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 名 | GB 51110-2015 洁净厂房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 
| 书 号 | 1580242.814 | 
| 定 价 | 39.00 | 
| 出版单位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发布日期 | 2015/5/11 | 
| 实施日期 | 2016/2/1 | 
| 公 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19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洁净厂房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洁净厂房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1110—2015,自2016 年2 月1 日起实施。其中,第4.5.6、 5.3.4(6)、5.4.9(2、3)、6.2.5(1)、6.2.9、6.2.10、6.3.4、6.3.5、 6.3.6、7.1.3、7.1.5、7.3.1、7.7.3、7.8.2(1、2)、9.4.4(1、2)条 (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5年5月11日 |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洁净厂房的施工及质量验收。
1 总 则
2 术语、缩略语
3 基本规定
4 建筑装饰装修
5 净化空调系统
6 排风及废气处理
7 配管工程
8 消防、安全设施安装
9 电气设施安装
10 微振控制设施施工
11 噪声控制设施安装
12 特种设施安装
13 生产设备安装
14 验 收
附录A 洁净厂房主要施工程序
附录B 测试项目的选择和实施顺序
附录C 测试方法
附录D 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用表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GB50591-201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著 译 者: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出 版 社: 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01
版 次: diyi版
页 数: 201
开 本: 32开
定 价:34.0 元
本规范共分17章和8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建筑结构、建筑装饰、风系统、气系统、水系统、化学物料供应系统、配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设备与设施安装、消防系统、屏蔽设施、防静电设施、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检验和验收。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2010年2月1日起实施。原《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1-90同时废止。
1总则
2术语
3建筑结构
3.1 一般规定
3.2 结构施工要求
3.3 分项验收
4建筑装饰
4.1 一般规定
4.2 地面
4.3 墙面
4.4 吊顶
4.5 墙角
4.6 门窗
4.7 缝隙密封
4.8 分项验收
5风系统
5.1 一般规定
5.2 风管和配件制作
5.3 风管安装
5.4 部件和配件安装
5.5 风口的安装
5.6 送风末端装置的安装
5.7 分项验收
6气体系统
6.1 一般规定
6.2 管材及附件
6.3 管道系统安装
6.4 管道系统的强度试验
6.5 管道系统的吹除
6.6 气体供给装置
6.7 分项验收
7水系统
7.1 一般规定
7.2 给水
7.3 排水
7.4 热水
7.5 纯化水与高纯水
7.6 分项验收
8化学物料供应系统
8.1 一般规定
我是一位初入洁净室设计行业的年轻工程师,对于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设计方案,一直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这本《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1110-2015》的到来,无疑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份厚礼。书中关于风淋室、传递窗、高效过滤器等关键设备的设计选型原则,以及它们在不同洁净级别中的布置方式,都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气流组织设计的讲解,如何通过合理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布置,形成单向流或紊流,以达到预期的洁净度,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书中还详细阐述了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耐腐蚀性、表面粗糙度等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洁净室整体性能的影响。在处理一些复杂的洁净室结构,例如负压隔离病房或生物安全实验室时,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和设计要点,更是让我茅塞顿开。我曾因为在设计中对某个细节的处理不够到位,导致后期施工出现问题,而这本书则通过大量的图示和表格,将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一一呈现,让我能够提前预判并规避潜在的风险。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导师,在我迷茫时指引方向,在我懈怠时鞭策前行。
评分作为一名在精密仪器制造行业工作的资深技术人员,我深知洁净室环境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那些对微小颗粒和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的元器件。这本《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1110-2015》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宝藏”。书中关于空气过滤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以及静电消除措施的详细论述,让我对如何维持一个稳定、可控的洁净环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不同级别洁净室对尘埃粒子浓度、微生物浓度以及压差的严格要求,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施工和监测手段来达到这些目标。书中对各种测试方法,如尘埃粒子计数、照度测试、噪声测试等,都进行了清晰的描述,这对于确保我们的生产环境符合标准至关重要。我记得在一次项目评估中,我们发现一批产品的良品率有所下降,经过排查,发现是洁净室环境的微小波动所致,而这本书中的相关章节,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它不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一本实践指南,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定位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从而保障我们产品的卓越品质。
评分作为一名对建筑材料和工艺创新充满关注的设计师,我始终在寻找能够突破传统、提升工程品质的解决方案。这本《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1110-2015》让我看到了洁净室工程在材料应用和施工技术上的前沿进展。书中关于新型复合材料、特种涂料以及先进的密封技术在洁净室建设中的应用,都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体化”设计的理念,如何将墙体、地面、天花板以及各种管道、设备,通过精密的连接和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性能的洁净空间。书中关于“可维护性”的讨论,也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洁净室设计,不仅要考虑初期的性能,更要兼顾长期的运行和维护成本。我曾构思过一个特殊用途的洁净室,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法,而这本书中关于特殊环境洁净室的建设经验,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它让我看到了洁净室工程领域无限的可能性,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的热情。
评分翻开这本《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1110-2015》,脑海中立刻涌现出无数在无尘车间项目现场摸爬滚打的场景。犹记得几年前,我参与了一个重要的制药项目,那时的我,对洁净室施工细节的理解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许多验收标准更是摸不着头脑,常常因为一些看似微小的疏忽而导致返工,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是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它详尽地阐述了从材料选择、设备安装到空气净化、人员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规范要求,每一个字都仿佛饱含着多年的行业经验。特别是关于静电防护和温湿度控制的部分,讲解得尤为透彻,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些看似抽象的参数背后蕴含的巨大科学原理和对产品质量的决定性影响。它不仅提供了“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入的解析对于一个一线施工人员来说,无疑是无价之宝。读着书中关于施工工艺的描述,我仿佛能看到那些精密的管道如何被铺设,高效的过滤器如何被安装,以及层流罩如何确保洁净区的空气流动。验收部分更是精准,从压差、换气次数到照度、噪声,每一个指标都有明确的测试方法和合格标准,让我不再对验收结果感到迷茫,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自检和配合第三方验收。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本技术手册,它更是净化工程领域从业者的一本“圣经”,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敬畏和更专业的认识。
评分我是一名从事工业建筑多年的老工程师,见证了国内工业建筑标准从粗放到精细化的巨大转变。这本《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1110-2015》正是这种转变的生动体现。书中对洁净室的材料选择、施工工艺、以及验收标准的精细化要求,反映了我国在高端工业制造领域,对工程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不断追求。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洁净区”和“非洁净区”之间的隔离和过渡区域的设计要求,以及如何通过负压、正压等控制手段,确保洁净度的有效传递。书中还提到了对风淋室、传递窗等关键设备的性能测试和维护保养要求,这些细节的关注,正是保证洁净室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在我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曾遇到过一些洁净室项目,虽然初期验收合格,但由于后期维护不当,洁净度迅速下降,导致生产出现问题。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更加重视洁净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设计、施工到后期的运行和维护,都有了更清晰的指引。它不仅仅是一本施工验收规范,更是一部关于如何打造高品质洁净工程的百科全书。
评分作为一名建筑工程的采购经理,我负责为公司争取最优质、最可靠的建材和设备。在为洁净室项目采购材料时,我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如何区分不同品牌、不同规格产品的性能差异,如何确保采购的材料能够满足最严苛的施工和验收标准,是我每天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本《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1110-2015》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判断依据。书中对洁净室常用材料的性能要求,如耐磨性、耐腐蚀性、表面易清洁性、阻燃性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让我能够更清晰地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材料。同时,书中关于设备安装的规范,也为我与供应商沟通提供了依据,我能够要求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在安装方式、密封性能、电气连接等方面符合标准。我曾因为采购了不符合要求的密封材料,导致洁净室出现泄漏,而这本书中关于密封节点设计的详细要求,让我今后能够避免类似的错误。它让我能够与工程师、施工人员以及供应商进行更有效的沟通,确保采购的每一件产品都能为项目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对各种科学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过程一直很着迷,而洁净室工程无疑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领域。《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1110-2015》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这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书中对不同洁净级别所适用的行业场景,如半导体、制药、食品加工等,都有清晰的界定,让我明白了为何不同行业对洁净室的要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我特别对书中关于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原理的描述感到兴趣,如何通过多级过滤,将空气中的微粒逐级清除,达到我们肉眼无法察觉的洁净度。书中关于温湿度控制、静电防护、以及人员和物料进出洁净室的管理规定,都体现了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我曾好奇为何一些精密仪器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生产,而这本书则为我揭示了其中蕴含的科学奥秘。它让我看到了科学理论如何在工程实践中得以完美体现,也让我对现代工业的复杂性和精密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在电子信息产业从事生产管理多年的管理者,我深知生产环境的洁净度对产品良率和性能有着直接且巨大的影响。这本《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1110-2015》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专业且系统的指导。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级别洁净室的尘埃粒子限值、压差要求、温湿度控制精度等关键参数,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产管理中需要密切关注的数据。我尤其重视书中关于洁净室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的规定,比如关于地面的抗静电、耐磨损特性,墙体的密封性和易清洁性,以及天花板的材料选择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洁净室的长期稳定性和维护成本。我曾遇到过由于洁净室地面材料选择不当,导致在生产过程中产生过多微粒,影响了产品性能的情况。而这本书中的详细指导,让我能够与工程师和施工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沟通,确保从源头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它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帮助我们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的“行动指南”。
评分作为一名对建筑工程领域充满好奇心的业余爱好者,我对各种专业规范都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次有幸接触到《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1110-2015》,尽管其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对我来说有些门槛,但我依然被它严谨的逻辑和细致的条文所吸引。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洁净室”的定义和分类,它详细列举了不同级别的洁净室所适用的场景,从半导体制造到生物医药,再到精密仪器生产,让我对这些高科技产业背后的严苛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书中对材料的选用也有着详尽的规定,比如关于墙板、地面、天花板的材质要求,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洁净室的整体性能,这一点让我感到非常新奇。同时,书中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也做了充分的说明,这让我意识到,在追求极致洁净的同时,工程师们也必须兼顾工程的可持续性和从业人员的健康安全。虽然我无法完全理解所有技术细节,但通过阅读,我能够体会到洁净室建设背后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精密的科学计算,这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相关知识的欲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隐藏在幕后的、对精度要求近乎严苛的工程领域,也让我对现代工业生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我是一名从事工程监理工作的技术人员,我的职责是确保工程项目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并最终达到验收标准。这本《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1110-2015》对于我来说,简直是“神器”。书中详细列出了洁净室施工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和验收标准,从材料的进场验收,到设备的安装调试,再到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都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我尤其重视书中关于“施工工艺”的描述,比如关于密封胶的施工方法、接缝的处理方式,以及如何避免二次污染,这些都是保证洁净室性能的关键。同时,书中关于“验收”的详细说明,也让我能够更加精准地进行监理工作,例如关于压差测试的步骤、换气次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尘埃粒子计数的标准等。我曾遇到过施工方在验收时,对某些测试结果存在争议,而书中明确的验收标准,让我能够公平公正地做出判断。它让我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也为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确保每一个洁净室项目都能高质量地完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