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食品安全学-第2版
定价:34.00元
售价:30.9元
作者:丁晓雯,柳春红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65516092
字数: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食品安全学(第2版)》是关于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预防措施的教材,在食品科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食品安全学(第2版)》分10章,内容涉及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现状;生物性污染、农用化学品、有害元素、有害有机物、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加工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食物中毒及其预防;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保障体系等。
《食品安全学(第2版)》主要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及其他与食品、农产品生产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食品管理及食品安全相关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1.1.1 食品安全的定义
1.1.2 食品安全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1.3 食品污染分类
1.2 食品安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2.1 食品安全的发展历史
1.2.2 食品安全的现状
1.2.3 食品安全面临的挑战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生物性污染与食品安全
2.1 细菌污染与食品腐败变质
2.1.1 细菌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2.1.2 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2.1.3 食品腐败变质的危害与控制措施
2.2 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与食品安全
2.2.1 霉菌及其毒素概述
2.2.2 霉菌毒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2.3 病毒、寄生虫的污染与食品安全
2.3.1 病毒污染与食品安全
2.3.2 寄生虫污染与食品安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 农用化学品与食品安全
3.1 滥用氮肥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3.1.1 氮肥概述
3.1.2 滥用氮肥对农产品的污染
3.1.3 滥用氮肥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2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3.2.1 农药概述
3.2.2 食品中残留农药的来源
3.2.3 食品中残留农药对健康的危害
3.2.4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控制措施
3.3 兽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3.3.1 兽药残留概述
3.3.2 抗菌类药物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3.3.3 激素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3.3.4 其他兽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 有害元素与食品安全
4.1 有害元素污染食品概况
4.1.1 食品中有害元素的来源
4.1.2 影响有害元素毒性的因素
4.2 汞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4.2.1 食品中汞的来源
4.2.2 食品中汞残留的危害
4.2.3 控制食品中汞残留的措施
4.3 镉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4.3.1 食品中镉的来源
4.3.2 食品中镉残留的危害
4.3.3 控制食品中镉残留的措施
4.4 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4.4.1 食品中铅的来源
4.4.2 食品中铅残留的危害
4.4.3 控制食品中铅污染的措施
4.5 砷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4.5.1 食品中砷的来源
4.5.2 食品中砷残留的危害
4.5.3 控制食品中砷污染的措施
4.6 其他限量元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4.6.1 铬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4.6.2 铝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4.6.3 稀土元素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第5章 有害有机物与食品安全
第6章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
第7章 加工食品的安全性
第8章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第9章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第10章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保障体系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很专业、很稳重的感觉,和“食品安全”这个主题非常契合。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被它厚实的书脊和清晰的字体吸引,感觉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读的学术著作。虽然我还没有开始正式阅读,但只是翻阅目录,就看到了许多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但又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领域。从农产品源头到加工、流通、消费的整个链条,再到一些具体的食品危害物质、检测技术、风险评估方法,甚至还涉及到了食品安全管理法规和国际标准,这些内容涵盖得非常全面。我特别好奇关于“食品危害物质”的部分,不知道书中是如何详细阐述这些物质的来源、特性、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另外,我一直对食品的检测技术很感兴趣,比如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方面的求知欲。整体来说,这本书给我一种“内容翔实、体系完整”的初步印象,我期待着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够系统地学习到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更好地保障自己和家人的饮食健康。这本书给我带来的第一感觉就是它是一本值得信赖的专业书籍,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食品安全更科学、更系统的认知体系。
评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是家庭的中心,而孩子的健康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我一直想了解更多关于儿童食品安全的知识,尤其是如何为宝宝选择安全放心的食物,以及如何避免一些潜在的食品危害。这本书的“食品安全学”主题,让我猜测它可能会包含一些针对婴幼儿、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的食品安全内容。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针对儿童的食品,在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营养配比等方面,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和标准?例如,关于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安全性,是否会有专门的章节来分析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另外,我特别关注儿童食品中的添加剂问题,比如某些色素、香精、甜味剂等,它们对处于发育期的孩子可能造成怎样的影响?这本书如果能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家长识别和规避这些风险,将是无价之宝。我还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儿童过敏原的知识,以及如何为有过敏史的儿童选择安全的食品。这本书如果能成为家长们的“育儿安全指南”,我将非常欣慰。
评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标准和管理体系各不相同,这给我这样的消费者带来了一些困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与法规”方面的内容。我好奇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例如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ISO 22000等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解释它们的核心原则和应用方法。了解这些,能够帮助我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逻辑。另外,书中是否会对比不同国家在某些特定食品类别上的安全标准差异,例如,在农药残留限量、食品添加剂使用等方面,是否存在显著的不同,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全球视野下的食品安全认知,理解国际贸易对食品安全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解读和比较不同来源的食品安全信息。这本书如果能提供这样的跨文化、跨区域的食品安全视角,将对我非常有启发。
评分最近几年,关于食品溯源和追责的讨论越来越多,这让我意识到食品安全不仅仅是生产环节的问题,更是整个供应链上的责任体现。这本书的“食品安全学”主题,让我猜想它很可能会探讨建立一个完善的食品溯源体系的重要性。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比如二维码、区块链等,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这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责任感,也能在出现问题时,迅速定位源头,减少损失。我特别想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建立这样一个完整的溯源体系会面临哪些挑战,以及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另外,书中是否会涉及食品召回制度的有效性,以及消费者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权益保障问题?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如何才能在第一时间获取真实、准确的食品安全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恐慌?这本书如果能为我们提供这些方面的指导,将极大地增强我们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我对这本书寄予厚望,希望它能为构建一个更加透明、负责任的食品安全环境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学习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系统性知识非常渴望。这本书的标题“食品安全学-第2版”让我意识到它可能是一本非常权威的教材或参考书。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涵盖的具体内容了。我希望它能够从基础理论讲起,深入浅出地解释食品安全学的核心概念,比如食品安全的基本原则、危害分类、风险管理策略等等。对于“第2版”的更新,我更是充满了期待,不知道它是否加入了最新的科研成果、行业动态以及国际标准的变化。例如,近些年出现的关于“基因编辑食品”或“新型食品配料”的安全性讨论,这本书是否会涉及?我特别好奇书中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方面会介绍哪些前沿的检测方法,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还是会包含更多分子生物学、甚至人工智能辅助的检测技术?作为一名学生,我需要一本能够帮助我构建扎实理论基础,同时又能跟上时代步伐的书籍。我非常看好这本书,认为它能成为我学习道路上的得力助手。
评分我是一个对食品化学非常感兴趣的人,尤其是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这本书的标题“食品安全学”让我立刻联想到,它很可能包含一些关于食品添加剂、污染物、以及加工助剂的深入讨论。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讲解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使用规范,以及它们在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时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例如,我一直对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感到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提供相关的科学解释?此外,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天然毒素,比如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以及它们在粮食、坚果等食品中的存在和危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这些复杂的化学概念,并提供权威的参考资料。对于“食品污染物”这一部分,我特别希望能了解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例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以及它们对人体长期暴露可能造成的慢性影响。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详实的科学依据和数据,将对我非常有价值,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病从口入”的科学原理。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我深知“病从口入”的重要性,食品安全更是健康基石中的重要一环。这本书的“食品安全学”主题,让我联想到它很可能深入探讨“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种类的食品危害物质,比如微生物、化学污染物、物理性危害等,究竟会对人体造成怎样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例如,长期摄入含有过量重金属的食品,会对神经系统、肝脏等器官造成怎样的损害?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又可能引发哪些疾病,比如食源性疾病?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食品安全与慢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之间的研究成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解释这些复杂的健康问题,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要注意食品安全,它不仅仅是为了避免眼前的“拉肚子”,更是为了我们长远的身体健康。这本书如果能为我们建立起一个关于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的科学认知体系,将极大地激发我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
评分我是一名美食爱好者,喜欢尝试各种各样的食材和烹饪方式,但同时也意识到,美味的背后也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食品安全风险。我对这本书的“食品安全学”主题,特别关注其中可能涉及到的“食品加工与烹饪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在不同的烹饪方法下,食物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和物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例如,高温烹饪是否能有效杀灭致病菌?低温储存是否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油炸、烧烤等烹饪方式是否会产生有害物质,比如丙烯酰胺?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安全烹饪的实用建议,比如保持食材的新鲜度、避免交叉污染、控制烹饪温度和时间等?我还想了解,在一些传统食品的加工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环节,比如发酵食品的二次污染风险。这本书如果能结合美食和安全,提供一些接地气的、可操作的建议,对我这样的烹饪爱好者来说将是极大的福音,让我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安心无忧。
评分作为一名刚刚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通消费者,我对市面上各种信息感到有些茫然。这本书的出现,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向前。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书名和作者单位来看,就足以让我对其专业性和权威性产生高度的信任。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学术的严谨和对知识的尊重。我尤其关注书中可能涉及到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风险评估”等章节,因为我认为了解这些宏观层面的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微观层面的食品安全事件为何发生,以及如何从源头上进行防范。我设想,这本书会详细解释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需要建立怎样的管理制度,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同时,风险评估的方法论也让我感到好奇,它是否会像医学诊断一样,有一套科学的流程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食品安全知识框架,不再被一些片面的信息所误导,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这本书就像一本“食品安全百科全书”,让我看到了学习和理解这个复杂领域的可能性。
评分我一直认为,科学的食品安全教育是提升全民食品安全素养的关键。这本书的“食品安全学”主题,让我猜测它很可能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还包含了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科普与教育”的内容。我希望书中能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帮助大家建立起科学的食品消费观念。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解释如何阅读食品标签,理解其中的各种信息,比如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对于一些常见的食品安全误区,比如“不吃转基因就是安全的”或者“有机食品绝对安全”,这本书是否会进行科学的辨析和澄清?我还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识别不安全食品的技巧,比如观察食品的外观、气味、质地等,以及在发现疑似食品安全问题时,应该如何进行投诉和举报。这本书如果能够成为一本优秀的食品安全科普读物,帮助更多的人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那将非常有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