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印度尼西亚国情报告:2017:2017 政治/军事 书籍 |
| 作者: | 韦红王勇辉 |
| 定价: | 98.0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12-01 |
| ISBN: | 9787520121354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本书从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科技与体育等领域对2016~2017年印尼国情做的透视。书中分析了印尼政政治、人权发展等,反映了*近的印尼政治生态;从印尼的东盟政策、西方政策、中国政策及其他区域和国家的政策开展研究;从印尼的工业发展情况、金融业发展情况、农业发展情况、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中国—印尼的经贸关系发展等方面展开,反映了印尼*近的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以及印尼同中国的经济关系发展情况。 |
| 目录 | |
| 上 篇 总报告(2016~2017年) 一 政局总体稳定,但各方力量博弈加剧 二 出台多项改革措施,经济保持增长势头 三 环境问题不容乐观,多元主义受到冲击 四 努力扩大影响力,突出海洋权益保护与合作 中 篇 分报告(2016~2017年) 章 印度尼西亚政治 节 雅加达省长选举与“钟万学事件” 第二节 肃贪工作的推进 第三节 政治改革 第四节 政选举政治 第五节 立法司法工作 第二章 印度尼西亚经济 节 农业稳健发展,但部门发展不均衡 第二节 工业发展速度放缓,油气等产业形势严峻 第三节 能源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能源合作继续推进 第四节 金融业成熟度低,发展速度缓慢 第五节 对外经济与贸易发展不够稳定,中国是贸易伙伴 第三章 印度尼西亚外交 节 印尼总体外交特征 第二节 对外关系 第三节 立场 第四章 印度尼西亚社会、文化、宗教与教育 节 社会发展 第二节 文化发展 第三节 维护宗教和谐 第四节 教育改革与合作 第五章 印尼—中国关系 节 印尼—中国政治关系 第二节 印尼—中国经济关系 第三节 印尼—中国人文交流 下 篇 大事记及统计数据(2016年) 一 2016年印度尼西亚大事记 二 2016年印度尼西亚—中国关系大事记 三 经济社会数据统计表格 参考文献 后 记? ? |
初翻阅时,那种试图快速抓住主旨的冲动被一种精细的结构感所打断。它似乎并不急于抛出惊天动地的结论,而是像一个严谨的学者在构建一个庞大的分析模型。我留意到,报告的组织方式非常注重层次性,似乎在试图描绘一个多维度的立体图像,而不是一个扁平的平面快照。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在寻找那些能够真正触动人心的细节,那些能将抽象的“国家战略”转化为具体社会现象的微观叙事。坦率地说,这类官方文件的行文风格总带有一种克制,仿佛每一个用词都经过了反复的权衡与斟酌,生怕稍有不慎便会越过某些敏感的红线。因此,我的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解码”之旅,试图从那些规范的表述背后,去揣摩和推断当时决策层最核心的考量和最紧迫的忧虑。
评分作为一个常年关注地缘政治变动的观察者,我总觉得,要真正理解一个国家在特定年份的走向,不能只看其国内的经济增长率或者人口结构变化,更关键的是它如何与外部世界互动,尤其是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如何自处。2017年,全球格局正经历着微妙的位移,对于一个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国家来说,如何平衡与各大经济体的关系,如何在南海议题上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区域的稳定,无疑是其执政者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因此,在翻阅报告时,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对外关系、安全合作以及区域组织参与度的论述。我好奇的是,报告是如何界定印尼在“印太”战略中的角色,又是如何阐述其在东盟内部领导地位的动态变化的。如果这些部分能提供富有洞察力的分析,而非仅仅是外交辞令的堆砌,那这本书的价值便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评分这本厚重的报告集摆在桌上,光是那个标题——《印度尼西亚国情报告:2017》,就让人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官方色彩和历史使命感。我拿到它的时候,其实是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我对东南亚这个充满活力的地区,尤其是印尼这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多元文化的国家,抱有浓厚的兴趣,总想了解它在国际舞台上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我对这类“国情报告”往往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担心其内容会过于公式化,充斥着大量难以消化的宏观数据和外交辞令,缺乏深入的洞察力。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坐标系,让我能够定位2017年那个时间点的印尼,理解它在经济转型、社会治理以及地区安全等诸多维度上面临的真实挑战和正在进行的博弈。我希望翻开扉页,就能被带入那种既有热带雨林的热烈奔放,又夹杂着政治角力的微妙氛围之中,而不是简单地阅读一份年度总结。
评分从阅读的体感上来说,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相当“充实”的,那种厚重感不仅仅来自纸张的重量,更源于信息密度的累积。它要求读者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因为信息的密度和专业性意味着你不能轻易地跳过任何一个章节,否则很可能就会在后续的分析中失去关键的参照点。我发现,如果要真正吸收报告中的内容,仅仅是走马观花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你沉下心来,对照着其他相关资料进行交叉验证,才能构建起一个相对稳固的认知框架。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为自己构建一个关于2017年印尼的“知识地图”,图上的每一条线索、每一个标注,都代表着一种官方的定调或对既有现实的梳理。这种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取知识的过程,虽然略显辛苦,但也正是其魅力所在——它拒绝提供廉价的速食结论。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似乎有意地将焦点锁定在“治理”的宏大叙事上,它试图描绘一个国家机器在特定年份的运行轨迹,包括其在维持国内稳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应对新兴挑战方面的努力与成果。我关注那些涉及社会政策和内部安全环境的篇章,因为一个国家的内在韧性往往决定了其在外部冲击下的表现。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仅仅体现在其军事力量的展示上,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其社会结构的健康程度、法律体系的有效性以及人民对国家认同的忠诚度上。我期望这份报告能提供一些关于爪哇岛以外地区的治理努力,因为印尼的复杂性恰恰在于其分散的群岛结构,中央政府如何有效地将意志传达到偏远的苏门答腊或苏拉威西,是衡量其治理水平的试金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