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设计自动化项目教程--Protel 99 se(张宏)
定价:29.80元
作者:张宏, 陈巍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122130891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电子类、电气类、通信类各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电子爱好者及从事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内容提要
Protel99se是目前比较流行的EDA软件之一,《电子设计自动化项目教程——Protel 99se》介绍了使用Protel99se进行电路板设计应用的各种基础知识,包括印刷电路板的发展历史及分类用途、原理图设计、PCB板的设计,并考虑到知识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以项目化的结构进行介绍知识点及技能训练,并安排了九个项目,通过这九个项目的学习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电路板设计思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录
项目1 电路设计自动化基础知识
任务1.1 印制电路板的发展历史
任务1.2 印制电路板的基本构成元素
任务1.3 印制电路板的分类
任务1.4 印制电路板设计流程
项目2 Protel 99 se软件初识
任务2.1 Protel 99 se概述
任务2.2 Protel 99 se的窗口界面认识
任务2.3 设计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方法
任务2.4 文档的创建与管理方法
项目3 软启动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原理图设计
任务3.1 认识电路原理图设计流程
任务3.2 原理图设计环境的设置
任务3.3 绘制软启动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原理图
任务3.4 原理图电气规则检查
项目4 Z80单片机控制系统原理图的设计
任务4.1 建立层次式原理图的基本概念
任务4.2 绘制方块电路及端口
任务4.3 不同层电路间的切换
项目5 声光控电路原理图设计
任务5.1 声光控电路原理图设计及元件标号分配
任务5.2 设计电气规则检查及错误报表
任务5.3 根据原理图生成元件统计报表
任务5.4 网络表的生成
项目6 器件原理图符号及其库的制作
任务6.1 元器件原理图符号库编辑器简介
任务6.2 元器件原理图符号绘制实例
任务6.3 元器件符号与原理图的同步更新
项目7 单片机控制八路抢答器电路板设计
任务7.1 印制电路板设计准备
任务7.2 进入PCB编辑器工作环境及参数设置
任务7.3 创建PCB元件
任务7.4 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操作
任务7.5 抢答器应用电路的印制电路板设计
项目8 两位数码管显示的秒表电路板设计
任务8.1 数显秒表电路原理图设计
任务8.2 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前期准备
任务8.3 电路板规划和网络表载入
任务8.4 元件布局与自动布线
任务8.5 印制电路板的输出打印
项目9 AT89S52单片机控制系统板的设计
任务9.1 设计 任务介绍和控制板设计原则
任务9.2 创建工程数据库绘制原理图
任务9.3 绘制单片机PCB印刷电路板
任务9.4 电路板布线的后期处理
任务9.5 PCB设计规则检查和打印输出
附录
附录1 常用菜单英文 中文对照表
附录2 印制电路板常用英文词汇中文意义
附录3 Protel 99 se常用元件库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后,我第一时间翻阅了目录结构,看它是否逻辑清晰。一本好的教程,其章节间的衔接应该是层层递进、水到渠成的。我特别留意了它对三维视图和机械层使用的讲解深度。在那个年代(Protel 99 SE的鼎盛时期),能够进行初步的3D验证和机械配合检查,已经是非常前沿的功能了。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引导读者利用这些功能的,它们在实际项目设计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是仅仅作为一个展示工具,还是真正参与到设计验证的环节中去了?我期望看到一些关于热设计考虑的篇幅,比如如何在PCB上合理安排大电流元件的位置,以及如何利用铜皮进行散热的初步策略。毕竟,电子产品发热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教程能在这个阶段就植入这种意识,对读者未来的设计习惯将产生深远影响。总而言之,这本书如果能超越单纯的软件操作手册,深入到工程实践的“智慧”层面,它就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工具书。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字体和排版风格感到一丝怀旧,但更关注的是其内容的更新迭代能力,尽管软件本身已经停滞不前。我特别希望看到的是,书中是否对一些设计中的“陷阱”进行了预警和解析。比如,在进行多层板设计时,相邻层的信号线如何避免串扰的最佳实践;或者在布线过程中,如何优雅地处理地线和电源线的分配,以保证板级的电源完整性。我个人在用旧版软件时,最大的痛点往往在于面对复杂布局时的“无从下手”,总感觉布局像是一门玄学,而非科学。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可重复验证的布局方法论,哪怕是基于99 SE的环境,我也愿意给予高度评价。我更看重的是,作者是否能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教训”提炼出来,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现给读者,而不是简单地罗列“点击菜单A,选择B”这种机械指令。这种基于实践的反思,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传承。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略带复古感的排版,让人想起大学里人手一册的经典教材。我当初买它,主要是冲着“项目教程”这几个字去的。毕竟,光看理论书总觉得飘在空中,没有实操的着落感。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手把手的案例,让我能真正把Protel 99 SE的那些菜单和工具栏用起来,而不是停留在“认识”的阶段。我对PCB设计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但真正动手画板子的时候,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像是学了游泳的理论却不敢下水。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详细讲解如何从原理图到PCB布局布线的每一步精髓,尤其是那些看似不起眼却决定成败的细节,比如覆铜的处理、过孔的规格设置,以及如何应对复杂的元件封装。如果能附带一些真实项目的文件源码或者工程模板,那就更好了,这样我就可以跟着敲一遍,看看那些大师是怎么组织工程结构的。我对这类工具书的评价标准很高,它不能只是简单罗列功能,更重要的是教会读者“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在实际设计中遇到干扰和限制时该如何灵活变通。这本书的厚度看起来还算扎实,希望内容能配得上它的分量,而不是那种凑字数的“注水猪肉”。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名字(张宏、陈巍)让人感觉是两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合作的结晶,这通常意味着内容会比较务实和接地气。我关注的重点在于,这本书到底对初学者有多友好?市面上很多教程,要么对新手过于高深,充斥着只有资深人士才懂的行话;要么就是过于浅显,讲了等于没讲。我希望它能像一个耐心且博学的导师,能够清晰地界定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性。比如,在进行焊盘设计时,除了标准的尺寸外,书中会不会提及针对特殊封装(比如BGA或者细间距元件)的定制化建议?另外,对于工程文档的规范化管理,这本书是否有提及?在项目合作中,清晰的文档和清晰的PCB文件同样重要。我希望它不仅仅停留在“画图”层面,而是能涵盖设计流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元件选型、BOM表的生成与校对,以及 Gerber 文件输出后的自检流程。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利用Protel 99 SE进行设计规则检查(DRC)的深度技巧,那就太棒了,因为DRC的设置往往是新手最容易犯迷糊的地方。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Protel 99 SE在现在看来已经是非常古老的工具了,但对于许多入门者或者老一辈的工程师来说,它仍然是一个绕不开的坎,或者至少是一个学习PCB设计思维的良好起点。我希望这本书能做到的是,即使工具版本老旧,但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和规范流程是永恒的。我特别关注书中对EMC/EMI基础知识的讲解是否到位。毕竟,设计一个能跑起来的电路和设计一个能稳定运行的电路,中间隔着千山万水。如果这本书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的案例,教我们如何通过合理的布局来规避信号完整性问题,那就太值了。我担心的是,如果作者只是简单地重复软件操作手册的内容,那它就失去了作为一本“教程”的价值。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对设计权衡的深入剖析,比如在成本、体积和性能三者之间如何做出取舍,以及在面对高密度布局时,有哪些行之有效的“秘籍”。如果能有一章专门讨论不同类型信号线的布线策略差异,比如电源线、高速信号线和低速信号线,那绝对是加分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