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轉軌社會中經濟法的定位:政府與市場的法律關係 |
| 定價 | 58.00 |
| ISBN | 9787511874887 |
| 齣版社 | 法律齣版社 |
| 作者 | 王雨本 |
| 編號 | 1201117831 |
| 齣版日期 | 2015-03-01 |
| 印刷日期 | 2015-03-01 |
| 版次 | 1 |
| 字數 | 304000 |
| 頁數 | 317 |
| 序劉文華 D1一篇經濟法的基礎問題劃分法律部門的標準與經濟法的基石程寶山 經濟法的基礎與定位問題孔德周 論經濟法的憲法基礎王顯勇 也談平衡協調原則宋彪 D1二篇轉軌社會中經濟法的變遷“經濟行政法傾嚮”根源何在劉文華 經濟社會與經濟法的法律倫理瀋敏榮 經濟法視角下經濟管理行為曆史探究李偉舜 經濟法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薛春威 D1三篇轉軌社會中經濟法視角下的政府與市場市場政府經濟法王雨本 論經濟法治下政府之手與市場之手的協同聯動硃大旗李蕊 論經濟法視角下市場與政府的共生調整高桂林 從經濟法使命的角度談政府與市場關係的界定黃建生 D1四篇轉軌社會中經濟部門法的發展秩序齣於喧鬧:中國反壟斷法製定過程的內外互動互製張世明 加快製定産業結構法:依法促進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張雪楳 創新我國農村金融組織法律製度的法律思考宋成斌 簡論避稅行為的構成要件及其舉證責任 ——基於企業所得稅法一般反避稅規則的思考賀燕 D1五篇轉軌社會中經濟法的時代迴應保障經濟發展:需要道德約束、政策指導與法律規製的耦閤徐孟洲 再論國j1a(政府)與市場的“縱橫統一” ——從經濟法角度領會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有關內容陳珂 走協調結閤之路保障經濟社會健康運行 ——著名經濟法學傢劉文華教授訪談錄-1趙鞦雁吳長軍 經濟法視野下“市場之手”與“國j1a之手”關係的重構 ——兼論力清單下的“剩餘力歸市場”製度李帥 論政府與市場關係的經濟法定位董玉明閆雪 |
| 王雨本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師 1955年齣生 北京大學經濟係七七級經濟學專業學士 *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經濟法專業博士研究生。學術及社會兼職:現任北京市經濟法學會會長、北京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北京大學直銷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主要研究方嚮:經濟法基礎理論、公司法學、股份製度、信用製度、直銷製度。 |
| 經濟法學習和研究人員 |
| 本書分為經濟法的基礎問題、轉軌社會與經濟法的變遷、轉軌社會中經濟法視角下的政府與市場、轉軌社會中經濟部門法的發展 轉軌社會中經濟法的時代迴應五個部分 收錄瞭相關的經濟法學論文。 |
我一直對經濟法在調節國傢與市場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著迷,尤其是在一個轉型期的社會,這種關係更是錯綜復雜且充滿變數。這本書的標題“轉軌社會中經濟法的定位:政府與市場的法律關係”直擊這一核心議題。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法律如何界定政府權力邊界,以及如何有效限製和引導政府行為的深入探討。同時,我也希望作者能夠闡述經濟法是如何保障和促進市場主體自由競爭、公平交易的,以及如何構建一個能夠鼓勵創新、保護産權、防範風險的法律環境。在中國的經濟轉型過程中,政府的角色一直在演變,從主導者到引導者,再到服務者,這種角色的轉變必然伴隨著法律框架的相應調整。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清晰地梳理齣這一脈絡,揭示經濟法在其中扮演的“定位”作用,以及它如何為政府與市場的良性互動提供法律保障。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轉軌社會中經濟法的定位”以及“政府與市場的法律關係”讓我對書中可能涵蓋的內容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認為,經濟法的核心在於平衡效率與公平,以及在不同社會發展階段,如何調整政府與市場的主導權。在中國的轉軌時期,這種平衡的藝術尤為復雜,因為既要打破舊的計劃經濟體製的束縛,又要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型法律框架。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經濟法在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保護各類市場主體閤法權益、防範金融風險、以及促進可持續發展等方麵的具體職能。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作者能夠深入探討,在實踐中,政府的行政權力如何通過法律得以規範,避免對市場造成不當乾預;同時,市場主體又如何在法律的框架下,充分發揮其能動性,成為經濟發展的主體。這種對動態關係的深入分析,對於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邏輯至關重要。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樸實,沒有過多花哨的裝飾,但“轉軌社會中經濟法的定位”這個標題本身就極具吸引力,讓人不禁思考在快速變化的時代,經濟法的角色究竟是如何被重新定義和塑造的。我一直對經濟法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感到好奇,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曆著深刻社會轉型的國傢。這本書似乎抓住瞭這個核心議題,從政府與市場的法律關係這一角度切入,這無疑是理解當下中國經濟運行邏輯的關鍵。我曾嘗試閱讀一些關於經濟法基礎理論的書籍,但往往顯得過於抽象和理論化,難以與現實經濟活動緊密結閤。而這本書的標題暗示瞭它可能更側重於實踐層麵,通過分析政府和市場之間的法律界限、權力分配以及互動機製,來探討經濟法如何在促進市場發育、規範政府行為、保障交易安全等方麵發揮作用。這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希望能從中獲得更具象、更深刻的認識,理解那些經濟現象背後隱藏的法律邏輯。
評分讀這本書的標題,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中國經濟改革開放以來,一係列涉及産權界定、閤同製度、反壟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麵的法律法規的演變曆程。這些法律法規的製定和實施,無不體現著政府與市場之間關係的微妙調整。“轉軌社會”這個詞語則更強調瞭其動態性和不確定性,意味著法律也必須不斷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梳理和分析這些復雜關係的。是側重於宏觀的法律體係構建,還是微觀的案例分析?我比較傾嚮於後者,因為具體的法律實踐往往比純粹的理論更能說明問題。比如,在處理國有企業改革、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以及對外開放等過程中,政府和市場的法律關係是如何被界定的?是否存在一些典型的法律爭議和案例,能夠生動地展現經濟法在其中的關鍵作用?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這樣的內容,那將非常有價值。
評分我一直對經濟法中關於“規製”與“促進”的辯證關係特彆感興趣,因為這直接關係到政府在經濟發展中扮演何種角色。是應該扮演一個“守夜人”的角色,僅僅維護基本秩序,還是應該積極介入,引導和推動經濟轉型?這本書的副標題“政府與市場的法律關係”似乎正切中瞭這一點。我期待作者能夠深入剖析在轉軌時期,這種關係是如何演變的,政府的乾預權限邊界在哪裏,以及市場主體又在多大程度上獲得瞭自主權。尤其是在一些新興産業和領域,法律的空白和滯後往往使得政府與市場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容易産生權力尋租和市場失靈等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清晰的理論框架和實證分析,幫助讀者理解經濟法如何在動態調整中,既能有效規製市場亂象,又能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實現政府有效治理與市場自主運行之間的良性互動,而不是陷入非此即彼的極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