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力电子技术
定价:28.00元
作者:李高建,王尧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302284376
字数:365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为6个教学项目,系统地讲述了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6种电力电子设备:调光电路、开关电源、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有源电力滤波器、直流斩波电路、交流变换电路。
本书针对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实用性不大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对复杂的计算及推导进行了简化,增加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内容,对实践教学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每个教学项目后均有小结及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气工程领域及工业自动化领域等工科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和培训用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初学者,我对电力电子这门学科既好奇又有些畏惧,听闻李高建和王尧的《电力电子技术》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教材,便迫不及待地入手了。这本书的ISBN号是9787302284376,我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得知它的,据说讲解非常清晰易懂,即使没有深厚的数学功底也能理解。我最希望从书中获得的知识是关于基础理论的扎实讲解,比如各种功率器件(二极管、晶闸管、MOSFET、IGBT等)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我希望作者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这些抽象的概念,并且提供一些基础的电路分析方法,让我能够一步步地理解电力电子电路的工作过程。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学推导,如果能提供简化版或者解释清楚其物理意义,那就再好不过了。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建立起对电力电子的整体认识,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许未来我会考虑从事电力电子相关领域的研究或工作。
评分我之前接触过一些电力电子的书籍,但总感觉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应用方面不够深入。这本书的名字和作者就给我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尤其是李高建和王尧这个组合,他们在这个领域应该是有着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我主要从事的是工业驱动方面的工作,对功率器件的开关特性、损耗分析以及高频化设计非常看重。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新型功率器件(如SiC、GaN)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对比和选型指南,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降低开关损耗和传导损耗。此外,我对于高频变压器和电感的绕制工艺、磁芯材料的选择以及如何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也十分关注,这些细节往往是影响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计算公式、设计流程或者案例分析,那对我来说将是巨大的帮助。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一样,给我指点迷津,让我少走弯路,更高效地解决工作中的技术瓶颈。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封面上“电力电子技术”几个字醒目,下方是作者李高建和王尧的名字,还附带了9787302284376的ISBN号,这让我一拿到书就觉得它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非常适合我这种在电力电子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目前正在负责一个新能源并网的项目,对逆变器和变流器的控制策略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更深入的理论指导和更前沿的技术应用。我特别期待书中对各种拓扑结构、控制算法以及功率器件选择的详细阐述,希望能够帮助我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我也关注作者在教材编写方面的经验,期待书中能够有清晰的逻辑脉络和丰富的例题,能够让我快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知识点。这本书的出版时间也比较近,应该能反映当前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对于我更新知识库、保持技术领先性非常有价值。我初步翻阅了一下目录,感觉内容编排得很有条理,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应用都有涉及,相信一定能给我带来不少启发。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厚重感,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厚度,更是内容上的充实和专业。作为一名正在攻读电力电子方向研究生的学生,我对于这本书寄予了厚望,希望能从中汲取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关于高级控制策略的介绍,例如模型预测控制(MPC)、滑模控制(SMC)在电力电子变换器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先进的控制算法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稳态精度和鲁棒性。另外,我对软开关技术在降低器件损耗、提高效率方面的最新进展也十分感兴趣,希望书中能有详细的原理分析和拓扑结构介绍。同时,作为研究者,我还需要了解最新的功率器件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劣势分析。如果书中能够引用一些最新的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并对其进行深入解读,那将对我撰写论文和开展科研工作非常有帮助。
评分我是一名来自高校的电力电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满足学生认知规律,又能体现学科前沿性的教材。李高建和王尧的《电力电子技术》这本书,我通过同事的推荐和初步了解,感觉非常符合我的要求。我最看重的是其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希望能包含电力电子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拓扑结构、控制方法以及应用实例。在教学中,我希望能够有丰富的图示、表格和例题来辅助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原理,并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计算和设计。此外,我对于书中是否能够涉及一些前沿的交叉学科内容,例如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在电力电子系统中的结合应用,以及绿色能源技术(如光伏、风电)的接入和控制方面的内容也十分好奇。一本好的教材,不仅能传授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教学的得力助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