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号:7511869432
条码:9787511869432
图书名称:中国法理(第1辑)
定价:45
作者:李林,齐延平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2015-3-1
目录:
法治理论
法治新思维:法治中国与法治社会郭道晖/
法治方式与改革思维的冲突及消解陈金钊/
地方法治建设及其评估机制研究付子堂张善根/
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哲学思考
——生态法治构建刍议文正邦曹明德/
两种法治:再论法治的概念策略刘杨/
法治体系
中国特色法治体系的理性建构论纲李道军/
完善法律体系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展望陈俊/
法律关系逻辑调整与法律体系的完善周洋/
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从“建构理性主义”到“进化理性主义”李亮/
法律
法律与党的领导严存生/
论法律与政治制度蒋晓伟/
法律与法的良善赵迅/
西方法哲学
自主性、正当与内在理由
——对Joseph Raz“服务性观”的一个内在论批评朱振/
德沃金利论题重述陈坤/
论法律的客观性与确定性:从法律现实主义的不确定性
命题出发房文翠黄伟文/
融贯论、道德衡与法律论证王彬/
年会论文摘要/
内容简介:
《中国法理》有助于满足中国法理学发展的现实需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法理学界逐步形成了法理学、西方法哲学、法律社会学等10个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国内固定以法学理论为研究方向的人员有350人左右。这是一支庞大的科研生产力。《中国法理》的出版对于中国法理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法学会的领导下,这本书,既能够统领学术团体成员的学术旨趣,又能够展现学术成员的新研究成果,从而起到维系学术团体纽带的作用。
刚收到这本《中国法理(第1辑)》,还没来得及深入翻阅,只是粗略地浏览了一下目录和前言。从目录的编排来看,似乎涵盖了法理学的一些基础理论和前沿探讨,涵盖了法律的概念、法的渊源、法律推理、法律的价值等传统法理学的重要议题,同时,似乎也触及了一些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法学研究新方向。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尤其是一些专题性的章节,比如关于“法律与社会转型”的讨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法律如何应对社会变革,如何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无疑是法学界需要深入思考和解答的重大课题。我个人一直对法律的社会功能和实践意义非常感兴趣,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启发性的思考,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此外,我注意到书中提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某些方面,这对于我理解当下中国法治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脉络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虽然还没开始细读,但这本书的整体框架和预设内容已经足够吸引我,相信它会是一次富有成效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方是法律出版社,这让我对其权威性和专业性有了一定的信心。我一直觉得,要深入了解一个领域,选择一个有声誉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往往能够事半功倍。虽然我不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但对国家的一些重大法律政策和改革方向一直很关注。这本书如果能对这些政策背后的法理依据、理论基础进行深入解读,对我来说将是非常有价值的。尤其是考虑到中国正在经历深刻的社会经济转型,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这其中必然涉及到很多深层次的法理问题。比如,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如何在发展中保障人权,如何在多元化社会中维护法律的统一性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复杂且重要的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和深刻的洞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和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厚度适中,拿在手里感觉分量不错,排版也比较清晰,没有一些学术书籍那样密密麻麻的字体,阅读起来应该会比较舒适。我一直在思考,法律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虽然我们可能感觉不到,但法律的规则无处不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视角,让我从一个更宏观、更系统的层面去理解法律的运行机制,以及它如何塑造我们的社会秩序。例如,关于“法律的价值”的探讨,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法律不仅仅是规则的集合,它背后蕴含着一系列的价值追求,比如公平、正义、自由、秩序等等。理解这些价值,对于我们理解法律的本质和目的至关重要。而且,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变革剧烈的时期,如何处理不同价值之间的冲突,如何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我挺喜欢的,纸质也比较好,拿在手里很有质感。我平时涉猎的法律书籍不多,主要是因为有些理论性的东西对我来说稍微有些晦涩,但这本书整体感觉语言风格比较亲切,不像一些纯理论著作那样让人望而生畏。我特别留意到其中关于“法律的解释”和“法律的适用”的章节,这对于我这样法律工作之外的人来说,了解法律是如何被理解和执行的,非常有现实意义。生活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虽然不专业,但希望能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和逻辑框架来帮助自己理解。看到目录里有这方面的探讨,就觉得这本书可能能够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帮助,让我对法律的运作机制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另外,关于“法律职业伦理”的部分,我也觉得非常重要。在任何一个领域,职业操守都是基石,法律职业更是如此,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平正义。希望这本书能在这个方面有所阐述,帮助我们理解法律从业者的责任和义务。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第一印象是它似乎是一部比较系统的学术专著。从书名“中国法理”以及“第1辑”的后缀来看,这应该是一个系列性的出版物,意味着它可能代表着某个研究方向的初步成果,或者是一个长远研究计划的开端。我个人对法学研究的“中国化”议题非常感兴趣,毕竟法律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必须根植于特定的社会土壤。这本书的名称就直接点明了这一点,这让我对它是否能提出一些真正符合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理学新观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够超越单纯的西方法理学理论的介绍和移植,而是能够创造性地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理论。比如,在处理国家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传统与现代等关系时,中国法理学应该如何给出自己的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