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版本
罪行越是阴险,答案便越是耀眼,对于骨头我们无法隐瞒任何秘密。CSI、识骨寻踪、法医秦明及首席女法医等无数影视文学作品里都表达了“尸体不说谎”这一主旨。
“……想想你这辈子看过的每一部恐怖电影吧,它们加起来,也不过是我每天所经历着的工作中,微不足道、毫不新奇的寻常一瞬。”作者在书中如是说。
本书为美国著名法医人类学家威廉姆.R.美普斯博士自传暨案例集,就其法医生涯中奇异、引人兴趣的16大主题展开,讲述了作者在法医科学道路上的探索历程,介绍了在美国有重大影响的十几起刑事案件以及西班牙远征者、美国前总统泰勒、英国“象人”、俄国末代沙皇家族等历史迷案。
《纽约时报》的对这本书的评论写道:“美普斯和布朗宁的作品并不是枯燥的法医人类学临床分析,恰恰相反,讲起死者的故事来,他俩能比他们本人讲得更为精彩。”
目录
1每天都是万圣节
2健谈的头骨们
3“骨头的捆绑”
4“环抱的大地”
5破碎的残骸
6当你病入灵魂
7与魔鬼赛跑的人
8反常的自然
9“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10火与瓮
11碎尸万段
12遗失的军团
13被错放的征服者
14砷与“老马虎”
15所有俄国人的沙皇
16这些潦草的记录和我们的死尸
致谢
威廉姆·R.美普斯博士(1937-1997),美国杰出法医人类学家,专业领域为法医骨骼学。美国法医科学学会(AAFS)会员,曾任美国法医人类学委员会(ABFA)主席。
1968年起在西密歇根大学开始教职,1973年进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学系任教,1978年被任命为佛州自然历史博物馆体质人类学馆负责人。自1970年代起,任佛州、纽约州等地医学检验顾问,将其专业知识应用于罪案及交通事故遇难者鉴证。与美国军方中央鉴定实验室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担任“二战”、韩战、越南冲突中的失踪及死亡军人的身份鉴证工作。对历史人类学有浓厚兴趣,曾参与对西班牙远征秘鲁征服者皮扎罗、美国总统扎克瑞·泰勒、英国“象人”、末代沙皇家族等历史知名人物的遗骸鉴证,揭开多个历史谜团。
在28年的职业生涯里,美普斯投入激情和科学热诚处理了超过1200件的鉴定案,其卓著成果深受业内赞誉。他曾获佛罗里达大学“杰出贡献教授”称号;由他主持创建的C.A.庞德人类鉴定实验室是世界法医学界知名的实验室之一。与记者麦克·C.布朗宁合作著有《与骸骨交谈》一书。
这本《与骸骨交谈:我希望每一个案件都有答案》的精装本,甫一入手便被其厚重与精致所吸引。封面设计低调却极具力量,仿佛预示着书页中隐藏的那些沉寂多年的真相。我并非法医领域的专业人士,但对悬疑故事和人性探索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当朋友推荐这本书时,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它不仅仅是一本纪实作品,更像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户。每一个案件,在作者笔下都仿佛拥有了生命,那些冰冷的骨骼,不再是单纯的物证,而是曾经鲜活个体的最后叙述者。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去理解那些被时间掩埋的秘密,去感受法医工作者在黑暗中追寻光明的坚持。
评分作为一个对历史和考古充满兴趣的人,我一直着迷于那些能够穿越时空的叙事。《与骸骨交谈》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内心深处的这种好奇。它将法医的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冰冷的骨骼诉说了曾经的悲欢离合。书中对每一个案件的深入剖析,那种抽丝剥茧般的逻辑推理,以及最终揭示的令人唏嘘的真相,都让我深深着迷。我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些逝去生命的温度,理解他们曾经的挣扎与渴望。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铭记,每一个故事都应该被倾听。
评分我一直相信,最引人入胜的故事往往隐藏在最不寻常的角落。《与骸骨交谈》正是这样一本让我欲罢不能的书。它没有惊悚片式的浮夸渲染,却用一种冷静、客观的叙述,将一个个尘封的悲剧徐徐展开。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与历史对话,与那些曾经鲜活过的人们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我尤其被书中描述的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所打动,那不仅仅是科学的严谨,更是一种近乎艺术的雕琢。每一个微小的骨骼损伤,每一次细微的痕迹分析,都承载着一个不容忽视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视角也变得更加开阔,对生命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评分我一直觉得,那些沉默的证据,往往比任何语言都更有说服力。《与骸骨交谈》这本书,恰恰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它像是一部侦探小说,但其中的一切都真实发生。那些被埋藏在土壤中的骸骨,那些在时间长河中被遗忘的痕迹,在作者的妙笔下,化作了讲述者,为我们揭示了被掩盖的真相。我被那种对真相的执着所深深吸引,那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勇气,那种对逝者尊严的维护。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法医科学,更是关于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关于生命短暂而珍贵的意义。我期待着在书中找到更多关于“答案”的启示。
评分我是一名法律从业者,在日常工作中,接触的案件往往是条文、证据和逻辑的堆砌。然而,当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翻阅了《与骸骨交谈》这本著作后,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它所呈现的,远不止是枯燥的法律程序和技术分析,而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一种对真相的不懈追寻。书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在作者的眼中却能勾勒出完整的叙事,这需要何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专业功底。阅读这本书,我仿佛也置身于那些充满挑战的调查现场,与法医们一同解读死者留下的蛛丝马迹。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证据”的意义,不仅仅是冰冷的物质,更是个体生命的最后一声呐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