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传/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李四光传/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李四光
  • 地质学家
  • 科学家
  • 传记
  • 人物传记
  • 科学史
  • 华人科学家
  • 中国科学
  • 地质学
  • 科学普及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河南文艺
ISBN:9787555906162
商品编码:27870447370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7-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李四光传/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
  • 作者:编者:王静|总主编:孟宪明
  • 定价:24
  • 出版社:河南文艺
  • ISBN号:9787555906162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11-01
  • 印刷时间:2017-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32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190
  • 字数:112千字

编辑推荐语

王静编著的《李四光传》是一本影响孩子一生的传记故事。书中史料翔实,注重史料性与趣味性、可读性,深入浅出。家长可以从中思索成功教育的轨迹,善于模仿的孩子们看到地质学家李四光成长的事迹后,将点燃心中热爱地质学的火炬,点燃他们探索精神的热情,照亮蒙昧的眼睛,思考关于人生的种种问题。

目录


1.村头那块大石头
2.爹爹总是皱眉头
3.神来之笔
4.走出国门看世界
5.加入同盟会
6.年轻的实业部长

1.风云突变
2.人生三岔口
3.换上学生装
4.琴弦上的颤音
5.两顶帽子

1.旧貌换新颜
2.石头里的虫子
3.并蒂莲

1.条痕石
2.哑*
3.一上庐山
4.二上庐山
5.庐山大辩论

1.小虫子引出大问题
2.善于怀疑
3.连续攻关
4.“山”字的奥秘
5.寻找“山”字结构

1.杨铨不死,杨铨永生
2.感情天平
3.搬迁,搬迁,还得搬迁
4.生命支点
5.弯曲的小砾石
6.造山实验
7.朱森之死
8.艰苦岁月

1.地质力学理论宣告诞生
2.“南京?我是不会去的。”
3.远走他乡
4.李四光回来啦

1.石油梦
2.“中国有石油”
3.松辽平原出油啦
4.善打太极拳

1.英雄暮年


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探索科学前沿的璀璨群星 本丛书旨在深入挖掘并全面介绍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杰出华人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本套丛书收录的科学家覆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地质学等多个关键领域,他们以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添砖加瓦。 本丛书力求以严谨的史料为基础,以生动的叙事手法,展现这些科学巨匠们从求学、科研到取得重大突破的曲折而光辉的历程。每一本传记不仅是对个体成就的梳理,更是对特定时代背景下科学精神、民族韧性以及跨文化交流影响力的深刻剖析。 以下是本丛书中部分重点介绍的科学家及其主要研究领域概述,这些内容与您提及的《李四光传》无关,旨在展示本丛书的广度和深度: --- 一、 钱学森:火箭与航天的奠基者 本册深入剖析了“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传奇一生。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求学经历,到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冯·卡门进行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黄金岁月,直至毅然决然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投身于“两弹一星”的伟大事业。 传记详细描述了他在火箭理论、喷气推进技术、空气动力学以及系统工程领域奠定的基础。特别聚焦于他如何将西方尖端的科学理论体系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尖端科技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书中细致呈现了他如何组织和领导中国第一个导弹和航天研究机构,并培养出中国第一代航天科技人才的艰辛历程。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的科学巨匠的无私奉献。 二、 吴健雄:实验物理学的女王 本册聚焦于享誉世界的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女士。她以其精湛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无与伦比的动手能力,在核物理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 本书的核心内容围绕她与杨振宁、李政道合作完成的“宇称不守恒”实验展开。该实验颠覆了物理学界长期奉为圭臬的定律,为现代粒子物理学开辟了新的方向。传记不仅阐述了该实验的理论基础和技术细节,更着重描绘了吴健雄在男性主导的科学殿堂中,如何凭借实力与坚韧,赢得国际科学界的最高尊重。她的故事是对性别平等的有力证明,也是对严谨科学精神的生动诠释。 三、 陈景润:解析数论的孤独行者 本册致力于还原数学大师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特别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领域——的非凡贡献。哥德巴赫猜想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其证明难度之高,令无数顶尖数学家望而却步。 传记详细介绍了陈景润如何通过“筛法”的改进,证明了“1+5”(即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与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的定理,以及随后与美国数学家赫尔曼·英厄姆、约翰·福金斯合作,将这一成果推进到“1+3”的突破性进展。书中描绘了他在艰苦条件下,面对寂寞与质疑,如何保持对数学纯粹的热爱和近乎偏执的专注,最终在数论领域铸就了中国学派的丰碑。 四、 赵忠尧:宇宙射线与介子物理的先驱 本册回顾了赵忠尧先生在中国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研究中的奠基性工作。他是较早将西方先进物理理论引入中国的学者之一,并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开展前沿研究。 重点内容包括他对宇宙射线(特别是对具有高能量的粒子流)的早期探测与研究。他通过自主设计的云室和闪烁计数器,成功发现了宇宙射线中存在的高能粒子,并在国际上首次确认了“介子”(μ子)的存在,比其他科学家的发现早了数年。本传记展现了他在缺乏精密仪器的年代,如何依靠智慧和自制设备,在中国边疆地区开启了高能物理的探索之路。 五、 华罗庚:推广数学的布道者 本册探讨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学术生涯及其对中国数学教育和普及的巨大贡献。华罗庚不仅在矩阵几何、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纯数学领域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就,更是一位杰出的数学教育家和科学普及者。 书中详细介绍了他在抗战时期坚持在后方设立学府,培养人才的壮举。特别是他晚年投身于“优选法”和“统筹法”等应用数学方法的推广,这些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他的故事体现了数学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将高深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于人民的实用工具的伟大实践。 --- 本丛书的宗旨在于通过这些鲜活的个体生命故事,激励新一代的青年学子,理解科学研究的艰辛与荣耀,传承那种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每一位科学家都是一面旗帜,照亮了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舞台上自强不息的道路。丛书所记录的,是对人类知识边界不断拓展的赞歌。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李四光传》,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科学家的执着精神。我一直对那些在国家发展关键时期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充满敬意,而李四光先生无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书中描绘的,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的专注,更是一位爱国者如何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为国家寻找宝藏,为人民谋福祉。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他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科学研究的那些细节描写,比如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野外考察,或者在缺乏科研设备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取得突破性的发现。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科学家的坚韧和毅力,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学救国”的含义。这本书让我对“科学家”这个词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他们不仅仅是冰冷的理论和数据,更是充满热血和担当的灵魂。

评分

这套“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一直在我书单里躺着,之前读过几本,对中国科学界的那些闪耀的名字总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李四光先生的名字,我只模糊地知道他是在地质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自己的石油”的发现者之一。这次终于有机会翻开这本《李四光传》,心里其实是带着点崇敬和好奇的。我一直觉得,科学家的传记,不单单是记录他们的学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展现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们的成长轨迹,他们为了科学研究所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牺牲。我特别期待了解李四光先生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是如何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科学理想,又是如何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倾注在祖国大地上,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的。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挺有质感的,纸张和印刷都比较舒服,拿到手里感觉就很厚重,有分量的样子,这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高的期待。我喜欢这种能够深入了解一个伟大人物内心世界,感受他们人生起伏的书籍,仿佛能够透过文字,穿越时空,与那位伟大的科学家进行一次深刻的对话。

评分

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够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书籍,特别是关于科学家的故事,觉得能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到榜样,对他们的成长会有积极的影响。这套“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里的《李四光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我本人不是地质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但通过阅读,我能感受到李四光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他的科学洞察力是多么的敏锐,他的研究方法是多么的严谨。尤其吸引我的是,书中对于他如何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描述,这对于我向孩子解释科学的价值和意义非常有帮助。它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展示了科学的魅力,以及科学家是如何用他们的智慧解决现实问题的。我特别希望孩子能够从李四光先生身上学到那种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通俗易懂,即使是对科学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地阅读和理解。

评分

我平常的阅读习惯比较杂,什么类型的书都会涉猎一些,最近正好读到一些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对那个时期涌现出的杰出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套“十大华人科学家丛书”里《李四光传》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沉稳而又不失力量的风格,让我觉得这本书一定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我更关注的是李四光先生的人生经历,他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学生,成长为一代地质学大师,他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转折点,又是在怎样的经历中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科学品格。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看到一个立体、真实、有血有肉的李四光,而不仅仅是一个被符号化的科学巨匠。我喜欢那些能够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揭示其思想形成过程的传记,因为这能让我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选择和成就。这本书,我期待能从中读出智慧、勇气和情怀。

评分

我是一名在读的地质学研究生,对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发展历程非常感兴趣,而李四光先生无疑是绕不开的一座丰碑。这次能够读到《李四光传》,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我更关注的是书中对李四光先生学术思想的阐述,以及他对中国地质力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关于“地质力学”的核心概念,以及这些理论是如何指导了中国在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方面的实践。同时,我也期待了解他在学术研究道路上遇到的挑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这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总会遇到瓶颈和挫折,能够看到像李四光先生这样伟大的先行者是如何坚持和突破的,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信心和力量。我对书中关于他如何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国家建设实际需求的案例特别感兴趣,这正是我们学术研究的最终目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