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3册】大国的兴衰 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中国你要警惕+制度与繁荣 一个新世界的开始

【全3册】大国的兴衰 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中国你要警惕+制度与繁荣 一个新世界的开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树东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政治
  • 全球化
  • 中国
  • 制度
  • 经济
  • 国际关系
  • 大国兴衰
  • 社会发展
  • 战略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世纪书缘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T9787300155272
商品编码:28030806123
包装:01
开本:04
出版时间:2012-05-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大国的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
             定价 48.00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开本 04
作者 黄树东
页数 0
ISBN编码 9787300155272

内容简介

《大国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中,作者生动刻画了200多年来大国兴衰的风云变幻:美国在与英国的霸主角逐中曾遭遇自由贸易的切肤之痛;它痛定思痛,决心转型,却遇到意想不到的阻碍;它依靠高昂的民族主义和长期的保护主义实现了面向帝国*关键的步;它成为霸主后发现曾经伤害自己的“自由贸易”对此时的自己而言是一把锋利的矛;它富有创造力地这把矛升级成了强者恒强的全球化版本;它在后院拉美安装这个版本,拉美曾经的经济奇迹毁于一旦;它在盟友日本运行这个版本,日本从一个雄赳赳的挑战者沦为一个二流跟班;它也在中国推行这个版本,极端的富裕和贫困、极端的繁荣和凋敝是它创造的一对双生子。

作者简介

黄树东,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代,后赴美留学。90年代中期以来,就职于美国顶*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投资和资产管理,成绩斐然。期间同许多投资家和金融领域的学者有大量深入交流,包括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对投资和金融市场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亲历了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危机以来,基于亲身感受和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写作了《中国,你要警惕》和《大国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探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问题。其中,《中国,你要警惕》版权已输出到香港等地。

精彩书评

中国本无所谓西式崛起,只不过是裹挟着“被竞争”罢了!倘真能自觉走出一种超此轮回的另类生存,则国人幸甚!本书给读者提供了有用的启示。
——著*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

深入虎穴,全球视野,人类良知,震撼国人!真正关心中国和世界命运的人士,都应细读这本《大国兴衰》!
——世界政治经济学会长、中国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程恩富)

只有具备历史与比较视野的思想者才会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有如此深刻的洞见。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

国家崛起,需要“大喇叭”,话语权越多,额外付出的代价就越少。黄树东先生在本书中的描述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

目录

第*章 危局和机会——站在历史的分界点上
全球化的实质:美国利益
不对称格局:开放和保护
新自由主义的推动手段:渐变和危机
新的国际分工
国际金融体系和信用霸权
历史性衰退
中国的机会和挑战

第*篇 谎言崇拜——一个时代的通病
第*章 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图腾的升起
公正和平等——前全球化时代的信仰
丛林法则对公平的侧翼进攻
一份改变历史的备忘录
金融资本——全球化战略的推手
公平之死——一种新的信仰盛行
第三章 国家博弈——被掩盖的真相
掩盖国家博弈的谎言
全球化体系中的权力金字塔
霸权面临永恒忧虑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济战争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独立自主才是崛起战略
第四章 另类“一体化”——通向“新殖民主义”的道路
资本、技术和体制“三位一体”专政
受威胁的经济安全
被肢解的经济主权
丛林里的自由法则
“程序控制”是少数对多数的统治
制度寻租的“铁三角”
“普世价值”外衣下的“新殖民主义”
第五章 被美化的抱残守缺——崛起陷阱
固守落后就是发挥优势?
国家崛起的十大陷阱
两个虚假的历史命题
穿越历史的交锋
统治世界的权杖

第*篇 美国——在博弈中走向帝国
第六章 剑与火——从自由贸易到闭关自守(1775-1808年)
海盗般的欧洲各国
无发展的增长陷阱
弱国却有浪漫的强国之梦
夺回金融自主权!让债务变成权力
汉密尔顿发出孤独的保护主义诉求
杰弗逊主张“把我们的工厂留在欧洲”
路线之争——两种民族主义
霸权剑锋下的繁荣
自由贸易下的不平等贸易条约
闭关自守
第七章 战争与贸易——从民族主义到保护主义(1808-1816年)
荣誉、梦想和民族主义
没有输家的博弈——第*次独立战争(1812年战争)
战争、草根和崛起
……
第三篇 拉丁美洲——失落在全球化中的奇迹
第四篇 日本——来自盟友的全球化战争
第五篇 中国——避免被全球化打断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制度与繁荣:一个新世界的开始
             定价 59.00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开本 128开
作者 黄树东 著
装帧 平装-胶订
页数
字数 475
ISBN编码 9787300254937

内容简介

中国正以全新面貌迈向一个更强盛的时代。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战略期,中国的*大优势是什么?面临哪些风险和挑战?应该如何应对? 
本书从美国大选周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入手,剖画了美国面临的困境、制度变迁以及背后少数资本精英的身影。美国相对衰退的历史,就是一部财富高度集中的历史。 
本书通过揭示放任型市场经济无法克服的难题,直陈中国复兴路上五大潜在陷阱,并旗帜鲜明地提出“不选择公平,繁荣将离我们远去”。 
本书再现了国际上少数利益集团和它们的代言人推动金融自由化惊心动魄的“阳谋”史。它们通过设置议题左右舆情推动决策,主导发展中国家频繁发生金融危机,实现了国家间金融主权和财富的重新分配。有些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就是一部金融自由化的历史。 
随着中国金融开放的扩大,风险也在上升。本书旨在警醒人们:中国不能有,也难以承受一场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要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好准备。 
本书进一步指出,面对巨大的历史机遇、多种内部风险及地缘政治风险,我们时代非常需要一个坚强的意志和**,需要持续稳定的担纲者。 
对比了中国和美国,本书指出,只有“中国道路”才是中国*大的优势。 
本书为关心中国发展,希望在较长周期中创造和保护财富的广大读者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告诫。 

作者简介

黄树东 
经济学硕士,东伊利诺依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得克萨斯州阿灵顿分校信息管理硕士,CFA,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当过知青,20世纪80年代投身中国经济改革,90年代留学美国,后在华尔街从事金融投资二十余年,亲历2008年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以来,在《红旗文稿》《人民论坛》《中国经济导报》等媒体发表了几十篇文章,接受过央视等媒体釆访,著有《大囯兴衰》和《中国,你要警惕》。 

目录

第*章 历史没有终结 
美国旧制度遭到突然袭击——体制外对建制派的冲击 
青年和青年运动 
从政策批判到制度批判 
中下层在反对什么?追求什么?
第*章历史从这里再出发 
东方再出发 
那不是理想彼岸——美国的内部危机 
那不是理想彼岸——美国的外部危机 
意识形态竞争 
从“便车论”到“制度论”——历史较量下的中国方案
第三章相对贫困陷阱 
市场经济中,相对贫困是必然还是偶然? 
市场经济的第*次改造 
市场经济的第*次改造 
为什么相对贫困是长期趋势?
第四章 低增长陷阱 
不选择公平,繁荣将离我们远去 
相对贫困如何制造低增长陷阱? 
相对贫困下,减税降利率是否奏效? 
中美道路比较 
2.87%,拒绝还是拥抱? 
低增长的内生危机 
欧洲如何突围低增长的困局?——殖民地和战争 
美国如何突围低增长的困局?——土地和移民 
谁是*大的地主? 
土地公有是中国的制度红利 
用中国道路破解低增长难题
第五章 中等收入陷阱 
什么制度导致中等收入陷阱? 
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人均 GDP 下降可以同时发生 
美国是如何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 
美国的反思和转型 
罗斯福带领美国经济转型 
政府主导防止金融危机 
出口导向经济体转型期的风险 
中国要多长时间跨过中等收入阶段?
第六章泡沫市场经济陷阱 
金融的多事之秋 
泡沫市场经济 
泡沫市场经济的理论和成本 
泡沫市场经济的制度设计 
货币政策的传统功能为什么失效? 
如何恢复传统货币政策的效力? 
谁是经济的引擎 ? ——财富和权力的再次转移 
经济的债务化——债务如何绑架央行(美联储)? 
纸上财富如何变现?——中国不做接盘侠 
泡沫经济的巨大危害 
空心化是如何变成美股 DNA 的? 
央行被空心化绑架 
中等收入阶段的财政和金融选择
第七章外部金融风险陷阱 
中国要防止“金融殖民主义”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危机 
金融自由化和中等收入阶段 
金融自由化的误区和真相 
资本账户开放与国际地缘政治风险 
资本账户开放的现实与理论相反 
金融前哨战:资本大量流出的冲击 
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再质疑 

第八章金融自由化的风险 
金融如何为经济服务? 
谁在发行货币?——债务和货币发行的关系 
债务推动经济能力下降的真实原因 
是哪种主权信用在推动货币发行? 
脆弱的商业银行——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教训 
为什么金融自由化必然走向危机? 
明斯基时刻 
“农村包围城市”和金融稳定的两块基石 
美联储的缩表记录 
制止金融自由化
第九章从历史角度再看中美 
中国制度是符合逻辑的选择 
中国梦是薪火相传的历史选择 
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故事 
美国政府和市场的真正关系 
美国学派如何对《国富论》说“不”?
第十章各色经济学理论 
“自闭经济学” 
原教旨市场理论意识形态化 
市场浪漫主义 
下滴理论 
“马和麻雀”理论 
“先富起来”是一种“下滴理论”吗? 
经济学中的分配问题 
为什么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发展经济学的缺陷
第十一章 细说流行口号 
口号 1:从投资驱动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型 
口号 2:中国要从“后工业化”角度考虑问题 
口号 3:坚决化解过剩产能 
口号 4:政府不要干预市场 
开放可能导致宏观经济政策边际效应下降 
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 
减税不如增加投资 
国有企业可以成为“过剩调节器” 
市场 + 创新,政府和企业要当双司机 
改革要考量成本效益分配 
改革的边际效益在下降,经济政策也更加吃重 
印度和中国:龙象之争是制度之争
第十二章 中国再赢三十年 
新中国的新时代 
*大的风险已经过去 
双轮驱动,财政为主,进口替代,农民升级 
多一份信心,少一份风险 
历史的张力
后 记 


目录
中国你要警惕
             定价 39.00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9月
开本 04
作者 黄树东
页数 0
ISBN编码 9787300139074

内容简介

  不是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是中国的中下层勤劳而不富有,经济学家可以不讲道德,经济政策不能不讲道德,不公平的经济关系是当今世界所有问题的“原罪”,关于公平正义的竞争是未来几十年*重要的竞争,“普世价值”在它的发源地代表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在中国却同民族主义势不两立,大多数人陷入不自由的时候,没有人能享有自由,包括专制者本身!

作者简介

  黄树东,供职于美国知名银行,在中国下过乡,又到美国“洋插队”,早在2008年就提倡中国“去出口导向”,是指出“美元寻租是美国霸权基础”的第*人。做出的“美国为反危机会使美元贬值”等一系列预测已经成真,被网友比作打破语义成规的“先知”。

精彩书评

  “新帝国主义”阴云笼罩的不只是我们的几个民族企业、几个典型案例,而是中国整体经济的未来之路。
  ——郎咸平 著*经济学家

  有少数经济学家极力主张私有化,认为公平与效率是替代关系而贬低社会公平,神化自由市场而轻视国家宏观调控。本书对此给予了有力的批驳。
  ——程恩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有人认为以多党竞争为特征的(西式)“民主”是个“好东西”,但这种“好东西”未必能带来其他好东西,比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普遍幸福。本书作者用美国的现实鲜活地说明了这一点。
  ——王绍光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教授

  黄树东呼吁给市场经济注入公正之魂,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
  ——杨万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 副主编

目录

前言 2034,中国两种可能
动荡年代
当今世界所有问题的“原罪”
通往中国世纪的阶梯
别失去我们的2034
同危机赛跑
第*章 为什么中国的中下层勤劳而不富有?
被绑架的中下层
钱进了资本的口袋
经济乱象的始作俑者
钳制中国经济的“铁三角”
第*章 各国政府*刺激的任务
未来几十年*重要的竞争
帝国的夕阳
北非动荡烧掉了“华盛顿共识”
第三章 贫富悬殊是块活化石
古罗马的陨落
中国的历史周期律
罗斯福的“均贫富”挽救了美国
第四章 美国典当了自己的未来 
政府借钱,中下层举债的死胡同
债务扩张难持续
躲不开的低增长陷阱
美国“回到石器时代”
民意不敌金钱
第五章 五大经济学谬论
分配不公是合理的?解决分配不公会导致低就业?
在进一步的私有化和市场化中进一步按要素分配来解决贫富悬殊?
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的?争取效益只好牺牲公平?
市场会自动自发达到均衡?均衡就等于效益?
劳动不创造财富?“效用”创造财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