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 | 《中国纪律处分条例》案例教程 |
| 作者: | 王希鹏 |
| 市场价: | 65.00 |
| ISBN号: | 9787517404385 |
| 出版社: | 中国方正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立足2015年版《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紧密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际,详细介绍了纪律处分的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和运用规则等,梳理了条例规定的6大类100多种违纪行为,通过大量疑难典型案例,配以分歧意见、案例评析、纪法衔接等内容,逐条对条文进行解析,逐一对案例进行释惑,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学习、理解、运用《中国纪律处分条例》提供有益帮助。本书亦可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开展工作时借鉴参考 |
| 目录 | |
章 指导思想、原则和适用范围 本章知识点概要 1-1:有功之臣违纪是否可以不受党纪处理 1-2:抓早抓小是否意味着一律要给予党纪处分 1-3:如何准确把握新《党纪处分条例》的溯及力问题
第二章 违纪与纪律处分 本章知识点概要 2-1:2016年后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如何确定处分影响期 2-2:在党纪处分影响期内又受到党纪处分的,如何计算影响期
第三章 纪律处分运用规则 本章知识点概要 3-1:如何把握再犯违纪行为和遗漏违纪行为 3-2:如何认定违纪形态中的想象竞合行为 3-3:如何认定违纪形态的法条竞合问题 3-4:如何认定共同违纪以及行为人的党纪责任 3-5:如何认定集体违纪以及参与者的党纪责任
第四章 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 本章知识点概要 4-1:党组织发现触犯《刑法》涉嫌犯罪的党员,如何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 4-2:党员贪污受贿数额较小,如何追究党纪责任 4-3:党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如何追究党纪责任 4-4:党员殴打虐待母亲,尚不涉及犯罪,如何追究党纪责任 4-5:私设“小金库”如何给予相应党纪处理 4-6:如何判断丧失党员条件,严重败坏党的形象的行为 4-7:党员发生嫖娼行为应如何给予相应党纪处分 4-8:纪检机关是否有权独立认定党员违法行为并给予其党纪处分 4-9:对依法逮捕的党员,如何中止和恢复其党员权利 4-10:酒后驾车是否一律开除党籍 4-11:根据生效刑事判决给予党纪处分是否需进行违纪事实见面
第五章 其他规定 本章知识点概要 5-1:如何认定党员领导干部 5-2:如何对预备党员的违纪行为执纪审查 5-3:如何处理违纪后下落不明党员 5-4:如何区分违纪行为有关责任人员 5-5:违纪所得用于单位公务支出或者社会捐赠,是否影响行为性质的认定
第六章对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 本章知识点概要 6-1:如何认定公开发表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党的改革开放决策言论行为 6-2:如何认定妄议大政方针行为 ……
第七章 对违反组织纪律行为的处分 本章知识点概要 7-1:如何认定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为 7-2:如何认定下级党组织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上级党组织决定行为 ……
第八章 对违反廉洁纪律行为的处分 本章知识点概要 8-1:如何认定为他人谋利,本人的亲属和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行为 8-2:如何认定权权交易行为 ……
第九章 对违反群众纪律行为的处分 本章知识点概要 9-1:如何认定侵害群众利益行为 9-2:如何认定干涉群众生产经营自主权行为 ……
第十章 对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处分 本章知识点概要 10-1:如何认定在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疏于管理行为 10-2:如何认定不履行或者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行为 ……
第十一章 对违反生活纪律行为的处分 本章知识点概要 11-1:如何认定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行为 11-2:如何认定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行为 ……
后记 |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体验非常像是跟随一位经验老到的前辈导师在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辅导。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擅长设置情景,往往会先抛出一个高度还原的现实问题,让你先自行在脑海中进行初步的推演和判断,然后才逐步展开详细的法律依据和处分层级,这种“先思后解”的引导方式,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主动思考。特别是对于那些涉及交叉管辖或情节认定时存在争议的复杂案例,书中对不同观点的平衡阐述,以及最终倾向性意见的给出,都显得极为审慎和公允,绝不是一言堂式的断论,而是展现出一种鼓励审慎对待每一件具体事件的专业态度,让人从中领悟到了严谨的治学之风。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别具一格,封面那种深邃的蓝调,搭配着烫金的字体,透着一股庄重而又不失现代感的专业气息。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就知道是下了不少功夫的用心之作。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阅读起来眼睛不会感到疲劳,即便是长时间查阅那些密密麻麻的条文和分析,体验也依然保持在很舒适的水平。排版布局的考量也十分细致,章节的划分清晰明了,索引和目录的设计逻辑性极强,使得查找特定案例或条款变得非常高效,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频繁进行事务性参考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整体来看,从外在的视觉感受,到内在的触觉体验,都体现了出版方对专业工具书应有品质的深刻理解和严格把控,让人对书的内容质量也自然而然地抱有了更高的期待。
评分我注意到本书在结构上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仅仅罗列了“是什么”和“怎么办”,更着重探讨了“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有效预防”。在许多案例的剖析环节之后,作者都会附加一个“风险提示与防控建议”的板块,这个设计实在是太精妙了。它把枯燥的法规条文,转化成了一份份可执行的内部管理优化清单,使得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超越了单纯的法律参考工具,上升到了组织风险管理和制度建设的层面。这对于身处管理层级、需要构建健康内部监督体系的同仁来说,无疑是一份极具前瞻性的参考指南,帮助我们从源头上减少违规风险的发生概率,这才是真正的未雨绸缪。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表达力,准确地把握了专业性与可读性之间的微妙平衡。它不像某些法律书籍那样堆砌晦涩的术语,使得非专业人士望而却步;但同时,它也绝不流于表面,在必要之处,对关键概念的阐释依然保持着应有的深度和精准度。我特别欣赏作者们那种抽丝剥茧的论述节奏,他们能够将高度浓缩的法规精神,通过生动且逻辑严密的论述,转化为清晰可感的条理,让读者在理解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之外,更能体会到其背后的严肃性与不可逾越性。这种行文风格,使得学习和查阅的过程,本身就变成了一种对纪律意识的潜移默化强化,令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更高级别的职业规范熏陶。
评分这本书在案例的选取上,展现出了极强的时效性和代表性,这无疑是它最核心的价值所在。我留意到,许多案例并非仅仅是教科书式的理论重述,而是紧密结合了近年来实际工作环境中出现的复杂、模糊地带,那些真正让人在实操中感到棘手和迷茫的场景。更令人称道的是,它对每一个情景的分析,都不是简单地套用条文,而是深入挖掘了背后的立法精神和政策导向,这一点对于培养我们对纪律精神的深层次理解至关重要。我感觉,作者们仿佛是站在一线实务工作者的角度,将那些在会议室里反复辩论、在具体执行中左右为难的困惑点都一一摊开,并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解决思路框架,这对于提升我们判断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助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