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安徽旅遊大辭典(第1版)
定價:128.00元
作者:《安徽旅遊大辭典》編委會
齣版社:時代齣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2-01
ISBN:9787539629100
字數:
頁碼:100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安徽旅遊大辭典(第1版)》既是一本全麵展示安徽旅遊的宣傳用書,也是一部深度瞭解安徽旅遊,集科學性、學術性和實用性為一體的新時期安徽旅遊業百科全書。
內容提要
安徽是一個旅遊資源大省。《安徽旅遊大辭典(第1版)》是部關於安徽旅遊的綜閤性專用辭典。全書體例設市情概況、旅遊資源、旅遊經濟三個大類,下分行政區劃、自然旅遊資源、人文旅遊資源、旅遊管理、旅遊交通、旅遊規劃、旅遊商品、旅遊企業、旅遊綫路、旅遊節慶等12個亞類和80個小類,收錄與安徽旅遊有關的詞條7000餘條,共計110餘萬字。
目錄
前言
安徽省情及旅遊發展概述
凡例
正文目錄
正文
附錄:安徽省品牌旅遊資源名錄
漢語拼音索引
後記
作者介紹
新圖文軒 正版現貨
文摘
1998年7月14日由閤肥市頒布施行。共分4部分。一是牢固樹立産業意識,努力把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新興支柱産業來培植;打好“包公牌”、“巢湖牌”、“科技牌”、“三國故地牌”和其他名人牌,把閤肥建設成為集商貿、會展、觀光、休閑度假、旅遊為一體的江淮旅遊中心和全省旅遊業發展的樞紐。二是科學規劃,突齣重點,整體推進,加快全市旅遊業的開發建設;重點建設包公文化旅遊區、西郊風景區和環水工程。三是加強管理,優化環境,促進全市旅遊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四是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協作配閤,爭創“中國旅遊城市”。
【《閤肥市旅遊業管理辦法》】
1998年7月16日由閤肥市印發,1998年8月1日起施行。共分10部分。分彆是總則、旅遊資源管理、旅行社、導遊員、旅遊涉外飯店和旅遊涉外定點單位、旅遊者、旅遊安全和保衛、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和附則。凡在閤肥市行政區域內進行旅遊資源開發建設、從事旅遊經營和進行旅遊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均要遵守本辦法。
【《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
2002年12月4日由閤肥市頒布施行。共分6部分。一是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成立旅遊工作小組,健全旅遊管理和領導機構。二是明確旅遊産業發展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和基本原則,到2005年,全市旅遊接待人數達到650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55億元;到2010年,旅遊接待人數達到1100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110億元。三是堅持科學規劃,加快旅遊項目開發建設。建立重點旅遊開發項目庫,成立重要景區項目專傢組,市重大旅遊建設項目在立項前須經專傢組論證。四是積極籌措資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從2003年起,5年內,旅遊發展基金隨著財力的增長要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五是加強旅遊市場的宣傳促銷工作。六是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創造良好的旅遊經營環境。
【《閤肥市旅遊宣傳促銷奬勵暫行辦法》】
閤肥市旅遊局、財政局聯閤印發,2003年7月1日起施行。文件規定,縣區旅政管理部門、旅遊風景區(點)、旅遊企業每年要安排一定數量的旅遊促銷經費,積極參加全市組織的統一宣傳促銷活動;對邀請的境內外旅行商、旅遊記者要努力提供便利條件,做好接待服務工作,並對食宿、交通、門票、索道等費用給予減免。市旅遊局鼓勵並對在市場開發方麵作齣貢獻的企業給予不同級彆的奬勵。
重要會議
【閤肥市創建中國旅遊城市動員大會】
1998年7月21日在閤肥市小禮堂召開。三縣四區、各開發區、市直各單位參會。主要內容是傳達貫徹國傢和省旅遊工作會議精神,布置閤肥創建中國旅遊城市任務,創建活動涉及全市13個行業、27個部門(局),將任務分解到各行業、各部門;並且齣颱瞭《閤肥市旅遊業“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閤肥市旅遊業管理辦法》和《閤肥市人民關於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決定》。
【閤肥市創建“中國旅遊城市”活動會議】
1998年11月13日,閤肥市在古井假日酒店召開創建活動會議。時任市長馬元飛、市主任鄒淦泉、市政協主席李培垣以及市委宣傳部長等負責同誌參會。國傢旅遊局辦公室主任林山為首的檢查組聽取瞭匯報。會議總結瞭自1995年創建活動開展以來的情況,提齣“五抓”的工作思路,即抓觀念,統一創建思想認識;抓組織,成立創建領導小組;抓規劃,加強景區開發,多渠道加大資金投入;抓宣傳,形成全市參與的氛圍;抓實效,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1998年11月16日,閤肥市在梅山賓館貴賓樓召開瞭創建末次會議。市長馬元飛、市主任鄒淦泉、市政協主席李培垣等領導參會。會議總結瞭3年來的創建活動成果。檢查組組長林山在會上說,閤肥市創建活動堅持思想,工作積極紮實,各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形成瞭有較大規模的創建熱潮。創建活動注重實效,逐步深入,已經取得瞭突齣成績,但同時也還存在一些差距。總體上,基本達到瞭“中國旅遊城市”的標準。1999年1月,國傢旅遊局在桂林召開會議,閤肥成為首批54個“中國旅遊城市”之一。
【閤肥旅遊與假日經濟學術研討會】
2000年8月5日,閤肥市委宣傳部、安徽省旅遊學會、閤肥市社聯、閤肥市旅遊局、閤肥市文化局、閤肥市杏花公園在肥西縣三河鎮聯閤舉辦。閤肥市委、市負責同誌以及各主辦單位、肥西縣和省市專傢學者120多人參會。分彆從特色、美學、戰略、營銷、宣傳等角度探討瞭發展閤肥旅遊業與閤肥假日經濟的戰略方針及新舉措。從理論與實踐的結閤上,分析閤肥旅遊業現狀,肯定成績,找齣差距,總結經驗,以求更大發展。
【閤肥市旅遊協會成立大會】
2002年9月6日在閤肥市美菱大酒店召開。市旅遊局負責同誌介紹瞭協會成立籌備工作,市民政局負責同誌宣讀瞭《關於準予閤肥市旅遊協會登記的批復》,會議討論通過瞭《閤肥市旅遊協會章程》,選舉瞭常務理事,召開瞭一屆一次常務理事會。
【閤肥周邊城市旅遊聯席會議】2003年3月22~23日在閤肥外商國際俱樂部酒店召開。省旅遊局,閤肥市、巢湖市、池州市、安慶市、六安市5市分管市長,各市旅遊局長,九華山管委會,天柱山管委會,天堂寨管委會負責人參會。省旅遊局高蔚青局長做瞭講話。會議研討瞭如何進一步增強區域旅遊閤作,發展區域旅遊經濟;討論通過瞭《閤肥周邊城市旅遊閤作章程》;召開瞭旅遊閤作新聞發布會。
【淮軍故裏圩堡群曆史價值及開發前景理論研討會】
2004年11月18日由省旅遊學會、肥西縣聯閤倡議在肥西縣紫蓬山風景區召開。來自北京旅遊協會和省內旅遊界、學術界的專傢學者近百人蒞會。會議肯定瞭圩堡群的旅遊開發價值,並提齣要開發圩堡群,應先做市場策劃,發揮市場的“指揮棒”作用。
管理機構
【閤肥市旅遊局】
安徽省閤肥市人民工作部門。1997年2月15日與閤肥市園林管理局閤署辦會,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2002年3月6日,分設為園林局、旅遊局。旅遊局現設在閤肥政務中心。內設機構6個:辦公室、行業管理處、市場開發處、計劃財務處、監察室和機關黨支部。主要有以下職能:1.貫徹執行國傢、省關於旅遊業發展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研究擬定全市旅遊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並監督實施;對全市旅遊業進行行業管理。2.製訂全市旅遊業發展規劃;組織、指導重要旅遊産品的開發,培育和完善旅遊市場;指導縣、區旅遊工作和“中國旅遊城市”創建工作。3.研究擬定旅遊市場開發戰略;組織對外宣傳和重大促銷活動;參與和組織重大旅遊節慶活動;指導旅遊對外交流與閤作。4.審批省、市下達的旅遊業發展資金的投資項目;組織全市旅遊資源的普查工作,指導重點旅遊區域的規劃、開發和建設;負責旅遊景區(點)的質量等級評定工作;負責全市旅遊統計工作。5.監督實施各類旅遊景區(點)、度假區及旅遊住宿、旅行社、旅遊車船和特種旅遊項目的設施標準和服務標準;負責旅行社的申報、審批管理;依法辦理旅遊涉外事務;組織旅遊飯店的星級評定工作;組織、指導旅遊飯店、車船等旅遊設施的定點工作;組織參與全市旅遊交通的協調及旅遊安全、旅遊保險、旅遊文化娛樂工作。6.監督檢查旅遊市場秩序和服務質量,維護旅遊者和經營者雙方的閤法權益。7.負責旅遊教育、培訓工作。8.承辦市交辦的其他事項。
【閤肥市旅遊質量監督所】
閤肥市旅遊局所屬正科級事業單位,2003年3月14日成立。地址設在閤肥大廈內。主要負責對全市旅遊市場進行監督、檢查、管理和服務,受理全市旅行社質量保證金賠償案件。具體職責是:1.貫徹執行國傢和省有關旅遊質量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2.依法開展全市旅遊市場檢查工作。3.受理本轄區的旅遊投訴。4.協助上一級旅遊投訴管理機關調查涉及本轄區的旅遊投訴。5.嚮上級旅遊投訴管理機關報告本轄區內重大旅遊投訴的調查處理情況。6.對旅遊市場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的旅遊企業或從業人員,在規定的權限內依法實施行政處罰。7.依法管理本轄區內旅遊投訴的其他事項。
【閤肥市巢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
2004年l】月5日成立。位於閤肥市包河大道。內設辦公室、規劃建設處、經營管理處等機構。主要負責本行政區劃內巢湖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利用、規劃和建設管理工作。
社團組織
【閤肥市旅遊協會】
由閤肥市旅業有關團體組織和各旅遊企、事業單位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組成的地區性旅業協會。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具有獨立的社團法人資格。2002年9月正式成立。會址設在閤肥大廈內。協會接受市旅遊局的領導和市民政局的業務指導及監督管理。內部主要機構有:協會秘書處、飯店專業委員會、旅行社專業委員會和旅遊景區專業委員會。
序言
新圖文軒 正版現貨
初讀此書,我立刻被它那近乎百科全書式的詳盡資料所震撼,這絕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導覽手冊”可以比擬的。那種試圖窮盡安徽所有知識點的雄心壯誌,在每一頁的篇幅中都得到瞭充分的體現。我特意查閱瞭幾個我熟悉的徽州古村落的相關條目,發現它不僅僅羅列瞭建築的年代和名人故居,更深入到瞭木雕、石雕的工藝特點,甚至提到瞭不同時期工匠的流派差異。這種細緻入微的考證,讓這本書的信服力大大增強。它不像那種市麵上流行的輕快旅遊讀物,它需要你靜下心來,帶著求知的態度去閱讀和吸收。我甚至發現瞭一些關於古代漕運和鹽商貿易路綫的專業性闡述,這些內容對於理解徽商的興衰史提供瞭堅實的知識支撐。可以說,它更像是一部地方誌的“速查工具箱”,如果你需要迅速、準確地從某個特定角度瞭解安徽的某個側麵,這本書能提供紮實的、有據可查的信息源,而不是模糊不清的泛泛之談。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最深切的感受,是一種對地域文化細緻入微的“匠人精神”的緻敬。它不僅僅是羅列事實,更是在努力捕捉和留存那些正在消逝的、不易被察覺的文化碎片。在閱讀有關徽菜和地方戲麯的部分時,我發現裏麵對很多傳統技藝的描述,細緻到瞭幾乎可以作為教學範本的程度。比如對於某種特定醬料的傳統製作流程,那種對原料選擇、發酵時長的精確描述,讓我這個外行人也能想象齣那份味道的復雜與醇厚。這種對“本真”的追求,貫穿瞭全書的始終,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普通旅遊參考書的範疇,它更像是一份用心血凝成的“文化檔案”。它讓我們意識到,安徽的美,絕非隻在風景名勝,更深藏於那些代代相傳的工藝、味道和生活哲學之中,而這本書,成功地將這些無形之物,用文字和結構的力量,牢牢地固定瞭下來,值得反復品味。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著實令人眼前一亮,那種撲麵而來的曆史厚重感和現代審美的完美結閤,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裝幀精美,紙張的質感也非常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露齣一種“乾貨滿滿”的信號。從目錄的梳理就能看齣編纂者的用心良苦,清晰的脈絡結構,將安徽的地理、曆史、文化、風俗等等方麵都做瞭細緻的劃分,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堆砌資料。我特彆欣賞它在某些小眾景點上的深度挖掘,那些在普通旅遊指南中一筆帶過的地方,在這裏竟然有詳盡的考證和生動的描述,讀起來就像是聽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在娓娓道來往事,充滿瞭人情味和曆史的溫度。尤其是在地方方言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記錄上,更是體現瞭極高的學術價值和文獻搶救的意義。對於一個對安徽文化有濃厚興趣的深度遊愛好者來說,這無疑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寶,它提供的視角是俯瞰式的,卻又不失對每一個細節的關照,真正做到瞭宏大敘事與微觀體驗的平衡。
評分坦白說,剛開始我有些擔心這樣一本“大辭典”會因為內容過於龐雜而顯得結構鬆散,但實際閱讀後,這種顧慮完全打消瞭。編纂者顯然投入瞭巨大的精力去構建一個邏輯自洽的知識體係。它內部的交叉引用和索引係統做得非常到位,你從一個點切入,可以順藤摸瓜地找到相關聯的其他信息,形成一個立體的知識網絡。比如,當你搜索某個曆史人物時,它不僅會告訴你他的生平,還會鏈接到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他所參與的重大事件,乃至他留下的著作或足跡所在的具體地理位置。這種網狀的知識結構,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效率和樂趣。對於需要進行專題研究的人來說,這簡直是如虎添翼,省去瞭大量在不同資料間來迴奔波比對的時間。它提供的是一種“知識地圖”,讓你能夠清晰地看到安徽的文化脈絡是如何鋪展開來的。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和語言組織,給我帶來瞭一種非常古典、典雅的閱讀體驗。它沒有采用時下流行的那種過於口語化或過度渲染氣氛的寫作手法,而是保持瞭一種學者般的剋製與嚴謹。每一個詞語的選擇都像是經過深思熟慮,準確地傳達齣信息,又不失美感。例如,在描述黃山奇鬆怪石時,它引用瞭大量的古代詩詞典故,將自然景觀與人文精神完美地融閤在一起,讀起來充滿瞭詩情畫意,卻又不會讓人感到晦澀難懂。這種處理方式非常高明,它既滿足瞭專業研究者的需求,也照顧到瞭普通讀者的欣賞層次。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本工具書,而是在翻閱一本裝幀考究的古代文集,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揭開曆史的一角,讓人心生敬畏。這種沉穩大氣的筆調,讓人對安徽這片土地産生瞭更深層次的尊重與嚮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