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 9787511891228 名称:刑事审判参考(2015年第1集总第102集) 定价:38
书号:9787511894731 名称:刑事审判参考(2015年第2集总第103集) 定价:38
书号:9787511898739 名称:刑事审判参考(2015年第3集总第104集) 定价:38
书号:9787519703424 名称:刑事审判参考(2015年第4集总第105集) 定价:38
书号:9787519706968 名称:刑事审判参考(2015年第5集总第106集) 定价:38
书号:9787519711665 名称: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07集) 定价:38
《刑事审判参考》系**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主办的业务指导和研究性刊物,自1999年4月创办以来,秉承立足实践、突出实用、重在指导、体现的编辑宗旨,在编辑委员会成员、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下,密切联系刑事司法实践,为刑事司法人员提供了有针对性和性的业务指导和参考,受到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和刑事法律教学、研究人员的广泛肯定和欢迎。
《刑事审判参考》作为**人民法院用以指导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刊物,由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二、三、四、五庭共同主办,最高人民法院沈德咏副院长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李少平、南英、黄尔梅副院长和刘学文专委担任副主任。南英副院长担任主编,各刑事审判庭庭长担任副主编。
《刑事审判参考》系**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主办的业务指导和研究性刊物,自1999年4月创办以来,秉承立足实践、突出实用、重在指导、体现的编辑宗旨,在编辑委员会成员、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下,密切联系刑事司法实践,为刑事司法人员提供了有针对性和性的业务指导和参考,受到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和刑事法律教学、研究人员的广泛肯定和欢迎。
《刑事审判参考》作为**人民法院用以指导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刊物,由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二、三、四、五庭共同主办,最高人民法院沈德咏副院长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李少平、南英、黄尔梅副院长和刘学文专委担任副主任。南英副院长担任主编,各刑事审判庭庭长担任副主编。
本集专刊共设以下4个栏目:
【指导案例】选辑了近年来各地法院审结的26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的典型案例,涵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入罪数额标准、“情节严重”标准的认定,刑罚适用,本罪与上游犯罪的关系,本罪与其他罪的界限,本罪单位犯罪的认定等问题,详细分析每个案例的裁判理由,突出其指导、参考意义。
【立法、司法规范】汇编了办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案件中相对重要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并配发了规范性司法文件起草同志撰写的理解与适用文章,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文件的制定背景与条文含义。
【经验交流】刊登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课题组撰写的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案件的调研报告2篇。调研报告以翔实的数据,真实、准确地反映了人民法院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案件的现状,并结合司法实践提出具体建议,以期推动相关工作不断创新、完善。
【实务探讨】针对司法实践中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的认定,犯罪客体、入罪标准等争议问题,刊登实务探讨性文章4篇,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思路。
本集专刊立足于司法实践,对办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案件中涉及的突出的法律适用、政策把握等问题作了全面梳理,内容丰富,实用性和指导性很强,适合办案参考使用,对相关理论研究也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本法官、检察官、公安人员、刑事辩护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的工作手册与教学、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指导案例】选择在认定事实、采信证据、适用法律和裁量刑罚等方面具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案例,详细阐明裁判理由,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处理类似案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参考。
【立法、司法规范】刊登与刑事司法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刑事政策】新的刑事司法政策,如最高人民法院院领导在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刑事审判工作会议讨论的问题等。
【审判实务释疑】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解答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具有普遍指导价值的法律适用问题。
【司法理论前沿】摘要刊登近期刑事理论界、实务界新研究成果,及时跟踪研究刑事审判中出现的新问题,为刑事司法人员提供新理论参考。
【经验交流】地方司法机关制定的刑事司法规范性文件及其背景说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对于某些问题的处理政策和意见等。
【实务探讨】针对刑事司法工作中必须解决的疑难、复杂问题,刊登相关学者与司法人员的研究文章,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提供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
【大案传真】刊登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案件的有关裁判文书,及时传递大要案、热点案件的审判信息。
9787519711665 名称: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07集)【指导案例】
陈垚东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2号]
——如何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员
史锦钟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4号]
——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形成时间
牛子贤等人绑架、敲诈勒索、开设赌场、重婚案[第1160号]
——如何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标准,**人民法院经复核认为涉黑罪名不成立的应如何依法处理
邓统文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61号]
——组织者、领导者通过赔偿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的,量刑时应当如何把握
吴亚贤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62号]
——组织者、领导者检举揭发构成立功,量刑时应如何把握
【立法、司法规范】
全国部分法院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节录)
《全国部分法院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理解与适用
【实务探讨】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涉案财物处置的问题与对策
【大案传真】
刘汉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
书号:9787519711665 名称: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07集)
【指导案例】
陈垚东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2号]
——如何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员李中原1
朱光辉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3号]
——如何准确把握和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骨干成员金吕钢11
史锦钟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4号]
——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形成时间周素阳24
汪振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5号]
——较长时期内暂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是否可以认定
黑社会性质组织仍持续存在李伟华34
焦海涛等人寻衅滋事案[第1156号]
——如何根据违法犯罪活动的多样性把握黑社会性质
组织的认定标准张敏娜44
符青友等人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故意销毁会计账簿,对公司、
企业人员行贿,行贿案[第1157号]
——如何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中的暴力性周斌余乃荣52
刘汉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8号]
――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
如何认定组织者、领导者对具体犯罪的罪责绳万勋64
王云娜等人故意伤害、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敲诈勒索案[第1159号]
——如何根据“非法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内在要求准确认定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危害性特征石明辉79
牛子贤等人绑架、敲诈勒索、开设赌场、重婚案[第1160号]
——如何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标准,**人民法院
经复核认为涉黑罪名不成立的应如何依法处理李晓光邓克珠89
邓统文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61号]
——组织者、领导者通过赔偿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的,
量刑时应当如何把握彭济晓100
吴亚贤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62号]
——组织者、领导者检举揭发构成立功,量刑时应如何把握李中原109
刘学军、刘忠伟、吕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63号]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的相关具体
应用法律问题邓海兵117
【立法、司法规范】
**人民法院
全国部分法院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节录)127
《全国部分法院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的理解与适用戴长林?朱和庆?刘广三?周川?张向东136
【实务探讨】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涉案财物处置的问题与对策朱和庆151
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组织特征的若干问题罗高鹏162
黑社会性质组织危害性特征的司法认定陈佳佳刘邦明胡渡渝172
【大案传真】
陈垚东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184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260
刘汉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312
刚拿到这套《刑事审判参考套装》,总第102-107集,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还真是沉甸甸的一大函。翻开第一卷,扑面而来的就是那种厚重的法律条文和判例分析,感觉像是走进了刑事司法的殿堂。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法律人士,但作为对社会公正和法律实践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刑事审判的实际运作充满好奇。这套书就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那些在法庭上真实发生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背后是如何被法律的框架所审视和裁决的。里面的案例选取得非常典型,每一个都好像是一部微缩的悬疑剧,但它又不是虚构的,而是根植于现实,触及着人性的复杂和法律的边界。阅读这些案例,我开始思考,当证据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当控辩双方的唇枪舌剑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时,法官们是如何在公正与证据之间权衡的。那种严谨的逻辑推理,对证据的细致审查,对法律条文的精准运用,都让我深感震撼。即使是那些我可能永远不会亲身经历的案件,读起来也让我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社会意义。
评分拿到《刑事审判参考套装》总第102-107集,我被它所展现出的学术深度和实践价值所吸引。这套书不仅仅是简单地呈现案例,更重要的是它对这些案例背后的法律原理、司法实践的深层逻辑进行了极为详尽的剖析。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一些复杂法律问题的探讨,比如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主观犯意的认定、以及正当防卫的界限等。这些内容都展现了作者们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一些我之前模糊不清的法律概念,在这套书中都得到了清晰的阐释和生动的例证。阅读这些分析,我仿佛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在作者们的引导下,我开始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法律的精妙之处,以及在实际司法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这种学习体验,远比单纯背诵法律条文要来得深刻和持久,让我对刑事审判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刚开始接触《刑事审判参考套装》,总第102-107集,我还有点担心会是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堆砌。毕竟,法律书籍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晦涩难懂。但出乎意料的是,这套书的叙事方式和分析角度都相当地引人入胜。它不仅仅是罗列判决结果,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案件的来龙去脉,从案发之初的种种疑点,到侦查过程中的证据收集,再到庭审阶段的质证和辩论,最后是法院的判决理由。这种全景式的展示,让我能够更立体地理解刑事审判的全过程。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疑难案件的讨论,那些案件往往涉及到法律适用上的争议,或者证据上的困难,作者们通过细致的梳理和分析,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思路和方法。读这些内容,就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法官一起办案,学习他们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标准。有时候,读着读着,我甚至会忍不住在脑海中模拟一下自己如果身处其中,会如何去判断,如何去寻找证据。这种参与感,让我觉得法律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而是鲜活的实践。
评分这套《刑事审判参考套装》,总第102-107集,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其“参考”二字的真正含义。它并非是要教你如何去规避法律,而是要让你明白法律的尺度和界限究竟在哪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案例中,即使是表面上看起来很明显的罪行,也可能因为证据不足或者程序上的瑕疵而导致判决结果出现反转。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刑事司法不仅仅是惩罚犯罪,更是一个保障人权、维护程序正义的过程。书中的一些观点和论述,尤其是在讨论证据规则和证明标准的部分,都非常有启发性。它们让我开始思考,什么才算是“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以及在证据链条出现断裂时,应该如何去处理。对于我这样没有法律背景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让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社会上的各种刑事案件,不再是简单地凭个人情感去评判,而是能够尝试从法律的视角去理解。
评分这次拿到《刑事审判参考套装》,总第102-107集,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内容的“接地气”。虽然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官方参考资料,但它的语言风格和案例选取都尽可能地贴近实际的司法工作。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一些案件的裁判理由部分的详细解读,这让我能够理解法官们在做出判决时,究竟是基于怎样的考量。书中涉及的很多案件,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一些侵财类犯罪、人身伤害案件,甚至是网络犯罪的苗头。通过这些案例,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法律是如何介入社会生活,如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又如何惩处违法行为的。这套书也让我意识到,法律并非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充满人情味和社会关怀的。每一个判决背后,都牵涉着当事人的命运,也反映了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阅读这些内容,让我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