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教程 |
| 作者 | 杨媛华 |
| 定价 | 159.00元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ISBN | 9787117262743 |
| 出版日期 | 2018-05-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大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杨媛华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管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刊编委,中华医学杂志、国际呼吸杂志通讯编委,中华结核呼吸杂志等多个杂志审稿专家。长期从事肺栓塞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参与制定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草案)》和《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在肺栓塞领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 |
| 目录 | |
| 篇 基础篇 讲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与预防 第2讲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第3讲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策略 第4讲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像学诊断 第5讲 心脏超声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 第6讲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下肢超声检查 第7讲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 第8讲 肺血栓栓塞症的抗凝治疗 第9讲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0讲 D-二聚体在VTE诊治和预防中的价值 1讲 静脉血栓风险标志物的循证研究进展 2讲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第二篇 提高篇 3讲 孕产妇肺栓塞的诊断与处理 4讲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 5讲 新型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使用注意事项 6讲 腔静脉滤器的植入及适应证评价 7讲 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型与诊断 8讲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9讲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内科治疗 第20讲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第21讲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介入治疗 第22讲 右心导管技术及急性血管反应试验的临床应用 第三篇 临床病例与评析 病例1 猝死型肺栓塞 病例2 低危肺栓塞抗凝并发消化道大出血 病例3 急性肺栓塞抗凝并发大咯血 病例4 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肺栓塞 病例5 明确诊断的急性肺栓塞规范化治疗后症状不缓解 病例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相关的急性肺栓塞 病例7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相关急性肺栓塞合并肝癌 病例8 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肺栓塞 病例9 肺动脉内单发充盈缺损 病例10 肺动脉内多发充盈缺损,溶栓治疗无效 病例11 右房内实性占位伴肺动脉内充盈缺损 病例12 酷似肺栓塞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病例13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当我翻开这本《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教程》时,我最先关注的便是它在“预防”和“早期识别”这两个关键环节的阐述。在我看来,任何疾病,能够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其预后都会有质的飞跃。我很好奇,对于肺血栓栓塞症这种看似有些隐匿的疾病,有哪些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套清晰的筛查流程,或者是一些易于掌握的自我评估方法?我希望它能详细列举出导致肺血栓栓塞症的各种危险因素,并解释这些因素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疾病的。例如,关于久坐不动、手术史、某些血液疾病等,这些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如果能有图解或者更形象的描述,那就更好了。而且,在早期识别方面,我希望能看到一些细致入微的症状分析,比如,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在不同程度的肺栓塞患者身上,会有怎样的细微差别?医生们在门诊或者急诊工作中,会如何凭借这些症状,结合其他检查,做出初步的判断?这本书有没有提供一些实用的提示,让普通人也能对肺栓塞的早期迹象有所警觉?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去认识和预防这个潜在的健康威胁。
评分这本书《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教程》,从一个对疾病治疗策略充满好奇的读者角度来看,我最看重的是它对于“规范化”这三个字的解读。在我看来,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像肺栓塞这样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必须有一套科学、严谨、标准化的流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阐述,在确诊肺栓塞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病情轻重、是否存在禁忌症等,会采取哪些主要的治疗措施。这其中,抗凝治疗是绕不开的话题,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解释,有哪些抗凝药物可供选择,它们的药理作用、剂量、使用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副作用和监测指标。此外,对于一些严重的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或者介入治疗、手术治疗是否是必需的?这些治疗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流程、以及术后护理,这本书是否都有详尽的介绍?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书本在介绍这些治疗方法时,能兼顾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的可操作性,甚至提供一些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劣势对比分析,帮助读者理解治疗选择的依据。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医学书籍,不仅要讲解疾病本身,更要关注患者的长期管理和预后。对于肺血栓栓塞症,即便得到了积极的治疗,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以及将来,是否还会面临复发或者其他并发症的风险?《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教程》这本书,我期待它能在“长期管理”和“预后评估”这两个方面,给予我更深入的指导。比如,患者出院后,需要注意哪些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否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如何监测复发的迹象?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些关于长期随访的建议,包括多久需要复查一次,需要复查哪些项目?另外,对于经历过肺栓塞的患者,他们可能会有哪些心理上的困扰?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负责任的医生,不仅治愈眼前的疾病,更能为患者的未来健康保驾护航,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指导,让读者在理解疾病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希望和力量。
评分这本书,坦白说,我一直对心血管疾病的某些方面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些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凶险的病症。我一直觉得,医学类的书籍,尤其是针对特定疾病的,往往写得非常专业,有时候甚至有点枯燥乏味,对于非医学背景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我收到这本《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教程》的时候,内心其实是有些忐忑的。我期待的是,它能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用一种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肺血栓栓塞症这个概念。我希望它能详细地讲解,到底什么是肺血栓栓塞症,它的发生机制是怎样的,以及在临床上,医生们是如何一步步诊断出这个病情的。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疾病的认知,都是从它的症状开始的,所以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清晰的症状描述,以及这些症状背后所代表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另外,关于治疗,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哪些非药物的治疗手段,它们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以及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治疗方案会如何调整。我关注的不仅仅是“怎么治”,更是“为什么这么治”。当然,作为一本教程,我更期待的是它能提供一些真实的病例分析,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来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甚至是一些疑难病例的处理思路。
评分阅读《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教程》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对复杂疾病诊断逻辑的深入探索。我一直对医学影像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非常感兴趣,而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必然离不开各种影像学检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在怀疑肺栓塞的情况下,医生通常会安排哪些影像学检查,例如CT肺动脉造影(CTPA)、肺通气/灌注显像(V/Q scan)等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讲解,如何解读这些影像学检查的结果,以及在不同的影像学表现下,可能意味着什么样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向。会不会有专门的章节,通过大量的典型影像图片,配合文字说明,来展示肺栓塞在不同部位、不同程度下的影像特征?这样,读者就能更直观地理解,医生们是如何通过这些“看不见的”蛛丝马迹,来确诊疾病的。除了影像学,我也想了解,在辅助诊断方面,血液检查、心电图等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们各自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何?这本书有没有对这些检查结果的判读提供明确的指导原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