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 鱼病诊治彩色图谱 |
| | 定价 | 138.00 |
| 出版社 | 农业出版社 |
| 版次 | 1 |
| 出版时间 | 2012年01月 |
| 开本 | 16开 |
| 作者 | 汪开毓,耿毅,黄锦炉 编 |
| 装帧 | 精装 |
| 页数 | 208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09155886 |
目录
前言
鱼病的发生,诊断与防治要点
第—章 鱼类病毒性疾病
—、草鱼出血病
二、鲤痘疮病
三、斑点叉尾鲴病毒病
四、锦鲤疱疹病毒病
五、鲤春病毒血症
六、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七、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八、淋巴囊肿病
九、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第二章 鱼类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烂鳃病
二、赤皮病
三、细菌性肠炎
四、疖病
五、细菌性败血症
六、竖鳞病
七、白云病
八、打印病
九、鲤科鱼类疖疮病
十、斑点叉尾鲴肠型败血症
十—、黄颡鱼红头病
十二、斑点叉尾鲴传染性套肠症
十三、柱形病
十四、斑点叉尾鲴链球菌病
十五、斑点叉尾鲴耶尔森氏菌病
十六、体表溃疡病
十七、烂尾病
十八、黄鳝出血性败血症
十九、泥鳅细菌性败血症
二十、鳗鲡红点病
二十—、鳗鲡弧菌病
二十二、罗非鱼链球菌病
二十三、腹水症
二十四、分支杆菌病
二十五、鲟嗜水气单胞菌病
二十六、诺卡氏菌病
第三章 鱼类真菌性疾病
—、水霉病
二、鳃霉病
三、鱼醉菌病
四、流行性溃疡综合征
第四章 鱼类寄生虫性疾病
—、锥体虫病
二、鲢碘泡虫病(疯狂病)
三、异形碘泡虫病
四、圆形碘泡虫病
五、野鲤碘泡虫病
六、鲮单极虫病
七、肤孢虫病
八、尾孢虫病
九、斜管虫病
十、车轮虫病
十—、小瓜虫病
十二、毛管虫病
十三、固着类纤毛虫病
十四、斑点叉尾鲴增生性鳃病
十五、指环虫病
十六、三代虫病
十七、双穴吸虫病
十八、茎双穴吸虫病
十九、扁弯口吸虫病
二十、许氏绦虫病
二十—、头槽绦虫病
二十二、舌状绦虫病
二十三、嗜子宫线虫病
……
第五章 鱼类营养代谢及中毒性疾病
第六章 其他水产养殖动物疾病
第七章 鱼类疾病诊断实用技术
附录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2)调查养鱼史、继往病史与用药情况等了解养殖史,新塘发生传染病的几率小,但发生弯体病的几率较大;药物清塘情况,包括使用药物的种类、剂量以及清塘后投放鱼种的时间,鱼种消毒的药物和方法;近几年的常发鱼病,它们对鱼的危害程度和所采取的治疗及其效果;本次发病鱼类的死亡数量、死亡种类、死亡速度、病鱼的活动状况等均应仔细了解清楚。
(5)调查饲养管理情况鱼类发病,常与管理不善有关,例如施肥量过大、商品饲料质量差、投喂过量等,都容易引起水质恶化,产生缺氧,严重影响鱼体健康,同时给病原体以及水生昆虫和其他各种敌害的加速繁殖创造条件;反之,如果水质较劣,饲料不足,也会引起跑马病等疾病。投喂的饲料不新鲜或不按照“四定”(定量、定质、定时、定位)投喂,鱼类很容易患肠炎。由于运输、拉网和其他操作不小心,也很容易使鱼体受伤、鳞片脱落,使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侵入伤口,引发多种鱼病,如赤皮病、水霉病等。因此,对施肥、投饲量、放养密度、规格和品种等都应用详细了解。此外,对气候变化、敌害(水兽、水鸟、水生昆虫等)的发生情况也应同时进行了解。
2.现场简易诊断鱼类发病时,鱼体的头部、体表、鳍条、鳃以及内脏器官等部位都可能会伴有相应的症状。如果养殖户能够通过对这些症状的初步分析,再结合现场的简易诊断,是极其有利于疾病诊断的。在条件允许时,养殖户只要配备部分专业器械(如手术剪、手术刀、酒精灯等),即可对发病鱼进行现场的初步诊断。由于不同鱼种发病时的诊断以及不同类型的鱼病在诊断方法上是有区别的,因此具体操作请参考第七章 鱼类诊断实用技术的第五小节。
3.实验室诊断现场初步诊断后,对于某些需要进—步确诊的病例,在实验室条件下可遵照—定程序步骤对病例进行相关处理,然后通过对病原的分离鉴定、病理组织学诊断,或是通过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等方法进行确诊。具体操作请参考第七章 鱼类诊断实用技术第六至十四小节。
……
内容介绍
《动物疾病诊治彩色图谱经典:鱼病诊治彩色图谱》涵盖了鱼类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鱼类营养代谢及中毒性疾病等80多种常见疾病,每种疾病的介绍基本上包括了该病的病原(或病因)、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几方面的内容,并配有能反映该病主要特征的原色图片。同时,在《动物疾病诊治彩色图谱经典:鱼病诊治彩色图谱》的第七章 还创新性地增添了包括现场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在内的多种鱼病诊断实用技术,其中大部分技术是编写人员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希望《动物疾病诊治彩色图谱经典:鱼病诊治彩色图谱》能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为广大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和养殖基层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作者介绍
汪开毓,男,汉族,56岁,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入,农业部兽药典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新兽药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病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鱼病研究会委员,四川省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鱼病研究会主任。主要从事动物病理学与水生动物病害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Journal of Fish Diseases、Parasitology Research、The lsraeli Journal of Aquaculture、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lease3、《水生生物学报》、《中国水产科学》、《水产学报》、《动物营养学报》和《中国兽医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编写教材与著作11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耿毅,男,汉族,36岁,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兽医病理学与水产动物疾病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The lsraeli Journal of Aquaculture、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eases、Aquaculture、《水生生物学报》、《中国兽医学报》、《微生物学报》、《中国兽医科学》、《动物营养学报》和《海洋与湖沼》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副主编与参编专著5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黄锦炉,男,汉族,29岁,博士。研究方向为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在《海洋与湖沼》、《中国水产》、《大连海洋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著作3部。
【现代水产养殖病害诊断与绿色防控指南】 内容概述: 本书旨在为广大水产养殖从业者提供一套全面、科学、实用的水产病害诊断与绿色防控解决方案。随着现代水产养殖业的飞速发展,病害已成为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书紧密结合当前水产养殖的实际需求,聚焦常见病害的发生规律、精准诊断技术、创新防治策略以及绿色养殖理念,力求帮助养殖户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害损失,提升养殖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书内容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从病害的源头预防、早期识别,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再到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全书共分为十章,每章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并配以大量生动详实的案例和图示,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第一章 鱼类常见病害概述 本章首先对当前水产养殖中鱼类面临的各类常见病害进行系统性梳理和介绍。我们将从病原体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以及真菌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同时,也将重点关注非病原性疾病,如营养代谢性疾病、环境胁迫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等,分析其成因和危害。本章的目标是让读者对鱼类疾病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了解病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鱼类病害的流行规律与病因分析 深入理解病害的流行规律是有效防控的前提。本章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剖析鱼类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我们将探讨环境因素(如水温、pH值、溶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养殖密度、养殖品种、养殖模式、饲料质量以及病原体本身的特性等多种因素在病害流行中的作用。同时,本章还将引入病因分析的方法,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对养殖环境、水质、鱼体症状、病原学检查等信息的综合分析,准确判断病害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第三章 鱼类病害的早期识别与临床诊断 早期识别是降低病害损失的关键。本章将重点介绍鱼类病害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包括外观变化(如体色异常、鳍部溃烂、鳞片脱落、眼球突出等)、行为异常(如游动迟缓、浮头、集群、拒食等)以及生理功能障碍等。在此基础上,本章将详细介绍临床诊断的技术和方法,如体表检查、解剖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微生物分离与鉴定、血清学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我们将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大量图片和图解,帮助读者掌握各项诊断技能。 第四章 细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细菌性疾病在鱼类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章将聚焦几种最常见、危害最大的鱼类细菌性疾病,如赤皮病、肠道出血病、烂鳃病、爱德华氏菌病、链球菌病等。对于每种疾病,我们将详细介绍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机制、传播方式、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防治方面,本章将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介绍化学防治(如药物选择、用药方法、疗程控制、休药期等)和生物防治(如益生菌的应用)的有效策略,并提示读者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的注意事项,以避免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 第五章 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病毒性疾病往往来势凶猛,防控难度大。本章将重点介绍几种对水产养殖造成严重威胁的病毒性疾病,如虹彩病毒病、传柒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出血病等。我们将阐述这些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感染途径、潜伏期、临床表现以及病理学特征。由于目前针对病毒性疾病尚无特效药物,本章将侧重于预防措施和支持性疗法的介绍,包括优化养殖环境、提高鱼体自身免疫力、加强消毒措施、科学投喂以及免疫接种技术的初步探讨。 第六章 寄生虫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寄生虫性疾病不仅会直接损伤鱼体,还会削弱鱼体抵抗力,诱发其他病害。本章将详细介绍鱼类常见的外寄生虫(如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三代虫等)和内寄生虫(如鱼鲺、吸虫、线虫等)的形态、生活史、感染方式、危害症状以及诊断方法。防治方面,我们将重点介绍物理防治(如加温、换水、清塘等)、化学防治(如选用安全有效的杀虫剂,合理掌握剂量和用药时机)以及生物防治(如养殖宿主鱼、利用捕食性生物等)的综合应用。 第七章 真菌性疾病与中毒性疾病的防治 真菌性疾病常在不良水质或鱼体受伤时发生,而中毒性疾病则与环境污染或饲料问题相关。本章将分别对鱼类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如水霉病、肤霉病)和中毒性疾病(如农药中毒、重金属中毒、藻类毒素中毒、饲料中毒等)进行介绍。我们将分析其发生原因,展示中毒后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变化,并提供相应的诊断建议。防治方面,本章将强调改善养殖环境、控制水质、选择合格饲料、加强饲料储存以及及时进行水体解毒和鱼体治疗等措施。 第八章 鱼类免疫增强与非特异性抵抗力提升 提升鱼体自身免疫力是实现病害绿色防控的根本途径。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和营养调控来增强鱼类的免疫系统。我们将介绍免疫增强剂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应用方法,如益生元、益生菌、免疫多糖、维生素C、维生素E等。同时,本章还将重点关注非特异性抵抗力的培养,包括合理投喂、充足营养、适宜的水质环境、适当的养殖密度、规避应激反应等,旨在从根本上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第九章 绿色防控技术与替代疗法 绿色防控是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本章将系统介绍各种绿色防控技术,包括生物防治(如利用捕食性鱼类、轮养、寄生蜂等)、物理防治(如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水体循环过滤等)以及生态调控技术(如种植水生植物、构建生态浮岛、优化水体微生物群落等)。此外,本章还将介绍一些具有潜力的替代疗法,如植物提取物、微生态制剂、酶制剂等的应用,为养殖户提供更多无污染、无残留的病害防治选择。 第十章 养殖病害的综合管理与案例分析 成功的病害管理需要系统性的思维和实践。本章将强调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将前几章介绍的各项技术融会贯通,构建一套科学的病害预警、诊断、治疗和防控体系。我们将通过大量的真实养殖案例,详细分析不同养殖品种、不同养殖模式下遇到的典型病害问题,并结合书中介绍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在实际生产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有效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养殖挑战。 本书的亮点与特色: 内容全面权威: 汇聚了多位资深水产病害专家和一线养殖技术人员的经验,内容涵盖了鱼类养殖中最常见、最关键的病害问题。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配备大量高清彩色图片、图解和示意图,生动展示病害症状、病原形态和操作过程,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在深入阐述病害发生机理和诊断原理的同时,重点突出实际操作技术和绿色防控方案,强调学以致用。 绿色防控理念贯穿始终: 倡导“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鼓励养殖户采用科学、环保的病害管理方法,减少药物使用,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案例丰富,指导性强: 大量来源于实际生产的案例分析,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疑难病害的诊断与处理技巧,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基层: 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力求让广大一线养殖户能够轻松读懂并有效运用。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所有从事水产养殖的从业人员,包括: 各类水产养殖场经营者和技术人员 渔业推广机构的技术人员 水产专业院校的师生 关注水产养殖健康发展的相关研究人员 对水产养殖感兴趣的个人 阅读本书,您将能够: 准确识别鱼类常见病害的早期症状。 掌握科学的病害诊断方法和技术。 学会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病害防治方案。 有效提升鱼体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 掌握绿色防控技术,减少药物使用,提高养殖效益。 为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本书能成为您在水产养殖道路上的得力助手,帮助您克服病害挑战,实现养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