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起源》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女人的起源》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摩根,刘筠 著
图书标签:
  • 女性主义
  • 性别研究
  • 社会学
  • 历史
  • 文化研究
  • 女性文学
  • 人类学
  • 心理学
  • 女性身体
  • 社会性别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知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43407
商品编码:2691410616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女人的起源

定价:19.00元

作者:(英)摩根,刘筠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8-01

ISBN:97875327434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这本《女人的起源》,的确是莫里斯风靡一时的《裸猿》和《》的反驳,对于现代人反思女性的地位和前途,颇有启发意义。
  《女人的起源》这本书,其实包含了两个很有吸引力的关键词,即性别和进化。如果关心女性主义,关心女性主义的科学,关心进化论,尤其是关心女性主义如何解读和发展进化论,那当然是不能不读这样的书。在读了《女人的起源》后*深刻的印象和感想,就是“民科”和“民性”这两个缩略语的简称。“民科”一词,这里不用解释,“民性”一词系我所造,其中的“民”,大约可以等同于“民科”中的“民”字,而“性”,则是指性别研究工作者。

内容提要


《》上说,上帝先创造了男人。女人,不过是他身上的一条肋骨。
  以男性为中心的生物学家,则用人类起源于丛林并进化为以狩猎为生的肉食动物的学说,来证明女性无论在体力和智力上,都处于从属的地位。
  对此,本书为女性在人类进化史中的平等地位据理力争。它开一代风气之先,力图解开人类,特别是女性的演化和起源之谜;而它提供的答案,则从女性的角度对人类的史前史做出了推测性的重构,极富革命性和破坏力。
  《女人的起源》初版于1972年,其鲜明的个性,活泼的文风,受到世界各地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喜爱,先后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行销百万册。30多年来,本书已成为进化论以及女性主义研究的经典。

目录


章 人造神话
第二章 逃亡之路
第三章 脱胎换骨的猿
第四章 高潮的体验
第五章 爱
第六章 语言
第七章 大转折
第八章 人,狩猎者
第九章 灵长目动物的政治
第十章 女人的需求
第十一章 现在和未来
后记(1985年)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伊莲·摩根(Elaine Morgan,1920-),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曾担任20多年的电视编剧,并获得多个奖项。1972年,她写作出版了《女人的起源》一书,由此成为了的女性主义作家。之后,她花费10年的时间钻研进化论,特别是英国海洋生物学家哈代爵士的“水生理论”,并于1

文摘


序言



19世纪末法国文学的迷思与挣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深度导读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审视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巨匠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的宏伟史诗——《人间喜剧》(La Comédie Humaine)。我们将摒弃对这部作品的一般性介绍,而是聚焦于其创作背后的时代精神、深邃的社会洞察以及对人类本性复杂性的精妙描摹。 《人间喜剧》并非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简单集合,它是巴尔扎克以惊人的毅力和洞察力构建起来的一部“自然史”,试图用小说这一媒介,像博物学家研究动植物一样,对1815年至1848年间法国社会的全景进行“科学”的记录与分析。 一、时代背景的迷雾:大革命后的“新世界” 要理解《人间喜剧》,首先必须深入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崩溃后的社会结构。这是一个价值体系剧烈动摇的时代,旧有的贵族秩序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金钱至上、权力更迭频繁的资产阶级社会。巴尔扎克敏锐地捕捉到,在这个“新世界”中,个人命运不再由血统决定,而是由财富和欲望驱动。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重点剖析巴尔扎克如何将巴黎的沙龙、律师事务所、银行、贫民窟乃至乡村庄园,转化为他笔下永不休止的戏剧舞台。我们探讨的焦点是:“金钱”是如何取代“荣誉”成为社会运转的核心驱动力? 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充斥着对社会阶层固化与流动性的矛盾描绘,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野心勃勃的工程师、精明的律师,还是沉溺于奢华的贵妇,无一不在与这个残酷的、由资本重塑的社会进行着殊死搏斗。 二、人物的“物种学”:重复性与角色矩阵 巴尔扎克的雄心在于创造一个连贯的世界,其中人物可以自由穿梭于不同的叙事之间,其性格与命运的设定具有极高的“复现性”。我们不同于肤浅地罗列其中的著名人物,而是深入分析他如何运用“角色扮演”(Character Replication)的手法来构建其社会生态系统。 例如,对“野心”这一主题的探讨,并非仅仅停留在拉斯蒂涅(Eugène de Rastignac)的奋斗史。我们将分析“野心”如何在不同阶层和性别中演变出不同的形态:在男性身上体现为对政治和财富的攫取,而在女性身上则可能转化为对社会地位和情感满足的极度渴望,有时甚至导向悲剧性的自我毁灭。 这种“类型化”的人物设定,实际上是巴尔扎克对特定社会“基因”的提炼。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某种社会力量或道德缺陷的化身,他们的故事是社会病理学的经典案例。 三、情感的炼金术:欲望、金钱与道德的交织 《人间喜剧》的核心魅力在于它对人类最原始欲望的毫不留情的揭露。我们将重点分析几个关键的“驱动力”主题: 1. 爱情的异化: 在巴尔扎克的笔下,纯粹的柏拉图式爱情几乎绝迹。爱情往往与财产继承、社会提升或肉体欲望紧密捆绑。我们考察“高雅的放荡”(如《高老头》中的家庭悲剧)与“政治化的婚姻”(如《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贪婪)如何共同构筑了爱情的病态光谱。 2. 权力的隐秘流动: 巴尔扎克对权力体系的描绘是多维度的。它不仅存在于宫廷和政府中,更渗透在巴黎的司法系统、新闻媒体乃至地下典当行里。本书将特别探讨那些“幕后操纵者”——那些精于算计的银行家和媒体大亨——他们如何比国王更有效地掌控着社会的呼吸。 3. 空间的象征意义: 巴黎的不同区域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拉丁区的贫困、圣日耳曼区的贵族遗风、以及商业区的冷酷效率,构成了一种“社会地理学”。分析这些空间,有助于理解人物命运的“结构性限制”。 四、叙事技巧的革新:现实主义的先声与局限 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但他更是一个试图超越现实的“社会工程师”。本书将深入探讨他独特的叙事策略: 详尽的描述与百科全书式的插入: 他毫不吝啬笔墨去描述一件家具、一套服饰或一处建筑的细节,这些细节并非纯粹的装饰,而是人物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的物质外化。 全知视角与作者的介入: 巴尔扎克经常以全知视角跳入叙事,对人物的命运进行预言或道德评判,这体现了他作为“社会历史学家”的主观立场。 “科学”术语的运用: 他试图用类似生物学或社会学研究的语言来解构社会现象,这反映了十九世纪科学理性主义对文学的深刻影响。 最后,本书将对巴尔扎克创作的“未完成性”进行反思。尽管《人间喜剧》规模宏大,但它始终未能完成他设定的全部目标。这种“未完成性”本身是否也是对十九世纪法国社会快速变迁、永无止境的欲望的最好注脚?通过对这些复杂面向的梳理,读者将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巴尔扎克作为法国文学史分水岭的真正重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到关于旧石器时代母系社会构想的那一部分,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过去我一直以为,早期人类社会是以男性狩猎、女性采集为主要分工,而男性自然而然地就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书中从考古遗迹、早期艺术品以及对现存狩猎采集社会的观察,巧妙地勾勒出了一个女性可能是早期社会核心的图景。她们不仅是生育的源泉,更是食物的稳定提供者,在采集、储存以及对食物资源的知识传承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对“母性”力量的重新审视,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回溯,更像是在重塑我们对人类文明奠基过程的认知。尤其是在讨论一些早期大型聚落的形成,以及早期社会组织结构的时候,关于女性在其中扮演的黏合剂和凝聚力的角色,都提供了非常有说服力的论证。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现在社会对“领导力”的定义,是否过于狭隘,是否忽略了那些温和而坚定的力量。

评分

关于书中对“父权制”的演化轨迹的剖析,着实令人深思。它并没有简单地将其归结于某个单一的事件或原因,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气候、以及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作者从农业的兴起,特别是私有财产的出现,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等角度,层层剥茧,揭示了男性是如何逐渐占据社会和家庭的中心地位,并且将这种权力结构固化下来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继承权”和“血脉纯洁性”的讨论,这部分解释了为何男性会如此看重对女性身体的控制,以及这种控制如何演变成了后世的种种社会规范和法律条文。读到这里,你会发现,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社会现象,其根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生存策略和权力博弈。这本书让我对性别权力关系的形成有了更深刻的、更具历史纵深的理解,也让我对当下社会性别不平等问题的根源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评分

这本书对于探讨“女性特质”的生物学基础,真是做足了功课。从激素水平的差异,到大脑结构的研究,再到生理上的演化优势,作者引用的研究数据和理论都相当扎实,而且解释得非常通俗易懂。我特别被关于女性在社会化学习和情感连接方面的天生优势所吸引。书中提出,女性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抚育后代和维护社群的稳定,发展出了更强的同理心、沟通能力和合作意愿。这不仅仅是“女性温柔”的标签化,而是有科学依据的演化结果。了解这些,让我对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思维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互动中的不同倾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感觉这本书不是在给男女贴标签,而是在解析我们作为人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是如何分化和发展出各自的独特优势的,这是一种更具包容性和科学性的视角。

评分

刚收到这本书,包装很严实,纸质也比我想象的要好,摸起来很有质感。一直对人类起源,特别是女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充满好奇,所以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虽然还没正式开始阅读,但翻阅了一下目录,就觉得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了从古人类学、生物学到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这让我非常期待。现代社会对女性的定义和期待,很大程度上都根植于我们漫长的演化历史,理解这一点,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当下。出版社的译文质量也一直很让人放心,相信这次也不会例外。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去探索那些深埋在基因和文化中的女性故事,了解我们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单从装帧和出版社的口碑来看,这绝对是一次物有所值的购买体验。

评分

合上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女人的起源”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文明如何一步步走向今天的宏大叙事。作者巧妙地将生物学的演化、考古的发现、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理论融为一体,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宏大而细致的女性演化史。从早期母系氏族的可能存在,到后来父权制的形成,再到现代社会女性地位的转变,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智慧的启迪和令人震撼的洞察。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将女性塑造成完美的受害者或拯救者,而是呈现了一个复杂、多维度、充满力量的女性形象,她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各种方式塑造着人类的命运。这本书拓展了我对“女性”这一概念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上的性别,而是一个承载着历史、文化、生存智慧的符号。我强烈推荐给每一个对人类自身、对性别议题、对历史演化感兴趣的朋友,它绝对会让你受益匪浅,并且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