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美国镜像
定价:25.00元
作者:林语堂,刘启升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613418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中国的学者、中国的视角、中国文化背景下国学大师,林语堂全面解析美国的历史、文化、思想……独特的方法和犀利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他眼中的美利,告诉你大洋彼岸的世事沧桑。
有人说美国思想就像黑格尔哲学一样热衷于盲目、抽象的思索。总体来说,我们必须为美国思想做无罪辩护。美国人有一种对事实而非纯粹理念的固有热爱。
——林语堂
美国思想中*显著*清楚的事实之一是美国人强烈的事实观。这一理论将愉快地抛弃大量僵化的哲学体系而去热烈地追求生活经历的多变性。
假如游遍世界各地,一个人就会注意到,“活力”这一词汇*能体现美国人和美国民族的特征。青春、活力、希望、敏锐,是对美国人性格很好的诠注。
相对于美国思想,也许我现在更感兴趣的是美国思想与文化所创造出来的个性类型。这种思想对我来说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把人性的文化类型直接视为一个人同时代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只作为理论上的理想,在书中了解这种或那种类型,这对于这个人的心灵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美国思想关注更多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它关注的是进步和繁荣,这是一个全新的主题。它总是向着下一个火车站出发,从不满足于它的现状。
——林语堂
内容提要
曾经有一句话:“美国人的金钱掌握在犹太人的手中,而美国人的智慧却是掌握在华人脑中。”
我们曾透过一些名家名著了解到洋人眼中的中国、中国人是个样儿。今天,林语堂先生的这本《美国镜像》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不同的窗,它就像一面魔镜,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美国、美国人的真面目。林语堂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精湛的笔锋为我们描绘了美国人的智慧、信仰、生活、人伦、哲学、民族等种种现实,使我们从中体会到了一种更加宽广的世界观,不受制于现实的是非得失,不局限于单一的道德范畴。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这个国家心灵的产物,而美国的智慧更是千秋…… 就像林语堂先生所说的,美国的智慧首先是生活的智慧,他们的哲学更多的是关于这个世界而不是关于天堂的,要点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在生活中享受。
中国的学者、中国的视角、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国学大师会面解析美国的历史、文化、思想……独特的方法和犀利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他眼中的美利坚,告诉你大洋彼岸的世事沧桑。本书是林语堂先生的一本通俗哲学著作,提出了“中国人应该向美国人学习什么?”的问题,全书的内容涉及到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生命、情感、自由、幸福、自然、宗教、幽默与讽刺、爱情与婚姻、战争与和平,等等。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创作;在本书中,林先生挥毫泼墨,收放自如,真正体现了这一风格。引用了三百余位古今中外思想家的作品,如爱默生、富兰克林、格雷森、霍姆兹、杰弗逊等等,阅读本书,犹如与大师面对面交谈,心灵会得到一次净化和升华。
目录
作者介绍
林语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文摘
序言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可以用“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来概括。作者们在梳理美国历史和文化的同时,巧妙地穿插了大量生动的案例和人物故事,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学术探讨变得鲜活起来。我尤其被书中对美国人精神特质的刻画所吸引,那种不屈不挠、敢于冒险的精神,以及在追求个人自由的同时,也注重社群责任的矛盾统一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对美国梦的探讨,更是触及了许多人的内心深处,它既是一种激励人心的理想,也可能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幻象。作者们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带领读者一同去审视这个理想的形成、演变以及其在现实中的挑战。我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联想到自己身边的生活,反思我们自己社会的价值观和发展路径。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对美国的了解,更是对人类社会普遍性问题的思考。它让我明白,无论哪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类似的困境和选择,而如何去应对这些挑战,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事实或进行表面化的评论,而是以一种非常内省和审慎的态度,去构建对“美国”的理解。作者们似乎并没有急于给出“美国是什么”的结论,而是循序渐进地,从历史的纵深、文化的积淀、社会结构的剖析,以及个体经验的描绘等多个维度,层层剥开“美国”的面纱。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美国社会多元性及其内在张力的探讨,这种多元既是美国的魅力所在,也是其潜在的挑战。比如,书中对于不同族裔、不同阶层在美国社会中的生存状态的描绘,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的复杂关系,都让我深思。它没有回避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但也没有陷入简单的批判或赞美,而是力求呈现一种客观而全面的图景。读的时候,我常常会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又会有“还有这样的情况”的惊叹。这种阅读体验,非常类似于在解开一个复杂的谜题,每一个章节、每一个观点,都像是拼图的一角,最终汇聚成一个更加清晰、更加完整的画面。它让我意识到,对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文化,都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需要深入地去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演变的过程。
评分这部书名《美国镜像》的书,我拿到手上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厚度给震住了,感觉捧着的是一本沉甸甸的历史教科书,又或者是一部需要耐心细致品味的文学巨著。翻开扉页,作者林语堂和刘启升的名字映入眼帘,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林语堂这个名字,早已是如雷贯耳,他的《吾国与吾民》等作品,总是能以一种温润而深刻的笔触,剖析民族的性格与文化的精髓。而刘启升,这个名字相对不那么熟悉,但与林语堂并列,想必也是一位深谙此道的研究者。9787561341803这个ISBN号,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串数字,它代表着这部作品在浩瀚的书海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承载着作者的思考和时代的印记。我开始想象,这本书会带领我穿越怎样的时空,去观察、去理解那个被称作“美国”的国度。它会像一面镜子,照出美国的哪些真实面貌?是它的繁荣昌盛,还是它的社会矛盾?是它的文化融合,还是它的价值冲突?我期待它能为我提供一个不同于大众媒体的视角,一个更加立体、更加 nuanced 的理解。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其中,与作者一同踏上这段探索之旅,去发现那些隐藏在“美国”这个标签背后的,无数个鲜活的故事和深刻的洞见。
评分总的来说,《美国镜像》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荐的书籍。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美国的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文明、关于社会发展、关于个体命运的深刻洞察。作者们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洞察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立体、多元、充满活力的美国形象。书中对美国社会转型、文化变迁、价值冲突等议题的探讨,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让我看到了美国社会的光明与阴影,看到了它的成就与困境,也看到了它与其他文明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的可能性。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去了解一个更加真实、更加 nuanced 的美国。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一种智识的盛宴,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拓展了我的视野,深化了我的思考,也让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是一本能够让你在阅读后,久久不能平静,并且愿意反复品味的书。
评分这部书给我带来的冲击,在于它颠覆了我之前对美国的一些固有印象。以往,我们接触到的关于美国的信息,大多是碎片化的,或者带有某种预设的立场。而这本书,则以一种更加系统、更加宏观的视角,带领我们去理解“美国”这个概念的复杂性。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美国社会现象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停留在经济、政治层面,更深入到文化、心理、哲学等多个维度。比如,书中对美国宗教的探讨,就让我对这个国家的精神信仰有了更深的认识。又比如,对美国科技创新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基因的分析,也让我耳目一新。读这本书,就像是走进了美国社会肌理的深处,去感受它的脉搏,去理解它的呼吸。它让我不再将美国视为一个简单的“他者”,而是能够以一种更加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去观察和思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认识世界、认识他人的全新视角,也促使我们反思自身的文化和身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