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模擬CMOS集成電路設計(國外名校新教材精選)
定價:75.00元
作者:(美)畢查德?拉紮維作 陳貴燦程軍張瑞智者
齣版社:西安交通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6051606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9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畢查德·拉紮維編著的這本《模擬CMOS集成電路設計》介紹模擬CMOS集成電路的分析與設計。從直觀和嚴密的角度闡述瞭各種模擬電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同時還闡述瞭在SOC中模擬電路設計遇到的新問題及電路技術的新發展。《模擬CMOS集成電路設計》由淺入深,理論與實際結閤,提供瞭大量現代工業中的設計實例。全書共18章。前10章介紹各種基本模塊和運放及其頻率響應和噪聲。1章至3章介紹帶隙基準、開關電容電路以及電路的非綫性和失配的影響,4、15章介紹振蕩器和沒相環。6章至18章介紹MOS器件的高階效應及其模型、CMOS製造工藝和混閤信號電路的版圖與封裝。
《模擬CMOS集成電路設計》是現代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的理想教材或參考書。可供與集成電路領域有關的各電類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從事這一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自學和參考。
目錄
作者簡介中文版前言譯者序序緻謝章 模擬電路設計緒論第2章 MOS器件物理基礎第3章 單級放大器第4章 差動放大器第5章 無源與有源電流鏡第6章 放大器的頻率特性第7章 噪聲第8章 反饋第9章 運算放大器0章 穩定性與頻率補償1章 帶隙基準2章 開關電容電路3章 非綫性與不匹配4章 振蕩器5章 鎖相環6章 短溝道效應與器件模型7章 CMOS工藝技術8章 版圖與封裝英漢詞匯對照
作者介紹
畢查德·拉紮維於1985年在沙裏夫理工大學的電氣工程係獲得理學學士學位,並分彆於1988年和1992年在斯坦福大學電氣工程係獲得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他曾在AT&T貝爾實驗室工作,隨後又受聘於Hewlett—Packard實驗室,直到1996年為止。1996年9月,他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電氣工程係副教授,隨後晉升為教授。目前他從事的研究包括無綫收發、頻率閤成、高速數據通信及數據轉換的鎖相和時鍾恢復。 拉紮維教授分彆於1992年到1994年在普林斯頓大學(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和1995年在斯坦福大學任副教授。他是VLSI電路專題討論會的技術程序委員會和國際固體電子協會(ISSCC)的成員,在其中擔任模擬小組委員會的主席。此外,他還分彆擔任IEEE固體電路雜誌、IEEE電路和係統雜誌及高速電子學國際雜誌的特邀編輯和副編輯。 拉紮維教授於1994年因為的編輯能力獲ISSCC的Beatrice奬,1994年在歐洲固體電子會議上獲*論文奬,1995年和1997年ISSCC的*專題小組奬,1997年TRw創新教學奬,1998年IEEE定製集成電路會議*論文奬。他是《數據轉換係統設計原理》(IEEE齣版,1995)和《RF微電子學》(Prentice Hall齣版,1998)的作者,以及《單片鎖相環和時鍾恢復電路》(IEEE齣版,1996)的編者。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真的給瞭我前所未有的啓發,讓我對模擬CMOS集成電路設計這個領域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之前一直覺得這個領域高深莫測,充滿瞭復雜的公式和晦澀的概念,但這本書卻以一種非常直觀和易於理解的方式,一步步地帶領我探索這個迷人的世界。書中對CMOS器件的物理特性、基本電路結構,以及如何將它們組閤成復雜的模擬模塊的講解,都深入淺齣,妙趣橫生。我特彆欣賞作者在闡述概念時,總是能提供貼切的例子和類比,讓我能夠輕鬆地抓住核心要點。例如,在講解MOSFET的亞閾值區行為時,作者將其比作一個“隱形的開關”,隻有當柵極電壓達到一定閾值時,它纔會“蘇醒”並開始導電,這個比喻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這個區域的精髓。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穿插瞭許多實際工程中的設計考量,比如噪聲、失真、功耗等,這些都是在理論學習中常常被忽略的,但對於實際的設計者來說卻至關重要。這本書不僅教授瞭“是什麼”,更教會瞭“為什麼”以及“如何做”,這種知識的傳授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讀書,更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進行對話。它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和實踐充滿瞭信心,也激發瞭我對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的濃厚興趣。
評分這本《模擬CMOS集成電路設計》簡直是我踏入這個領域以來最重要的一塊敲門磚,它帶來的衝擊力至今仍讓我感到興奮。作者在處理那些看似繁瑣的設計細節時,展現齣瞭驚人的洞察力和清晰的邏輯。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差分對、電流鏡以及各種放大器拓撲結構的講解印象深刻。作者不僅僅是羅列齣這些電路的結構圖和公式,而是深入剖析瞭它們的工作原理,包括每種結構的優缺點,以及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適用性。我曾一度睏惑於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放大器類型,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明白每一種結構都有其獨特的設計哲學和性能權衡。書中對於噪聲抑製和失真分析的章節,更是讓我受益匪淺。我過去常常在仿真結果中看到令人沮喪的噪聲和失真,卻不知道如何著手去解決,這本書提供瞭係統性的方法和思路,讓我能夠有針對性地去優化電路設計。它教會瞭我如何識彆噪聲源,如何減小失真,以及如何權衡這些因素與電路性能之間的關係。這種從“知道”到“做到”的轉變,讓我深刻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重要性,也讓我看到瞭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曙光。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著實讓我震撼,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本關於模擬CMOS設計智慧的寶典。作者在梳理復雜概念的同時,始終保持著嚴謹的科學態度,但又不失人情味。我尤其贊賞書中關於頻率響應和穩定性分析的部分。過去我對 Bode 圖和 Nyquist 圖這些概念總是感到有些抽象,但在這本書裏,它們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作者通過生動的圖示和循序漸進的推導,讓我逐漸理解瞭放大器在不同頻率下的行為,以及如何通過補償技術來保證電路的穩定工作。讓我感到最為欣慰的是,這本書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將這些理論知識與實際的版圖設計和寄生效應考慮相結閤。例如,書中詳細講解瞭如何根據電路功能和性能要求來選擇閤適的器件尺寸,如何布局布綫以減小耦閤和串擾,以及如何處理工藝帶來的各種非理想效應。這些細節的處理,讓我深刻認識到,一款優秀的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絕不僅僅是理論公式的堆砌,更是對物理現實的深刻理解和巧妙運用。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野,讓我看到瞭模擬設計背後隱藏的藝術和科學。
評分老實說,我拿到這本書之前,對於模擬CMOS設計的理解非常片麵,甚至有些畏懼。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前行的道路。作者在講述過程中,非常注重細節的打磨,每一個公式的推導,每一個圖錶的繪製,都力求做到精確和清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各種濾波器設計(如低通、高通、帶通)的講解,讓我看到瞭如何將基本的有源器件組閤成具有特定頻率響應特性的復雜係統。作者不僅僅是給齣瞭幾種經典的設計方案,還深入分析瞭不同方案的優劣勢,以及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帶寬、噪聲係數、電源抑製比等。讓我特彆驚喜的是,書中還涉及瞭一些更高級的主題,例如開關電容電路和鎖相環(PLL),這些內容是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但作者的講解卻非常到位,讓我能夠相對輕鬆地理解其基本原理和設計思路。這本書讓我明白,模擬集成電路設計是一個不斷權衡和優化的過程,需要綜閤考慮各種因素,纔能設計齣滿足要求的電路。它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和項目充滿瞭期待。
評分在我看來,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提供知識,更在於它所傳遞的設計理念和工程思維。作者在行文中,始終貫穿著一種“問題導嚮”的思路,總是先提齣一個設計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然後層層遞進地給齣解決方案。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數據轉換器(ADC和DAC)的章節。這些模塊在現代電子係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而它們的實現卻充滿瞭挑戰。作者通過對不同類型ADC(如逐次逼近型、流水綫型、Σ-Δ型)和DAC(如電阻開關型、電流型)的詳細闡述,讓我對這些復雜係統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書中不僅講解瞭它們的工作原理,還深入探討瞭影響其性能的關鍵因素,例如量化噪聲、非綫性、穩定性和功耗。更重要的是,作者強調瞭在實際設計中,如何根據應用需求來選擇最閤適的轉換器架構,以及如何進行具體的電路實現和版圖優化。這種從宏觀架構到微觀細節的全麵覆蓋,讓我深刻理解瞭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的復雜性和挑戰性,同時也讓我看到瞭解決這些挑戰的希望。這本書無疑是我在模擬CMOS設計領域的一位得力導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