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智能控制工程及其应用实例/光机电一体化丛书
定价:26.00元
作者:罗均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3-01
ISBN:97875025664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介绍了智能控制的理论、方法、系统设计及其实现技术,突出反映了智能控制在外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实例。首先介绍了智能控制的产生、发展及与传统控制的区别;然后阐述了智能控制的知识工程基础、基于知识的专家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分级递阶智能控制、进化算法与遗传算法;后给出了智能控制在工业控制、机器人及路径规划中的应用实例。
本书可供自动控制、机械电子工程、系统工程、经济管理、运筹学、计算机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
目录
章 绪论
1.1 传统控制的发展及其困难
1.1.1 传统控制的产生及其发展
1.1.2 传统控制所面临的困难
1.2 人工智能的定义与发展
1.2.1 人工智能的定义
1.2.2 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
1.3 智能控制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1.3.1 智能控制的产生与发展
1.3.2 智能控制的结构与特点
1.4 智能控制与传统控制
1.5 智能控制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智能控制的知识工程基础
2.1 知识表示
2.1.1 一阶谓词逻辑法
2.1.2 产生式表示法
2.1.3 语义网络表示法
2.1.4 框架表示法
2.2 知识利用
2.2.1 搜索
2.2.2 推理
2.3 知识获取
2.3.1 机器学习的发展
2.3.2 机器学习的分类
2.3.3 机械式学习
2.3.4 归纳学习
2.3.5 指导学习
第3章 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及专家控制
3.1 专家系统与专家控制系统
3.2 专家系统的产生及其原理
3.2.1 专家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3.2.2 专家系统的原理
3.2.3 专家系统的分类
3.2.4 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
3.2.5 黑板模型
3.2.6 知识获取
3.3 专家系统的实现
3.3.1 专家系统的设计原则
3.3.2 专家系统建立的步骤
3.4 专家控制器的设计
3.4.1 专家控制系统的产生
3.4.2 专家控制器的组成
3.4.3 直接专家控制系统的设计
3.4.4 间接专家控制系统的设计
第4章 基于模糊推理的智能控制系统
4.1 模糊控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4.2 模糊集合及其基本运算
4.2.1 普通集合
4.2.2 模糊集合
4.2.3 模糊关系
4.2.4 模糊推理
4.3 模糊控制原理
4.3.1 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
4.3.2 确定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4.3.3 输入模糊化
4.3.4 模糊推理决策
4.3.5 逆模糊化
4.4 自适应模糊控制器
4.4.1 性能测量
4.4.2 控制对象的增量模型
4.4.3 控制规则库的修正
4.4.4 尺度变换因子的选择
4.4.5 设计步骤
4.5 模糊控制软件开发工具
4.5.1 Motorola模糊控制软件
4.5.2 美国FIDE模糊推理开发环境
4.5.3 德国模糊逻辑系统的软件工具fuzzy TECH
4.6 模糊控制应用实例
4.6.1 电热炉温度控制的模糊控制
4.6.2 模糊控制全自动洗衣机
第5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
5.1 概述
5.1.1 人脑神经网络
……
第6章 分级递阶智能控制
第7章 进化计算与遗传算法
第8章 智能控制工程的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讲,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又是一本讲高深理论的教科书吧?”但紧接着,“应用实例”几个字又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对自动化和机器人领域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一直觉得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能够衡量一个技术是否成熟、是否有价值,关键在于它在实际工程中的表现。而“光机电一体化丛书”这个定位,则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光机电一体化,听起来就充满了科技感,它代表着将精密机械、先进光学与智能电子控制完美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基石。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阐述智能控制在光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具体作用,比如如何通过智能算法来提升系统的精度、速度和可靠性。我猜想书中会包含许多生动的案例,比如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智能传感器网络、高精度激光加工设备中的闭环控制系统、甚至是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微型精密驱动装置。能够看到这些理论如何一步步转化为实际的解决方案,对于我这样希望将技术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的人来说,无疑是极具启发性的。我期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分析和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数学公式层面。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书名《9787502566449 智能控制工程及其应用实例/光机电一体化丛书》虽然乍看之下有些技术范儿十足,但恰恰是这种“专业”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理解现代工程技术核心的书籍,而“智能控制工程”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特别吸引我的是“应用实例”这几个字,我一直认为,脱离实际应用的理论研究往往难以真正落地,而鲜活的应用案例则是检验和深化理论理解的最佳途径。同时,“光机电一体化丛书”这个系列名称,更将这本书的定位指向了高科技产业的前沿。光机电一体化,这个融合了光学、机械、电子和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化系统,是当前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精密仪器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智能控制在光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具体实现方式,比如如何通过先进的控制算法来优化系统的性能,提高响应速度和精度。我尤其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具体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例如复杂机械臂的协同运动控制、高精度光学扫描仪的反馈调节机制、甚至是智能制造中的关键设备控制策略。能够看到这些理论知识如何转化为实际的工程解决方案,对于我这样希望提升自身在这一领域专业能力的人来说,将是极其宝贵的学习资源。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初初一看,可能会让一些读者觉得距离遥远,仿佛是一本只属于专家学者的“天书”。然而,在我看来,它所涵盖的“智能控制工程”和“应用实例”恰恰是当下科技发展最热门、最有价值的领域之一。尤其“光机电一体化丛书”的标签,更是直接点明了其在精密制造、自动化装备等关键产业中的核心地位。我一直关注着科技前沿的发展,特别是那些能够将不同技术领域融会贯通,创造出全新价值的交叉学科。光机电一体化正是这样一种融合了光学、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科学的强大力量,它赋予了机器“智慧”和“灵巧”,让它们能够执行越来越复杂和精密的任务。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智能控制的核心概念,比如如何利用传感器获取信息,如何通过控制器进行决策和调整,以及如何驱动执行器完成动作。更重要的是,那些“应用实例”——它们将是理论付诸实践的最佳桥梁。我希望书中能看到诸如工业机器人臂的精准轨迹控制、无人机飞行的姿态稳定系统、精密光学仪器的自动对焦模块等实际案例的深度剖析,它们将帮助我理解理论在真实世界中的运作方式,以及如何克服工程实践中的种种挑战。这本书,或许就是通往掌握这些前沿技术的一把关键钥匙。
评分我最近在寻找一些关于高级控制理论的书籍,尤其是那些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这本书的书名《9787502566449 智能控制工程及其应用实例/光机电一体化丛书》虽然稍显专业,但“智能控制工程”和“应用实例”这几个关键词立刻吸引了我。我一直觉得,学习技术类的知识,光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问题中去。我个人对光机电一体化领域非常着迷,因为它代表了现代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尖端水平,比如精密光学仪器、航空航天设备、先进的医疗器械等等,都离不开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支撑。这本书的“应用实例”部分,我猜想应该会包含一些非常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性能的伺服系统,如何进行机器视觉的集成与控制,或者如何构建一个自主导航的机器人平台。我非常希望它能详细讲解不同类型智能控制器的原理和特点,比如模型预测控制(MPC)、自适应控制、模糊逻辑控制等,并且能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它们在解决复杂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问题上的优势。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代码示例或者仿真演示,那就更完美了,这对于我这样的实践派来说,能极大地加速学习过程,让我更快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先进的控制技术,并将其运用到我自己的项目中去。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确实很“硬核”,乍一看就让人觉得它是一本偏学术、技术性很强的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从书名和“光机电一体化丛书”这个定位来看,就能预感到它在智能控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我尤其好奇的是“应用实例”这部分,通常来说,理论性的书籍如果能辅以大量实际案例,会大大提升其可读性和实用性。我一直对光机电一体化这个方向很感兴趣,它融合了光学、机械、电子和控制等多个学科,是现代精密仪器、自动化设备的核心技术。想象一下,一台精密的激光雕刻机,或者一个高度自动化的工业机器人,背后都是光机电一体化在发挥作用。这本书如果能把这些复杂的原理通过具体实例剖析清楚,那对我来说简直是福音。我非常期待它能讲解一些前沿的智能控制算法,比如PID控制的升级版,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或者更先进的深度学习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同时,也希望它能涵盖一些实际的工程问题,比如如何解决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问题,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实现精确的定位和运动控制。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想要在智能控制领域深入探索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资源,让我看到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路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