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二版)(研究生教学用书)
定价:30.00元
售价:20.4元,便宜9.6元,折扣68
作者:杨瑞龙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300090375
字数:70000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本教材以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市场化、工业化与国际化为背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改革与开放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与重大现实问题展开系统、深入的分析。本教材既不主张一概排斥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只遵循传统的思路构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也不赞同完全采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构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而是主张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合理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既重视对生产关系的分析,也要研究资源配置,而且应在揭示资源配置规律的过程中剖析经济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深刻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为此,本教材倡导直面现实的研究态度和方法。直面现实式的研究并非是不要理论,而是从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入手,通过对现象的深入剖析来检验现有的理论并发展与创新经济学理论。本教材共包含导论与十章内容。导论主要讨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论;章研究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二章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与运行机制;第三章对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过程进行经济学分析,力图揭示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经济学价值;第四章着重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产权特征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模式选择;第五章运用现代企业理论,讨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基本思路与模式选择,着重研究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相结合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模式;第六章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问题;第七章对当代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问题,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八章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第九章分析社会主义的对外经济关系,特别是对对外贸易、资本引进、国际资本流动、汇率等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分析;第十章主要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能与对经济活动合理干预的边界与方式。
导论
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
第二节 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节 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发展市场经济
第二节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三节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章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过渡
节 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径比较
第二节 市场取向改革与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
第三节 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与地方的特殊功能
第四节 从中间扩散型向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的渐进转换
第四章 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节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
第二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第三节 国有产权的多级委托代理及其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第五节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模式选择
第五章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
节 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与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原则
第二节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共同治理机制的设计
第四节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相机治理机制的设计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
第二节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第三节 微观收入分配与宏观收入调节
第四节 微观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 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第四节 邓的经济发展理论
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节 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调整
第九章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
节 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我国对外开放实践
第三节 对外贸易、工业化与我国的经济增长
第四节 金融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调节
节 调节经济的必要性
第二节 干预经济的功能界定与范围界定
第三节 干预经济的政策目标选择
第四节 干预经济的政策手段选择
第五节 经济政策选择与经济效率
后记
杨瑞龙,1957年5月生,江苏省昆山市人。1990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英国杜伦大学客座教授。兼任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从阅读体验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既有挑战性,又充满收获。作者在理论的阐述上,力求做到精确和严谨,很多时候会引用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学者的观点,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晦涩。然而,如果你能够坚持读下去,你会发现,这些看似复杂的理论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洞察力。书中的逻辑非常清晰,作者一步步引导读者去理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要义,比如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市场机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作用等。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关系时所提出的观点,这让我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虽然书中没有太多花哨的图表和案例,更多的是纯粹的理论分析,但这恰恰体现了其学术的深度。作者并没有试图用简单的例子来“说服”读者,而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理论构建,让读者自己去领悟。对我而言,这本书就像一座深邃的知识宝库,每次阅读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思想火花,每一次的思考都让我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它需要耐心和投入,但回报是丰厚的。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学术严谨性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对于我这样一个试图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作者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积极吸收了近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丰富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这一点尤其值得称赞。书中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收入分配的原则以及经济危机等核心问题的阐述,都力求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并辅以大量的史实和案例分析,使得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优劣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审慎的态度,既不回避问题,也不轻易否定,而是通过深入的比较和分析,引导读者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虽然书中涉及的经济学模型和分析工具比较复杂,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可能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学习成本,但一旦克服了这些,你将获得的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知,远非一般的入门读物所能比拟。它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分析框架,帮助我理解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社会主义因素的演变及其与其他经济形态的互动,也让我对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有了更广阔的视野。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体系相当完整,构建得十分扎实,对于系统性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读者而言,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作者在开篇就为我们勾勒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宏大图景,随后层层深入,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出发,到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达社会主义、以及向共产主义过渡等不同阶段的经济特征的探讨,都有详细的论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框架的构建,以及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结合的辩证分析,都做得非常到位。作者通过对大量文献和实践案例的梳理,为我们展示了不同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这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逻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书中的图表和数据分析也相当丰富,虽然有时需要花点时间去理解,但它们确实为理论的阐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理论的深度,更在于其提供的分析工具和思维方式,它教会我如何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经济现象,如何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经济发展规律。
评分我一直对经济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那些能够解释社会运行规律的理论感到着迷。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二版)》时,就立刻被它吸引住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精巧,每一章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并且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最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到其内在的动力机制、运行方式,再到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走向,作者都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辩证思维。他并没有简单地将市场经济视为社会主义的对立面,而是深入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如何能够被有效地运用,以及如何避免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书中关于“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收入分配理论的讨论,也让我对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虽然书中的一些经济学模型和分析方法相对比较抽象,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但作者在讲解过程中,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并且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来帮助读者理解。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实践指导意义的优秀著作,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经济学知识,更让我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老实说,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内心是有点忐忑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听起来就跟“高冷”的学术研究挂钩,我担心它会枯燥乏味,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读起来如同嚼蜡。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他并非简单地罗列理论,而是善于将复杂的经济学原理融入到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中去解读。比如,书中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的讨论,并没有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生动地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在公有制探索中的不同实践,以及这些实践所带来的成败经验。这种“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也让理论的生命力得以展现。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开放和批判性的思维,他鼓励读者去质疑、去思考,而不是全盘接受。书中对一些传统理论的重新审视,以及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都展现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阅读它,就像是在与一位博学而又风趣的智者对话,既能学到真知,又能获得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