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
書名:國有企業改革的法律調整
:38元
作者:硃錦清 著
齣版社:清華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1-1
ISBN:9787302341611
字數:272000
頁碼:28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kg
編輯推薦
暫無相關內容
目錄
暫無相關內容
內容提要
《國有企業改革的法律調整》從法學的角度描述、分析和總結瞭國有企業30多年的改革曆程,如實反映瞭我國經濟從計劃嚮市場的艱難轉型。作者綜閤運用法學、馬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當代西方經濟學等多種學科的分析方法,將改革中的許多復雜問題闡述得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書中語言平實流暢,時有一瀉韆裏之感,在當今國內齣版的法學著作中殊為少見。
文摘
暫無相關內容
作者介紹
硃錦清,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畢業後在北京大學法律係執教數年,為係裏開創瞭“農業法”課程;曾在美國明尼蘇達、密西根、耶魯、紐約四所大學的法學院學習,取得多個學位;學習期間的4個暑假以暑期律師身份在丹佛、紐約和華盛頓特區的多傢跨國律師事務所工作,從事公司與訴訟實踐,學習結束後又在聯邦地區法院擔任法官文書,接著在華爾街律師事務所Sullivan&Cromwell的公司部當律師;1996年2月被紐約州法院正式接納為該州律師,而後任美國全國律師協會官員;1997年迴國後在浙江工商大學任教至今,著有《證券法學》一書。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嚴謹且具有學術性,但又不像一些純粹的理論著作那樣晦澀難懂。作者在講解法律條文和改革政策時,常常會穿插一些生動的案例,這些案例都具有很強的代錶性,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理論是如何應用於實踐的。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混閤所有製改革”的章節,作者通過對幾個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展現瞭不同類型國有企業在推進混閤所有製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和采取的策略,非常有啓發性。作者在論述過程中,也充分考慮到瞭不同讀者群體的需求,既有深入的理論探討,也有相對淺顯的解釋,使得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對這一領域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都能從中受益。而且,書中引用的參考文獻和學術資料也非常豐富,這錶明作者在寫作過程中做瞭大量的研究和梳理工作,為讀者提供瞭一個可靠的學習基礎,可以繼續深入挖掘相關內容。
評分我是一名在國有企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的普通職員,平時接觸到的更多是具體的業務操作,對宏觀的法律調整和改革方嚮瞭解不多。偶然間聽同事推薦瞭這本書,抱著學習的心態翻開,沒想到收獲巨大。這本書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解釋瞭很多我之前不理解的概念。比如,書中關於“分類改革”的論述,就讓我明白瞭為什麼不同類型的國有企業會有不同的改革路徑,也理解瞭為什麼有些改革措施在我們單位實施起來會遇到阻力。作者的分析條理清晰,邏輯性很強,讓我能夠快速地把握問題的核心。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書中提齣的“以人為本”的改革理念,這與我日常工作中對員工的關懷和發展目標非常契閤。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企業改革的認識提升瞭一個層次,也更清晰地看到瞭自己在企業改革浪潮中的定位和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有質感,硬殼封麵,紙張也厚實,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書的排版很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的圖錶和案例分析部分,設計得非常直觀易懂,有些地方還配有彩色的示意圖,這對於理解復雜的法律條文和改革措施非常有幫助。我之前也看過一些關於企業改革的書籍,但很多都隻是乾巴巴的文字堆砌,缺乏視覺上的引導,讀起來比較枯燥。而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它能夠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讓讀者更容易抓住重點。齣版社方麵也確實用心瞭,無論是印刷質量還是整體的裝幀風格,都體現瞭專業和嚴謹的態度,讓人覺得物超所值。翻閱目錄時,我就被裏麵的章節劃分所吸引,內容編排的邏輯性很強,從宏觀到微觀,層層遞進,能夠引導讀者逐步深入地理解國有企業改革的復雜性。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堪稱精妙,從引言開始就為讀者勾勒齣一幅國有企業改革的全景圖,然後逐步深入到具體的法律調整層麵。作者在分析每一個法律調整時,都會將其置於整個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考察,並深入探討其背後的邏輯和預期效果。我特彆贊賞作者對一些關鍵法律條款的解讀,他不僅解釋瞭條款的字麵意思,更深入剖析瞭其立法意圖和可能産生的實踐影響。書中穿插的專傢觀點和學界爭論,也極大地豐富瞭內容的維度,讓讀者能夠從多角度理解同一問題。這種深入淺齣的論述方式,使得原本枯燥的法律條文變得生動起來,能夠有效地激發讀者的思考。讀完此書,我感覺自己對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脈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對未來改革的方嚮和可能遇到的挑戰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對我個人在相關領域的思考和研究都起到瞭重要的推動作用。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作者在探討國有企業改革的法律調整時,不僅僅局限於對現行法律法規的羅列和解釋,而是更深入地挖掘瞭法律調整背後的曆史淵源、國際經驗以及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書中關於“産權製度改革”的章節,就非常詳實地梳理瞭中國國有企業産權製度的演變過程,並分析瞭不同階段的改革重點和成效,這讓我對國有企業産權製度的復雜性和重要性有瞭全新的認識。同時,作者在論述過程中,也善於運用比較法學的視角,將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法律調整置於國際比較的視野下進行審視,這為我們提供瞭寶貴的參照和藉鑒。這本書不僅是研究國有企業改革的寶貴資料,更是一本能夠引發讀者深刻思考的優秀著作,它讓我對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的進程和未來充滿瞭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