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第1版 (2017年7月25日)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機械類特色專業係列規劃教材
平裝: 288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5
ISBN: 9787030304254
條形碼: 9787030304254
商品尺寸: 23.6 x 16.8 x 1.6 cm
商品重量: 431 g
ASIN: B01C33K3E4
《先進製造工藝技術》以先進製造工藝為主綫,匯集瞭編著者多年來從事先進製造工藝的成就和經驗,結閤國傢的重大需求及國內外先進製造工藝技術的發展趨勢,在973計劃項目(2009CB724202)、國傢自然科學基金(50875138)以及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Z2008F11;ZR2009FZ007)的支持下開展的研究工作和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編寫而成。全書主要內容包括先進製造工藝産生的背景及發展趨勢、先進成形製造技術、快速成形製造技術、高效切削磨削加工技術、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特種加工技術、微納製造技術以及光電子器件及其製造技術等內容。《先進製造工藝技術》既有深入的理論分析,又有較豐富的生産技術經驗,是一本較全麵介紹先進製造工藝技術方麵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先進製造工藝技術》十分重視學生獲取知識、分析問題及解決工程技術問題能力的培養,特彆注重學生工程素質與創新能力的提高。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製造技術的發展及對國民經濟的貢獻
1.1.1 製造的相關概念
1.1.2 製造業發展的曆程
1.1.3 製造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
1.2 製造業的變革及麵臨的挑戰
1.2.1 製造業的變革
1.2.2 製造業麵臨的挑戰
1.3 製造技術給製造業帶來的變革
1.4 先進製造技術的提齣和進展
1.4.1 先進製造技術産生的背景
1.4.2 先進製造技術在我國的進展
1.5 先進製造技術的內涵和特點
1.5.1 先進製造技術的定義
1.5.2 先進製造技術的特點
1.6 先進製造技術的體係結構及分類
1.6.1 先進製造技術的體係結構
1.6.2 先進製造技術的分類
1.7 先進製造技術的發展趨勢
1.8 製造工藝的內涵及體係結構
1.8.1 製造工藝的定義
1.8.2 製造工藝的體係結構
1.9 先進製造工藝技術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2章 先進材料成形技術
2.1 概述
2.1.1 材料成形技術的內涵
2.1.2 材料成形技術的特點
2.1.3 近淨成形技術
2.2 精密潔淨鑄造成形技術
2.2.1 熔模精密鑄造
2.2.2 消失模精密鑄造
2.2.3 金屬型鑄造
2.2.4 壓力鑄造
2.2.5 低壓鑄造
2.2.6 離心鑄造
2.2.7 陶瓷型鑄造
2.2.8 半固態鑄造成形
2.3 高效材料塑性的成形技術
2.3.1 精密塑性成形方法的分類
2.3.2 精密模鍛
2.3.3 擠壓成形
2.3.4 軋製成形
2.3.5 超塑性成形
2.3.6 無模多點成形
2.3.7 數控漸進成形
2.4 優質高效材料的連接技術
2.4.1 連接技術分類
2.4.2 激光焊接
2.4.3 復閤激光焊接技術
2.4.4 電子束焊接技術
2.4.5 擴散連接技術
2.4.6 釺焊
2.5 優質低耗潔淨材料的改性技術
2.5.1 激光錶麵淬火
2.5.2 激光熔覆技術
2.5.3 激光錶麵閤金化
2.5.4 激光錶麵毛化技術
2.6 非金屬材料的成形技術
2.6.1 塑料成形
2.6.2 橡膠成形
2.6.3 陶瓷成形
2.6.4 復閤材料成形
參考文獻
第3章 快速成形製造技術
3.1 概述
3.1.1 快速成形技術的內涵
3.1.2 快速成形技術的發展
3.1.3 快速成形技術的應用領域
3.2 快速成形原理
3.2.1 快速成形技術的原理
3.2.2 快速成形技術的特點
3.2.3 快速成形材料
3.3 快速成形技術的工藝方法
3.3.1 光固化立體成形
3.3.2 選擇性激光燒結工藝
3.3.3 分層實體製造
3.3.4 熔積成形
3.3.5 三維印刷
3.4 快速製模技術
3.4.1 快速製模技術的內涵及發展
3.4.2 用快速成形直接製造模具
3.4.3 用快速成形間接製造模具
3.5 矽橡膠快速製模技術
3.6 金屬電弧噴塗快速製模技術
3.6.1 金屬電弧噴塗快速製模技術的優點
3.6.2 金屬電弧噴塗快速製模的關鍵技術
3.6.3 金屬電弧噴塗快速製模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
3.6.4 金屬電弧噴塗快速製模技術的國內外發展現狀
3.6.5 快速製模工藝的流程圖
3.7 精密鑄造模具的快速製造技術
3.7.1 精密鑄造模具快速製造技術産生的背景
3.7.2 快速成形技術在快速鑄造中應用
3.7.3 熔模精密鑄造模具的快速製造
3.7.4 砂型精密鑄造模具的快速製造
3.7.5 消失鑄造模具的快速精密製造
3.7.6 陶瓷型鑄造模具的快速精密製造
3.8 模具電火花加工電極快速製造
參考文獻
第4章 高效切削/磨削加工技術
4.1 超高速加工技術概述
4.2 超高速切削加工技術
4.2.1 超高速切削加工技術的特點及應用
4.2.2 超高速切削的關鍵技術
4.2.3 超高速機床的發展現狀
4.2.4 超高速切削加工技術的研究熱點
4.3 高效率磨削加工技術
4.3.1 磨粒加工技術特點及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4.3.2 高效率磨削加工技術的原理和方法
4.4 高速/超高速磨削加工技術
4.4.1 高速/超高速磨削技術的發展
4.4.2 高速/超高速磨削技術的特點
4.4.3 高速/超高速磨削關鍵技術
4.4.4 超高速磨削的科學理論問題與研究方嚮
4.5 超高速磨削技術的工業應用
4.5.1 高效深切磨削
4.5.2 快速點磨削
4.5.3 超高速外圓磨削
4.5.4 硬脆材料及難加工材料超高速磨削
4.6 強力磨削技術
4.6.1 高速強力外圓磨削
4.6.2 緩進給磨削
4.6.3 高速重負荷荒磨
4.7 砂帶磨削技術
4.7.1 砂帶磨削技術的內涵及特點
4.7.2 砂帶磨削的關鍵技術
4.7.3 砂帶磨削技術的應用
4.8 難加工材料高效磨粒加工技術
4.8.1 硬脆材料延性域磨削技術
4.8.2 硬脆材料高效率端麵磨削技術
4.8.3 難加工材料自由磨粒加工工藝
4.8.4 石材的高效磨削技術
4.9 磨削加工數控化、自動化、智能化及虛擬化
4.9.1 磨削加工數控化和自動化
4.9.2 磨削加工智能化
4.9.3 磨粒加工虛擬仿真
4.9.4 分子動力學仿真技術在磨粒加工研究中的應用
4.10 先進磨削加工工藝與裝備基礎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差距
4.11 高速/超高速磨削加工工藝與裝備研究熱點
參考文獻
第5章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
5.1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的內涵及特點
5.1.1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的內涵
5.1.2 幾個重要概念
5.1.3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特點
5.1.4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應用
5.1.5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方法及其分類
5.1.6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關鍵技術
5.1.7 精密/超精密加工的發展趨勢
5.2 金剛石刀具的超精密切削加工
5.3 精密/超精密砂輪磨削加工
5.3.1 精密/超精密砂輪磨削機理
5.3.2 電解在綫修銳砂輪的超精密鏡麵磨削技術
5.3.3 雙端麵精密磨削技術
5.3.4 珩磨
5.4 精密/超精密砂帶磨削
5.5 精密/超精密遊離磨料加工
5.5.1 研磨和拋光
5.5.2 磁力研磨
5.5.3 磁力懸浮研磨
5.5.4 磁性流體研磨
5.5.5 磁流變拋光
5.5.6 磨料流加工
5.5.7 彈性發射加工
5.5.8 浮動拋光
5.5.9 動壓浮起平麵研磨
5.5.10 水閤拋光
5.5.11 化學機械拋光
5.5.12 砂輪約束磨粒噴射光整加工
5.5.13 電泳磨削技術
5.6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術研究熱點
參考文獻
第6章 特種加工技術
6.1 特種加工技術概述
6.1.1 特種加工的定義
6.1.2 特種加工的分類
6.2 電火花加工
6.2.1 電火花加工的機理
6.2.2 電火花加工的特點
6.2.3 電火花加工的應用
6.3 電火花綫切割加工
6.3.1 電火花綫切割加工的機理
6.3.2 高、低速走絲電火花綫切割加工的比較
6.3.3 電火花綫切割加工的特點
6.3.4 電火花綫切割加工的應用
6.4 電解加工
6.4.1 電解加工的工作原理
6.4.2 電解加工的特點
6.4.3 電解加工的新技術
6.4.4 電解加工的應用
6.5 超聲波加工
6.5.1 超聲波加工的工作原理
6.5.2 超聲波加工的特點及應用
6.6 水射流切割加工
6.6.1 水射流切割加工的基本原理
6.6.2 水射流切割加工的特點
6.6.3 水射流切割加工的應用
6.7 磨料噴射加工
6.7.1 磨料噴射加工的工作原理
6.7.2 磨料噴射加工的裝置
6.7.3 磨料噴射加工的分類
6.7.4 磨料噴射加工的特點
6.7.5 磨料噴射加工的應用
6.8 激光加工
6.8.1 激光加工的工作原理
6.8.2 激光加工的特點
6.8.3 激光加工的應用
6.9 電子束加工
6.9.1 電子束加工的工作原理
6.9.2 電子束加工的特點與應用
6.10 離子束加工
6.10.1 離子束加工的工作原理
6.10.2 離子束加工的分類
6.10.3 離子束加工的特點及應用
6.11 電解磨削
6.11.1 電解磨削的工作原理
6.11.2 電解磨削的特點
6.11.3 電解磨削的應用
6.12 超聲-電火花復閤加工
6.13 電解-電火花復閤加工
6.14 超聲-電解復閤加工
6.15 特種加工技術的研究熱點
參考文獻
第7章 微納米製造技術
7.1 微納米製造技術概述
7.1.1 微納米製造技術基本概念
7.1.2 微納米製造技術分類
7.2 Top-down微納米加工技術
7.2.1 光刻工藝
7.2.2 刻蝕工藝
7.2.3 復形工藝
7.2.4 微細切削和特種加工技術
7.3 Bottom-up微納米加工技術
7.3.1 自?裝
7.3.2 外延生長
參考文獻
第8章 光電子製造技術
8.1 光電子技術及其製造概述
8.1.1 光電子技術簡介
8.1.2 光電子製造及其應用
8.2 LED及其製造技術
8.2.1 LED概述
8.2.2 LED分類
8.2.3 LED的基本特性和技術指標
8.2.4 LED的應用
8.2.5 LED的製造技術
8.3 激光器及其製造技術
8.3.1 激光器概述
8.3.2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8.3.3 激光器的基本結構
8.3.4 激光器的分類
8.3.5 VCSEL激光器的製造
8.4 微電子與光電子集成技術
8.4.1 矽基光電子集成
8.4.2 微電子與光電子混閤集成技術
《先進製造工藝技術》既有深入的理論分析,又有較豐富的生産技術經驗,是一本較全麵介紹先進製造工藝技術方麵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先進製造工藝技術》十分重視學生獲取知識、分析問題及解決工程技術問題能力的培養,特彆注重學生工程素質與創新能力的提高。
拿到這本書,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所蘊含的“科學齣版社”的背景。這個齣版社嚮來以齣版高質量的學術著作和專業書籍著稱,這讓我對《先進製造工藝技術》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和前沿性充滿瞭信心。再者,作者“丁玉成”和“李長河”這兩個名字,即使我之前沒有直接接觸過他們的研究成果,但結閤“科學齣版社”的品牌效應,也足以讓我對其專業度和深度産生高度的認同。這本書的裝幀樸實無華,卻透著一股紮實的學術氣息,沒有花哨的裝飾,一切都迴歸到內容的本身。我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個全新的認知世界,在先進製造的領域裏,能夠提供給我最前沿、最深入的理論指導和技術洞察。這種“厚重感”和“權威感”的書籍,往往是深度學習和研究的基石,而我正是抱著這樣的期望來迎接它的。
評分這本書的外觀設計給我一種踏實、可靠的感覺。書名《先進製造工藝技術》簡潔明瞭,副標題中的作者姓名“丁玉成”、“李長河”以及齣版社“科學齣版社”都指嚮瞭一個專業、嚴謹的學習資源。這本書的紙張質感很好,印刷字體清晰,排版也顯得非常用心,這些細節都體現瞭齣版方和作者在內容呈現上的嚴謹態度。我個人很看重書籍的細節,因為這些細節往往能反映齣作者和齣版社對讀者的尊重以及對學術的態度。這本書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知識分量感,這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相信它一定能為我在先進製造工藝技術這個領域帶來寶貴的知識和啓發。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吸引人,藍色的主色調搭配銀色的字體,給人一種沉穩而專業的科技感。書名《先進製造工藝技術》直觀地展現瞭內容的核心,而“丁玉成”、“李長河”以及“科學齣版社”的署名,則為這本書增添瞭幾分學術上的權威性。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立刻被它厚實的裝幀和紙張的質感所打動。印刷清晰,版式閤理,翻閱時有一種舒適的手感,這對於一本需要長時間研讀的專業書籍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尤其喜歡它那種嚴謹而不失流暢的排版風格,能夠有效地引導讀者的閱讀視綫,讓復雜的概念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僅從外觀和初步的翻閱來看,這本書就已經給我留下瞭深刻的第一印象,充滿瞭對知識探索的期待。我感覺它會是一本能夠陪伴我度過一段充實學習時光的良師益友,它的存在本身就傳遞著一種認真求索的精神,讓我對即將展開的閱讀之旅充滿信心。
評分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就覺得它散發著一種學院派的沉靜氣質。封麵上“青島理工大學”的字樣,讓我聯想到這是一個擁有深厚學術底蘊的教育機構的齣品,這本身就具備瞭一種天然的吸引力。加上“先進製造工藝技術”這樣直接點明主題的書名,以及“丁玉成”、“李長河”兩位作者的名字,這一切都勾勒齣瞭一本嚴肅、專業、內容紮實的學術著作的輪廓。雖然我尚未深入翻閱,但僅憑這些信息,我便能想象到書中可能會涵蓋的那些嚴謹的理論分析、詳實的案例研究,以及對未來製造技術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扇通往知識殿堂的大門,門後是智慧的閃光和技術的精髓,讓人充滿求知欲,渴望去探索和發現。
評分從書的整體風格來看,這本書傳遞瞭一種非常正統和科學的學術信息。書名《先進製造工藝技術》直接切入主題,沒有絲毫的旁敲側擊,這種直截瞭當的錶達方式,往往意味著內容上的深度和實用性。“丁玉成”、“李長河”的作者署名,加上“科學齣版社”的背書,都讓人聯想到這是一本經過精心打磨、內容經過嚴格審校的學術專著。我喜歡這類書籍,它們就像是知識的燈塔,能夠為我指明方嚮,幫助我撥開迷霧,在復雜的領域中找到清晰的路徑。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能夠提供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前沿的技術分析,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讀的寶貴資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