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国画原大版 小景山水300例 灌木文化 9787115410252

经典国画原大版 小景山水300例 灌木文化 978711541025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灌木文化 著
图书标签:
  • 国画
  • 山水画
  • 小景
  • 绘画技法
  • 艺术教程
  • 中国画
  • 灌木文化
  • 临摹
  • 写生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远慧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10252
商品编码:2739263707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2-01

具体描述

温馨提示: 我店与出版社联袂推出特价馆配图书,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低价格,优品质的书籍。 请认准书背封底直径为1厘米方型或圆型的小孔,此为正版馆配图书的标志。 极少数图书可能略有磨损但不影响您阅读!个别图书的光盘为原盘复刻。 如阅读过程中发现图书光盘无法正常读取,本店会积极协助您网传处理。

基本信息

书名:经典国画原大版 小景山水300例

定价:98.00元

售价:56.84元,便宜41.16元,折扣58

作者:灌木文化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115410252

字数:

页码:15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书画艺术形式,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更能拓宽人的心智、怡人心神。从古至今,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风骨神韵,一直被教育家、文学家、画家等所推崇,被广大民众所喜爱。本书正是秉着给读者开拓视野、增加文化修养的目的,让读者在品鉴、研习古代名家作品时,能够深入了解每一幅作品的重要细节、传统绘画艺术的形式、内容和精髓。学习国画时通过细致描摹教材中展现的名家名作,来掌握中国画中特有的程式、构图、章法,以及中国画中特有的皴、擦、点、染等技法。本书可以让读者近距离观察名作,解决了很多人无法近距离观摩名画原作的难题,让古画“走下高大上的神坛”,来到绘画初学者面前,让初学者真正地、面对面地学习、观赏、临摹名家名作。本书是“经典国画原大版”系列图书中的一本,一共收录明、清名家小景山水作品近300幅,每幅作品均配有作品技法解析。读者可以在欣赏名家作品的同时,阅读技法解析、观察精彩细节,提高绘画修养,掌握国画绘制技法。本书适合美术爱好者作为家藏图书,随时翻看随时阅读,也适合专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作为教材之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笔墨丹青,咫尺千里:浅谈中国山水画的精妙意境与表现技法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以其独特的东方审美情趣和深刻的哲学内涵,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它并非对自然景物的简单摹写,而是画家胸中丘壑的抒发,更是对宇宙人生哲理的体悟与表达。一幅成功的山水画,能够引导观者穿越画面的时空维度,体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感悟“天人合一”的境界。 山水之源:天地精神的感应与寄托 中国山水画的产生,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儒家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密不可分。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皆有其内在的“气韵”,山川自然是天地之气的凝聚与显化。画家通过对山水的观察与体悟,试图捕捉并传达这种“气韵生动”的生命力。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便是将诗歌的意境与绘画的视觉美感完美结合的典范,其画作往往洋溢着隐逸、空灵的东方智慧。 山水画不仅仅是描绘山川河流,更是寄托画家情怀、表达人生志向的媒介。隐逸山林、寄情山水,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那些远离尘嚣、追求淡泊宁静的士大夫,常常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投射到笔下的山水之中。壮丽的高山象征着君子的品格,奔腾的江河寓意着刚毅的意志,幽静的溪谷则寄托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因此,每一幅山水画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文人心事,或是一番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气韵生动:山水画的灵魂所在 “气韵生动”是中国绘画的最高标准,也是山水画追求的核心。它强调的是画作所传达出的内在生命力和精神气质,而非仅仅停留在形似之上。要想达到气韵生动,画家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深厚的学养以及对笔墨的精湛掌握。 笔墨的运用: 山水画的笔墨,是中国书画艺术最独特的语言。一笔一画,都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力。 皴法: 皴法是中国山水画特有的表现手法,用于描绘山石的纹理和质感。不同的皴法,如披麻皴、斧劈皴、雨点皴、解索皴等,能够传达出山石的不同形态、质地和体积感。例如,披麻皴常用来表现松软、秀丽的山石,而斧劈皴则适于描绘坚硬、壮阔的山体。通过巧妙运用各种皴法,画家可以在二维的画面上营造出三维的立体感和真实的触感。 墨法: 墨法是中国山水画用墨的技巧,讲究“浓、淡、干、湿、焦”。墨色的变化能够表现出物体的前后层次、光影明暗以及空气的湿度。淡墨可以表现远景的缥缈,浓墨则能突出近景的厚重。湿墨能营造水汽氤氲的氛围,焦墨则能表现物体坚硬的质感。墨色的变化无穷,画家通过对墨法的灵活运用,能够赋予画面丰富的色彩和微妙的层次感。 线条: 山水画的线条,不仅是勾勒物象的轮廓,更是传达“气”的重要媒介。书法中的“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等,同样适用于山水画的线条。刚劲的线条表现山的挺拔,流畅的线条描绘水的灵动,缠绵的线条则勾勒出树木的姿态。线条的粗细、轻重、缓急,都直接影响着画面的情感表达和节奏韵律。 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是情与景的交融,是虚与实的结合。画家通过构图、设色、留白等多种手段,在画面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感受。 构图: 构图是画面的骨架,决定了景物的安排和视觉的引导。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往往讲究“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留白并非空白,而是“有”的延伸,是给观者想象的空间。山峦的起伏、河流的蜿蜒、树木的疏密,都经过精心的安排,形成富有节奏感和生命力的画面。 设色: 设色在中国山水画中,既可以追求真实地还原自然色彩,也可以大胆运用写意的手法,以色代墨,以墨助色。青绿山水明丽堂皇,水墨山水淡雅空灵,浅绛山水温润含蓄,不同的设色风格,都赋予了山水画不同的品味和气质。 留白与意念: 画面中的留白,往往是中国山水画最引人遐思的部分。它可能是茫茫的云海,可能是浩渺的江面,也可能是留给观者无限想象的空间。画家通过巧妙的留白,引导观者进入画面的精神世界,去感受那份宁静、悠远与辽阔。 山水画的经典题材与表现形式 中国山水画题材广泛,从巍峨的高山到秀丽的平川,从奔腾的江河到宁静的湖泊,从葱郁的密林到疏朗的竹篁,几乎涵盖了自然界的万千景象。 高山大川: 巍峨的山峦是山水画中最常见的表现对象,它们象征着永恒、壮丽和力量。画家通过刻画山体的雄浑、险峻,展现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丘壑泉石: 连绵起伏的山丘、奇特的岩石、潺潺的溪流,是山水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营造出一种幽静、深邃的意境,常与隐士、隐居生活联系在一起。 烟云雨雾: 飘渺的云烟、弥漫的雨雾,是中国山水画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能够极大地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神秘感。它们模糊了物体的轮廓,营造出一种朦胧、空灵的诗意。 松、竹、梅、兰: 四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谦逊的品格,常常被描绘在山水画中,与山石、流水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文化内涵。 瀑布与溪流: 奔腾的瀑布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活力,蜿蜒的溪流则带来灵动与生机。水的表现,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课题,画家们通过不同的笔法,描绘出水的形态、动感和声音。 中国山水画的价值与传承 中国山水画,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承载着古人的生活哲学、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敬畏。在现代社会,山水画的价值依然不容忽视。 审美教育: 欣赏和学习山水画,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传承: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笔墨技法、哲学思想和审美追求,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传承的宝贵遗产。 精神寄托: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山水画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静谧的精神空间,让我们得以片刻放松,沉淀心灵,感受自然之美,体悟人生哲理。 总而言之,中国山水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它以简练的笔墨,描绘出壮丽的山河;以深远的意境,传达出丰富的情感。每一幅成功的山水画,都是画家心与物、情与景的完美对话,是中华民族深邃智慧的结晶。通过对山水画的学习和欣赏,我们不仅能够领略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养分,感悟人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期待的,莫过于它在“灌木文化”这个出版社的加持下,在内容的深度和专业性上可能带来的惊喜。我知道“灌木文化”在艺术类图书的出版方面,一直以其严谨的态度和高品质著称,他们出版的书籍往往在学术价值和艺术呈现上都有很高的水准。所以,对于这本《经典国画原大版 小景山水300例》,我非常有信心,它在内容的遴选上一定经过了精挑细选,不会是那种泛泛而谈的拼凑。我猜测,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画作,很可能还会包含一些对这些小景山水作品的简要解读,比如作者介绍、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甚至是某些关键技法的点拨。这样的内容设计,对于一个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它能帮助读者不仅仅停留在“看”的层面,更能“懂”,从而真正地将书中的知识内化,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去。

评分

这本书的体量非常可观,300例的篇幅,意味着每一位初学者或进阶者都能从中找到大量的参考素材,而且选择的都是“小景山水”,这个切入点非常有意思。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宏大的山水画作,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构图,如何表现。但“小景山水”则不同,它更注重于生活化的场景,可能是一隅的山石,一棵苍劲的松树,一条潺潺的溪流,或是几间掩映在绿树中的茅屋。这些元素虽然小,但组合起来却能营造出极富意境的画面。书中精选的这300例,在风格上也应该非常多元,我猜想里面一定涵盖了不同朝代、不同流派的代表性小景山水作品,从北宋的细腻到明清的写意,从文人画的淡雅到院体的精工,都能有所体现。这样的编排,对于学习者来说,不仅能够拓宽视野,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他们理解不同风格的特点,并从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和装帧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翻开来那股淡淡的纸张香气,瞬间就将我拉回了那个沉浸在艺术世界中的午后。装帧设计非常用心,硬壳封面内页采用的是那种比较厚的哑光纸,触感温润,印刷色彩也相当饱满,细节之处的处理十分到位,完全没有廉价感。尤其喜欢的是它那种“原大版”的设计理念,这点对于我这种对细节控来说简直是福音。你知道,很多画册在印刷时都会为了尺寸或者排版而牺牲掉原作的一些细微之处,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作的风貌。尤其是那些山水画中的皴法、墨色的浓淡变化,还有笔触的轻重缓急,在这原大版的呈现下,都显得格外清晰和生动,仿佛原作就摆在眼前一样,让我在欣赏画作时,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画家创作时的心境和技法。每次翻阅,都像是在和古人的笔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这种体验是电子书无法比拟的。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古典山水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偏爱那些意境深远、构图精巧的小景山水。想象一下,在一张纸上,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一片烟波浩渺,或是一片层峦叠嶂,这种化繁为简的艺术魅力,总是让我心驰神往。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我非常期待它能够带给我全新的视角和深入的理解。我猜想,书中收录的300例小景山水,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图录,它或许能够引领我走进画家们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们是如何通过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来寄托情怀、表达哲思的。也许,在翻阅的过程中,我会被某幅作品中一处巧妙的留白所吸引,从而体悟到“虚实相生”的妙谛;也许,我会因为某一段苍劲有力的线条而赞叹,从而领略到“力透纸背”的功力。这本书,我希望它能成为我探索中国山水画精神内核的一扇窗户,让我不仅学到技法,更能领悟到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评分

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出发,我非常看重一本书在实践指导方面的作用。虽然这本书我还没翻阅,但从书名《经典国画原大版 小景山水300例》来看,我隐隐觉得它在绘画技法的传达上,可能会有独到之处。300例的数量,本身就提供了海量的学习素材,而“原大版”的呈现方式,更是为学习者提供了难得的近距离观察原作细节的机会。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在某些篇幅中,对具体的绘画技巧进行详细的展示和讲解。比如,在描绘山石的皴法时,会清晰地展示不同皴法的笔触演变过程;在表现树木的姿态时,会细致地剖析枝叶的穿插和构图;在勾勒水流的形态时,会提示运笔的轻重和节奏。这种“看得清、学得会”的教学理念,是很多初学者最渴望的。如果这本书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那么它将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是一本实用的绘画教材,能够帮助我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笔墨技巧,逐步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