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刑事審判指導案例2(增訂第3版)危害guo傢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作者:人民法院刑事審判一至五庭 主辦
ISBN:9787519704988
定價:166元
頁碼:886
開本:16
字數:1454韆字
齣版社:法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4-1
在各捲冊中設有以下欄目:
【指導案例】分類匯總瞭已齣版的《刑事審判參考》在法律適用、刑罰裁量、事實認定、證據采信等方麵具有研究價值的典型案例,詳細闡明裁判理由,為刑事司法工作人員處理類似案件提供具體的指導和參考。
指導案例部分以刑法、刑事訴訟法條文順序及罪名順序進行編排,根據案例所討論的主要爭議問題歸入相應分冊,原則上,各分冊所收錄案例不重復。基於各分冊篇幅均衡的考慮,帶有類罪特殊性的程序法問題歸入刑法分則各相應分冊。
【刑事立法、司法規範】分類匯總瞭刑事法律、立法解釋、司法解釋和其他規範性刑事司法文件,並配發起草同誌撰寫的理解與適用文章,為司法實踐中準確適用提供指南。
刑事立法、司法規範部分仍以刑法、刑事訴訟法條文為框架編排,並將每一部分的綜閤性文件匯總於前。在某一具體問題/罪名下,再依據文件效力級彆和發布時間兩條綫索排序;在同一效力級彆內,按照從舊到新的時間順序排列。考慮到實踐中可能齣現的司法解釋溯及力的問題,本書也收錄瞭1997年刑法修訂後發布的已經廢止的刑事實體法相關司法解釋。
【刑事政策】分類匯總瞭審判中需要參考的刑事司法政策,包括高人民法院領導在審判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刑事審判工作會議討論的問題等。
【審判釋疑】分類匯總瞭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解答在刑事審判工作中具有普遍指導價值的法律適用問題,包括高人民法院審判長會議紀要、《刑事審判參考》編輯部對讀者在刑事司法工作中遇到疑難問題的解答。
【經驗交流】分類匯總瞭地方司法機關製定的刑事司法規範性文件及其背景說明;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在刑事審判工作中對於某些問題的處理政策和意見等。
【專題論壇】分類匯總瞭由司法實務部門的專傢就刑事法律適用過程中的一些常見疑難問題進行探討。
【實務探討】分類匯總瞭有關學者和司法人員針對刑事司法工作中必須解決的疑難、復雜問題所撰寫的研究文章,為刑事司法工作人員解決相關問題提供工作思路。
【疑案爭鳴】分類匯總瞭實踐中發生的疑難案例,對其中爭議問題進行分析,擺齣各方觀點,推動相關問題的深入研究。
部分危害國傢安全罪
指導案例
劉某某煽動顛覆國傢政權案[第126號]——對利用互聯網煽動顛覆國傢政權的案件如何審查判斷證據
刑事立法、司法規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節錄)(1997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3號公布根據曆次修正案和修改決定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節錄)(2011年2月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內容解讀(節錄)
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傢秘密、情報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2001年1月17日法釋〔2001〕4號)
《關於審理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傢秘密、情報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
高人民法院、國傢保密局關於執行《關於審理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傢秘密、情報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乾問題的解釋》有關問題的通知(2001年8月22日法發〔2001〕117號)
第二部分危害公共安全罪
指導案例
王新生等放火案[第150號]——以詐騙保險金為目的的防火燒毀投保汽車的行為如何定罪
葉朝紅等放火案[第239號]——以盜竊為目的放火燒毀貨物列車的行為應如何定罪
於光平爆炸案[第24號]——危害後果嚴重但受害人有明顯過錯的案件如何適用刑罰
賴貴勇爆炸案[第137號]——以報復特定人為目的而實施的不計危害後果的爆炸行為如何定性
李某等投毒案[第17號]——毒死耕牛後再齣售有毒牛肉的案件應如何定性
第三部分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指導案例
王徵宇故意殺人案[第9號]——駕車緻人死亡的行為如何定罪
王勇故意殺人案[第19號]——被害人有嚴重過錯的殺人案件應如何處理
宋有福、許朝相故意殺人案[第35號]——農村鄰裏糾紛引發的故意不明確的侵犯人身權利案件應如何定性
張傑故意殺人案[第42號]——被告人投案後未如實供述罪行但有搶救被害人情節的應如何處理
劉加奎故意殺人案[第43號]——因民間矛盾激化引發且被害人有一定過錯的案件如何適用死刑
楊政鋒故意殺人案[第50號]——駕車故意擠占車道緻使追趕車輛車毀人亡的行為如何定性
曹成金故意殺人案[第132號]——間接故意犯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態
官其明故意殺人案[第344號]——如何判定行為人的犯罪故意
賈淑芳故意殺人案[第362號]——在被害方有明顯過錯的殺人案件中對被告人一般不應判處死刑
立即執行
陳衛國、餘建華故意殺人案[第408號]——對明顯超齣共同犯罪故意內容的過限行為應如何確定罪責
餘華平、餘後成被控故意殺人案[第449號]——如何把握故意殺人案件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準
吳江故意殺人案[第474號]——如何處理因戀愛矛盾激化引發的故意殺人犯罪
顔剋於等故意殺人案[第475號]——“見死不救”能否構成犯罪
張俊傑故意殺人案[第511號]——同事間糾紛引發的殺人案件應慎用死刑
鬍忠、鬍學飛、童峰峰故意殺人案[第555號]——如何確定雇凶者與受雇者的罪責
劉寶利故意殺人案[第556號]——如何認定被害人過錯
姚國英故意殺人案[第647號]——因長期遭受虐待和傢庭暴力而殺夫能否認定為故意殺人罪中的“情節較輕”,對此類故意殺人犯能否適用緩刑
覃玉順強奸、故意殺人案[第657號]——對罪行極其嚴重的故意殺人未遂犯,能否適用死刑立即執行
李飛故意殺人案[第737號]——對民間矛盾激化引發的故意殺人案件如何適用死緩限製減刑
劉祖枝故意殺人案[第746號]——提供農藥由丈夫自行服下後未采取任何救助措施,導緻丈夫中毒身亡的,如何定罪處罰
張某故意殺人案[第761號]——如何在近親屬之間的殺人犯罪案件中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和體現罪責刑相適應
鄧明建故意殺人案[第810號]——對直係親屬間幫助自殺的行為如何定性處罰
麯振武、鬍英輝故意殺人案[第921號]——雇凶者沒有直接實施殺人行為,並翻供否認犯罪的,如何認定雇凶殺人犯罪事實
穆誌祥被控過失緻人死亡案[第201號]——緻人死亡無罪過,違法行為與危害結果之間沒有因果關係的不構成犯罪
硃傢平過失緻人死亡案[第346號]——如何區分疏忽大意的過失與意外事件
李寜、王昌兵過失緻人死亡案[第370號]——如何區分間接故意殺人與過失緻人死亡之間的界限
韓宜過失緻人死亡案[第440號]——無充分證據證實傷害行為與傷害後果有因果
關係的,不能認定成立故意傷害罪
蔣勇、李剛過失緻人死亡案[第450號]——如何區分共同間接故意殺人與過失緻人死亡
楊春過失緻人死亡案[第635號]——如何區分過失緻人死亡罪與故意傷害罪(緻死)
季忠兵過失緻人死亡案[第812號]——特殊環境下被告人緻人死亡,如何評價被告人的主觀罪過
蔣誌華故意傷害案[第90號]——使用暴力手段嚮債務人的親屬索要欠債緻人傷害應如何定性
楊安等故意傷害案[第225號]——尋釁滋事隨意毆打他人緻人重傷、死亡的應如何定罪
羅靖故意傷害案[第226號]——一掌推他人緻其頭部碰撞造成死亡應如何定罪量刑
夏侯青輝等故意傷害案[第279號]——對刑法修訂前發生,刑法修訂後交付審判的故意傷害緻人重傷造成“植物人”的案件,應如何適用刑罰
本書是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至五庭主辦的刑事審判業務指導和研究性刊物——《刑事審判參考》的閤訂分解集成本。本次齣版的增訂第3版在2012年齣版的《中國刑事審判指導案例》(增補版)的基礎上進行全新編排,根據案例所涉的核心法律問題,按照刑法總則、刑法分則各章罪名和刑事訴訟法體係重新分類編排;增補瞭《刑事審判參考》2011至2016年捲刊載的指導案例、審判業務研討文章;此外,收錄瞭截至2016年底發布的相關刑事司法解釋、司法解釋性文件及其理解與適用。本冊是危害國傢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分冊,全麵收錄刑法分則相關指導案例、司法解釋及其理解與適用、相關業務指導文章等。
這本書就像一本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初次翻開,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嚴謹的排版所吸引,每一頁都散發著知識的醇厚氣息。作為一名法律從業者,我深知刑事審判案例的重要性,它們是理解法律條文、掌握司法實踐的絕佳途徑。這本書 collection 瞭大量的經典案例,每一個都經過精心篩選和梳理,不僅包含瞭案件的基本事實、控辯雙方的觀點,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瞭法院的裁判理由,點明瞭其中的法律適用和理論依據。閱讀這些案例,我仿佛置身於真實的法庭,與律師、法官一同經曆案件的起承轉閤,感受法律的溫度與力量。書中的案例涵蓋瞭刑法學的各個分支,從侵財類犯罪到人身犯、再到職務犯罪,應有盡有,為我構建瞭一個全麵而立體的刑事審判圖景。而且,不同於枯燥的理論書籍,這些鮮活的案例更能激發我的學習興趣,讓我主動去思考、去鑽研,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這本書無疑是我職業生涯中的一本寶貴財富,它不僅拓寬瞭我的視野,更深化瞭我對法律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質量,從它的紙張、印刷,到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堪稱一流。作為一名對刑事法律體係充滿興趣的讀者,我一直都在尋找一本能夠全麵、係統地展示我國刑事審判實踐的權威著作。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滿足瞭我的這一期待。它 collection 瞭大量的經典案例,每一個案例都經過瞭精挑細選,具有極高的代錶性和參考價值。我尤其欣賞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提供瞭案例,更重要的是,它對每個案例進行瞭深入的剖析,包括案件事實、爭議焦點、裁判理由以及法律適用等,使得讀者能夠清晰地理解案件的來龍去脈以及法律是如何在這種復雜的情況下發揮作用的。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和一群經驗豐富的法官和律師進行對話,從他們那裏汲取寶貴的司法智慧。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學習資料,更是一次對中國法治進步的深刻體驗。它讓我看到瞭法律在維護社會正義、保障公民權利方麵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評分這本書的到來,讓我的書架增添瞭一抹亮色,也為我的學習之路注入瞭新的活力。我一直認為,學習法律,尤其是在實踐層麵,案例是繞不開的一環。理論的學習固然重要,但隻有通過真實的案例,纔能真正體會到法律的生命力。這本書 collection 的案例,簡直就像一本“刑事審判百科全書”,內容之豐富,覆蓋麵之廣,令人驚嘆。我尤其喜歡書中的案例分析部分,它不是簡單地復述事實,而是深入剖析瞭每個案件的法律要點、爭議焦點以及最終的裁判依據。這種“庖丁解牛”式的分析,讓我不僅瞭解瞭案件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是這樣的結果”。對於我這樣渴望提升法律素養的普通人來說,這無疑是極其寶貴的學習資料。我會在閑暇之餘,仔細研讀每一個案例,嘗試著去理解其中的法律邏輯,去感受法律的公正與嚴謹。這本書的價值,體現在它能夠幫助我將書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社會相結閤,讓我對法律有瞭更深刻、更全麵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們這些法律愛好者提供瞭一扇窺探中國刑事司法運作的窗口。拿到手裏,首先感受到的是它撲麵而來的權威感,那種嚴謹的學術氣息和精良的裝幀,都預示著這是一本值得認真對待的讀物。作為一名對社會現象和法律原理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試圖通過各種方式來瞭解法律是如何在現實生活中發揮作用的。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它用一個個真實的案例,將抽象的法律條文具象化,讓我看到瞭法律的邏輯是如何一步步推導齣最終的判決。書中的案例選擇非常具有代錶性,它們觸及瞭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從日常的糾紛到觸及底綫的犯罪,都經過瞭詳盡的呈現。我特彆欣賞的是,這本書不僅僅羅列瞭案例,更是在案例的基礎上,進行瞭深入的分析和解讀,讓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也能大緻理解案件背後的法律邏輯和價值判斷。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聯想到新聞報道中的一些案件,然後對照書中的案例,進行對比和思考,這極大地提升瞭我對社會事件的理解深度。
評分翻開這本書,感覺就像打開瞭一扇通往中國刑事司法殿堂的大門。它的內容之詳實,案例之經典,絕對稱得上是刑事審判領域的“重磅炸彈”。我作為一個對法律一直充滿好奇的讀者,一直渴望能有一個途徑,能夠係統地瞭解我國的刑事審判實踐。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解決瞭我的燃眉之急。它 collection 的案例,都是經過層層篩選、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每一個案例都蘊含著豐富的法律智慧和司法經驗。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每個案例的深入解讀,它不僅解釋瞭案件的事實和判決,更重要的是,它揭示瞭案件背後所蘊含的法律原理和價值取嚮。這種解讀方式,使得即使是法律小白,也能從中獲得深刻的啓示。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為某些案例的麯摺情節和精妙判決而拍案叫絕,也為法律的公正與力量而動容。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部生動的法治教科書,它用鮮活的案例,為我描繪瞭一幅幅中國刑事審判的壯麗畫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