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彩色典藏版)
定价:60.00元
作者:(美)格雷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2-01
ISBN:97871152382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20开
商品重量:0.781kg
编辑推荐
本书入选“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功青少年推荐的百种图书”;第二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作品奖”;新闻出版总署组织15家中央媒体和网站评出的2011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2011国际化学年“读书知化学”重点推荐图书;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2011年度全行业畅销品种;《科技生活周刊》2011年度十大科普图书、荣获第七届文津图书奖、荣获第六届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翻译类佳作奖。 这么美的化学元素,竟然天天都在我们身边!不论你是否学过化学,本书会成为你*难忘的一堂化学课。它将用有史以来的*华丽的视觉盛宴带你踏上美丽的化学之旅。为本书的写作,作者共花费7年时间。他把化学元素的样貌拍成美丽的照片,让你一睹化学元素的真容,让你永远记住这些生活中会遇到的化学,这里共有118个元素的故事!爱因斯坦、居里、伦琴、费米……这些耳熟能详的科学家的名字居然隐藏在元素的名称中。 本书出版以来备受推崇,英文版已销售20余万册,更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波兰等十多个国家出版。本书也是苹果公司CE0乔布斯的*爱,在iPad上市的**天就推出了它的电子版。这是一本畅销十多个国家的奇书、这是一部诺奖获得者推荐的杰作、这是一场艺术与科学的恢弘盛宴、这是一首对科学与自然的赞美诗。
内容提要
本书以图片形式讲述了目前已知的所有元素的故事。从它们的来源到它们的用途和传奇故事,包罗万象,生动而有趣。本书的*特色是其赏心悦目插图,它们充满具有摄人心魄的独特魅力,难得一见。
本书作者TheodoreGray是一位化学家,更是一位疯狂的元素收藏爱好者。他多年来费尽心血收集了2000多件与元素有关的各种标本和文物,其收藏可以与任何一个专业的博物馆媲美。本书的所有图片大部分就来源于他的这些收藏。
本书是TheodoreGray的一部科普杰作,其写作过程共花费7年时间。本书出版后广受赞誉,仅英文版就在1年多时间里销售了20余万册,同时被翻译成了15种文字。
不论你是否学过化学,本书会成为你*难忘的一堂化学课。它将用有史以来的*华丽的视觉盛宴带你踏上美丽的化学之旅。
目录
作者介绍
西奥多格雷(TheodoreGray),住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尚佩恩-厄巴纳市(champaign-Urbana)。他是一位化学家,是美国科普杂志《大众科学》(PopularScience)的专栏作者,探索频道(Discoverychannel)节目嘉宾,苹果公司CE0乔布斯的好朋友。他还是的科学计算软件公司沃尔夫勒姆研究公司(wolframResearch)的创建人之一,是该公司*的技术软件系统Mathematica和wolfram AlphaTM的制作人。他更是一个对化学元素周期表疯狂的爱好者。他创办了元素周期表网站,创作了,众多独树一帜的图标式元素周期表,它们已经被广泛张贴在美国的学校和博物馆中。他发明的元素周期表桌子(见本书235页照片)是如此标新立异,甚至获得了2002年度搞笑诺贝尔奖,并因此闻名于世。他的另一本书《疯狂科学》(Madscience)也已由人民邮电出版社翻译出版,它同样是一本关于化学的科普杰作。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就足够吸引人了,那种沉静中透着神秘的色彩搭配,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展开的视觉盛宴。我喜欢那些精心设计的插图,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片,更是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具象化,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有趣。比如,当我翻到关于稀土元素的章节时,那些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图谱,配合着细致的文字描述,让我第一次真正“看到”了这些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元素。作者的叙述方式也很特别,他不是简单地堆砌数据和公式,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们穿梭于原子和分子的世界,时不时地停下来,指点那些“景点”的奇妙之处。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的很多插图都采用了高分辨率的印刷,色彩饱满,细节清晰,即使放大仔细看,也找不到任何模糊的痕迹,这无疑大大提升了阅读的愉悦感。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文字大小适中,行间距合理,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总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化学读物,更是一件艺术品,它用最直观、最美妙的方式,向我展示了化学世界的无穷魅力,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的基石。
评分我一直认为,科普读物最重要的特质之一,就是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知识堆砌,而更像是一次充满惊喜的探险。作者以一种引人入胜的笔触,带领我们潜入微观世界,去发现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奇妙景象。每一个元素的介绍都仿佛是一个独立的故事,讲述着它们的起源、特性以及在自然界和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我特别对书中关于金属的介绍印象深刻,那些不同金属的晶体结构,在书中被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不禁感叹物质世界的精巧与和谐。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而是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这对于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这本书最让我欣喜的是,它让我看到了化学的美,那种隐藏在物质结构和反应背后的秩序与规律,原来是如此的迷人。它点燃了我对化学的兴趣,让我开始主动去了解更多关于这个世界的奥秘。
评分我一直觉得,化学就像一门晦涩的语言,需要经过漫长的学习才能掌握,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把金钥匙,为我打开了化学王国的大门,让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化学反应和物质构成。作者的叙述逻辑非常清晰,他从最基础的元素周期表讲起,循序渐进,将每一个元素都赋予了独特的“个性”和“故事”。我最喜欢的是关于过渡金属的章节,那些色彩斑斓的化合物,在书中被展示得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且,书中并没有回避一些复杂的科学原理,但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巧妙的图解,将它们解释得通俗易懂,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领会。例如,在讲解原子轨道时,书中用巧妙的图形展示了不同轨道的形状和电子云的分布,这比我以前在教科书上看到的枯燥图表要生动得多,也更容易记忆。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始终保持着一种探索精神,鼓励读者去思考,去发现,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它让我明白,化学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实验,更是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视觉呈现效果真的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度。在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些奇妙的化学反应之中。那些精美的彩色插图,不仅仅是用来装饰,更是承担了重要的科普功能。它们将抽象的分子结构、原子轨道、化学键等概念,以一种具象化、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元素家族的描绘,每一个家族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和风格,就像在观看一场精心编排的视觉盛宴。例如,卤素的那些鲜艳而危险的色彩,碱金属的活泼与纯净,惰性气体的沉静与稳定,都通过精美的插图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而且,作者在叙述过程中,非常善于运用类比和比喻,将复杂的化学原理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原本遥不可及的科学知识变得触手可及。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科学的魅力不仅在于其逻辑严谨性,更在于其能够用最直观、最动人的方式来展现世界的奥秘。这是一本真正将科学与艺术完美融合的作品,读起来既有知识的收获,也有美的享受。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我之前对化学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高中时期的课本,那些晦涩难懂的公式和概念,总是让我望而却步。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将化学元素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个体”,它们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故事,甚至自己的“社会关系”。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周期表的讲解,它不再是一个冰冷的列表,而是变成了一幅生动的家族谱系图,每一个元素的位置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而且,书中大量的精美插图,就像一副副精心绘制的画作,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具象化,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物质世界的奇妙。例如,在介绍放射性元素时,那些闪烁着诡异光芒的图像,配上作者的文字描述,让人既感到敬畏,又充满了好奇。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性的读物,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看到了科学背后的人文关怀和艺术魅力。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科学感兴趣,或者曾经对化学感到困惑的人,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