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4
服饰:传统文化之国粹图典9787514613605
色彩:传统文化之国粹图典9787514613629
纹样:传统文化之国粹图典9787514613599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具有创新精神的传统文化图文经典,精选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性强、认知度高、影响力强的八个专题:兵器、色彩、健身、建筑、家具、茶艺、服饰、纹样
★发散式图文编排形态,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形式,新颖、雅致、美观
★大量精美的实物图片、古画、手绘图,细致的图片解读,真实还原文化生活场景,立体展现中国优秀文化之美
★体例系统性强、清晰简明,便于读者阅读和检索,内容丰富,兼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中国传统服装的发展及流行款式的详细解读,带您走进美轮美奂的中国传统服饰殿堂。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上起史前,下至明清,无数精美绝伦的服装是中华各民族创造的宝贵财富,在世界服饰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服装的发展和演变,深刻反映了社会制度、经济生活、民俗风情,也承载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审美观念。
作者简介
李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论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服饰协会理事、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服饰委员会主任委员,艺评网合作艺术家。主要著作有:《立体裁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巴黎霓裳2002春夏流行趋势》(中国建筑出版社2002年)、《服装设计十二人》(湖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人物整体形象设计》(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1998年)、《服饰结构设计与表现技法》(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年)等。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
目录
一 首服
冠
巾
帽
面衣
发式
披发、辫发
发髻
妆容
敷妆粉
画眉
点唇
二 上装
祭服
帝王、公卿的祭服
后妃、命妇的祭服
朝服
帝王、百官的朝服
后妃、命妇的朝服
公服
便服
深衣
袍
衫
褙子
襦
袄
褂
背心
内衣
丧服
三 下装
裳
裤
裙
四 足服
舃
履
屐
靴
袜
收起全部↑
精彩书摘
冠
冠是一种首服,通常是指礼冠。古代男子成年后,士人加冠,庶人则裹头巾。冠是“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戴冠者等级和身份的不同,要佩戴不同形制的冠。另外,冠还有一层含义,古人视戴冠为“礼”,古代男子满20岁时要行冠礼,行过冠礼之后,言行举止就要符合封建道德的要求。
中国的衣冠服饰制度,至周代时已趋完善,而历代的冠制又以汉代的为丰富。
先秦时期的冠,形制基本一致,有帝王、诸侯、卿大夫所佩戴的冕冠、弁冠、委貌冠等。
汉代,冠的式样丰富多彩。汉代的职别等级,主要通过冠帽及佩绶来体现。如皇帝戴冕冠,文官戴进贤冠,武官戴武冠,执法官戴獬豸冠等。同为进贤冠,又用三梁、二梁、一梁区分尊贵。此外,还有长冠、通天冠、远游冠等。汉代的冠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冠式被沿用下来。
秦汉以后的历代都有各具特色的冠制,如唐代的翼善冠、元代的顾姑冠、明代的忠靖冠等。直到清代重新颁行冠服制度,中国传统的冠制才被废弃。清代礼冠名目繁多,有祭祀典礼上用的朝冠、朝会时用的吉服冠、燕居时用的常服冠,还有行冠、雨冠等。清代以顶戴花翎显示文武百官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缁布冠
缁布冠,又称“麻冕”,指古代男子初冕时所用的黑色布冠。按古代习俗,男子成人时都须行加冠之礼,冠分三等,开始用缁布冠,后用皮弁,后用爵弁,三加之后理发为髻,以示成人。
冕冠
我国古代重要的冠式,也称“旒冠”,俗称“平天冠”,是帝王、王公、卿大夫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的等级高的礼冠,始于周代。因其非常尊贵、庄重,成语“冠冕堂皇”就由此演绎而来。
冕冠,由冕、冠圈、冕旒、笄、、充耳等部分组成。根据周代礼仪规定,戴冕冠者都要身着冕服,冕冠制度一直为后代沿用,冕冠的基本式样也被历代沿用。明代以后,冕冠被废,代之以朝冠。
爵弁
弁是古代礼冠的一种,比冕冠次一级。古时男子穿着礼服时戴弁。弁主要有爵弁、皮弁、韦弁、冠弁等形制。爵弁形制与冕相似,但不倾斜,前后无旒,下作合掌状,颜色为赤而微黑的雀头色,又称“雀弁”。爵弁是士的高等首服,用于祭祀。
皮弁
皮弁用白鹿皮缝制而成,缝合处缀有一行玉石,形状类似翻倒的杯子,用于帝王朝见诸侯或田猎。皮弁上的玉饰颜色和数量区分尊卑,天子用五彩玉;侯、伯、子、男用三彩玉;卿大夫用二彩玉;士一级则不用玉饰。
委貌冠
委貌冠又称“玄冠”,男子礼冠。以黑色丝帛制成,长七寸,高四寸,前高广,后卑锐,上小下大,形状像倒扣的杯子,固定时用缨带而不用发笄,通常是贵族在上朝时所戴。此冠始用于商周,隋代以后,逐渐变为学士、舞者所戴之冠,而贵族男子则不戴此冠。
长冠
长冠也称“斋冠”“齐冠”“刘氏冠”“竹皮冠”“竹叶冠”“鹊尾冠”等,是贵族祭祀宗庙时所戴之冠。通常以竹皮为骨架,外层髹漆,冠的顶部扁而细长。汉高祖刘邦常戴此冠,因此也称“刘氏冠”。至隋代,在《隋书·礼仪志·卷七》中记载:“诸建华、、冠、委貌、长冠、樊哙、却敌、巧士、柢、却非等,前代所有,皆不采用。”可见,其形制到隋代时已被废。
獬豸冠
獬豸又称“獬冠”“豸冠”,是一种法冠。獬豸是古代传说中一种神兽,头上有一角,性忠能辨曲直。獬豸冠则是指装饰有獬豸外形的法冠,取其彪悍威严之意,战国时期已有这种形制。
通天冠
皇帝礼冠,用于郊祀、朝贺及宴会,相当于百官的朝冠。秦代时采用楚冠之制,通天冠成为皇帝的常服。汉代沿用旧名,但重新创立形制:以铁为梁,正竖于顶,梁前有装饰。自汉代以后,历代相传,形式屡有变更,如晋代在冠前加金博山;南朝宋时在冠下衬黑介帻;隋代于冠上附蝉,并饰以珠翠等;至唐代一改旧制,以铁丝为框,外裱绸绢,冠身向后翻卷,顶饰二十四梁,并装饰有组缨、簪导,因冠式高而翻卷,形似卷云,亦称“卷云冠”。此冠沿用至明代,清以后被废除。
远游冠
远游冠又称“通梁”,古代诸王所戴的礼冠。此冠从楚冠演变而来,汉代时与通天冠类似,汉代以后历代相袭,并以梁的数量区别身份地位。元代以后,这种形制逐渐被废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