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西藏密宗 驚世駭俗的心靈朝聖之旅 洛桑傑嘉措 宗教信仰 禪修 六道迴 藏傳佛

]圖解西藏密宗 驚世駭俗的心靈朝聖之旅 洛桑傑嘉措 宗教信仰 禪修 六道迴 藏傳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西藏密宗
  • 藏傳佛教
  • 洛桑傑嘉措
  • 心靈成長
  • 禪修
  • 宗教信仰
  • 六道輪迴
  • 佛教文化
  • 密宗文化
  • 朝聖之旅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維斯加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1
ISBN:9787561333990
商品編碼:27062513211
叢書名: 圖解 西藏密宗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藏 密到底神秘在哪裏? 與眾不同的“即身成佛”是如何實現的?滿足願望的各種修持真的立竿見影? 是迷信?還是擁有科學方和學術精神的獨特宗教? 200幅精美手繪插圖,300張生動示意圖,全麵揭秘! 本書特彆強調傳承的純正、思辯的完美、修行的次di、密的修持。而純正、完美、次序、實證這四大特徵。恰是您手中這本《圖解西藏密宗》要講述的主要內容和 追求的內在品格。我們將以敏銳的見識、深入的分析、親證的體驗,和各地佛學研究者的驚人思辯,來共同構建一個獨特的藏傳佛教密宗概觀,帶您進入一場驚世駭 俗的心靈朝聖之旅。

 

內容提要

 

 

 


 

 

 

 

     當今世界。藏傳佛教與南傳佛教、漢傳佛教三足鼎立。成為佛教的三支主要傳承。同時,作為密宗兩大係統(東密、藏密)中zui重要的一支,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越 來越廣泛。藏傳佛教完整地繼承瞭2500年前釋迦牟尼佛的佛教思想,融閤瞭小乘、大乘和密乘三乘教義的精華,圓滿解決瞭“解脫”和“成佛”這兩大佛教zhongji 難題,堪稱佛教發展的時代。
     相較其他佛教支係,西藏密宗的特點在於:特彆強調傳承的純正、思辯的完美、修行的次di、密的修持。而純正、完美、次序、實證這四大特徵。恰是您手中 這本《圖解西藏密宗》要講述的主要內容和追求的內在品格。我們將以敏銳的見識、深入的分析、親證的體驗,和各地佛學研究者的驚人思辯,來共同構建一個獨特 的藏傳佛教密宗概觀,帶您進入一場驚世駭俗的心靈朝聖之旅。

文摘

 

 

 


 

 

 

 

無我 “無神”的觀念不可避免地衍生齣更為廣泛的“無我”概念。“我”,梵語Atman,音譯“阿特曼”,原意為“呼吸”,引申為自己、本質、di一、主宰等義,屬於苦諦四相(無常、苦、空、無我)之一。
“無我”是指無論身心還是外在的世界,都在不停地運動,新陳代謝,沒有恒常不變的主宰力可稱之為“我”,因為沒有任何事物不受條件的限製而能為所欲為。佛教徒所謂的“真正的自我”,其實是一種有時被稱為自我的普遍攝受的無我。
佛教講“無我”,是希望眾生chao越三界,瞭悟生死。“我”是成就身慧命的絆腳石,“我”與“無我”是生死涅槃的分水嶺,是迴與解脫的國界綫。
一 切緣起的事物,因緣和閤而生,都是由種種的要素和條件所構成的,而構成事物諸要素中的任何一個要素,又是由各種要素構成的,根本不存在由一種恒常不變的要 素所構成的事物。因此,在任何無常的事物中,都沒有單獨存在的、不變的weiyi因素,即沒有一個“決定這個事物是這個事物”的永恒不變的“自我”或稱“自性” 的存在,所以,一切緣起的事物都是“無我”的,這就是“諸無我”。一切違背“諸無我”的說教都是徹徹底底的邪說。
根據“諸無我”印,那種 認為人的身體是“我”或者身體中有個“靈性”是“我”的邪見,在佛教中被稱為“我見”或“身見”,它是一切惡見的根本,入聖者所必須破除的“三結”之首。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世人都認為有一個能哭能笑、能說能道、活生生的“我”。佛教卻說“我”是假有——無我,並且說人之所以造業受報,都是因為思想當中有 一個牢不可破的“我”在作祟,“唯我獨尊”而去做燒殺盜淫及五逆十惡之罪。“我”是罪魁禍首,我們概念中的“我”,其實隻是纍生無明習氣對自己布下的一個 大騙局,讓你上鈎而迴生死。(P58) 無住 以一種chao然的態度,不帶任何意願地觀照諸在因果鏈條中的起落,纔能擺脫無知的偏見,逐漸獲證覺悟之道。因為我們所謂“自我”,就是強烈的意誌的幻象。隻 有觀照“我執”的空性纔是正確的起點。
通過觀照的修行,我們會與諸融為一體,會感受到整個世界內外的界限消失瞭,我們自然會以一種chao然、客觀的態度去對待一切事物。這樣,就能使我們從苦難中解脫齣來。
“心” 是一個可以壯大而覺悟的地方。“無住者”的人生目在於:認識一切事物的真相,以解脫生活遭遇及生命流轉之苦。渴望解脫的力量會帶領我們走齣萬物的錶象和依 戀。將一切事物視為實在,經常的諸相妄見,同時生齣貪、嗔、癡,就是苦的根源。因此,對人、物、我等一切事物,應有“緣生即空”的無相正見,心無所住,無 所貪愛,以達到苦的解脫。
心的“無住”狀態並非停滯不前,而是無貪欲地敞開心接受世界的流動性,讓生活在心中滋長。為瞭達到無所依戀,首先必須完全接受生活的點滴。
覺悟之心就是清淨心。所以,必須時時刻刻保持清淨心,心地裏沒有疑惑、妄想、分彆、執著,以清淨心生活。
佛 說:“不要執著任何東西!”這意思是取而不著。就好像一顆美麗的石子,我們想:“這是什麼東西?”所以將它撿瞭起來,“哦!它是石子。”然後,我們將它 放下。我們以這種方式來取,不要愚癡地執著於事物,但要以智慧來“取”它們,以這種“姿勢”來修行就能持久。(P60) 修持的基本方式(1) 身密的修 密宗所謂的“三密”,就是關於身、口、意的秘密。所謂身密,歸納起來,應有兩層意思:(1)人體本來就具有與天地宇宙互相溝通的能力,隻是一般人沒有通過 大智慧的點化和有效的修持,所以難以發揮其奇妙的作用。(2)密宗認為各種來源於遠古的方,加持到修學者的身上,便可事半功倍迅速地與神人互通,天人一 體,進而成佛成聖。
密宗中,東密非常重視兩手手指挽成的不同手印,藏密則認為除瞭手印具有溝通天人的威力外,人身的氣、脈、明點也很重要。
關於手印在di一章和di二章都曾經係統闡述過,這裏隻簡單介紹幾種去本的手印。
密宗中,zui基本的手印是閤掌。左掌代錶眾生,右掌代錶佛陀,所以閤掌的意思錶示將眾生與佛陀結閤在一起。除瞭閤掌外還有四大手印,為大金剛印,不動根本印,內獅子印,外獅子印。這五種手印是身密修煉的基本所有手印的變化全是由這幾個手印變化齣來的。
在 藏密中,人的身心從粗到細可分為三個層次:三昧耶身、智慧身、三摩地身。三昧耶身,即地水風大“四大”所集成的、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身。它是修行di二層次身 心的基礎;智慧身,指由氣、脈、明點所構成的人體生命內部的能量場,存在於人的意識之中,需要修煉纔能感覺到它的存在;di三層次為三摩地身,約在心中心 的中脈之中,是人本有的能量場,也就是光明體。但一般人很難親身體驗到。修行大手印或者大圓滿,其成就就是自見這一細微的風心不二的境界,得見三摩地 身。
藏密的三脈五相當於中醫的十二經脈,是瑜伽行者對人體的認識和體驗。他們認為,人體有72000條脈道,其中zui重要的是中、左、右三條脈,又以中脈為zui重要。無上瑜伽修自始至終離不開中脈,一切重要密如大圓滿、大手印等,都是中脈之。
中脈位於人體前後左右四方的中央。雖然它是從頭頂一直綫到生殖器尖端,但觀想時隻觀想中脈的末端到密為止,而不觀到寶珠頭。中脈在各處與左右脈會閤。
中 脈為淡藍色,左脈為白色,右脈為紅色。三脈直立而且靠近。在觀想中,可看見中脈有四種形相:①直,像芭蕉的樹乾;②內部紅潤如鮮血;③純淨,像燭焰一樣透 明;④像蓮花瓣一樣柔軟而有彈性。中脈還有21個結,利用修風息、明點之力可以打開這些結。每打開二結可上升一地,逐漸引發無量神通、智慧,zui後打開頂上 一結,就能圓證三身五智而成就佛果。
中脈在觀想時可大可小,或細如馬尾或吸管,或粗如麥稈或手臂,或等如身體大小,或如虛空,或遍界,乃至完成身。
頂、喉、心、臍、密五的觀修,可將其觀想成各支脈均由中脈發齣,形如輻、傘骨,左右二脈則是直綫而下,左右不交纏,如此可減輕五的係纏,不緻增加障礙。
行者必須把三脈和密相接,把五的脈瓣及其中心的小液泡都觀想清楚,並通過觀想將各脈、脈瓣所有可能産生的毛病,如萎縮、結團、堵塞等,加以調準、疏通和矯正,為引氣進入中脈做好準備。
藏 密瑜伽修氣的原因是為瞭開脈,引氣進入中脈。開發中脈是修持無上瑜伽的基礎。修習拙火定乃至大手印或大圓滿,均須經過引氣進入中脈的步驟。隻有這樣,纔 能淨化身心,便於專注和入定。普通人除瞭在死亡和睡眠之外,氣都不會進入中脈,而在大部分脈特彆是左右脈內流通,這樣就産生種種思維,産生貪、嗔、癡、傲 慢、疑嫉等五毒,妨礙專注和入定。相反,引氣入中脈則使周身業劫氣轉化成智慧氣。因為氣入中脈,漸漸融化,充滿五,就會引起五的禪變,使五毒解脫,智 氣充滿全身,中脈完全開放,全身毛孔皆有智氣光明流布。
還有一個好處,是生起俱生大樂,便於修空。因為隻有藉著禪修之力使氣入、住、融於中脈,拙火(紅明點)上升,使得白明點融化下滴,纔會生起四喜四空,生起俱生大樂。而利用俱生大樂修空,達到空樂不二,是zui方便的成佛門。
明 點,又稱真精、精水、真水,即智慧的意思。藏密認為,明點是地水鳳火空——五大的精華,是産生生命、維持生命的精華。明點主要分為離戲明點、不壞明點、物 明點。離戲明點是藏密解釋諸空性的般若智慧的實相,為人體本有zui細微風所體現,其特點是空明、不滅。不壞明點為父精母血所産生的生命本原精華,其來自父 精者為白菩提心,來自母血者為紅菩提心。物明點為人肉身上的物質,如血肉、骨髓、汗水、眼淚等。
藏密以紅白兩種菩提心來形容人的身心內兩種相反相 成的原動力。“明”即為日月相閤之光,日為紅明點,月為白明點。白菩提心晶瑩清涼,為陰性,位於頂;紅菩提心暖熱紅潤,為陽極,位於臍處。紅升白降會 閤於心,即為紅白相閤的大圓太極。藏密非常講求紅白明點的平等均衡,互濟調和,因為紅白失調,容易造成禪病,成為修行的障礙。反之,紅白明點自在得平衡 的修行者可得深厚的定力,有深厚定力的人必定已經得紅白明點自在平衡瞭。
紅白明點相會於中脈心所産生的智慧明點為心氣無二的菩提心,所以,心脈中的中脈是産生智慧明點的智慧身,即産生這種菩提心之母;隻有修大手印、大圓滿得到證悟時纔有此真正的、心風不二的明點。
三昧耶身,即肉身是各種明點的總住處;智慧身,即心中心的中脈是智慧明點的總住處;三摩地身則是智慧明點顯現的標誌,也就是入大定而行深廣般若智慧。
(P90-93)

 

序言

 

 

 


 

 

 

 

一 場驚世駭俗的心靈韓聖之旅 1300多年以來,藏傳佛教像一朵聖潔的雪蓮花,綻放在氣候極端惡劣的中國青藏高原,鮮為外人知曉。她秘不示人的低調,留給人們一張模糊的麵孔,被眾人評 價為“世界上zui神秘宗教”。然而,西藏這個失去的地平綫,這個神秘的香格裏拉,這個地球上zui後一塊淨土,已然成為佛教zui後堅守的聖地。在這裏,佛教早已溶 入藏族人生活的全部,從早到晚,從生到老死,從內心到外在的言行,都深深烙上佛教的印記。因此,要研究西藏神秘文化或其他課題,必須首先研究藏傳佛教。唯 有理解瞭藏傳佛教,纔算是真正掌握西藏文化的精髓,甚至於佛教的全貌。
     藏傳佛教不摺不扣是“完備的佛教”。當今世界,藏傳佛教與南傳佛教、漢傳佛教三足鼎立,成為佛教的三支zui主要傳承。同時,作為密宗兩大係統(東密、藏密)中zui重要的一支,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越來越廣泛。
    藏傳佛教完整地繼承瞭2500年前釋迦牟尼佛的佛教思想,融閤瞭小乘、大乘和密乘三乘教義的精華,圓滿解決瞭“解脫”和“成佛”這兩大佛教zhongji難題,堪稱佛教發展的時代。
     相較其他佛教支係,西藏密宗的特點在於:特彆強調傳承的純正、思辯的完美、修行的次di、密的修持。而純正、完美、次序、實證這四大特徵,恰是您手中 這本《圖解西藏密宗》要講述的主要內容和追求的內在品格。我們將以敏銳的見識,深入的分析,親證的體驗,和各地佛學研究者的驚人思辯,來共同構建一個獨特 的藏傳佛教密宗概觀,帶您進入一場驚世駭俗的心靈朝聖之旅。
     然而,浩瀚如海的藏密佛知識,深奧隱晦的宗教術語、密而不傳的象徵錶意,為普通讀者深入理解藏密設置瞭重重障礙,如果冒然進入其中,隻能是如盲人摸象。
     如何打破語言的樊籬,讓讀者對藏密有一個完整而明晰的認識?這是本書在編輯過程中麵臨的難題。為瞭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閱讀瞭大量的佛教典籍,分析整理 瞭海量的佛教知識,zui後決定:將我們切身的“學習”經驗用一種全新的“圖解”編輯方式呈現給大傢,作: 用更貼近生活的語言,為您解決宗教術語的限製和障礙; 用圖像、流程圖、錶格將您的閱讀視角從綫性的文字方式帶進三度的立體空間; 將文字、圖錶等豐富卻零碎的各種視覺元素,綜閤成一個完整而有機的體係。
     同時,我們對這本書賦予更高的期望:希望它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內涵,chao越物質、時空、科學的局限,為您深入理解西藏密宗打開一扇窗口;在品質上,希望它的格 局寬廣博大,足以讓讀者親自參與思考及體悟,甚至有暫時存疑的自由,不強迫灌輸任何一種信仰,以免造成迷信或訴諸術的教習,形成另一重心靈桎梏。
     我們所做的這一切,希望能令您以及閱讀本書的所有讀者感受到喜悅與真誠!




目錄

 

 

 


 

 

 

齣版序:一場驚世駭俗的心靈朝聖之旅
藏傳佛教各教派主要寺院分布示意圖
如何閱讀本書
西藏密宗的淵源
1.大乘佛發展的高級階段:密宗興起
2.西藏密宗發展的兩個重要曆史時期:前弘期與後弘期
3.密教之教主:大日如來與金剛薩■
4.密宗之祖師:龍樹與龍智阿閉梨
5.密宗的主要經典(1):《大日經》
6.密宗的主要經典(2):《金剛頂經》
7.密宗的主要經典(3):《蘇悉地經》
8.密宗教相的精髓(1):胎藏界曼茶羅
9.密宗教相的精髓(2):金剛界曼茶羅
10.密宗的宇宙觀:六大為體
11.密宗“六大為體”宇宙觀的外相錶現:四曼相大
12.密宗的根本修證:三密為用
你必須瞭解的
1.顯與密的關係:小乘、大乘和密乘
2.佛教的無神觀念:無神
3.沒有“小我”隻有“大我”:無我
4.實證“無我”的方:無往
5.人世間一切都是苦的:苦
6.佛的智慧德相:三身
7.意識的重生:轉世
8.宇宙間的一切萬:迴與涅槃
9.生死迴的動力:業與因緣
10.善的心、語與果行:功德及其迴嚮
11.有情識的眾生:有情
12.覺悟的生靈:佛陀與菩薩
13.密宗的修持儀軌:真言與手印
14.密宗的特彆修行:樂空雙運
密宗修持的要義
1.藏密修持者必須謹記:顯密並重、重視修行次di
2.修持的基本方式(1):身密的修
3.修持的基本方式(2):口密的修——口頌真言
4.修持的基本方式(3):意密的修——心觀尊佛
5.修持的門與境界:入定
6.修持的四個階段:事部、行部、瑜伽部與無上瑜伽部
7.無上瑜伽部di一目:密集金剛
8.無上瑜伽部di二目:大威德金剛
9.無上瑜伽部di三目:勝樂金剛
10.無上瑜伽部di六目:歡喜金剛
11.無上瑜伽部di七目:時金剛
12.無上瑜伽部di八目:六加行
13.修持的zui終目的:即身成佛
西藏密宗的主要教派及其教理
一、寜瑪派
1.寜瑪派的開創者:蓮花生大師126
2.寜瑪派的傳承:經典傳承和伏藏傳承128
3.寜瑪派的教理:三根九乘130
4.寜瑪派的特有密:大圓滿h32
二、噶當派
1.噶當派的祖師:阿底峽尊者
2.噶當派的教理:阿底峽的《菩提道燈論》
3.噶當派的修行:“三士道”修
附:噶當派傳承略錶一——教典派
噶當派傳承略錶二——教授派
三、薩迦派
1.薩迦派的傳承祖師:薩迦五祖
2.薩迦派的主要教:道果
附:薩迦昆族世係
元代曆任皇帝上師錶
四、噶舉派
1.舉派的創建與傳承:瑪爾巴、米勒日巴師徒
2.“四大八小”:達波噶舉的傳承
3.噶舉派的證修精髓:大手印
4.從帝洛巴到瑪爾巴:大手印之傳承
5.噶舉派開示大手印步驟(1):根大手印和道大手印
6.噶舉派開示大手印步驟(2):四瑜伽次di入果大手印
五、格魯派
1.格魯派的開創者:宗喀巴
2.寺院的改革與管理:格魯派嚴格的寺院製度
3.格魯派的活佛轉世製度:兩大活佛轉世製度
4.轉世靈童與金瓶掣簽:怎樣尋找靈童
5.兩大活佛係統之一:達賴喇嘛活佛係統
兩大活佛係統之二:班禪額爾德尼活佛係統
高僧活佛的葬禮習俗:塔葬
密教修持進階
一、嚮往——準備修持階段
1.我皈依佛,我皈依,我皈依僧:尋求皈依三寶
2.立誓解脫眾生:發菩薩心
3.尋求修持路上的引路人:拜上師
4.佛門中的淨化、授權儀式:四種主要的灌頂儀軌
二、四共加行——基礎修持階段一
1.徹底理解人生的可貴:人身難得
2.將對死亡的恐懼,化為修行的動機:世間無常
3.認識迴與解脫的關鍵:業及因果
4.六道迴充滿瞭苦:迴是苦
三、四不共加行——基礎修持階段二
1.皈依三寶、磕長頭、反復誦讀皈依神咒:皈依大禮拜
2.貫穿一生的淨化手段:觀想金剛薩綞
3.觀想曼荼羅:供養儀軌
4.與上師閤二為一:迅速予以加持的上師相應
5.其他應注意的細節:善用佛珠等佛具
四、循序漸進的功德儲備——日常修持階段
1.修持者的保護神:認識和觀想本尊
2.營造清靜的修行場所:私宅中設置佛堂
3.破除貪欲和惡業的增長:能斷的儀軌
4.體驗無常真諦的修煉:在墳地禪定
5.俗世信徒zui虔誠的修持途徑:朝聖進香
五、無上瑜伽修持——高級修持階段
1.將消極的貪欲化為證悟得力量:樂空雙運
2.將業障當作修行的助力:那洛六
3.禪定時丹田升起暖熱之氣:拙火定
4.觀想靜悟明鏡中的映像:幻身
5.連接日夜間的修持,脫離夢幻顛倒:夢境瑜伽
6.步入“前念方滅,後念未生”之境:光明
7.往生淨土或投胎人間的修煉:中陰
8.達到自主生死的境界:遷識
9.體悟空樂無彆的妙智:大手印
10.打開勝義智慧門:般若波羅密多
總結:利益眾生的密教修持
1.轉運聚財:財神
2.息災延命,增進智慧:增益
3.消災延年:藥師佛
4.為生死迴作準備,修中陰救度:破瓦
附錄1 大手印願文
恒河大手印
附錄2 中文一梵文(或英文)對照錶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