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高频电子线路(第4版)
:45.00元
作者:高吉祥 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121281129
字数:
页码: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为高等学校电子类和其他相近专业而编著的教材。
内容提要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为高等学校电子类和其他相近专业而编著的教材。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主要介绍了简单谐振回路及各种滤波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噪声与干扰,高频功率放大器和功率合成技术,各类正弦振荡器,频谱变换电路,数字调制及解调电路,反馈控制电路,频率合成技术,无线电接收与发射设备,单片射频收发芯片的原理及应用。
目录
目 录
绪论
0.1 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
0.2 通信系统的组成
0.3 本课程的特点
第1章 谐振回路
1.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
1.1.1 高频电路中的元件
1.1.2 高频电路中的有源器件
1.2 简单谐振回路
1.2.1 串联谐振回路
1.2.2 并联谐振回路
1.3 滤波器
1.3.1 石英晶体谐振器
1.3.2 集中滤波器
1.3.3 衰减器与匹配器
本章小结
习题一
第2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2.1 概述
2.2 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与参数
2.2.1 共发射极混合π型等效电路
2.2.2 形式等效电路(网络参数等效电路)
2.3 谐振放大器
2.3.1 单级单调谐放大电路
2.3.2 多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2.4 宽频带放大器
2.4.1 单级差分宽频带放大器
2.4.2 展宽放大器频带的方法
2.4.3 集成电路谐振放大器及其典型应用
2.4.4 射频宽带放大器
本章小结
习题二
第3章 噪声与干扰
3.1 概述
3.2 噪声的来源和特点
3.2.1 电阻的热噪声
3.2.2 二极管的噪声
3.2.3 晶体三极管的噪声
3.2.4 场效应管噪声
3.2.5 接收天线噪声
3.3 噪声系数计算方法
3.3.1 噪声系数的定义
3.3.2 信噪比与负载的关系
3.3.3 用额定功率和额定功率增益表示的噪声系数
3.3.4 多级放大器噪声系数的计算
3.3.5 等效噪声温度
3.3.6 晶体管放大器的噪声系数
3.3.7 噪声系数与灵敏度
3.3.8 噪声系数的测量
3.4 降低噪声系数的措施
3.5 工业干扰与天电干扰
本章小结
习题三
第4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与功率合成技术
4.1 概述
4.2 谐振功率放大器分析
4.2.1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4.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析
4.3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组成
4.3.1 直流馈电线路
4.3.2 输入/输出匹配网络
4.3.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实用电路实例
4.4 丁类(D类)功率放大器
4.4.1 电流开关型D类放大器
4.4.2 电压开关型D类放大器
4.5 宽带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4.5.1 传输线变压器
4.6 功率合成器
4.6.1 功率合成与分配网络应满足的条件
4.6.2 功率合成(或分配)网络原理
4.6.3 功率合成电路举例
4.7 射频模块放大器和集成功率放大器简介
4.7.1 射频模块放大器
4.7.2 集成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及应用简介
4.8 高频宽带放大器设计举例
本章小结
习题四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
5.1 概述
5.2 反馈振荡器
5.2.1 反馈振荡器原理
5.2.2 振荡器平衡状态的稳定条件
5.3 振荡器的分析方法
5.4 互感耦合振荡器
5.4.1 单管互感耦合振荡器
5.4.2 差分对管互感耦合振荡器
5.5 LC正弦振荡器
5.5.1 构成三点式振荡器的原则(相位判据)
5.5.2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考毕兹振荡器
5.5.3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哈特莱振荡器
5.5.4 电容三点式与电感三点式振荡器比较
5.5.5 改进型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5.6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5.6.1 频率准确度和频率稳定度
5.6.2 频率稳定度分析
5.6.3 提高频率稳定度的措施
5.7 石英晶体振荡器
5.7.1 石英谐振器的性能和等效电路
5.7.2 石英晶体振荡器
本章小结
习题五
第6章 频谱变换电路
6.1 概述
6.2 模拟乘法器
6.3 普通调幅波的产生和解调电路
6.3.1 幅度调制
6.3.2 普通调幅波的产生电路
6.3.3 普通调幅波的解调电路
6.4 抑制载波调幅波的产生和解调电路
6.4.1 抑制载波调幅波的产生电路
6.4.2 DSB/SC AM波解调电路
6.5 混频电路
6.6 倍频器
6.7 调角波的基本性质
6.7.1 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的概念
6.7.2 调相波和调频波
6.7.3 调频波的频谱和频谱宽度
6. 8 直接调频电路
6.8.1 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
6.8.2 晶体振荡器直接调频电路
6.8.3 电容话筒调频电路
6.9 间接调频电路
6.10 调频波的解调
6.10.1 斜率鉴频器
6.10.2 相位鉴频器
6.10.3 比例鉴频器
6.10.4 移相乘积鉴频器
6.10.5 脉冲均值鉴频器
*6.10.6 锁相环鉴频器
*6.10.7 跟相环鉴频器
6.11 限幅器
6.11.1 晶体二极管限幅器
6.11.2 晶体三极管限幅器
本章小结
习题六
第7章 数字调制解调电路
7.1 概述
7.2 二进制振幅键控(ASK)调制与解调
7.2.1 ASK调制
7.2.2 ASK解调
7.3 二进制频移键控(FSK)调制与解调
7.3.1 FSK信号的产生
7.3.2 FSK信号的解调
7.4 二进制相位键控(PSK)调制与解调
7.5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
7.5.1 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MASK)系统
7.5.2 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MFSK)系统
7.5.3 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MPSK)系统
7.6 正交振幅调制(QAM)
7.6.1 QAM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7.6.2 8QAM
7.6.3 16QAM
本章小结
习题七
第8章 无线电技术中的反馈控制电路
8.1 反馈控制系统的概念
8.1.1 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和特点
8.1.2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分析
8.2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
8.2.1 AGC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
8.2.2 放大器的增益控制——可控增益电路
8.2.3 AGC控制电压的产生——电平检测电路
8.2.4 AGC电路举例
8.3 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
8.3.1 AFC电路的组成和基本特性
8.3.2 AFC电路的应用举例
8.4 自动相位控制(APC)电路(锁相环路PLL)
8.4.1 锁相环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8.4.2 锁相环路的跟踪性能——锁相环路的线性分析
8.4.3 锁相环路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八
第9章 频率合成技术
9.1 频率合成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9.2 直接模拟频率合成法
9.2.1 非相干式直接合成器
9.2.2 相干式直接合成器
9.2.3 频率漂移抵消法(外差补偿法)
9.3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法
9.3.1 直接数字合成基本原理
9.3.2 信号的频率关系
9.3.3 噪声分析
9.3.4 直接数字合成信号源实例
9.3.5 任意波形的产生方法
9.3.6 设计举例
9.4 间接频率合成法(锁相环路法)
9.4.1 脉冲控制锁相法
9.4.2 间接合成制减法降频(模拟锁相环路法)
9.4.3 间接合成制除法降频(数字锁相环路法)
本章小结
习题九
第10章 无线电接收与发射设备
10.1 概述
10.2 无线电接收机
10.2.1 无线电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0.2.2 CXA1019 芯片构成的多波段收音机
10.2.3 CXA1238 芯片构成的多波段收音机
10.3 调频发射机
10.3.1 调频发射机的性能指标
10.3.2 FM调制器
10.3.3 前级功率放大器
10.3.4 末级功率放大器
10.
作者介绍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67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改名为电子科技大学)雷达系,毕业后分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303工厂工作,主要从事雷达研制工作,恢复高考制度后,1978年考入国防科大研究生,1981年留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从事雷达研制、电子对抗设备的研制,FM广播和电视产品的研制工作。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一项,部委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四项,四等奖一项。编写出版教材20多本。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朴实,但内容却是实实在在的干货。我是一名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做预习。老师推荐了这本书,说它是一本经典教材,内容权威。我花了几天时间浏览了一下目录和一些重点章节,发现它确实非常适合作为学习的参考。书中关于传输线理论的讲解非常透彻,从电磁场和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逐步推导出传输线的电压和电流关系,以及阻抗的定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驻波比的解释,以及如何利用史密斯圆图来解决阻抗匹配问题。这部分内容对于我理解高频电路中的信号传播和能量传输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关于放大器在高频下的稳定性分析,以及如何设计匹配网络来提高增益和减小噪声,都写得非常清晰。我感觉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通过大量的图例和算例,帮助读者理解复杂的概念。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就像一座宝藏,可以不断地从中汲取知识,为我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非常适合用来构建扎实的高频电路知识体系。
评分作为一名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巩固和深化高频电子线路知识的书籍。市面上的书很多,但真正能够让我眼前一亮的却不多。《高频电子线路(第4版)》就是其中之一。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微带线和带状线的分析部分很感兴趣。书中详细介绍了这些传输线的电磁场分布、特性阻抗、传播延迟以及损耗等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且给出了多种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比如如何根据PCB板的尺寸和介质材料来设计特定阻抗的微带线。这对于我进行PCB布局和信号完整性分析非常有帮助。此外,关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书中对AB类、B类、C类放大器的功率效率、增益、失真等性能指标的分析也十分深入,并提供了不同拓扑结构的设计考量。我一直在做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优化工作,这本书中的内容恰好能够指导我找到突破口,解决一些长期存在的性能瓶颈。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都非常强,让我感觉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同行交流,学到的知识能够直接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能帮助我提升工作效率和设计水平。
评分拿到这本《高频电子线路(第4版)》的时候,我本来是抱着解决手头一个项目上的燃眉之急的心态去的。项目涉及到一个射频前端的设计,我对高频部分的理解一直有些模糊,尤其是在阻抗匹配和滤波器的设计上,总是觉得差了那么一点火候。翻开书,最先吸引我的是它清晰的排版和丰富的图示,这对于我这种需要直观理解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关注了那些关于S参数在射频电路分析中的应用的部分,作者的讲解非常到位,从理论推导到实际应用,循序渐进,让我茅塞顿开。特别是关于如何利用S参数来分析放大器的稳定性,以及如何通过S参数来指导匹配网络的优化,这部分内容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书里还提供了不少实际案例,模拟了不同场景下的电路设计和调试过程,这让我感觉不仅仅是在读书,更像是在和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交流,能够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宝贵经验。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每一个章节,但仅从前期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已经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我的项目推进无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期待后续的学习。
评分说实话,当初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名字里的“正版现货”,当时急需一本能够系统梳理高频电子线路知识的书,而且不想等到天荒地老,所以看到“正版现货”就果断下单了。拿到书后,我第一印象是它的分量感,感觉内容很扎实。我主要看的是关于振荡器和混频器设计的部分,因为我最近在做一个无线通信模块,需要自己设计一个本地振荡器来配合混频器工作。书里对不同类型振荡器的原理、特点以及设计要点都有详细的介绍,比如LC振荡器、晶体振荡器等等,并且给出了相应的电路图和参数计算方法,让我对如何选择合适的振荡器以及如何优化其性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混频器的部分也是如此,从原理到实际电路实现,再到如何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提高变频效率,都讲得很细致。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不同器件在高频工作特性上的分析,比如场效应管在高频下的寄生效应,以及如何通过电路设计来克服这些不利影响。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相当不错,对于想要深入理解高频电路设计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本值得入手的好书,它的内容确实能帮我解决不少实际问题。
评分我之前一直觉得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玄学”,很多东西理解起来云里雾里的,尤其是涉及到很多参数和公式的时候,感觉望而却步。偶然间看到这本《高频电子线路(第4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没想到给了我很大的惊喜。我关注的重点是关于滤波器设计的部分。书中对不同类型的滤波器,比如巴特沃斯、切比雪夫、贝塞尔滤波器的原理、设计公式以及性能指标都做了非常详尽的介绍。它不仅仅给出了公式,还解释了这些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以及如何在实际设计中进行选择和优化。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设计流程,从确定中心频率、带宽、衰减特性,到选择滤波器类型,再到计算元件值,每一步都讲解得非常清楚。而且,书里还提到了很多实际设计中容易遇到的问题,比如元件的寄生参数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来补偿这些影响。这本书让我对滤波器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感觉以前那些模糊的概念一下子清晰起来,解决了我长期以来在这方面的困惑,让我觉得高频电路设计也没那么难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