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787519722289
书名: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制定
定价:28.00元
书号:9787519722289
书名: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制定
定价:28.00元
根据法律和有关规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申请律师执业、公证员执业和初次担任法律类仲裁员,以及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必须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以依法、公平、公正的考试方式和方法,检验应试人员是否了解和掌握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否具有从事相应法律职业所应具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素养及相应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职业伦理。
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商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对上述内容与科目,应试人员应分别从了解和理解、熟悉并运用两个能力层次予以把握:
——了解和理解,要求深入了解和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内容和相关法律知识、原理、规定,并藉此解释、论证观点,分析现象,辨明正误;
——熟悉并运用,要求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导下,运用相关法律原理、观点和方法,对法治理论问题、社会法律现象和实务进行分析、判断、综合、评价,做到政治立场正确、事实认定清楚、法律适用准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论述,增加新的考点;
宪法,依据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第三章增加“第四节 国家标志”;第五章增加“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为加强职业伦理考查力度,第一章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法官职业道德”“检察官职业道德”“律师职业道德”“公证员职业道德”“其他法律职业人员职业道德”各以单章形式编写,列为第二至六章。
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法制史学科调整为中国法律史,考点数量为45个。
根据法律和有关规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申请律师执业、公证员执业和初次担任法律类仲裁员,以及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必须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以依法、公平、公正的考试方式和方法,检验应试人员是否了解和掌握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否具有从事相应法律职业所应具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素养及相应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职业伦理。
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商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对上述内容与科目,应试人员应分别从了解和理解、熟悉并运用两个能力层次予以把握:
——了解和理解,要求深入了解和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内容和相关法律知识、原理、规定,并藉此解释、论证观点,分析现象,辨明正误;
——熟悉并运用,要求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导下,运用相关法律原理、观点和方法,对法治理论问题、社会法律现象和实务进行分析、判断、综合、评价,做到政治立场正确、事实认定清楚、法律适用准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论述,增加新的考点;
宪法,依据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第三章增加“第四节 国家标志”;第五章增加“第七节 监察委员会”。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为加强职业伦理考查力度,第一章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法官职业道德”“检察官职业道德”“律师职业道德”“公证员职业道德”“其他法律职业人员职业道德”各以单章形式编写,列为第二至六章。
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法制史学科调整为中国法律史,考点数量为45个。
书号:9787519722319
书名: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作者: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编辑委员会
定价:(全4册)380.00元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根据司法部制定颁布的《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写,依据大纲考点和法律法规立改废释,调整学科组成,全面增补完善相关内容。是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可以作为广大应试人员系统复习及应考的必备用书。
2018年辅导用书由司考的“三大本”调整为“全四册”,各册学科组成:
第一卷(4个学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第二卷(3个学科):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第三卷(3个学科):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
第四卷(8个学科):中国法律史、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为适应法考加大案例题考查的要求,在重点章节以二维码的形式嵌入43个典型案例分析能力训练内容,扫描第四卷封底的识别码后,即可全面浏览案例内容。
同时,为方便考生记忆、理解和运用,提高备考效率,辅导用书适当删减概念性、介绍性、阐述意义及历史沿革等内容,相关内容根据需要采用图表式、比较式等编写方式。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在撰写时力求反映和体现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特点,在注意学科科学性、系统性的同时,注重法学基本理论、法律实务与考试需求的结合,对应试人员应当掌握的各学科基本理论结合实际进行了系统阐释,有较强的指导性和适用性。在内容和体例编排上,为更加方便应试人员复习考试,《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结合备考规律,归纳提炼重要、疑难知识点及易错易混知识点和核心法条,进一步充实完善各学科每章的助考性提示内容和主要法律规定,同时增加了有关重要、疑难知识点的案例(实例)阐释,并将新增或调整较大部分内容在目录中加以标示,以方便应试人员对比复习。
书名: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
书号:9787519722296
定价:158.00
作者/编者: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编辑委员会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依据考试大纲对案例题的考查要求,运用以案说法的形式,注重将知识性内容与现实案例讲解相互融合。以多维角度分析案例,引申出对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帮助考生在系统把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同步提高主观题应试水平。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以案例为线索编排体例,涵盖主要学科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分析案情,区分法律事实,厘清法律关系,明晰法律适用,解决法律问题,训练强化法治思维,着力提升灵活运用法学知识分析、解决法律实践问题的能力。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的明确要求,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着重考查宪法法律知识、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以案例分析、法律方法检验考生在法律适用和事实认定等方面的法治实践水平。考试以案例题为主,大幅度提高案例题的分值。
为满足广大考生复习备考的需要,切实提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实践能力,以适应考查重点、考查方式的调整变化和要求,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特点,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编辑委员会组织编写了《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依据考试大纲对案例题的考查要求,运用以案说法的形式,注重将知识性内容与现实案例讲解相互融合。以多维角度分析案例,引申出对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帮助考生在系统把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同步提高主观题应试水平。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以案例为线索编排体例,涵盖主要学科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分析案情,区分法律事实,厘清法律关系,明晰法律适用,解决法律问题,训练强化法治思维,着力提升灵活运用法学知识分析、解决法律实践问题的能力。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由9个部分组成: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和刑事法律进阶案例、民事法律进阶案例、行政法律进阶案例。每一部分精心选择若干典型案例,每个案例设置以下主要栏目:
【案例指引】 讲述案例背景、特点与涉及的主要考点。
【案情】 提供案件主要事实材料。
【问题】 结合案例材料,围绕考查重点,合理提出问题。
【解题思路】 归纳法律信息,判断材料中涉及的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并加以简要分析,指出应适用的具体法律规定。
【答题要点】 针对问题提出答题要点。
【扩展分析】 进一步辨析相近、相似、易错、易混和疑难知识点,力求准确把握,扎实理解。
各学科还附录司法考试经典主观题评析,既是十六年司法考试命题经验的总结,又是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考查方式的重要借鉴,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由长期关心关注并参与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的法学专家编写,相信本书对切实提高应试考生主观题答题能力将有所裨益。
这本书的案例分析部分,说实话,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达不到我的预期。它提供的案例更像是对法条的简单重复应用,缺乏对复杂情境下法律冲突的深入剖析和裁判思路的细致推导。比如,在涉及到公司法中的股东知情权和公司商业秘密保护的冲突时,书上仅仅引用了几个教科书式的案例,对于实务中法院如何权衡这两大利益的考量因素,几乎是只字未提。我本想通过这些案例来培养我的法律思维和逻辑链条,但读完后感觉自己只是背诵了几组对标答案,而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很多判决背后的社会背景、法理的演变,这本书都没有触及,显得非常浅尝辄止,像是应付差事。对于准备冲击高分的考生而言,这种缺乏深度的材料,最后在考场上遇到新颖的、综合性的案例题时,是完全派不上用场的。我需要的是能激发我思考“如果我是法官,我会怎么判”的引导,而不是这种标准答案式的罗列。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刻板和僵硬,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读起来就像是在啃一块没有调味的石头。它似乎没有意识到,面对的是需要长期高强度学习的考生群体,需要一些清晰易懂、具有引导性的叙述方式来缓解阅读疲劳。很多概念的解释,明明可以用更简洁、更直观的语言来表述,它却偏偏喜欢用绕来绕去的长句和复杂的从句,导致我经常需要反复阅读同一个句子三四遍才能勉强明白其核心意思。比如在阐述民事诉讼中“起诉条件的审查”时,它把几个要素混杂在一起,没有有效地进行层级划分和逻辑梳理,阅读体验非常糟糕。我更倾向于那些能够用类比、用图表或者用更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抽象法律概念的书籍,这本书完全反其道而行之,让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纯粹的、枯燥的记忆任务,而不是理解和内化的过程。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灾难,活像赶工出来的PPT,目录和正文完全对不上,找个知识点比在迷宫里寻宝还费劲。我记得我翻到行政法那块时,好不容易定位到一个法条,结果紧接着的案例分析却是关于合同违约的,这编辑的脑子是不是跟法律条文一起打结了?更别提那印刷质量了,油墨晕染得跟水墨画似的,关键是有些重点的法条字迹模糊不清,看着看着眼睛就酸痛,完全影响了学习的连贯性。你说这是法律出版社出的书,我对他们的专业性表示深深的怀疑。我买书是为了高效学习,不是来考古、辨认字迹的。花了这么多钱,期望看到的是严谨、清晰的呈现,结果收到的却是这样一份让人心力交瘁的“学习资料”。尤其是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这种混乱的结构和低劣的印刷,简直是雪上加霜,直接打击了复习的积极性。我不得不自己动手,用荧光笔和便签纸把所有混乱的地方重新梳理一遍,这简直是变相地让我再“编撰”一本属于我自己的教材,时间成本和精力消耗巨大,体验极差。
评分装帧和设计上的廉价感也让人很抓狂。虽然我们都知道学习资料不应该追求华丽的外表,但这本红皮书的质感,实在是让人提不起翻阅的欲望。封面材质摸上去很粗糙,而且书的整体装订松散,翻开到中间部分时,书脊的压力明显不够,书页容易滑脱,这对于需要频繁翻阅和做笔记的工具书来说,是个硬伤。我试着用A4的透明胶带在书脊上做加固处理,生怕它散架。而且,书本的尺寸设计也显得很不合理,拿在手里总觉得偏大偏重,不方便携带,放在书桌上占地方,想要带着去图书馆或者咖啡馆复习,都显得有些笨重。一本好的辅导书,应该在内容专业之余,也能提供良好的“物理交互体验”,让人愿意亲近它、使用它。很遗憾,这本“红色宝典”在这一点上,完全没有体现出作为专业出版社产品的应有水准,给人的感觉就是纯粹的批量生产,缺乏对用户使用场景的考虑。
评分我必须吐槽一下它对“考试大纲”的解读。大纲本身是纲领性的,需要辅导书进行细化和侧重。然而,这本书在“重点难点”的标注上做得非常业余,或者说,它完全没有抓住近几年考试的风向。有些已经被考过多次、重要性已经下降的知识点,它还在用大段篇幅进行堆砌,仿佛这是知识体系的基石;反倒是近年来新增的、或者在司法解释中有所突破的重点领域,它只是一笔带过,甚至出现了知识点更新滞后的情况。我对比了官方发布的近三年的真题,发现这本书的“预测性”和“针对性”都非常差。它更像是一本停留在几年前版本的“合格”教材,而不是紧跟法律最新动态的“顶尖”辅导用书。对于我们这种时间宝贵,需要精确打击重点的考生来说,这种低效的复习材料,浪费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对信心的打击,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投入的精力是否放在了刀刃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