阳真人悟真篇 三注卷之四
七言绝句三十二首
紫阳真人悟真篇 三注卷之五
五言一首以象太一含真气之妙
西江月十二首以象十二月
又西江月一首以象闰月也
续绝句五首以象铅汞砂银土之五行也
紫阳真人后序
紫阳真人悟真篇 讲义
宋·夏元鼎
紫阳真人悟真篇 讲义序
紫阳真人悟真篇 讲义卷之一
七言四韵诗一十六首以象二八一斤之数
紫阳真人悟真篇 讲义卷之二
紫阳真人悟真篇 讲义卷之三
绝句诗六十四首以应六十四卦之数
紫阳真人悟真篇 讲义卷之四
紫阳真人悟真篇 讲义卷之五
紫阳真人悟真篇 讲义卷之六
五言四韵一首以象太一之数
西江月十二首以应十二月之数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紫阳真人悟真篇 讲义卷之七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西江月
悟真篇 约注
清·陶素耜
悟真篇 约注杂议
悟真篇 约注卷上
七言律
悟真篇 约注卷中之上
绝句
悟真篇 约注卷中之下
悟真篇 约注卷下
西江月
绝句
悟真篇 正义
清·董德宁
悟真篇 正义序
悟真篇 正义自序
悟真篇 正义卷上
七言律
悟真篇 正义卷中
七言绝
悟真篇 正义卷下
五言四韵一首
西江月
又西江月一首
又七绝五首
悟真直指
清·刘一明
悟真直指卷一
七言律诗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数
悟真直指卷二
七言绝句六十四首按《周易》六十四卦
悟真直指卷三
五言律诗一首以象太乙含真气
西江月十二首
续添西江月一首以象闰月
七言绝句五首以象金木水火土之五行
悟真直指卷四
绝句四首
西江月十二首

精彩书摘

  《中国道教典籍丛刊:悟真篇集释》:
  
  天地盈虚自有时,审能消息始知机。 
  由来庚甲申明令,杀尽三尸道可期。 
  注日:天地盈虚自有时者,天地相去八万四千里,冬至之日,地中有一阳气上升,一日升四百六十里二百四十步。至后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二气为一节,二节为一时,即春分也。计九十日,阳气共升至天四万二千里,至到天地之中。此时阴中阳半,为泰卦。其气变寒,寒为温,万物发生之时,故为春也。自此以后,阳气升人阳位亦如前,渐渐升至夏至之日,并前计一百八十日,共升八万四千里乃到天也。此时阳中又有阳,为纯阳乾卦。其气变温为热日夏,万物茂盛之时,故日盈也。夫热极则阴生,故夏至之日,一阴自天而降,亦一日降四百六十里二百四十步。亦五日一候为一气,三气为一节,二节为一时。即秋分日也。计九十日,阴气共降四万二千里,正到大地之中。此时阳中阴半,为否卦。其气变热为凉,万物结实之时,故为秋也。自此以后,阴气降人阴位亦如前。渐渐降至冬至之日,共前计一百八十日,共降八万四千里乃到地也。此时阴中又有阴,为纯阴坤卦。其气变凉为寒,寒日冬,万物收藏之时,故日虚也。圣人消息天地盈虚,因月而见。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