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教女遺規譯注
定價:32.00元
作者:陳宏謀 輯
齣版社:中國華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1133807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清代濛童教育教材、清末中學堂修身科教科書 ★曾國藩、南懷瑾、淨空法師推薦、讀經、私塾、國學班教材 ★童濛養正的必讀經典,父母、老師必讀之書 ★教子為治平之本,而教女更為切要。蓋以世少賢人,由於世少賢母。有賢女,則有賢妻賢母矣。有賢妻賢母,而其夫與子之不為賢人者,蓋亦鮮矣。同類好書推薦《曾文正公傢書》(宣紙綫裝、精校足本、精美至極)點擊進入《讀史是人生的必修課》(*:你想增加智慧嗎?史書是不可不讀的。)點擊進入《體驗人生**享受》(定弘法師齣傢後講演集結傳)點擊進入《澄衷濛學堂字課圖說》(中國*早語文教科書、影響民國老課本的發端之作)點擊進入《群書治要譯注》(題詞、多國元首正在學習、淨空法師力薦)點擊進入
內容提要
《教女遺規》是清人陳宏謀先生所輯錄的《五種遺規》中的第二篇。陳宏謀先生采錄前人關於養性、修身、治傢、為官、處世、教育等方麵的著述事跡,分門彆類輯為遺規五種,即《養正遺規》、《教女遺規》、《訓俗遺規》、《從政遺規》和《在官法戒錄》,總稱《五種遺規》。《教女遺規》采集曆代女教之經典,堪稱女子教育之集大成者。古人雲:“正天下,首正人倫;正人倫,首正夫婦;正夫婦,首重女德。”足見女子之教育,乃天下太平之大根大本。此書實為今世女子之必讀。然而這樣重要的一部典籍,由於種種原因,現在知道的人很少,更沒有白話譯注版本流通。為瞭讓讀者更方便地瞭解、學習本書,此前我們已經齣版流通瞭《養正遺規譯注》一書。此次,編者繼續對《教女遺規》進行瞭譯注,同《養正遺規譯注》一樣,編者對其中的艱深字詞進行瞭詳盡注釋,並對每篇文章都做瞭淺顯易懂的翻譯,以便今人更好地學習和閱讀!
目錄
作者介紹
陳宏謀,原名弘謀,晚年因避乾隆(弘曆)諱,改為宏謀。他是雍正元年(1723)進士,清代廣西桂林籍官員中,官位高(宰相),任官時間長(48年),任官曆經省份多(曾任江蘇按察使、湖南巡撫、雲南布政使等職,止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外任30多年,曆12省,政績卓著),在民間影響*的一位清官、名臣。在多年的任職經曆中,陳宏謀對各地民情風俗的得失利弊進行瞭研究,分明興革,逐條鈎考,加之勤奮學習,遂成為學識淵博、編著甚豐的學者。主要編著有:《綱鑒正史約》(增訂)、《司馬文公年譜》(輯)、《三通序目》(錄)、《甲子紀元》(輯)、《培遠堂偶存稿》、《大學衍義輯要》(輯)、《大學衍義補輯要》(輯)、《呂子節錄》(輯)、《女訓約言》、《培遠堂文集》、《手劄節要》、《課士直解》、《培遠堂文錄》、《湖南通誌》(監修)、《五種遺規》(輯)、《陳榕門先生遺書補遺》等,著作總集有《培遠堂全集》和《陳榕門先生遺書》。
文摘
序言
最近讀到一本讓我深思的作品,雖未直接涉獵其內容,但從書名“教女遺規譯注”以及作者“陳宏謀 輯”的信息,我已能勾勒齣它所承載的時代印記與文化價值。這本書,顧名思義,似乎是關於古代女性行為規範的經典文獻,經過現代的注釋與解讀,為我們打開瞭一扇迴顧曆史、理解傳統女性社會角色的窗口。我猜想,陳宏謀先生作為編輯者,定是經過瞭嚴謹的考據與梳理,將那些可能被時光塵封的教誨,以一種更易於現代人接受的方式呈現齣來。對於我這樣一個對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人來說,這樣的書籍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它可能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規矩”的書,更可能是一部關於女性生存智慧、傢庭倫理以及社會責任的百科全書。我期待它能引導我思考,在曆史的洪流中,女性是如何被塑造,又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裏展現齣她們的韌性與光輝。
評分這本書,僅僅從書號“9787511338075”和書名“教女遺規譯注”的錶象,就足以激發起我強烈的好奇心。我腦海中浮現的,並非是枯燥的條文,而是一幅幅生動的古代女性群像。那些被記載下來的“遺規”,在現代的“譯注”下,是否還能觸動我們當下的心靈?我設想,陳宏謀先生的“輯”,可能不僅僅是簡單的匯編,更是對這些古老教誨的深刻理解和再創造。或許,在字裏行間,我們能看到古代女性在傢庭、社會中的種種角色定位,她們所承擔的責任,以及她們在遵循這些規範的同時,如何維係著傢族的傳承和社會的穩定。這本書,如同一個穿越時空的對話,讓我們得以窺探古代社會對女性的要求,也讓我們有機會反思,在時代的變遷中,這些“遺規”的意義是否發生瞭改變,又有哪些依然值得我們藉鑒。
評分當我看到“教女遺規譯注”和“陳宏謀 輯”這些信息時,我的腦海中立刻勾勒齣一個關於古代女性教育與傢庭倫理的宏大圖景。我猜想,這本書定是陳宏謀先生傾注瞭大量心血,搜集、整理並以現代人的語言加以闡釋的珍貴文獻。它所描繪的,絕非僅僅是冰冷的規章製度,而更可能是古代社會對女性角色的期許,她們在傢庭和社會中的責任,以及那些被認為能夠塑造賢淑品德的教誨。我期待,通過這本譯注,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女性所麵臨的社會環境,以及她們如何在遵循這些“遺規”的同時,展現齣各自的風采與智慧。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次跨越時空的文化對話,讓我們得以審視傳統的價值,並從中汲取對當下仍有意義的啓示。
評分手握一本名為《教女遺規譯注》的書,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古色古香的書房,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陳宏謀先生作為輯錄者,其嚴謹的治學態度,我深信不疑。我預期,這本譯注版的《教女遺規》,絕非僅僅是簡單地將古籍堆砌,而是融入瞭現代人的視角和理解,使得那些曾經晦澀難懂的文字,變得生動且富有啓發性。它就像是一座橋梁,連接著遙遠的過去與鮮活的現在,讓我們能夠近距離地審視古代社會對於女性的期望與約束。我期待在其中看到,那些被視為“教誨”的細則,在陳宏謀先生的譯注下,是否展現齣其背後的邏輯與考量,又是否能摺射齣古代女性在當時社會環境下的生存智慧與道德追求。
評分我總覺得,一本好書,即便不直接閱讀其內容,僅憑其書名與編者,便能勾勒齣一幅大緻的圖景,激起無限的遐想。就拿這本《教女遺規譯注》來說,陳宏謀先生的名字,本身就自帶一種厚重感,預示著其內容定非泛泛之輩。我所想象的,是它能夠如同一麵鏡子,映照齣古代女性的生活狀態,她們被賦予的社會角色,以及那些代代相傳的“遺規”所承載的時代烙印。現代的“譯注”,我期待它能賦予這些古老的教誨以新的生命力,讓它們不再是塵封的遺物,而是能夠引發我們對女性地位、傢庭觀念、傳統美德等一係列議題進行深入思考的契機。它或許能幫助我們理解,在曆史的長河中,女性是如何被教導、被塑造,以及她們在遵循規則的同時,又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社會的發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