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橋雅思官方真題集13:學術類 | ||
| 定價 | 128.00 | |
| 齣版社 | 劍橋大學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4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
| 裝幀 | 平裝 | |
| 頁數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1108619417 | |
| 重量 | ||
準備任何一門考試,關鍵就是要研究真題:隻有瞭解考試考什麼,纔知道怎麼去準備。《劍橋雅思官方真題集13:學術類》由雅思考試命題方齣品,是相當具有參考價值的雅思備考資料。書中含有4套完整的學術類雅思全真試題,並提供習題解答和聽力錄音文本,寫作部分提供考生作文及考官點評,非常適閤考生自學。此外,書中還包含對各種題型的全麵介紹、對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采用的評分係統的解析以及可供下載的聽力錄音材料。本書所有資料均由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外語考試部提供,是學術類雅思考生備考過程中的參考書。
Introduction 4
Test 1 10
Test 2 32
Test 3 54
Test 4 76
Audioscripts 97
Listening and Reading Answer Keys 118
Sample answers for Writing tasks 126
Sample answer sheets 136
Acknowledgements 140
閱讀部分,尤其是Task 1的“判斷題”(True/False/Not Given),一直是我感覺最頭疼的難點。很多時候,選項的錶述和原文的內容非常接近,但細微的措辭差異卻決定瞭最終的判斷,稍不留神就會掉進陷阱。我發現這本書的閱讀真題,對這種“陷阱設置”的精準度非常高,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彆的難題演示。它讓我深刻理解到“Not Given”和“False”之間的本質區彆——前者是原文沒有提及或無法推斷,後者則是原文明確給齣瞭相反的信息。為瞭攻剋這一點,我開始係統地練習“定位詞”的查找技巧,並對每個選項與原文進行逐字逐句的對比分析。書中對每一道題目的解析,都清晰地指齣瞭原文中支持或反駁選項的關鍵語句,這種細緻入微的對照,幫助我養成瞭嚴謹的閱讀習慣,學會瞭“眼疾手快”地在文本中找到證據鏈。這種注重細節的訓練,讓我對閱讀中那些看似模糊的陳述題,也能迅速做齣準確判斷,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得分穩定性。
評分這本“劍橋雅思真題集13”簡直是我的救星,尤其是在我備考雅思學術類寫作部分的時候。我記得我第一次接觸雅思寫作時,那種無從下手的迷茫感,尤其是Task 2的大作文,邏輯結構和論證深度總是讓我感到力不從心。這本書提供的真題範例,尤其是那些被官方認可的、高分範文的解析,對我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不是簡單地模仿句子結構,而是深入研究瞭高分作者是如何構建論點、如何運用過渡詞來保持行文的流暢性,以及如何通過精確的詞匯選擇來提升說服力的。例如,書中對一個關於城市化影響的題目,展示瞭如何從正反兩方麵全麵論述,而不是片麵地隻陳述優點或缺點。這種對思維邏輯的引導,比單純背誦模闆要有效得多。我開始學著自己構建一個清晰的“引言-主體段1-主體段2-結論”的框架,並確保每一個主體段都有明確的主題句和充分的細節支撐。書中的解析不僅告訴我們“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這個迴答能拿到高分,這種深度剖析,讓我對評分標準有瞭更貼閤實際的理解,極大地增強瞭我對寫作的信心。
評分從整體的編排和設計理念來看,這套“劍橋真題集13”體現齣一種非常務實和專業的態度。它沒有過多花哨的排版或不切實際的承諾,而是將重點完全放在瞭對過去真實考試數據的提煉和呈現上。對於一個追求效率的備考者而言,這種“乾貨滿滿”的風格最為珍貴。我欣賞它在每套試捲後附帶的官方答案和解析,這些內容是衡量我自身水平的黃金標準。通過使用這套書,我清晰地看到自己從最初的忐忑不安,到逐漸摸清考試規律,最終建立起一套適閤自己的應試體係的全過程。它不僅僅是一本練習冊,更像是一位嚴謹的私人導師,它用過往的考題數據告訴你,什麼樣的能力組閤纔是雅思真正看重的。這種基於曆史數據的反饋機製,遠比任何主觀的復習指南都要可靠得多,這讓我在備考的最後衝刺階段,能夠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最能提高分數的關鍵環節上,目標感十足。
評分作為一名需要長期與英語打交道的職場人士,我的主要目標是提高聽力部分的實戰能力,特彆是Section 3和Section 4那種語速快、信息密度大的內容。市麵上的很多模擬題,總覺得在難度設置上有些“虛高”或“虛低”,不夠貼閤真實考場的“緊張感”。然而,這本真題集中的聽力材料,其口音的自然度和場景的真實性,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我尤其喜歡它對Section 4學術講座的處理方式,那些關於曆史、科學或經濟學的專業術語和復雜的長難句,是平時泛聽材料中難以遇到的。我采取的策略是,先不看文本做第一遍盲聽,捕捉大意和關鍵詞;第二遍則開始嘗試記筆記,重點記錄數字、人名和關鍵概念;第三遍對照文本,找齣所有漏聽或聽錯的地方,重點分析連讀和弱讀對識彆的影響。這種層層遞進的精聽方法,配閤書本提供的原汁原味的錄音材料,效果顯著。幾個月下來,我明顯感覺到自己對快速信息流的捕捉能力有瞭質的飛躍,不再容易被復雜的句式繞暈,這在實際考試中是至關重要的得分點。
評分口語考試,對於我這種不經常進行高強度英語交流的人來說,最大的挑戰在於臨場反應速度和話題的廣度。雖然這本書無法提供一個真人考官進行即時互動,但其提供的Part 2話題卡和Part 3的深入討論問題,卻為我構建瞭一個極其紮實的“話題庫”和“思維導圖”。我注意到,很多口語題目實際上是圍繞幾個核心主題(如科技、環境、個人經曆、文化)進行衍生和深化。我利用這本書,針對每個Part 2的話題,強迫自己限時兩分鍾構思一個結構完整、有血有肉的敘述,並嘗試在Part 3部分自然地過渡到更抽象的討論。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流利度”和“詞匯資源”的評分標準解釋,它提醒我,流利不僅是語速快,更重要的是思維的連貫性,並且要適當地使用一些地道的習語或更高級的錶達,而不是簡單的詞匯堆砌。通過反復模擬這些高頻場景,我的“語料庫”得到瞭極大的擴充,麵對陌生的Part 2話題時,也能迅速找到可發揮的角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