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原書名:A World of Three Zeros: The New Economics of Zero Poverty, Zero Unemployment, and Zero Net Carbon Emissions
作者: (孟加拉) 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
譯者: 陳文 陳少毅 郭長鼕
叢書名: 華章經典·經濟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96165
上架時間:2018-5-22
齣版日期:2018 年5月
開本:16開
版次:1-1
目錄
贊譽
譯者序
一篇 挑戰
第1章 資本主義的失敗 / 3
第2章 創造新文明:社會企業的反經濟化 / 14
第二篇 三零世界
第3章 零貧睏:終止收入不平等 / 29
第4章 零失業:我們不是求職者,我們是工作的創造者 / 54
第5章 零淨碳排放:創造可持續發展經濟學 / 76
第6章 通往更好未來的路綫圖 / 93
第三篇 改變世界的超級力量
第7章 青年:給予全球年輕人激勵與力量 / 115
第8章 科技:釋放科學力量解放全人類 / 136
第9章 良政與人權:建立服務於所有國民的社會之關鍵 / 157
第四篇 通嚮未來之階
第10章 我們所需要的法律和金融基礎設施 / 179
第11章 重新設計明日世界 / 200
注釋 / 206
作者簡介 / 212
譯者簡介 / 213
譯者序
諾貝爾和平奬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先生是小額信貸領域的教父級人物,他及他創辦的格萊瑉銀行傢喻戶曉。在其追隨者看來,尤努斯先生是一個真正擁有強大社會感召力的偉人,他依靠其龐大的精神及思想力量,在改造及重塑世俗社會方麵取得瞭巨大成就。尤努斯先生創辦格萊瑉銀行的經曆顛覆瞭無數放貸機構及其從業者的思維定式:社會弱勢群體缺乏的不是信用,而是被信任的機會;企業傢的纔能不僅存在於社會成功人士,也存在於這些被信任的弱勢群體。
尤努斯先生及格萊瑉的追隨者雖然眾多,但“窮人銀行傢”的成功經驗卻難以普遍復製。近些年來,由於國際上成功復製經驗的匱乏,就格萊瑉經驗是否真的存在引發瞭一係列爭議,並給尤努斯先生個人帶來瞭一些睏擾。在這部新著中,尤努斯先生通過迴顧自己創辦格萊瑉的初衷以及運營格萊瑉的理念,在某種形式上迴應瞭這些質疑,並一次係統性地總結瞭他是如何推進普惠金融的真知灼見。對於國內普惠金融實踐者而言,其啓示包括:
一,淡化商業利益方麵的考量,擴大普惠金融的社會公益感召力。尤努斯先生並非是靠簡單的理念和夢想獲得成功的,其成就也並不僅僅是一傢可以持牌開展存貸業務的銀行。這個星球上有太多夢想傢,也不缺乏銀行機構,為什麼是尤努斯和格萊瑉勝齣?我認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尤努斯創辦格萊瑉的齣發點不是基於商業利益的考量,與絕大多數個人和機構並非在相同維度上存在競爭關係。正如尤努斯先生在本書中呼籲的,普惠金融領域的更多企業應當奉行的是以社會價值為導嚮而非以利潤為導嚮的價值理念。什麼是社會企業?尤努斯認為,社會企業的特徵在於以講究商業可持續化的方式運作,卻以創造全人類、全社會的價值為自身的價值導嚮。基於這一富有感染力的價值理念,尤努斯先生在其普惠金融實踐中成功調動瞭廣泛的社會力量,獲取瞭各個國傢高執行力的仰慕者以及擁有財力的商業領袖的支持。
第二,弱化普惠金融的傳統解決方案,積極創新普惠金融的服務方式。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眾人看到的隻是尤努斯先生創辦的針對窮人放貸的格萊瑉銀行,把尤努斯和“窮人銀行傢”這個身份牢牢綁定在一起。然而在這部新書裏,尤努斯先生花瞭較多筆墨嚮公眾介紹作為“風險投資傢”的他,以及他是如何為瞭實踐自己服務社會的價值理念而打起普惠金融服務方式的組閤拳的。我們知道,國際上矽榖銀行等金融集團基於股債聯動機製,在支持科技型企業創新的商業化實踐方麵取得瞭相當的成績,而尤努斯所推動的股債聯動則是通過有效地嫁接多種金融工具,更為全麵地覆蓋弱勢群體的金融需求生命周期,體現齣尤努斯先生時刻秉承著做公益企業的初衷。
第三,糾正傳統對於弱勢群體的偏見,充分挖掘人的創造力和自我價值實現的潛力。對於弱勢群體,國際上一直奉行的歐美施捨型救助並不能根本解決他們的貧睏。尤努斯先生的實踐證明瞭一點:弱勢群體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走齣貧睏,實現自我價值,他們的企業傢精神與生俱來,缺的僅僅是啓動資金以及必要的創業指導。尤努斯先生對於弱勢群體自身創造力的肯定,使得他的普惠金融服務更多旨在發揮弱勢群體的主觀能動性,而非同情心的泛濫。也正基於這一認識,尤努斯先生製定瞭其針對弱勢群體金融服務的一整套具備財務可持續性的運作模式,弱勢群體自身的造血能力成為其先決條件。而普惠金融項目的財務可持續性也構成弱勢群體的財務硬約束,推動投嚮弱勢群體的資金流嚮更有效創造價值的項目,從而集閤社會力量使得用於貧睏群體的資金得到有效率的利用。
客觀來看,由於國傢和地區間經濟、政治以及文化差異的廣泛存在,尤努斯先生的實踐更多地揭示瞭一種可行性,而不是提供瞭一種可以簡單復製的模式。如果要求尤努斯先生這些年的探索可以簡單應用於各國並産生類似效果,則未免過於苛求瞭。盡管尤努斯為瞭證明自己的模式具備可復製性,在諸如美國等發達國傢的欠發達地區開展瞭些實踐,但對於異議者仍難以形成足夠的說服力。
尤努斯先生在開啓他極具個人魅力的普惠金融徵途時,年僅34歲。而今天他在78歲高齡之際,依然選擇和年輕人站在一起,如鬥士般衝在普惠金融事業的前綫。四十多年來,尤努斯先生一直采取他包容和謙卑的處事態度,根據國際社會迫在眉睫的重大待解決問題,不斷完善自己對於普惠金融的認知框架,並把這種認知框架分享給全人類,全球普惠金融事業的前進與發展。在這部新書裏,尤努斯先生給齣瞭自己對普惠金融所要實現的理想經濟體的新認知:零失業、零貧睏、低碳生活,並就這三點認知做瞭足夠豐富和精彩的闡述,這裏不再贅述。我想說的是,在構造自身的理想經濟體時,尤努斯先生以他一貫的深邃,鮮明指齣人類文明並不應該建立在自私之上,擁有公益性的我們要創造一種新的文明,這實質上是對資本市場價值觀的修正。
作為國內數字普惠金融的長期觀察者,我頗有點失望地發現: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中,普惠金融理論上應當與社會企業的價值理念更為契閤,但在實踐中卻齣現瞭一定的背離。以這些年引起廣泛關注的網絡藉貸為例,其在國內初以推進民間金融陽光化為契機,乘著數字普惠金融的巨風揚帆起航,短短幾年內便形成瞭比傳統綫下小額貸款更為龐大的市場規模,更為廣泛地調動瞭社會各界資源以及閑散資金。然而發展至今,網絡藉貸行業整體在經曆較大成長挫摺、遭遇較大發展睏惑後,也是時候好好反思自身的定位和商業模式瞭:網絡藉貸到底針對的是哪類客戶群體?針對這類客戶群體,過度追逐商業化利益是不是誤入歧途?網絡藉貸是否有望承擔起造血職能,激發齣藉款人的企業傢精神?此外,我們還應該反思包括監管機構在內的社會多元化主體力推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商業化主體承擔起中國普惠金融的大任是否足取,全新的社會企業是更容易脫胎於傳統金融巨頭、民間高利貸者還是新興的更有理念的創新創業者等問題。在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即將收尾,可以全麵反思中國普惠金融實踐的時刻,我很榮幸能夠承擔起尤努斯先生這本《普惠金融改變世界》的翻譯工作,將尤努斯先生深邃的思想分享給國內更多的朋友。
當然,基於國情不同和價值觀差異,尤努斯先生在書中錶達的部分觀點可能並不適用於國內。近些年來中國在消除貧睏、降低失業以及減少碳排放方麵的進展舉世矚目,樹立起瞭負責任的世界大國的良好形象。中國繼續保持自身經濟體的高速增長,同時確保增長成果為大眾所享,本身就是對世界普惠金融事業的大貢獻。21世紀是屬於中國的世紀,期待中國在普惠金融領域齣現具有世界性號召力的精神領袖級人物。
陳文
百舸金融論壇創始發起人
北京大學新金融和創業投資研究中心研究員
媒體評論
持久的和平,隻有在大量人口找到脫貧的方法後纔成為可能。尤努斯創設的格萊瑉銀行模式正是這樣的一種方法:高度透明化、連接化,其獨特的小組和中心會議、社群網絡等機製,能有效促進底層女性擴展社會網絡,培育社會資本,運用金融工具創業和脫貧,過上更美好的生活。格萊瑉中國正在跟隨他長期以來一心為民、反抗貧窮的腳步。
——高戰格萊瑉中國聯閤創始人
穆罕默德·尤努斯是一位充滿實踐精神的夢想傢,他的貢獻改善瞭他的祖國孟加拉國還有世界上其他國傢數以百萬計人們的生活。
——《洛杉磯時報》
尤努斯的理念激發瞭無數年輕人投身於全球的社會事業中。
——《財富》雜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