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林漢達通俗曆史經典:三國故事(上下)
定價:50.00元
作者:林漢達;錢定華 繪
齣版社:文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8-01
ISBN:9787807410119
字數:
頁碼:51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這是一套難得的曆史知識啓濛讀物。從先秦到三國歸晉,中國曆史上蕪雜紛亂又極有特色的幾段曆史,林漢達一路講來,清晰明瞭,津津有味。這套書有幾個特點:一、取材可信,形式雖然是講故事,骨架子卻老老實實地依據“正史”所記載的史料搭建而成;二、剪裁得當,人物關係和事件發展交代得簡潔清晰,不蔓不枝;三、數百個故事既相互關聯。又獨立成篇,翻開任何一節都能順利地讀下去;四、文字特彆通俗生動,真正具有故事書的語言特徵,好看,順口,連讀帶講地就把中國古代史的脈絡勾劃得清清楚楚——這些特點,對還沒有熟練掌握文言文閱讀,又特彆希望瞭解中國曆史的青少年讀者,以及很多想給孩子講講有趣的曆史故事的年輕傢長們而言,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
n 本商品封麵圖片為單冊,套裝圖片請以實物為準!
內容提要
《林漢達通俗曆史經典:三國故事(上下)》是“林漢達通俗曆史經典”之三,內容緊接《前後漢故事》,從張角黃巾起義,到三分天下、一統歸晉,以三國誌等正史所載為基礎,一百二十個故事按時間順序編排,既獨立成篇,又相互聯屬,基本勾勒瞭三國時期的曆史概貌;取材準確,裁剪精當,是一部理想的三國曆史入門讀物。作者又是的語言學傢、文章大傢,他的文字通俗曉暢,錶現力極強。閱讀《林漢達通俗曆史經典:三國故事(上下)》,也是學習語言錶現能力,欣賞流白話語文的極好機會。
目錄
黃巾起義
n能臣與奸雄
n屠殺黃巾
n市儈皇帝
n宦官
n任命牧伯
n殺宦官
n廢少帝
n“寜我負人”
n同盟除暴
n同盟不同心
n私藏玉璽
n奪冀州
n峴山中伏
n萬歲塢
n鳳儀亭
n嘆氣惹禍
n“死裏逃生”
n青州兵
n屠徐州
n火燒濮陽
n火並幽州
n坐得徐州
n窩裏反
n綁架皇上
n保駕
n奪地不勤王
n搶野菜
n遷都屯田
n小霸王
n神亭交手
n轅門射戟
n投奔曹營
n戰宛城
n養虎與養鷹
n割發代首
n白門樓
n讓帝號
n打鼓罵街
n葛巾迎降
n論英雄
n劈顔良
n古城會
n“於吉不死”
n官渡之戰
n投奔荊州
n兄弟相爭
n“以妲己賜周公”
n抵抗烏桓
n躍馬檀溪
n三顧茅廬
n滅黃祖
n上樓拔梯
n長阪坡
n孫劉結盟
n火燒赤壁
n奪取江南
n東吳招親
n“藉荊州”
n獻地圖
n“逆取順守”
n采用中策
n收嚴顔
n治蜀從嚴
n逼宮
n單刀赴會
n捉刀人
n文姬歸漢
n渾身是傷
n一身都是膽
n漢中王
n水淹七軍
n大意失荊州
n走麥城
n獻頭
n本是同根生
n推位讓國
n東徵孫權
n北投曹魏
n守夷陵
n火燒連營”
n退守白帝城
n托孤
n蜀吳連和
n骨肉猜忌
n攻心為上
n五月渡濾
n平定南中
n齣師錶
n收薑維
n失街亭
n空城計
n圍攻陳倉
n吳王稱帝
n木牛流馬
n木門道
n趕集遭殃
n鞠躬盡瘁
n嚇走活司馬
n立廟
n大興土木
n搬銅人
n平遼東
n忍死托孤
n裝病
n交齣兵權
n牛頭山
n赤膊上陣
n帶酒進宮
n咬破被子
n路人皆知
n竹林七賢
n退守劍閣
n爭功
n以敵攻敵
n此間樂
n晉王稱帝
n造船
n爭取民心
n三分一統
作者介紹
林漢達先生(1900—1972),浙江慈溪人,的教育傢、語言文字學傢和曆史學傢。1924年畢業於上海之江大學,1937年赴美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學習,攻讀民眾教育係並獲碩士學位。1945年底,與馬敘倫等共同發起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當選為常務理事。建國後,曆任燕京大學教授、教務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副部長等。
n
林漢達先生從上世紀20年代起即從事研究和寫作,著作豐富,涉及麵廣,頗有影響。教育方麵的著作有《嚮傳統教育挑戰》、《西洋教育史講話》等;文字改革方麵有《中國拼音文字的齣路》《中國拼音文字的整理》等;通俗曆史讀物有《上下五韆年》《東周列國故事新編》《前後漢故事新編》《三國故事》等,共達六十餘種,是一份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産。特彆是他的通俗曆史讀物,深受幾代青少年讀者的歡迎。
文摘
皇甫嵩把軍隊退到十多裏以外駐紮下來,張梁也不齣去跟他交戰。這幾天他正為著他哥哥忙著呐。天公將軍張角因為勞纍過度,打敗瞭董卓,從下麯陽迴來以後,就病倒瞭。這三天來,病得更厲害。人公將軍張梁接連三夜沒睡覺。他勸慰張角安心治病,可是張角發高燒,老說夢話,愣要齣去跟敵人拼命。他說天下八州的老百姓都稱他為大賢良師,傢傢戶戶誰不朝廷。大夥兒都說: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三十六方農民同時起義,不到十天工夫,天下響應。萬沒想到半年多來,各地的黃巾軍都遭到瞭貴族、官僚、地主、豪強的屠殺,情況越來越壞,他的病也越來越厲害。他氣呼呼地嚷著說:“我真不明白,天下怎麼能有這麼多吃人的狼啊。”到瞭八月十五那一天,他對張梁和站在跟前的幾個人說:“蒼天是死瞭,可是狼還活著。”大傢都知道他又在說夢話瞭,隻好愁眉苦臉地看著他,聽他說。不一會兒,他突然笑起來,像哼著歌兒似地說:“蒼天已死,黃巾不滅!萬眾一心,天下大吉!”說瞭這話,這位首先起義、希望天下大吉的大賢良師就咽瞭氣。張角一死,跟他一同起義的農民哭得比死瞭爹娘還傷心,兄弟張梁更加難受。又因為他幾天沒有好睡,這時候,隻是有氣沒力地嘆著氣。廣宗的黃巾軍一聽到他們的死瞭,好像天塌瞭一樣,不由得全都哭瞭。天性樸素的農民軍根本就沒想到‘秘不發喪”這套玩意兒。張角病死的消息很快就給皇甫嵩知道瞭。他立刻布置瞭進攻的計劃,下瞭命令,當天晚上三更造飯,四更齣動,拿公雞打鳴兒當作記號,一齊進攻。黃巾軍正打算替他們死去的報仇,大傢就抹去眼淚跟官兵拼瞭。張梁盡管身子不好,他一咬牙,提起精神,跑在頭裏。雙方的軍隊從雞叫開始一直打到中午,死傷瞭無數人馬,各不相讓。到瞭下午,黃巾軍開始有點亂瞭。張梁畢竟因為幾天沒睡覺,疲勞得精神恍惚,一不留神,被官兵刺瞭—槍,從馬上掉下來,當時就給一個軍官去瞭腦袋。一霎時數不清的敵人好像後浪推前浪似地湧進瞭城。皇甫嵩的大軍進瞭城,遇到瞭頑強的抵抗。每一條街,每一個角落,都展開瞭血戰。殘暴的官兵又殺瞭三萬多名黃巾兵。其餘的黃巾兵隻好往城外跑。城裏的老百姓怕遭到官兵的屠殺,也都跟著往城外跑。
n ……
序言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在於它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挖掘。林漢達先生並非簡單地敘述事件的發生,而是深入到人物的思維和情感之中,去探究他們為何做齣那樣的選擇,他們的內心掙紮是如何發生的。我特彆喜歡他對於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核心人物的刻畫,他沒有迴避他們的缺點,也絕不吝惜贊美他們的優點,將他們塑造成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立體形象。你能夠理解曹操的雄纔大略,也能看到他的多疑和殘忍;你能夠欽佩劉備的仁德和堅韌,也能體會到他的屢戰屢敗和東山再起;你能夠欣賞孫權的少年英纔和政治智慧,也能看到他的權衡利弊和戰略眼光。這種 nuanced 的描寫,讓我對曆史人物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對人性有瞭更復雜的理解。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以來對中國古代史,特彆是三國時期情有獨鍾的讀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部既嚴謹又不失趣味的曆史讀物。《林漢達通俗曆史經典:三國故事(上下)》恰恰滿足瞭我這個願望。林漢達先生憑藉其深厚的學養和卓越的敘事能力,將那段紛爭連綿、英雄輩齣的歲月,以一種極其貼近讀者的姿態呈現在我們麵前。他沒有選擇晦澀難懂的史料堆砌,而是巧妙地將史實融入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中,讓你在閱讀中不知不覺地吸收知識,理解曆史發展的脈絡。讀他的文字,總能感受到一種智者般的從容和幽默,即使是描繪殘酷的戰爭,也帶著一種淡淡的超然,讓你在感嘆曆史的無常之餘,也能體悟到其中蘊含的哲理。
評分錢定華先生的插畫,簡直是點睛之筆。每一幅插圖都充滿藝術感,人物造型生動傳神,場景描繪宏偉壯麗,將林漢達先生筆下的文字意境具象化,甚至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插畫賦予瞭故事更深一層的生命力。我常常會反復欣賞同一幅畫,細細品味其中的細節,想象當時的情景。比如,當讀到赤壁之戰時,腦海中浮現齣錢定華先生筆下旌旗蔽日、戰火紛飛的畫麵,那些戰船在江麵上激蕩,士兵們在刀光劍影中廝殺,真實得仿佛置身其中,讓人心潮澎湃。這種圖文並茂的呈現方式,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讓我在欣賞曆史故事的同時,也得到瞭一場視覺的享受。
評分我一直認為,好的曆史讀物,應該能夠喚醒讀者的想象力。《林漢達通俗曆史經典:三國故事(上下)》無疑做到瞭這一點。林漢達先生的敘述,就像一位技藝高超的說書人,他能夠抓住故事的精髓,用最引人入勝的方式講述齣來,讓你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而錢定華先生的插畫,更是為這份想象力插上瞭翅膀,讓那些隻存在於文字中的場景,變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讀這本書,我常常會閤上書,在腦海中迴味那些精彩的片段,想象著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他們的情感,他們的決策。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多的是一種對曆史的敬畏感和對生命的感悟。林漢達先生用他精煉的筆觸,勾勒齣那個時代人們的悲歡離閤,他們的奮鬥與犧牲,他們的榮耀與失敗。他讓我們看到,在曆史的洪流中,個體是多麼渺小,但他們的選擇和行為,卻能匯聚成改變曆史的力量。我尤其被那些在亂世中堅守信念、追求道義的人物所打動,他們的形象,在錢定華先生的畫筆下,更顯得光彩照人,成為激勵人心的力量。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對三國曆史的認知,更是一種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體會。林漢達先生的敘述,蘊含著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和智慧,例如“仁義禮智信”,例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錢定華先生的插畫,則將這些文化元素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呈現齣來,讓你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次翻閱這本書,都像是一次文化的尋根之旅,讓我更加熱愛自己的民族,更加珍視這份寶貴的曆史遺産。
評分作為一名資深三國迷,我讀過不少關於三國曆史的書籍,但《林漢達通俗曆史經典:三國故事(上下)》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林漢達先生的通俗化敘述,將原本可能晦澀難懂的曆史,變得生動有趣,極富可讀性。他對於曆史事件的梳理和解讀,既有深度又不失廣度,讓你在輕鬆閱讀的同時,能夠對三國時期的政治、軍事、文化有全麵的瞭解。我尤其喜歡他處理細節的方式,例如對於一些戰役的謀略分析,或者對於人物性格的細微描繪,都展現瞭他深厚的曆史功底和獨到的見解。
評分錢定華先生的畫作,簡直就是為這本書量身定做的。他的筆觸細膩,色彩運用大膽而和諧,每一幅畫都充滿瞭動感和故事性。我尤其喜歡他對於人物麵部錶情的刻畫,寥寥幾筆,就能勾勒齣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張飛的粗獷,趙雲的英武,周瑜的瀟灑,甚至是反麵人物的陰險狡詐,都躍然紙上。當讀到“三顧茅廬”時,錢定華先生筆下那茅廬中,諸葛亮超然物外的神態,劉備三次前往的懇切和執著,簡直是將那份情景完美地呈現齣來,讓我對“知遇之恩”和“求賢若渴”有瞭更直觀的理解。這種視覺上的衝擊,與文字的感染力相互輝映,共同構建瞭一個令人難忘的三國世界。
評分讀《林漢達通俗曆史經典:三國故事(上下)》的過程,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洗禮。它不僅僅是關於曆史事件的記錄,更是關於智慧、勇氣、忠誠、背叛、以及人性各種復雜麵嚮的深刻探討。林漢達先生的文字,仿佛一把溫柔的手術刀,剖析著曆史的肌理,也觸及著人心的深處。我常常在讀到某些情節時,會陷入沉思,比如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誠,關羽“韆裏走單騎”的義薄雲天,張飛“喝斷當陽橋”的勇猛無畏。這些故事,不僅僅是曆史的片段,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寫照,激勵著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能秉持一些美好的品德,追尋一些崇高的理想。
評分拿到《林漢達通俗曆史經典:三國故事(上下)》這本書,內心是真的激動,畢竟是林漢達先生的經典之作,更是由錢定華先生傾情繪製插圖,這本身就構成瞭一場曆史與藝術的盛宴。翻開書頁,仿佛瞬間穿越迴那個波瀾壯闊的三國時代,那些耳熟能詳的人物,那些驚心動魄的戰役,都隨著文字的流淌和畫麵的鋪展,變得鮮活起來。林漢達先生的文筆,真是功力深厚,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曆史事件娓娓道來,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故事的趣味性,讓原本枯燥的曆史變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我尤其喜歡他處理人物的方式,沒有簡單的臉譜化,而是將人物的復雜性、多麵性展現得淋灕盡緻,讓你看到英雄背後的人性,也看到奸雄身上的閃光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