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优质快速育苗技术 绿色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书籍 茄果类甘蓝类瓜类绿叶类蔬菜育苗技术 病虫害综合防治

蔬菜优质快速育苗技术 绿色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书籍 茄果类甘蓝类瓜类绿叶类蔬菜育苗技术 病虫害综合防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蔬菜育苗
  • 蔬菜栽培
  • 无公害蔬菜
  • 绿色蔬菜
  • 茄果类蔬菜
  • 甘蓝类蔬菜
  • 瓜类蔬菜
  • 绿叶类蔬菜
  • 病虫害防治
  • 农业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流砥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16844
商品编码:29308892491
丛书名: 蔬菜优质快速育苗技术
开本:32开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蔬菜优质快速育苗技术
作者:    李卫欣 编著
市场价:    35.00
ISBN号:   9787122316844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 32   语种:中文
  印刷时间:2018-05-01   版次:1   页数:259

  编辑推荐
1.图解方式介绍育苗技术和方法,直观简明; 2.突出育苗技术的高效和快速,帮助读者提高效益。 3.作者具有丰富的一线生产经验,内容来自于生产实际,原汁原味。

  内容简介
 本书简在要介绍蔬菜育苗的发展概况及前景后,详细叙述了蔬菜播种育苗、营养土的配置、播种前种子的处理、播种方法和苗期管理、嫁接方法、嫁接后的管理、无土育苗、组织培养育苗、工厂化育苗和扦插育苗、蔬菜育苗的设施等与育苗相关的核心技术;另外,书中还具体介绍了茄果类、甘蓝类、瓜类及绿叶类蔬菜的育苗技术以及这些蔬菜苗期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全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蔬菜企业技术人员、专业菜农的良好读物,也可供农业院校园艺等专业学生阅读参考。
......

  目录

**章蔬菜育苗的概况1

**节蔬菜育苗的发展状况及前景1

一、蔬菜育苗的发展状况1

二、蔬菜育苗的发展前景3

三、蔬菜育苗的意义4

第二节蔬菜壮苗的标准5

一、秧苗素质的表现5

二、壮苗的判断指标6

第二章蔬菜播种育苗8

**节营养土的配制8

一、育苗时对床土的要求8

二、营养土的种类9

三、营养土消毒10

第二节蔬菜种子12

一、蔬菜种子的形态与结构15

二、蔬菜种子质量及鉴定17

三、种子寿命和储藏19

四、蔬菜种子的发芽特性22

第三节播种前种子的处理26

一、种子的休眠和打破办法27

二、种子的浸种催芽27

三、种子的物理处理30

四、种子的化学处理31

第四节播种33

一、播种时间的确定33

二、播种量的确定34

三、播种技术34

第五节苗期管理37

一、环境条件的管理37

二、分苗40

三、定植前的秧苗锻炼42

四、育苗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44

第三章蔬菜嫁接育苗50

**节蔬菜嫁接的意义50

一、嫁接育苗50

二、嫁接育苗的意义50

第二节蔬菜嫁接技术54

一、嫁接的成活机理及影响成活的因素54

二、砧木品种的选择57

三、优良的砧木品种58

四、嫁接场所与嫁接用具62

五、蔬菜嫁接方法65

第三节蔬菜嫁接后的管理79

一、愈合期管理79

二、成活后管理81

三、田间管理83

第四章蔬菜育苗新技术85

**节无土育苗85

一、无土栽培的发展85

二、无土育苗的概念及特点85

三、无土育苗的主要方式86

四、无土栽培的营养液90

五、水培技术95

六、雾培技术100

七、固体基质栽培104

八、无土育苗的管理118

第二节组织培养育苗123

一、植物组织培养概述123

二、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构建以及主要的仪器设备124

三、培养基的种类和配制126

四、组织培养的途径130

五、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133

第三节穴盘育苗133

一、穴盘育苗的概念133

二、蔬菜穴盘育苗的优点和缺点134

三、穴盘选择135

四、基质配制136

五、播种育苗136

六、苗期管理137

第四节工厂化育苗139

一、工厂化育苗的概念与特点139

二、工厂化育苗的场地与设备140

三、适于工厂化育苗的作物种类及种子精选148

四、工厂化育苗的管理技术149

第五节扦插育苗155

一、选择扦插材料156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156

三、扦插方法156

四、扦插后的管理158

五、提高扦插育苗成活率应注意的问题158

第五章蔬菜育苗的设施160

**节常用的育苗设施160

一、育苗温室160

二、塑料大棚162

第二节育苗用主要设备165

一、电热温床165

二、催芽设备171

三、育苗容器173

四、补光灯具176

五、遮阳设施177

六、空气湿度及降温控制设备178

七、二氧化碳施肥装置179

第六章主要蔬菜育苗技术181

**节茄果类蔬菜育苗181

一、番茄育苗181

二、辣椒育苗187

三、茄子育苗194

第二节瓜类蔬菜育苗199

一、黄瓜育苗199

二、冬瓜育苗204

三、南瓜育苗205

第三节甘蓝类蔬菜育苗207

一、结球甘蓝育苗207

二、白菜育苗211

三、花椰菜育苗215

第四节绿叶菜类蔬菜育苗217

一、芹菜育苗217

二、莴苣育苗221

第七章蔬菜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224

**节主要病害及其防治224

一、病害发生的种类和条件224

二、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226

第二节主要虫害及其防治244

一、蛴螬244

二、金针虫245

三、蝼蛄245

四、地老虎247

五、地蛆247

六、蚜虫248

七、菜青虫248

第三节苗期病害的综合防治249

一、农业防治249

二、消毒预防250

三、物理措施255

四、化学防治256

参考文献259

 

 

  作者简介
李卫欣,河北北方学院副教授,从事教学工作,主要承担《蔬菜栽培学》、《无土栽培》、《草坪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主持的“南瓜耐盐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研究”“冀西北大花蕙兰组培育苗及生产技术研究”获张家口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10多篇,出版著作2部。

 


《现代农业科技前沿:绿色高效农作物栽培指南》 本书简介 在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浪潮中,如何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一位农业从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现代农业科技前沿:绿色高效农作物栽培指南》应运而生,它汇集了当下最前沿的农业科技理念与实践经验,旨在为广大农业生产者、科研人员、技术推广者以及对现代农业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系统、全面、实用的绿色高效农作物栽培解决方案。本书不侧重于某一类具体作物的育苗技术或单一病虫害防治,而是着眼于整个绿色高效农业生产的宏观层面,深入探讨如何在保障农产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升作物产量与品质。 本书的编写,紧紧围绕“绿色”与“高效”两大核心主题展开。所谓“绿色”,强调的是农业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性、资源节约性以及农产品安全性。这不仅意味着要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更要积极推行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可持续生产模式,改善土壤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所谓“高效”,则体现在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优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书力求将这两者有机结合,引导读者走向科学、理性、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 第一篇:绿色农业发展理念与技术体系构建 本篇将从宏观角度,深入剖析绿色农业的内涵、发展趋势及其重要性。我们将详细阐述当前全球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食品安全等问题,并指出绿色农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本书将重点介绍绿色农业技术体系的构建框架,包括但不限于: 生态农业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介绍循环农业、种养结合、立体种植等经典与创新的生态农业模式,分析其在不同地域、不同作物生产中的应用潜力,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土壤健康管理与地力提升: 深入讲解土壤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及其重要性。本书将详细介绍有机肥的应用技术、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微生物菌剂的应用等,阐述如何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抗逆性,为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探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包括有益微生物、天敌昆虫、授粉昆虫等。本书将介绍如何通过营造适宜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增加农业生物多样性,发挥其在病虫害自然控制、养分循环等方面的作用,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聚焦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微喷灌、渗灌等,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设备选择、安装维护及应用要点。同时,本书还将探讨雨水收集利用、中水回用等技术,为实现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导。 农业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 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清洁化,包括减少农田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本书将介绍相关的环保政策法规,以及如何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改进农事操作、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二篇:精准农业与智能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精准农业和智能化管理正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农业的面貌。本篇将重点介绍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智能化和自动化。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详细阐述GIS和遥感技术如何应用于农田测绘、土壤养分分布监测、作物长势分析、病虫害预警等,为农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农机自动导航: 介绍GPS技术如何实现农机的精准定位和自动导航,提高农事作业的效率和精度,减少重复作业和漏耕,节约农机燃油和人力成本。 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IoT)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深入讲解各类农业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如土壤水分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传感器等,以及如何将这些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阐述如何利用收集到的海量农业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作物生长规律、病虫害发生规律等,构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建议。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详细介绍无人机在植保喷洒、授粉、播种、农田巡检、产量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和操作要点,为读者提供无人机应用的技术指导。 第三篇:植物生理与营养调控 作物的高产优质,离不开对其生理过程的深入理解与科学调控。本篇将从植物生理学的角度,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营养管理和生长调控,最大化作物的生产潜力。 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与环境因子互作: 深入分析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环境因子对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控这些因子来优化作物生长。 作物营养需求与科学施肥策略: 详细介绍作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功能、吸收规律及缺乏症状。本书将重点阐述如何根据土壤肥力、作物种类、生育阶段等因素,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包括化肥、有机肥、生物肥料的合理搭配与施用方法,以及根外追肥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科学应用: 介绍各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重点强调如何根据作物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调节剂,科学合理地使用,以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并警示滥用可能带来的风险。 胁迫生理与抗逆性增强技术: 探讨干旱、高温、低温、盐碱、病虫害等不利环境因子对作物造成的胁迫,并介绍提高作物抗逆性、增强其适应不良环境能力的技术,如品种选择、土壤改良、生物诱导抗性等。 第四篇:绿色植保技术与病虫害综合防治 在追求绿色生产的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关键环节。本书将重点介绍符合绿色生产要求的植保技术,倡导综合防治的理念,最大程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病虫害预测预报与监测技术: 讲解各类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传播途径及监测方法,介绍如何利用气象信息、田间调查、生物测定等手段,进行准确的病虫害预测预报,实现精准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 详细介绍利用天敌、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包括释放天敌昆虫、应用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绿僵菌等微生物杀虫剂,以及利用植物提取的杀虫、杀菌成分。 物理防治技术: 介绍利用物理手段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如诱捕器、杀虫灯、防虫网、高温消毒、振动诱杀等,以及其在不同生产场景下的应用。 抗性品种选育与推广: 阐述选择和推广具有抗病虫能力的作物品种的重要性,介绍相关的育种技术和品种鉴定方法。 综合病虫害管理(IPM)策略: 强调IPM的理念,即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以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方式,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重点阐述如何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包括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科学掌握用药剂量、施药时期和施药方法,以及农药的轮换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农药残留与安全生产: 关注农药残留问题,介绍如何通过科学的农药使用、采后处理等措施,降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第五篇:未来农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本书的最后一篇,将着眼于农业的未来发展,探讨新兴技术和理念如何进一步推动绿色高效农业的发展。 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 介绍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在培育抗病虫、抗逆、高产、优质新品种方面的潜力与挑战。 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展望AI和机器人技术在精准播种、施肥、除草、采摘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以及如何构建全自动化的智能农业生产系统。 垂直农业与城市农业: 探讨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效作物生产的垂直农业模式,以及城市农业在保障食品供应、缓解城市压力方面的作用。 循环经济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进一步深化对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食品加工废弃物等的资源化利用,将其转化为有机肥、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实现农业生产的零废弃。 可持续农业政策与市场导向: 探讨政府政策、市场需求、消费者认知等外部因素如何引导和推动绿色高效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科技前沿:绿色高效农作物栽培指南》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思考录。本书以其前瞻性的视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丰富的实践指导,将帮助广大农业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生产向着更绿色、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本书的读者将能从中获益良多,掌握一套完整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绿色高效农作物栽培方法,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提到甘蓝类蔬菜的育苗技术时,给出了非常细致的操作指导。甘蓝类蔬菜,比如卷心菜、西兰花等,对育苗的温度和湿度要求比较严格,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需求,以及如何在不同季节进行育苗。 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炼苗”的讲解,它清楚地说明了炼苗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循序渐进地进行。比如,逐渐降低育苗期的温度和湿度,增强光照强度,让幼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这样移栽后才能更好地生长。我之前对炼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很多苗移栽后生长缓慢。这本书的指导,让我对育苗的后期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我翻了好几遍,发现它在育苗这块的内容,特别是在一些细致操作上的讲解,确实让我学到了不少以前没注意到的点。比如说,关于不同蔬菜种类对光照、温度、湿度的具体要求,书中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数据和图表,我之前都是凭经验,现在有了这些科学依据,心里更有底了。尤其是在育苗基质的选择上,它不仅列举了常见的几种,还详细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根据不同蔬菜的需求进行配比,这对我来说是很有价值的指导。 举个例子,我一直在尝试育茄子苗,但总觉得苗长得不够壮实。看了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可能是基质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没有调整好。书里讲到,茄子苗期需要疏松透气的基质,但又不能过于干燥。它推荐了一种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的混合配比,并且强调了初次浇水和后续管理的节奏,这让我对如何养出健壮的茄子苗有了全新的认识。另外,书中关于催芽的方法也很有启发,尤其是针对一些比较难发芽的种子,它提供了一些温水浸泡、变温处理等技巧,我试着用其中一种方法处理了部分种子,确实发芽率有提升,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评分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全面性,它不仅涵盖了各种常见蔬菜的育苗技术,还特别强调了“绿色”和“无公害”的栽培理念。在现今大家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的环境下,这本书的价值就显得尤为突出。它教导我们如何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书中在介绍病虫害防治时,反复强调了综合防治的理念,就是通过多种手段协同作用,来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节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天敌来防治害虫,这是一种非常环保且有效的途径。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如何通过调整栽培管理措施,来增强蔬菜自身的抗病虫能力,比如合理施肥、科学灌溉、轮作等。这些方法都体现了其绿色栽培的精髓,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内容非常地接地气,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理解。书中有很多插图和照片,形象地展示了各种操作步骤和病虫害的形态,这一点对于提高学习效率非常有帮助。我之前看一些育苗的书,往往都是文字描述,看得云里雾里,而这本书,很多时候只需要对照图就能明白。 特别是一些关键的育苗环节,比如播种深度、间苗的时间和方法、移栽的注意事项,书中都配有详细的图解,指导非常到位。我之前移栽辣椒苗的时候,总是容易伤到根系,导致缓苗期长,看了书里关于移栽时如何保护根系、如何让幼苗尽快适应新环境的讲解后,我实践了一下,感觉苗长得比以前快多了,而且成活率也高了很多。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在手把手地教你,让你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系统、实用的育苗解决方案。我之前种植蔬菜,主要依靠经验,但很多时候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遇到一些瓶颈。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育苗的“百科全书”。 它从种子处理、基质配制、播种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炼苗移栽,几乎涵盖了育苗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而且,书中对于每一个环节的讲解都非常深入,不仅仅是“怎么做”,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这让我对育苗的科学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它解释了为什么某些种子需要特定的温差来催芽,或者为什么某些病害容易在潮湿的环境下发生。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能够举一反三,更好地应对实际种植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评分

我之前在育苗过程中,最大的困扰就是如何应对各种病虫害,尤其是那些突如其来的病症,往往让我措手不及。这本书在这方面简直是我的“救星”。它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常见苗期病虫害的症状、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方法,并且区分得很清楚,不容易混淆。 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猝倒病”的讲解,它不仅描述了猝倒病的典型症状,还分析了诱发猝倒病的高湿、低温、不透气等条件。并且,它给出了非常实用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比如对育苗盘进行消毒,控制浇水量,保证通风等。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在育苗前期就格外注意这些细节,果然,今年我的苗期病害发生率明显降低了很多。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相当地系统化,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蔬菜育苗各个环节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我特别欣赏它在病虫害防治这块的逻辑性,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病虫害和药剂,而是从预防、识别、发生原因到综合防治,层层递进地展开。比如,对于一些常见的苗期病害,书中详细描述了病症的初期表现,以及在什么样环境下容易发生,这样我就可以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而不是等到病害发生了再去亡羊补牢。 而且,它在介绍防治方法时,也强调了“绿色”和“无公害”的理念,优先推荐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对化学农药的使用也有严格的指导,比如如何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以及施药的最佳时机和剂量。这一点对我这种注重环保和食品安全的人来说,非常重要。我记得书中有一段讲到蚜虫的防治,它不仅仅是介绍了几种生物农药,还深入分析了蚜虫的发生规律,以及如何通过改善通风、清除杂草来减少其发生几率。这种多角度的分析,让我对病虫害防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地充实,几乎囊括了蔬菜育苗各个方面的知识。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是一本实操性很强的指导手册。我感觉,只要认真阅读并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实践,即使是新手,也能在蔬菜育苗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 我个人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病虫害综合防治”这部分的内容。它不是简单地介绍几种农药,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讲解如何通过优化栽培环境、培育健壮植株、利用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来达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目的。这种“治未病”的理念,对于追求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现代农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让我认识到,真正的病虫害防治,不是简单的“打药”,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评分

这本书在讲到不同蔬菜的育苗技术时,分类非常清晰,从茄果类到瓜类,再到绿叶类,每个类别都单独成章,并且针对性地介绍了它们的育苗要点。我之前比较关注的是瓜类蔬菜的育苗,比如西瓜和甜瓜,它们对育苗环境的要求比较特殊,容易出现徒长或者死苗。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很多指导,比如如何控制育苗期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育苗容器。 我尤其记得书中关于西葫芦育苗的讲解,它强调了前期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但后期又要注意通风降温,以防止徒长。书中还提到了如何进行蹲苗,以及如何判断蹲苗的时机。这些细节的指导,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我之前也尝试过育瓜类苗,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现在有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在这方面有了更大的信心。

评分

作为一个对蔬菜育苗有一定兴趣的读者,我发现这本书在介绍绿叶类蔬菜育苗技术时,写得非常到位。绿叶类蔬菜,比如生菜、菠菜等,生长周期短,对育苗的要求相对简单一些,但想要培育出优质的幼苗,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书中对于绿叶类蔬菜的播种密度、出苗后的管理,以及如何防止“生理性病害”,比如“僵苗”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我之前就遇到过生菜出苗后生长缓慢的问题,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看了这本书后,我才了解到,可能是由于育苗基质过于板结,或者光照不足造成的。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比如定期松土、增加光照,以及合理施用生长调节剂等,都非常有针对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