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一代天氣雷達産品應用技術論文集(2005-2010)
定價:70.00元
作者:柴秀梅
齣版社:氣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502951757
字數:
頁碼:43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新一代天氣雷達産品應用技術論文集(2005-2010)》收錄的內容來自2005—2010年雷達學術年會徵集到的論文,共計54篇。內容包括:暴雨、強冰雹、龍捲、颮綫雷雨大風、颱風等的多普勒天氣雷達監測和預警學術論文。
內容提要
《新一代天氣雷達産品應用技術論文集(2005-2010)》主要從曆年來雷達氣象學委員會徵集的論文中,篩選齣具有業務使用或科學研究價值的文章,這些文章大多來自基層颱站的氣象工作者的手筆,涵蓋瞭新一代天氣雷達在近幾年發生的災害性天氣發生發展成因、預報難點、預報技術等方麵的應用情況,提齣瞭可供預報業務藉鑒的預報著眼點和結論,基本上反映瞭自1998年開始建站以來我國新一代天氣雷達的應用情況和技術發展水平。
《新一代天氣雷達産品應用技術論文集(2005-2010)》可作為氣象颱站預報人員進行業務經驗交流使用,也可作為雷達颱站機務人員、科研人員的參考用書。
目錄
序
2010年
北京城區兩次突發性強對流暴雨的對比分析
形成持續性暴雨的三種迴波係統
“3.5”閩北罕見冰雹過程CINRAD迴波特徵
強對流天氣在風廓綫産品上的前兆特徵分析
“09.11”冀南特大暴雪的多普勒雷達特徵分析
一次突發性暴雨的前兆特徵分析
初春降水多相態轉化成因及雷達迴波分析
“藍金”模式在華北一次冷渦強降水中的應用
“20090719”緻災冰雹的多普勒雷達迴波特徵分析
2009年
奧運氣象服務中的短時預報及預警
一次強對流天氣的閃電雷達特徵分析
強降水引發柳州“7.5”洪水的多普勒雷達産品分析
天山北坡一次強對流風暴[)oppler雷達迴波演變特徵分析
用多普勒雷達資料識彆雹暴的形成和演變
2008年
一次陣風鋒觸發的局地強冰雹天氣過程分析
利用CINRAD/SA雷達製作雷雨大風臨近預報和預警
京津及鄰近地區暖季強對流風暴的氣候分布特徵
多普勒雷達産品對重大災害性天氣特徵分析
一次大範圍大風天氣多普勒雷達資料特徵分析
雷達觀測的渤海灣海陸風輻閤綫與自動站資料的對比分析
重慶2008年7月21日颮綫過程天氣分析
一次典型降雹過程CINRAD/SB雷達資料分析
一次颮綫過程的多普勒雷達資料分析
多普勒雷達分析我國華東地區登陸颱風軸對稱降水特徵
一次冰雹大風天氣的多普勒雷達迴波特徵分析
“浣熊”颱風的多普勒雷達風場結構和移動路徑研究
CINRAD/CC雷達資料在麗江冰雹探測中的應用研究
新一代天氣雷達對一次暴洪的監測和應用
準噶爾盆地南緣一次冰雹天氣的形成機理分析
石傢莊地區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綫特徵分析
一次蘇皖龍捲的多普勒雷達分析及其成因分析
2007年天津地區連續降雹多普勒雷達迴波特徵分析
2006年
北京地區夏季對流風暴雷達氣候的研究
弱冰雹雲雷達迴波結構特徵的分析
基於多部新一代天氣雷達産品的突發強對流天氣監測預警係統研究與應用
上海“050628'’一次強對流天氣過程的特徵與成因分析
一次颮綫天氣過程多普勒雷達産品分析及臨近預報
鷹潭市兩次強對流天氣過程雷達資料分析
一次強對流天氣綜閤分析
一次颮綫型“弓”型迴波的多普勒雷達特徵分析
CINRAD/CC對一次冰雹雲特徵的探測
冰雹指數剖析及在災害性強降水預報中的應用
一次低渦切變暴雨過程的多普勒雷達資料分析
淮北強龍捲天氣新一代天氣雷達産品分析及在臨近預報中的應用
多普勒雷達徑嚮速度資料在對流天氣預報中的應用
魯北地區強對流風暴CINRAD氣象産品統計特徵分析
應用雲圖和多普勒雷達速度場討論颱風“珍珠”與冷空氣的相互作用
颱風“麥莎”螺鏇帶迴波追蹤與實時降水估測分析
——溫州雷達臨近預報係統研究試驗
雷達産品在颱風“珍珠”暴雨落區預報中的應用
強烈雹暴“三體散射”的多普勒天氣雷達分析
2005年
哈爾濱0710局地短時暴雨的CINRAD/CC迴波特徵分析
一次強風暴的CINRAD/SA雷達産品特徵分析
一次城市超級風暴單體的特徵分析
“艾利”熱帶風暴多普勒雷達定位方法的探討
作者介紹
文摘
雷達觀測的渤海灣海陸風輻閤綫與自動站資料的對比分析
盧煥珍1趙玉潔1俞小鼎2馮金湖1
(1天津濱海新區氣象預警中心,天津300457;2中國氣象局培訓中心,北京100081)
摘要:為瞭研究渤海西岸海陸風的演變規律,應用天津新一代天氣雷達結閤地麵自動氣象站實時資料,統計分析2007年雷達監測到的由渤海灣海陸風導緻的邊界層輻閤綫的生消、演變規律,並研究雷達觀測的海陸風輻閤綫與自動站觀測的渤海灣海陸風的對應關係。結果錶明:1)雷達探測的沿海岸綫形成的邊界層輻閤綫對應的就是渤海灣海陸風輻閤綫;2)海陸風輻閤綫隻有在每年的5-9月纔能在雷達上觀測到,而且主要集中在6、9月;3)晴空環境下,當較強的一條海陸風輻閤綫沿海岸綫或在海上生成後移過雷達站,或直接生成在雷達站西北側時,自動站觀測顯示陸風轉為海風;4)雷達探測的海陸風輻閤綫強度越強,且其垂直伸展高度越高,對應的自動站觀測的海風風速越大。
關鍵詞:多普勒雷達 渤海灣海陸風輻閤綫 自動氣象站
引言
雷達在晴空情況下探測到的弱窄帶迴波一般都對應大氣邊界層內的輻閤綫。輻閤綫之所以會以窄帶迴波的形式呈現在雷達迴波上,存在兩種可能的機製。一種機製是輻閤綫上較強的湍流造成大氣摺射指數脈動較大而産生迴波,即所謂的Bragg散射,另外一種機製是昆蟲濃度沿著輻閤綫相對集中而産生強度的迴波。Wilson等(1994)利用多波長和雙偏振雷達對上述兩種機製的研究錶明,第二種機製在邊界層晴空窄帶迴波的形成中占據支配地位。
天津新一代天氣雷達地理位置正好位於渤海灣西岸的塘沽站,它能夠捕獲渤海灣海陸風中尺度天氣係統,並且提供高分辨率,包括空間1°×1km、時間間隔6分鍾的精細産品。在晴空環境下,天津新一代天氣雷達觀測到的邊界層輻閤綫的演變、進退與渤海灣西岸海陸風的變化密切相關。海陸風塘沽站全年均可觀測到,但夏季強於鼕季,海風強於陸風。海陸風雖然隻是由海陸溫差引起的距海岸綫幾十韆米的中尺度現象,但反過來又影響沿海地區的溫度場、濕度場和風場的分布[鬍,從而影響沿海地區工農業生産的布局,可見開展晴空環境下新一代天氣雷達觀測的渤海灣海陸風輻閤綫的研究對提高天氣預報(尤其是溫度和風的預報)準確率以及對沿海地區的工農業生産具有重大意義。
……
序言
我是一名從事野外測繪工作的技術人員,常年與地理環境打交道,天氣情況的好壞直接影響我們的工作進度和安全性。在一次行業交流會上,偶然得知瞭這本《新一代天氣雷達産品應用技術論文集(2005-2010)》,便立刻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的工作常常需要依賴精確的天氣預報,尤其是對短時強降水的預警,這對於我們規避風險至關重要。書中關於雷達數據在數值天氣預報模型中的應用,以及如何通過雷達反演降水強度和分布的章節,對我來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我尤其關注那些探討如何提高雷達預報時效性和準確性的技術細節,這能直接指導我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天氣雷達信息。書中引用的案例和數據,都是經過實際檢驗的,這讓我對書中的技術方法充滿信心。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進一步提升我理解和運用雷達氣象産品進行天氣預警的能力,為野外工作的安全和效率提供更堅實的技術支撐。這本書的齣版時間雖然是幾年前,但我相信其中蘊含的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至今仍具有重要的藉鑒意義。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厚重”且“實用”。從書名《新一代天氣雷達産品應用技術論文集(2005-2010)》來看,這是一本具有一定專業性和學術性的著作,內容涵蓋瞭那個時期天氣雷達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我是一名從事農林業生産的技術推廣人員,天氣狀況對農作物的生長和病蟲害防治至關重要。我一直關注如何利用氣象科技來提高農業生産的效率和效益。這本書中關於雷達在監測降雨、預警大風、判斷霜凍等方麵的應用,正是我工作中急需的知識。我希望能夠從中學習到如何更有效地解讀雷達數據,從而為農民提供更精準、更及時的農業氣象服務。書中對各種雷達産品的詳細介紹,以及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案例,讓我覺得這本書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我期待著能通過閱讀這本書,掌握更多先進的天氣雷達應用技術,並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的生産力,為現代農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個退休的氣象工作者來說,再次翻閱《新一代天氣雷達産品應用技術論文集(2005-2010)》是一種特彆的體驗。這本書匯集瞭那個時期我國天氣雷達技術發展的精華,記錄瞭我們這一代氣象人奮鬥的足跡。雖然我已經離開瞭工作崗位,但對氣象事業的熱情從未減退。這本書中的許多技術和方法,都是在我工作期間逐步發展和成熟的。我記得當年為瞭改進雷達産品的質量,我們付齣瞭多少努力,解決瞭多少技術難題。書中關於多普勒天氣雷達的産品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雷達數據進行精細化預報,都讓我迴憶起當年工作的點點滴滴。看到書中詳細介紹的各種算法和處理流程,我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不斷創新的精神。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部氣象科技發展的史料,它為後輩們提供瞭一個瞭解過去、啓迪未來的窗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更多年輕的氣象工作者從中汲取經驗,繼續推動我國氣象事業嚮前發展。
評分作為一名對氣象學充滿熱情的高中生,我在網絡上搜尋各種與氣象相關的學習資料時,偶然發現瞭這本書。我對天氣的形成、變化以及預測的原理一直充滿好奇,特彆是“新一代天氣雷達”這個概念,讓我覺得非常前沿和神秘。這本書的題目就極具吸引力,它暗示著書中內容是關於最新科技在氣象領域的應用。雖然書名為“論文集”,我擔心裏麵的內容會過於艱澀難懂,但當我實際翻閱時,發現其中一些章節雖然專業性很強,但作者們都努力地用相對易於理解的語言來闡述復雜的概念。書中對於不同雷達産品(如迴波強度、速度、譜寬等)的講解,以及它們各自代錶的物理意義,讓我大開眼界。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如何利用雷達數據識彆和跟蹤中尺度天氣係統,例如颮綫、颱風等的內容感到震撼。這些知識讓我意識到,我們日常接收到的天氣預報背後,是多麼復雜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支持。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天氣雷達的工作原理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認識,為我將來選擇大學專業和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深邃的藍色背景配閤著抽象的雷達波形圖案,簡潔而富有科技感,讓人一眼就能聯想到天氣監測和預警的專業領域。我平時就很關注天氣變化,尤其是極端天氣,總是希望能對它有更深入的瞭解。翻開這本書,厚重的紙張和清晰的排版立刻給人一種可靠的感覺。雖然我不是專業的氣象學者,但齣於對自然現象的好奇,我還是抱著學習的心態去閱讀。書中涉及的“新一代天氣雷達産品”這些術語雖然陌生,但作者們似乎很有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輔以大量的圖錶和案例分析,這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逐漸領略到其中精妙之處。特彆是其中關於雷達如何探測不同類型降水、識彆雷暴和冰雹的章節,讀來令人驚嘆,仿佛置身於一個微觀的科學世界。看到書中詳細介紹的各種雷達産品,我開始想象這些高科技設備如何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安全保障。我期待著能夠通過這本書,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轉化為對天氣現象更直觀的認識,從而在麵對各種天氣挑戰時,能夠有更充分的準備和更科學的應對。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對氣象科學的嚴謹性和實用性有瞭更深的體會,也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氣象學知識的興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