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工程測量讀本
定價:69.00元
作者:周建鄭 等 著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122311153
頁碼:55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1.工程測量讀本本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通用性,突齣“以能力為本位”的指導思想,在體係安排上,介紹瞭工程測量中常用的儀器設備,包括水準儀、經緯儀、測距儀、全站儀和GPS係統等的工作原理、功能、操作方法、維護和檢驗校正等方麵的知識和技能。 n
2.工程測量讀本基本概念準確,各部分內容緊扣培養目標,文字簡練、相互協調、通順易懂。 n
3.工程測量讀本在內容上力求結閤各種工程測量的生産實際,同時也力求將現代測量領域的新科技成果、技術方法反映齣來。 n
4.工程測量讀本力求滿足技術應用的要求,內容和相關企業深度融閤,突齣應用、加強實踐。按“必需、夠用”的原則安排。 n
5.工程測量讀本主要作為測繪人員的培訓教材與自修讀本.
全書共分17章。內容主要包括:水準測量,角度測量,距離測量與直綫定嚮,全站儀測量,GNSS全球衛星定位係統簡介,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控製測量,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地形圖的應用,施工測量的基本知識,建築施工測量,水利工程測量,公路工程測量麯綫測設,橋梁隧道施工測量等。 n
本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通用性,突齣“以能力為本位”的指導思想,在體係安排上,介紹瞭工程測量中常用的儀器設備,包括水準儀、經緯儀、測距儀、全站儀和GPS係統等的工作原理、功能、操作方法、維護和檢驗校正等方麵的知識和技能。基本概念準確,各部分內容緊扣培養目標,文字簡練、相互協調、通順易懂。全書在內容上力求結閤各種工程測量的生産實際,同時也力求將現代測量領域的科技成果、技術方法反映齣來。本書力求滿足技術應用的要求,突齣應用、加強實踐。按“必需、夠用”的原則安排。 n
本書主要作為測繪和地理信息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教材與自修讀本,也可作為相關院校水利類、土建類、道路與橋梁、資源勘查、地質類等專業的教材,同時可供有關部門測繪人員在工作中參考和使用。
周建鄭,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測繪專業教學工作,具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曆任教研組組長、係辦主任、測繪工程係副主任、測繪工程係黨總支副書記、黨總支書記,工程測量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帶頭人、精品課程主持人、河南省教學名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全國職業技能鑒定高級考評員和督導員、中國全球定位係統技術應用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中國全球定位係統技術應用協會教育與發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高等學校資源開發測繪安全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測繪學會工程測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評標專傢、菏澤市規劃局技術顧問。 n
獲國傢教學成果二等奬1項;2009年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測繪教材二等奬1項;2007年第八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教材二等奬1項;河南省優質測繪工程(成果)一等奬1項;河南省教育教學成果一等奬1項;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二等奬1項;河南省信息技術教育應用成果三等奬1項;山東省測繪行業測繪成果二等奬2項;河南省科學研究成果二等奬1項。 2009年河南省“優 秀教師”;2011年河南省教學名師;2010年河南省“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2002年河南省教育係統“三育人”先進個人;2009年開封市“優 秀教師”;多次獲黃河水院“先進教育工作者”和“三育人”先進個人。2011年9月全國第六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奬。
第一章緒論1
導讀1
第一節測量學的任務及內容1
一、測量學概述1
二、工程測量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的應用3
三、工程測量在道路與橋梁工程、隧道工程中的應用3
第二節地麵點位的確定4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4
二、確定地麵點位的方法8
第三節用水平麵代替水準麵的限度15
一、用水平麵代替水準麵對水平距離的影響15
二、用水平麵代替水準麵對水平角的影響16
三、用水平麵代替水準麵對高程的影響17
第四節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18
總結提高19
思考題與習題23
第二章水準測量24
導讀24
第一節水準測量原理24
一、水準測量原理24
二、轉點、測站26
第二節水準測量的儀器和工具27
一、DS3型微傾式水準儀28
二、水準尺及附件32
第三節微傾式水準儀的基本操作程序33
一、使用微傾式水準儀的方法33
二、注意事項35
第四節水準測量的方法36
一、水準點和水準路綫36
二、水準測量的方法、記錄計算及注意事項38
三、水準測量的成果處理與計算40
第五節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44
一、水準儀應滿足的幾何條件44
二、水準儀的檢驗與校正45
第六節水準測量誤差來源及其影響50
一、儀器誤差50
二、水準標尺的誤差50
三、整平誤差51
四、讀數誤差的影響51
五、儀器和標尺升沉誤差51
六、大氣摺光的影響52
第七節自動安平水準儀53
一、自動安平原理53
二、DZS3-1型自動安平水準儀54
第八節精密水準儀及電子水準儀簡介56
一、精密水準儀56
二、電子水準儀的基本原理60
三、電子水準儀的特點62
四、天寶DiNi03電子水準儀的簡介63
總結提高65
思考題與習題66
第三章角度測量70
導讀70
第一節角度測量的基本概念70
一、水平角的測量原理70
二、竪直角的測量原理71
第二節DJ6型光學經緯儀72
一、測微尺讀數裝置的光學經緯儀72
二、單平闆玻璃測微器讀數裝置的光學經緯儀76
第三節經緯儀的使用78
一、安置經緯儀79
二、照準目標81
三、讀數或置數82
第四節水平角觀測82
一、測迴法82
二、方嚮觀測法85
第五節竪直角觀測87
一、竪直度盤結構87
二、竪直角的計算88
三、竪盤指標差90
四、竪直角觀測91
五、竪盤指標自動歸零補償器93
第六節經緯儀的檢驗與校正94
一、經緯儀應滿足的幾何條件94
二、經緯儀的檢驗與校正95
第七節水平角觀測的誤差來源及消減措施100
一、儀器誤差100
二、觀測誤差101
三、外界條件的影響103
第八節電子經緯儀簡介104
一、電子經緯儀的測角係統104
二、電子經緯儀簡介106
總結提高109
思考題與習題110
第四章距離測量與直綫定嚮113
導讀113
第一節鋼尺量距114
一、量距工具114
二、直綫定綫115
三、一般量距方法117
四、鋼尺的檢定120
五、鋼尺的精密量距122
六、鋼尺量距的誤差分析及注意事項126
第二節視距測量127
一、視距測量原理127
二、視距測量的觀測和計算130
三、視距測量的誤差來源及消減方法130
第三節直綫定嚮132
一、標準方嚮綫132
二、方位角133
三、用羅盤儀測定磁方位角133
四、正、反坐標方位角135
五、象限角135
第四節坐標正、反算136
一、坐標正算136
二、坐標反算137
總結提高138
思考題與習題139
第五章全站儀測量141
導讀141
第一節概述141
第二節測距原理143
一、脈衝式光電測距儀測距原理143
二、相位式光電測距儀測距原理144
第三節全站型電子速測儀146
一、電子速測儀分類146
二、全站儀的配件148
三、全站儀的特性及其使用要點151
四、尼康DTM-532C電子全站儀154
五、使用全站儀的注意事項163
總結提高164
思考題與習題165
第六章GNSS全球衛星定位係統簡介166
導讀166
第一節GPS全球定位係統的建立167
一、GPS衛星星座167
二、GPS地麵監控係統169
三、GPS用戶設備部分170
四、GPS現代化172
第二節GPS定位的基本原理174
一、靜態定位與動態定位174
二、單點定位和相對定位175
三、用GPS定位的基本方法178
第三節實時動態(RTK)定位技術簡介180
一、RTK的工作原理181
二、RTK的係統組成182
三、RTK的作業方法182
第四節GPS網絡RTK技術187
一、虛擬參考站(VRS)技術188
二、區域改正數法(FKP)技術189
三、Leica的主輔站技術189
四、CORS在各種工程中的應用190
五、如何申請使用CORS係統191
總結提高192
思考題與習題193
第七章測量誤差的基本知識194
導讀194
第一節測量誤差及其分類194
一、測量誤差産生的原因195
二、觀測類型196
三、測量誤差的分類197
第二節偶然誤差的特性198
第三節衡量精度的標準200
一、中誤差201
二、極限誤差203
三、相對誤差203
第四節算術平均值及其觀測值的中誤差204
一、算術平均值204
二、觀測值的中誤差206
三、算術平均值中誤差的計算公式209
第五節誤差傳播定律211
一、綫性函數211
二、非綫性函數213
總結提高214
思考題與習題215
第八章控製測量216
導讀216
第一節控製測量概述216
一、平麵控製測量217
二、高程控製測量223
三、小區域平麵控製測量224
第二節導綫測量的外業觀測225
一、導綫的布設形式226
二、導綫測量的外業工作228
第三節導綫測量的內業計算232
一、閉閤導綫計算232
二、附閤導綫計算237
三、支導綫計算238
第四節全站儀導綫測量241
一、外業觀測工作241
二、以坐標和高程為觀測值的導綫近似平差計算241
第五節GPS平麵控製測量244
一、GPS控製網的分級244
二、GPS點的密度245
三、測量作業基本技術規定246
四、GPS定位網的布設246
五、野外選點248
六、GPS點標誌和標石埋設249
七、GPS定位網的測設方案249
八、外業觀測254
九、天綫安置254
十、觀測作業255
十一、外業成果記錄256
十二、觀測成果的外業檢核及處理257
第六節交會法測量258
一、前方交會259
二、後方交會260
第七節三、四等水準測量261
一、三、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程序和記錄方法262
二、測站計算與校核263
三、成果計算與校核265
四、等外水準測量265
第八節三角高程測量266
一、三角高程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266
二、三角高程測量的原理266
三、三角高程測量的觀測與計算267
總結提高268
思考題與習題270
第九章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基本知識272
導讀272
第一節地形圖和比例尺272
一、地形圖、平麵圖、地圖272
二、比例尺的種類273
三、地形圖比例尺的選擇277
四、比例尺精度277
第二節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280
一、梯形分幅和老圖號的編號方法280
二、國傢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新的分幅和編號284
三、矩形或正方形分幅和編號286
四、三北方嚮綫287
五、坡度比例尺287
第三節地物、地貌在圖上的錶示方法289
一、地物符號295
二、地貌符號297
總結提高303
思考題與習題304
第十章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306
導讀306
第一節測圖前的準備工作306
一、圖紙準備306
二、繪製坐標方格網307
三、控製點展繪309
第二節經緯儀測繪法310
一、碎部點的選擇311
二、一個測站上的測繪工作312
三、測站點的增補314
四、注意事項315
五、地物、地貌的描繪316
第三節地形圖的拼接、檢查與整飾318
一、地形圖的拼接318
二、地形圖的檢查319
三、地形圖的整飾319
四、地形圖的驗收320
第四節大比例尺數字化測圖簡介320
一、數字測圖的原理和特點321
二、數字測圖的作業過程322
三、數字測圖的軟件325
四、數字測圖內業325
總結提高338
思考題與習題339
第十一章地形圖的應用340
導讀340
第一節地形圖的閱讀340
一、圖廓外的有關注記340
二、地貌閱讀342
三、地物閱讀342
四、植被分布閱讀342
第二節地形圖的基本應用343
一、在圖上確定某點的高程和坐標343
二、在圖上確定兩點間的直綫距離344
三、在圖上確定某直綫的坐標方位角345
四、確定圖上某直綫的坡度346
第三節地形圖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346
一、按設計綫路繪製縱斷麵圖346
二、在地形圖上按限製坡度選擇最短路綫348
三、圖形的麵積量算349
四、根據地形圖等高綫平整場地351
五、在地形圖上確定經過某處的匯水麵積355
總結提高356
思考題與習題357
第十二章施工測量的基本知識359
導讀359
第一節施工測量概述359
一、概述359
二、施工測量的特點360
第二節測設的基本工作361
一、測設已知水平距離361
二、測設已知水平角364
三、測設已知高程365
第三節測設平麵點位的方法368
一、直角坐標法369
二、極坐標法370
三、前方交會法371
第四節已知坡度直綫的測設372
總結提高374
思考題與習題375
第十三章建築施工測量377
導讀377
第一節建築工程施工控製網377
一、施工控製網的特點378
二、施工控製點的坐標換算378
第二節建築基綫379
第三節建築方格網380
一、建築方格網的布置380
二、建築方格網的測設381
第四節高程控製測量384
第五節民用建築施工測量385
一、測設前的準備工作385
二、建築物的定位和放綫386
三、基礎施工測量390
四、牆體施工測量391
第六節工業建築施工測量394
一、廠房控製網的測設394
二、廠房柱列軸綫與柱基測設395
三、廠房預製構件安裝測量397
四、煙囪施工放樣400
第七節竣工總平麵圖的編繪404
一、竣工測量404
二、竣工總平麵圖的編繪405
總結提高405
思考題與習題406
第十四章水利工程測量408
導讀408
第一節渠道測量408
一、選綫測量409
二、中心導綫測量410
三、中綫測量411
四、縱斷麵測量415
五、橫斷麵測量419
六、縱、橫斷麵圖的繪製421
七、橫斷麵麵積與土方計算424
八、渠堤斷麵的放樣427
第二節土壩的施工放樣428
一、壩軸綫的測設428
二、壩身控製測量429
三、清基開挖綫的放樣431
四、坡角綫的放樣432
五、壩體邊坡綫的放樣433
六、修坡樁的測設434
第三節水閘的施工放樣435
一、水閘主要軸綫的放樣436
二、水閘底闆的放樣437
三、閘墩的放樣437
四、下遊溢流麵的放樣438
總結提高440
思考題與習題440
第十五章公路工程測量442
導讀442
第一節概述442
第二節新建公路的初測443
一、導綫測量443
二、公路水準測量444
三、地形測量445
四、初測後應提交的資料445
第三節公路詳細測量446
一、定綫測量446
二、中綫測量450
三、水準測量453
四、橫斷麵測量454
五、縱橫斷麵圖的繪製459
第四節道路施工測量462
一、恢復中綫測量462
二、施工控製樁的測設464
三、路基邊樁的測設465
四、路基邊坡的放樣467
五、路麵放樣468
六、公路竣工測量470
第五節地下管綫施工測量471
一、施工前的測量工作471
二、管道施工測量472
三、頂管施工測量474
四、竣工測量475
總結提高475
思考題與習題476
第十六章麯綫測設477
導讀477
第一節圓麯綫的測設477
一、圓麯綫測設元素的計算477
二、圓麯綫主點裏程的計算478
三、圓麯綫主點的測設479
四、圓麯綫的詳細測設480
第二節綜閤麯綫的測設487
一、緩和麯綫點的直角坐標487
二、有緩和麯綫的圓麯綫要素計算488
三、綜閤麯綫上圓麯綫段細部點的直角坐標490
四、麯綫主點裏程的計算和主點的測設490
第三節綜閤麯綫詳細測設492
一、切綫支距法493
二、偏角法495
三、極坐標法498
第四節睏難地段的麯綫測設501
一、路綫交點不能安置儀器501
二、麯綫起點或終點不能安置儀器505
三、視綫受阻時用偏角法測設圓麯綫506
四、遇障礙物時用偏角法測設緩和麯綫507
五、全站儀任意設站測設麯綫509
第五節復麯綫的測設514
第六節迴頭麯綫的測設516
一、切基綫法516
二、弦基綫法517
第七節竪麯綫的測設518
一、竪麯綫要素計算519
二、竪麯綫的測設520
總結提高522
思考題與習題524
第十七章橋梁隧道施工測量525
導讀525
第一節橋梁施工測量525
一、橋梁施工控製網的技術要求526
二、橋梁施工平麵控製網527
三、橋梁施工高程控製533
第二節直綫橋梁施工測量535
一、橋軸綫測定535
二、直綫橋梁的墩、颱定位536
三、直綫橋梁墩、颱縱橫軸綫測設538
第三節普通橋梁施工測量538
一、普通橋梁施工測量的主要內容538
二、橋梁下部構造的施工測量539
三、涵洞施工測量541
第四節隧道施工測量542
一、地麵控製測量543
二、地下控製測量544
三、竪井聯係測量549
總結提高555
思考題與習題558
參考文獻559
這本書的名字實在太長瞭,簡直像是一本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的標題。我一開始拿到它的時候,就對裏麵到底能涵蓋多少內容充滿瞭好奇。畢竟,工程測量的領域說大不大,說小也真不小,從基礎的水準儀、經緯儀,到現代化的全站儀、GPS係統,每一樣都得深入研究。我特彆關注的是它在“工作原理”這塊有沒有講清楚。很多時候,我們操作儀器,知道怎麼用就不錯瞭,但如果能把背後的原理剖析到位,那對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會更有幫助。比如,為什麼GPS能定位?裏麵涉及到哪些衛星信號、接收機如何處理?這些深層次的知識,如果這本書能有所涉及,那絕對是個加分項。還有就是“功能操作”部分,我希望它不是那種簡單地羅列幾個按鈕怎麼按的說明書,而是能結閤實際的應用場景,教我們如何根據不同的工程需求,選擇閤適的儀器、設置參數,以及如何進行精度控製和數據處理。對於我們這些在一綫工作的測繪人員來說,能夠學到實用的操作技巧,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比任何理論都來得重要。當然,它作為一本“讀本”和“培訓教程”,學習的係統性和循序漸進也是非常關鍵的。我期待它能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一步步引導讀者掌握更復雜的技能,最終能夠獨立勝任各種工程測量的任務。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雖然有點長,但它確實把我們測繪工作中的核心儀器都點到瞭。“工程測量讀本”和“測繪人員培訓教程”這兩個標簽,讓我覺得它應該是一本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指導意義的書籍。我特彆想深入瞭解的是“工作原理”這塊。比如,GPS係統是如何實現全球定位的?它背後的多普勒效應、僞距測量等技術是如何運作的?我希望這本書能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釋這些復雜的科學原理。同樣,對於全站儀,我希望能明白它的電子測距、角度測量是如何精確實現的,以及它在各種復雜地形下如何保證測量精度。另外,在“功能操作”方麵,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在進行大麵積控製網測量時,如何選擇閤適的GPS模式?在進行高精度綫性工程測量時,如何使用全站儀進行精確放樣?我希望書中能包含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以及一些解決常見測量難題的技巧。對於我們這些經常需要處理各種工程問題的測繪人員來說,一本能夠直接解決實際操作中遇到的睏難的書籍,其價值是無可估量的。如果它還能在數據處理和質量評估方麵給齣一些實用的建議,那就更完美瞭,能夠幫助我們避免一些低級錯誤,提高工作的專業性。
評分讀瞭這本書的目錄,我立刻就被它的全麵性吸引瞭。從最基礎的“工程測量讀本”這個名字,就能看齣它 intended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我尤其對“水準儀、經緯儀”這部分很感興趣,因為這些是最基礎也是最常用的儀器。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介紹儀器的結構和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能夠深入講解各種儀器的誤差來源、校準方法以及在不同環境下的使用技巧。比如,在使用水準儀進行高程測量時,如何避免大氣摺光的影響?經緯儀在進行角度測量時,如何有效地進行觀測和歸零?這些細節的處理,往往決定瞭測量結果的精度。而“測距儀、全站儀、GPS係統”這部分,更是吸引我目光的焦點。現代化的測繪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全站儀和GPS係統已經成為工程測量不可或缺的工具。我迫切希望這本書能夠清晰地解釋它們的工作原理,比如全站儀的電子測距原理、GPS的定位原理(包括GNSS係統的概念),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範圍。在操作部分,我希望看到針對不同型號儀器的詳細操作指南,以及如何進行數據采集、存儲和初步處理。如果它還能包含一些關於數據質量控製和誤差分析的內容,那就太完美瞭。對於我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能否真正地提升我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在麵對各種復雜的工程項目時,能夠更加自信和高效。
評分這本書的題目實在是有點“重量級”,感覺裏麵一定藏著不少乾貨。我最想瞭解的是它如何去講解“水準儀、經緯儀”這些傳統但依舊重要的測量儀器。我希望它能不僅僅停留在操作層麵,而是能深入剖析這些儀器的設計原理、誤差産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進行精確的校準。例如,水準儀的氣泡是否準確,直接影響高程的測量精度,這本書能否指導我們如何快速有效地進行校準?經緯儀的照準部和基座的穩定性,對角度測量的精度至關重要,書中能否提供一些實際的檢查方法?更吸引我的是“測距儀、全站儀、GPS係統”這部分。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現代化儀器已經成為我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我希望它能詳細解釋這些儀器的核心技術,例如全站儀的電子測距技術,GPS係統的定位原理(包括差分GPS的應用),以及它們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場景。在操作方麵,我期待它能提供清晰的步驟和圖示,並且能夠結閤一些常見的工程問題,給齣解決方案。畢竟,作為一本“測繪人員培訓教程”,它最重要的價值在於能否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和測量精度。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數據處理和質量控製的經驗分享,那就更好瞭,這對於我們這些在一綫工作的技術人員來說,是極其寶貴的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雖然很長,但它涵蓋的內容卻似乎直擊我們測繪人員的痛點。我最期待的是它在“工作原理”方麵的闡述。很多時候,我們使用儀器,隻是停留在“會用”的層麵,但對於儀器背後的科學原理,瞭解得並不深入。比如,GPS係統的工作原理,涉及到衛星信號的接收、僞距測量、差分技術等等,如果這本書能把這些復雜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清楚,那對於理解測量的精度、識彆潛在的誤差非常有幫助。同時,我也非常關注“功能操作”這一部分。我希望它能提供足夠詳盡的圖文並茂的操作指南,特彆是對於一些高級功能,例如全站儀的放樣、坐標測量、以及GPS的RTK作業流程。如果書中還能針對不同類型的工程(比如道路、橋梁、建築等)提供一些具體的儀器使用案例和數據處理流程,那就更能貼近我們的實際工作需求瞭。這本書的定位是“讀本”和“培訓教程”,這就意味著它應該具備一定的係統性和指導性。我希望它能夠從基礎理論開始,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掌握各項技能,最終能夠獨立完成各種工程測量的任務。對於我而言,一本好的技術書籍,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我的學習興趣,並切實提升我的專業技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