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分类精解(第5版)
作者:杨立 编著
书号:9787513054751
定价:120元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4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大纲》进行分类总结,其中,“法律知识部分”包括以2000~2016年1500多道法律知识真题为基础,结合每道题的考点作了全面、 、细致的解析,除了对答案选项进行详细解析以外,对非答案选项内容也给出了明确的解析;“代理实务部分”包括2000~2012年、2015年及2016年专利代理实务真题中的17道代理实务真题及解析,除了给出参考答案以外,还结合专利代理实务真题的考试特点,就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全书采用*新的《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2010》对往年的法律知识真题重新进行了解析,同时对答案也进行了重新修订;专利代理实务部分给出的参考答案也都根据*新的法律、法规进行了重新修订。
【作者简介】
杨立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资深专利代理人,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理事,北京市专利代理人协会常务理事、人才发展委员会主任、专利代理机构等级评定专家,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校企对接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杨立老师编著的多本图书一直被作为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培训教材,在广大考生中拥有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知名度。杨立老师同时兼任guo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特邀讲师,并受邀担任多地知识产局的培训讲师,到多个省份授课。至今,杨立老师已经为上万名学员讲授过知识产权方面的专业课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 备书之一,自2008年第*1版上市以来,已改版4次,足见其在考生中的受欢迎程度。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yi,立足真题。真题在备考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本书以《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大纲》为主线将真题以相关考点进行编排,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辅以详尽的真题解析帮助考生抓住专利代理人考试的“牛鼻子”。第二,依*新法律法规解析。近年来,专利代理人考试相关法律法规更新更迭较快,本书全部采用现行法律法规对旧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以新眼光看老问题。第三,解析全面、充分。针对试题中涉及的选项作出全面的解释,在遇到共性问题时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考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助力考生复习备考。
【目录】
法律知识部分
第*部分专利法律知识
第*章专利制度概论
第二章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第三章对专利申请文件的要求
第四章申请获得专利权的程序及手续
第五章专利申请的复审与专利权的无效宣告
第六章专利权的实施与保护
第七章专利合作条约及有关规定
第八章其他国际专利条约
第九章专利文献与专利分类
第十章综合题
第二部分相关法律知识
第*章相关基本法律法规
第二章相关知识产权法
第三章相关国际条约
专利代理实务部分
第*章2000年机械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2000年电学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2000年化学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2002年机械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2002年电学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六章2002年化学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2004年机械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八章2004年化学专业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九章2006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章2007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一章2008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2009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2010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四章2011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五章2012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六章2015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七章2016年专利代理实务试题及参考答案
这本《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分类精解 第5版》真是太给力了!我之前备考的时候,感觉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市面上的参考资料五花八门,有的讲得太理论化,有的又过于碎片化,根本找不到一个系统的复习路径。直到我拿到了这本第五版,简直是如获至宝。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对历年真题的深度挖掘和精妙的分类梳理。不是简单地把题目罗列出来,然后给个标准答案,而是针对每一个知识点,结合往年的考查趋势,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析。比如,在涉及专利无效宣告的案例分析题部分,它不仅展示了如何正确地构建答题框架,还深入剖析了不同审查员的评分侧重点,甚至连一些容易失分的“陷阱”都提前帮我们排好了雷。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比单纯的死记硬背有效得多。特别是对于那些跨专业考生来说,那些晦涩的法律条文和技术术语,通过这本书的串联,逻辑链条一下子就清晰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立地记忆知识点,而是开始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专利代理实务的知识网络。用了一段时间后,我的做题速度和准确率都有了显著提升,心里踏实多了,那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是其他资料给不了的。
评分从整体备考策略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为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学习系统。我发现自己不再需要东拼西凑不同的资料来印证同一个知识点。这本书基本上囊括了一个专利代理人必须掌握的所有核心能力:法律条文的理解与适用、技术方案的分析与评价、以及实务操作中的规范性要求。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它不只关注“知道”知识,更强调“运用”知识。比如,在进行撰写题目的练习时,它不仅仅给出了一个“参考答案”,更重要的是,它会拆解出每一句话背后的法律依据和技术逻辑,教会我们如何用最“专业”的语言去表达。通过反复研读这些精解,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准备一场考试,更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专利代理人的思维模式和职业素养。如果你想真正理解专利代理的核心能力,而不是仅仅靠临时抱佛脚通过考试,那么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绝对是不可替代的资源。它让我从一个“应试者”转变为一个更有信心的“准专业人士”。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第五版”的升级幅度持保留态度,毕竟专利法和相关审查指南总是在更新,一套书如果不能及时跟进,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但是,这本第五版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全面覆盖了最近几年的新增考点和修法内容,更重要的是,它对那些“常青树”考点也进行了“微调式”的优化。例如,在涉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专利性的判断上,第五版提供了非常前沿和具有前瞻性的分析,这在往届版本中可能还没有涉及得这么深。我特别喜欢它在每道例题后面附带的“对比分析”环节,作者会列出如果答题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可能导致的扣分点。这种“反向教学”的方法,比直接告诉你“怎么做对”更加深刻地教会了我们“怎么避开错误”。这套书的“与时俱进”程度,让我觉得它的投资回报率非常高,因为它不仅帮你巩固了基础,更让你站在了知识的最前沿,这对于应对未来可能的考题变化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也值得称赞,这对于长时间备考的人来说,真的很影响心情和专注度。很多教辅书为了塞进更多内容,常常弄得密密麻麻,字体小得让人头疼,图表混乱不清。但《分类精解 第5版》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专业。它采用了清晰的主标题、副标题和不同层次的注释系统,重点信息使用了粗体或不同颜色的标记(虽然是黑白印刷,但字重处理得很好),使得知识的层级感非常分明。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电路图或机械结构示意图的分析题时,附带的解析图例清晰易懂,完全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疲劳。我记得有一次为了弄懂某个技术方案的边界问题,我反复看了好几遍书上的解析图,都没有感到烦躁。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编者对考生学习体验的重视。它不是一本冷冰冰的参考书,更像是一位细心耐心的辅导老师,在你疲惫时,还能保持阅读的舒适感。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在“精解”二字上做得非常到位,可以说是将考点“吃干榨净”了。我发现很多其他资料只是简单地引用法条,但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会把法条、案例和实务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在撰写权利要求的限制性条件部分,作者不仅仅是引用了《审查指南》的规定,而是通过大量真题实例,展示了在不同技术领域中,如何运用“等同替换原则”和“清楚限定原则”。其中有一章专门讲解了国际专利申请(PCT)实务中的常见陷阱,这一点我感觉非常超前和实用,因为我们知道,现在的考试越来越注重国际视野和前沿技术的考量。再者,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也非常人性化,它不是按时间顺序堆砌真题,而是按照知识模块和法律条文的逻辑关系来组织的。当你对某一类问题掌握不牢固时,可以迅速定位到那个章节进行专项突破,而不是从头到尾翻找。这种结构上的优化,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复习效率。我感觉作者一定是深谙考试的“套路”和考生的“痛点”,才能编纂出这样一本兼具深度、广度和实操性的备考圣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