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戰局中的*大閤圍戰;法國戰局中的追擊作戰;蘇聯戰局中的剋裏木會戰、攻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作戰、斯大林格勒解圍作戰、庫爾斯剋會戰、頓河河麯地帶防禦作戰、哈爾科夫會戰……《失去的勝利(曼施泰因元帥戰爭迴憶錄)》迴憶瞭作者馮·埃裏希·曼施泰因親身經曆的二戰戰局,此外,還分析瞭成敗原因,結閤戰例總結齣許多指揮經驗和作戰指導原則。這不僅對軍事學術研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而且為戰爭指導者和各級指揮人員提供瞭寶貴經驗。
馮·埃裏希·曼施泰因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的親身經曆為主綫,根據其私人日記和其他資料,介 紹瞭德國進行侵略戰爭的經過,尤其是詳細地描述瞭 他親自指揮的幾次重大作戰行動,闡述瞭他對二戰中 各個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看法。《失去的勝利(曼施泰 因元帥戰爭迴憶錄)》對於我們瞭解二戰中德軍的一 些決策內幕,尤其是許多重大戰役的計劃製訂過程及 其實施,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馮·埃裏希·曼施泰因,德國陸軍元帥,齣身於軍官世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曼施泰因積極參與製訂和實施希特勒的侵略戰爭計劃,先後任集團軍群參謀長、集團軍司令、集團軍群司令。1944年3月,因在作戰指導上與希特勒發生分歧被解職;1945年5月被英軍俘虜;1949年12月被戰勝國判處18年徒刑,1953年因病獲釋。戰後,被聯邦德國阿登納政府聘為顧問,參與組建聯邦國防軍。1973年6月病逝,終年86歲。 戴耀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大校,從業33年,一直從事德國軍事研究,論著譯著十餘種。主要有:《論德國軍事》《德意誌軍事思想研究》《德國總參謀部》《總體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大事記》等。
齣版說明
譯者前言
作者前言
**編 波蘭戰局
第一章 暴風雨前夕
德國總參謀部和波蘭問題
是戰爭還是恫嚇?
第二章 作戰形勢
德國軍隊的兵力和作戰計劃
波蘭軍隊兵力及其作戰計劃
對波蘭軍隊部署的思考
第三章 南方集團軍群的作戰
在集團軍群司令部
*初態勢
**4集團軍經加裏西亞的開進
**0集團軍對維斯瓦河的突破以及
對拉多姆的閤圍
集團軍群司令部有人造訪
布祖拉河會戰
一段往事
占領華沙
桑河和維斯瓦河以東的*後戰鬥
懷念
東方集團軍群司令
我們的民政管理領導
終結
第二編 1940年西方戰局
第四章 陸軍總司令部的失勢
希特勒——馮·布勞希奇——哈爾德
第五章 圍繞作戰計劃的鬥爭
陸軍總司令部(希特勒)的作戰計劃
反對意見
“A”集團軍群司令部的計劃
“A”集團軍群為作戰計劃的鬥爭
第六章 第38軍軍長
成為旁觀者
嚮盧瓦爾河的突擊
第七章 兩次戰局間
“海獅”行動
第三編 對蘇戰爭
第八章 “裝甲兵突襲”
第九章 剋裏木戰役
接任**1集團軍司令時的情況
兩綫的會戰
突破彼列科普地峽和亞速海畔的會戰
占領剋裏木
爭奪伊順地峽的戰鬥
追擊
對塞瓦斯托波爾的**攻擊
斯大林攻勢至占領剋裏木
刻赤半島態勢的發展
施彭內剋伯爵將軍的悲慘結局
“斯大林攻勢”繼續進行
“獵鴇”行動
奪迴刻赤半島
“捕鱘”行動
奪占塞瓦斯托波爾要塞
在羅馬尼亞休假
第十章 列寜格勒—維捷布斯剋
第十一章 希特勒執掌軍隊*高指揮權
第十二章 斯大林格勒的悲劇
通嚮斯大林格勒的路
斯大林格勒城下態勢的發展
就任“頓河”集團軍群司令
*初印象和決斷
接管指揮權時的形勢
蘇軍對第6集團軍實施攻擊
奇爾河畔防綫態勢告急
圍繞必要的決斷而做的徒勞鬥爭
生與死的競賽
錯過拯救第6集團軍的機會
第6集團軍的*後戰鬥
第十三章 1942—1943年在南俄的鼕季戰局
鼕季戰局的戰略背景
作戰**思想
**階段:解救第6集團軍的戰鬥
第二階段:為保障“A”集團軍
群後方通路暢通而進行的戰鬥
第4裝甲集團軍在頓河下遊南岸的戰鬥
霍利特集團軍級支隊的戰鬥
第三階段:為保障德軍整個南翼後路暢通
而進行的戰鬥
第四階段:“德軍反突擊”
頓涅茨河與第聶伯河之間的會戰
哈爾科夫會戰
迴顧
第十四章 “堡壘”行動
1943年春的戰略形勢
蘇聯人在作戰上的幾種選擇
實施後發製人的打擊?
實施先發製人的打擊?
“堡壘”作戰的設想
災難性的拖延
進攻
總結
第十五章 1943—1944年的防禦戰
指揮問題
與九頭怪物的戰鬥
頓涅茨地區的**會戰
彆爾哥羅德西部的會戰和哈爾科夫
周圍的戰鬥
在南方集團軍群整個防綫展開激戰
嚮第聶伯河彼岸的撤退
焦土政策
爭奪第聶伯河一綫的戰鬥
第聶伯河河麯部的會戰
基輔爭奪戰
第聶伯河河麯部的第二次會戰
整個防綫上的會戰
尼科波爾的丟失
切爾卡瑟被閤圍
羅夫諾
清算的時刻……
戰鬥在泥濘中繼續進行
附件1(節錄)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附件6
附件7
附件8
軍事簡曆
這本書就像是一扇通往過去崢嶸歲月的窗口,讓我得以窺見那位傳奇元帥的內心世界。從翻開第一頁的那刻起,我便被深深地吸引住瞭。作者的筆觸並非一味地敘述戰爭的宏大場麵,而是細膩地描繪瞭戰爭背後錯綜復雜的人性、政治博弈以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感。我能感受到他在做齣每一個戰略決策時的深思熟慮,體會到他在麵對巨大壓力時的堅定與彷徨。書中的許多場景,仿佛就在眼前展開,那些硝煙彌漫的戰場,那些運籌帷幄的指揮部,都栩栩如生。我尤其欣賞作者對細節的捕捉,無論是部隊的裝備、地形的描述,還是士兵們的情緒變化,都被他刻畫得淋灕盡緻。讀這本書,不隻是在瞭解一段曆史,更是在與一位偉大的軍事傢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我仿佛能聽到他低沉的嗓音在耳邊迴響,講述著那些關於勇氣、犧牲和榮耀的故事。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在每一次閤上書本時,都感到意猶未盡,對那個時代以及那些身處其中的人們,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它讓我對“勝利”和“失敗”有瞭全新的定義。作者所敘述的戰爭,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凱歌,而是充滿瞭麯摺、挫摺,甚至是那些令人扼腕嘆息的“失去”。這讓我明白,真正的英雄,並非永遠不敗,而是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展現齣非凡的勇氣和堅韌。書中所描繪的那些宏大的戰略構想,以及為瞭實現這些構想所付齣的巨大代價,都讓我深深地反思。我開始思考,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是否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審慎地評估風險,並為每一個決策承擔起應有的責任。這本書並非簡單的史料堆砌,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曆史的復雜性,人性的多麵性,以及那些在曆史長河中,無法被輕易忽視的深刻教訓。它讓我更加珍惜和平,也讓我對那些為國傢民族付齣過的人們,有瞭更崇高的敬意。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作者以一種近乎自省的姿態,迴顧瞭自己的軍事生涯。他並沒有刻意去塑造一個完美無瑕的形象,而是坦誠地展現瞭自己作為一名指揮官所經曆的榮耀與睏境。我從中看到瞭他對國傢和民族的深厚感情,看到瞭他在麵對復雜局麵時的權衡與取捨。書中所描述的許多細節,都讓我深受觸動。我能感受到他對於戰役的每一個環節的精益求精,也能體會到他在做齣艱難決策時的那種沉重感。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領導者,不僅要有高超的戰略眼光,更要有深厚的人文關懷和道德擔當。它讓我對“勝利”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徵服,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升華和對曆史負責的態度。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從中汲取智慧的寶貴著作。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閱讀過程充滿瞭挑戰,但也因此而格外有價值。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邏輯清晰,即便是在描述復雜的軍事行動時,也能做到條理分明。然而,要真正理解其中的精髓,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曆史背景知識和軍事常識。我反復閱讀瞭幾個章節,試圖揣摩作者在某些關鍵時刻的思考邏輯。這是一種智力上的鍛煉,也是一種對自身認知的拓展。書中對於戰術的分析,對於不同兵種配閤的闡述,都讓我大開眼界。我看到瞭軍事指揮的藝術是如何在實戰中被淋灕盡緻地展現齣來的。同時,我也對戰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有瞭更深的體會。在宏大的曆史敘事中,個體命運的渺小,以及命運齒輪轉動的不可預測性,都讓我感到震撼。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位元帥的戰爭迴憶,它更像是一堂關於曆史、關於人性、關於選擇的深刻課程。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對戰爭的理解上升到全新維度的作品。不同於以往閱讀的戰爭史,這本書以一種更加“人性化”的視角,展現瞭戰爭的另一麵。作者並沒有迴避戰爭的殘酷,但也沒有讓其成為壓倒一切的主題。相反,他通過冷靜而富有洞察力的敘述,讓我們看到瞭決策者們在曆史洪流中的掙紮與無奈。我開始意識到,戰爭並非是簡單的勝負之爭,而是無數個個體在復雜局麵下,所做齣的艱難抉擇的集閤。書中所描繪的軍事行動,不僅僅是戰術層麵的比拼,更是對指揮官心智、政治智慧以及對人性深刻理解的考驗。我從中學習到瞭許多關於戰略思維的寶貴經驗,更重要的是,我開始思考,在任何領域,尤其是在麵對挑戰和危機時,如何纔能做齣更明智、更負責任的決定。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真正的勝利,或許並不僅僅是戰場上的輝煌,更是對整個局勢的深刻把握和對人類命運的深切關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