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混凝土外加剂配方手册
定价:58.00元
作者:夏寿荣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122203571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混凝土外加剂配方手册》**版自20年1月出版以来,契合了市场的需求,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这几年间有大量的读者给编辑和作者来电,咨询和讨论有关问题,他们充分肯定了本书的实用性,同时也给出了不少改进的建议。结合读者的建议和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发展的趋势,《混凝土外加剂配方手册》推出了第二版。《混凝土外加剂配方手册》第二版配方更多、更新、更贴近应用实际、更具操作性,很多近3年的配方都给出了配方来源,读者可根据文献了解进一步的信息。由于《混凝土外加剂配方手册》第二版突出的实用性,编辑特向混凝土工程及外加剂领域的研发人员、生产人员、施工技术人员以及化学建材、精细化工产品的项目投资者推荐阅读,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本书以*的技术资料和科研成果为依据,以绿色、环保、高性能为导向,从施工实用出发,共收载选编了新型混凝土外加剂产品配方300余例,内容括普通水剂、高效水剂、缓凝剂、早强剂、防冻剂、膨胀剂、引气剂、速凝剂、防水剂、絮凝剂、砂浆外加剂、聚合物胶乳外加剂、矿物外加剂及其它混凝土外加剂。第二版较*版新增了聚羧酸盐系高性能水剂、商品干混砂浆外加剂、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配方。各配方中,对每个产品的性能特点、用途、配方组成、制备工艺、产品技术性能、施工方法及应用实例都做了系统介绍。 本书所选配方资料真实,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商品实用性强、设备投资小、应用效果好等特点,可供外加剂企业开发新产品时直接采用,通过试制投产。 本书可供混凝土工程及外加剂领域的研发人员、生产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作为投资者办企业选择项目的技术指南。
文摘
基本信息
书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与应用技术问答
定价:45.00元
作者:夏寿荣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1221364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本书以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和应用技术为重点,以问答的形式系统介绍了各类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动态、外加剂的品种与分类、组成、结构与性能、复配与合成、生产工艺以及施工应用技术等内容。全书共设306个问题,紧密结合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和应用实践,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解决措施,还指明了注意事项。本书融合了作者多年从事混凝土外加剂研发与生产的经验与体会,汇集了*的技术资料和产品信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供从事混凝土施工及混凝土外加剂产品研发、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
基本信息
书名:混凝土材料学
定价:29.00元
作者:管学茂,杨雷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2211839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混凝土材料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管学茂和杨雪主编的《混凝土材料学》系统地阐述了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同时也反映了混凝土及其外加剂的**研究进展。全书共分8章,括绪论、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和砂浆外加剂、新拌混凝土的性能、硬化混凝土的结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建筑砂浆等章节。
目录
绪论1 混凝土原材料 1.1 水泥 1.1.1 水泥的定义与分类 1.1.2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组分 1.1.3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 1.1.4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 1.1.5 水泥的主要矿物组成 1.2 集料 1.2.1 集料的作用和类别 1.2.2 集料的主要技术性质 1.2.3 细集料及其技术要求 1.2.4 粗集料及其技术要求 1.2.5 集料性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3 水 1.3.1 混凝土用水的定义 1.3.2 混凝土用水技术要求 1.4 矿物掺和料 1.4.1 矿物掺和料的分类 1.4.2 常用矿物掺和料 思考题 参考文献2 混凝土和砂浆外加剂 2.1 化学外加剂的发展概况 2.1.1 外加剂的发展历史 2.1.2 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 2.1.3 外加剂的分类 2.1.4 外加剂的作用 2.2 混凝土外加剂的基本原理 2.2.1 表面现象的概念 2.2.2 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2.2.3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2.2.4 表面分散剂对水泥分散体系性质的影响 2.3 化学外加剂 2.3.1 水剂 2.3.2 凝结与硬化调节剂 2.3.3 膨胀剂 2.3.4 引气剂 2.3.5 聚合物改性剂 2.3.6 保水剂和增稠剂 2.3.7 其他外加剂 思考题 参考文献3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3.1 新拌混凝土流变学 3.1.1 流变学基本模型 3.1.2 新拌混凝土流变方程 3.2 新拌混凝土工作性 3.2.1 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概念 3.2.2 流动性测试方法评述 3.2.3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3.2.4 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3.3 水泥与外加剂之间的适应性 3.3.1 适应性的概念与评价 3.3.2 适应性的检测方法 3.3.3 适应性的影响因素 3.3.4 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3.4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因素 3.4.1 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对流动性的影响 3.4.2 砂率的影响 3.4.3 材料组成的影响 3.5 离析和泌水 3.5.1 离析与泌水产生的原因 3.5.2 离析和泌水对硬化混凝土性能的危害 3.5.3 离析和泌水的评价方法 3.5.4 防止离析和泌水的措施 思考题 参考文献4 硬化混凝土的结构 4.1 硬化水泥浆体的组成和结构 4.1.1 水泥水化物的组成和结构 4.1.2 硬化水泥浆体的孔结构和水的形态 4.2 硬化混凝土的界面 4.2.1 界面过渡区 4.2.2 界面过渡区形成机理 4.2.3 界面过渡区的改善措施 4.3 学者有关硬化混凝土结构的论述 4.3.1 中心质假说 4.3.2 黄蕴元的硬化混凝土的4个结构层次 思考题 参考文献5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 5.1 混凝土的物理性能 5.1.1 混凝土的密实度 5.1.2 混凝土的渗透性 5.1.3 混凝土的干缩与湿胀 5.1.4 混凝土的热性能 5.2 混凝土的强度 5.2.1 混凝土强度的基本理论 5.2.2 混凝土受力后的破坏过程 5.2.3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5.3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 5.3.1 混凝土的弹性变形 5.3.2 混凝土的徐变 5.3.3 混凝土收缩 思考题 参考文献6 混凝土的耐久性 6.1 混凝土的抗冻性 6.1.1 冻融交替对混凝土破坏的动力 6.1.2 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因素 6.1.3 抗冻性试验 6.2 环境化学侵蚀对混凝土的破坏 6.2.1 水泥浆体组分的浸出及其原因 6.2.2 酸的侵蚀 6.2.3 硫酸盐侵蚀 6.3 碱-集料反应 6.3.1 产生碱-集料反应破坏的条件 6.3.2 碱-集料反应的膨胀机制 6.3.3 碱-集料反应的破坏特征 6.3.4 碱-集料反应的预防措施 6.4 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 6.4.1 钢筋锈蚀的电化学原理 6.4.2 混凝土的碳化 6.4.3 氯离子引起的锈蚀 6.4.4 钢筋锈蚀的防护措施 6.5 多因素协同作用下混凝土的破坏规律 6.5.1 冻融和盐综合作用对混凝土的破坏 6.5.2 冻融与荷载双重因素作用下的混凝土损伤 思考题 参考文献7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1.1 设计要领 7.1.2 设计流程 7.1.3 设计参数及运算 7.1.4 综合例题 7.1.5 试配、调整及确定 7.2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2.1 混凝土配制强度 7.2.2 参数的选择 7.2.3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确定 7.2.4 综合例题 7.3 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3.1 混凝土配制强度 7.3.2 参数的选择 7.3.3 试配、调整及确定配合比 7.3.4 综合例题 思考题 参考文献8 建筑砂浆 8.1 概述 8.1.1 定义 8.1.2 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质 8.2 砂浆的组成材料 8.2.1 胶凝材料 8.2.2 细集料 8.2.3 水 8.2.4 掺和料 8.2.5 外加剂 8.3 砂浆配合比设计 8.3.1 水泥混合砂浆配合比设计 8.3.2 水泥砂浆配合比选用 8.3.3 配合比试配调整和确定 8.4 干砂浆 8.4.1 干砂浆技术优势 8.4.2 干砂浆发展前景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
管学茂和杨雪主编的《混凝土材料学》介绍了混凝土材料学的相关知识,具体内容括: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和砂浆外加剂,新拌混凝土的性能,硬化混凝土的结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建筑砂浆。《混凝土材料学》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翔实,对相关学科师生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有较好的指导和参考价值,可供材料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并可供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人员参考阅读。
文摘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