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9967|正版现货 中级通信工程师考试考点精讲与全真模拟题(交换技术) 书籍 商城

3769967|正版现货 中级通信工程师考试考点精讲与全真模拟题(交换技术) 书籍 商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通信工程师
  • 交换技术
  • 中级职称
  • 考试
  • 教材
  • 精讲
  • 模拟题
  • 网络工程
  • 通信技术
  • 职业资格认证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磐恒志行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62033
商品编码:29424692442
丛书名: 中级通信工程师考试考点精讲与全真模拟题(交换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具体描述

本店所售图书均为正版书籍

 书   名:  【正版】中级通信工程师考试考点精讲与全真模拟题(交换技术)|3769967
 图书定价:  79元
 作 者:  胡双红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5/1 0:00:00
 ISBN 号:  9787111462033
 开   本: 16开
 页   数: 456
 版   次: 1-1
《中级通信工程师考试考点精讲与全真模拟题(交换技术)》由希赛教育通信学院主编,作为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中的中级通信工程师级别交换技术专业的考试辅导指定教材。在参考和分析历年试题的基础上,根据的考试大纲进行组织编写。全书每个章节都按照考点精讲、全真模拟题和全真模拟题解析的体系进行详细讲解。
准备参加考试的人员可通过阅读本书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核心知识,把握考试重点和难点,熟悉考试方法、试题形式、试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等。

《中级通信工程师考试考点精讲与全真模拟题(交换技术)》
前言
第1章 电信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 1
1.1 考点精讲 1
1.1.1 通信科学技术的地位和特点 1
1.1.2 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 2
1.1.3 通信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 3
1.1.4 电信职业道德的特点 3
1.1.5 通信行业职业守则 4
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4
1.1.7 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 12
1.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17
1.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0
1.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4
1.2 全真模拟题 28
1.3 全真模拟题解析 29
第2章 现代电信网 32
2.1 考点精讲 32
2.1.1 信号的概念 32
2.1.2 电信网的系统模型 33
2.1.3 电信网的构成要素 33
2.1.4 电信网的拓扑结构 34
2.1.5 电信网的质量 36
2.1.6 电话网 36
2.1.7 分组交换网 41
2.1.8 数字数据网 45
2.1.9 帧中继网 47
2.1.10 ATM网络 49
2.1.11 因特网 53
2.1.12 综合业务数字网 67
2.1.13 移动通信网 68
2.1.14 智能网 75
2.1.15 信令网 77
2.1.16 同步网 81
2.1.17 管理网 83
2.2 全真模拟题 87
2.3 全真模拟题解析 89
第3章 现代通信技术 92
3.1 考点精讲 92
3.1.1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92
3.1.2 电信网交换技术 93
3.1.3 光纤通信技术 96
3.1.4 卫星通信技术 100
3.1.5 接入网技术 103
3.1.6 图像通信技术 107
3.1.7 多媒体通信技术 110
3.1.8 IP电话技术 113
3.1.9 电子商务技术 118
3.1.10 通信供电技术 119
3.2 全真模拟题 121
3.3 全真模拟题解析 122
第4章 现代电信业务 126
4.1 考点精讲 126
4.1.1 固定电话业务 126
4.1.2 语音信箱业务 130
4.1.3 电话信息服务业务 130
4.1.4 电话卡业务 130
4.1.5 智能网业务 131
4.1.6 移动通信业务 132
4.1.7 图像通信业务 135
4.1.8 数据通信业务 135
4.2 全真模拟题 136
4.3 全真模拟题解析 138
第5章 计算机应用 140
5.1 考点精讲 140
5.1.1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140
5.1.2 数制和编码 143
5.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48
5.1.4 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 150
5.1.5 计算机网络 151
5.1.6 数据库技术 155
5.2 全真模拟题 166
5.3 全真模拟题解析 167
第6章 交换网络概述 169
6.1 考点精讲 169
6.1.1 电信网络结构 169
6.1.2 电信网络的发展 172
6.1.3 电信网络的性能度量 175
6.2 全真模拟题 177
6.3 全真模拟题解析 178
第7章 电话网 181
7.1 考点精讲 181
7.1.1 传统电话网 181
7.1.2 移动电话网 186
7.1.3 数字同步网与网同步 191
7.1.4 电信管理网 195
7.2 全真模拟题 202
7.3 全真模拟题解析 203
第8章 交换技术基本概念 207
8.1 考点精讲 207
8.1.1 交换技术的发展 207
8.1.2 交换技术基础 210
8.2 全真模拟题 214
8.3 全真模拟题解析 215
第9章 程控交换技术 218
9.1 考点精讲 218
9.1.1 程控交换机的发展 218
9.1.2 数字交换原理 219
9.1.3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系统 226
9.1.4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 238
9.1.5 交换程序控制呼叫接续基本原理 250
9.2 全真模拟题 262
9.3 全真模拟题解析 268
第10章 移动网交换技术 276
10.1 考点精讲 276
10.1.1 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 276
10.1.2 移动通信网的无线信道 279
10.1.3 移动交换基本技术 283
10.2 全真模拟题 290
10.3 全真模拟题解析 291
第11章 信令系统 293
11.1 考点精讲 293
11.1.1 概述 293
11.1.2 7号信令网 295
11.1.3 7号信令结构及信令单元 302
11.1.4 7号信令与智能网 317
11.2 全真模拟题 319
11.3 全真模拟题解析 321
第12章 宽带交换技术 325
12.1 考点精讲 325
12.1.1 综合业务数字网 325
12.1.2 ATM交换技术 327
12.1.3 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 346
12.1.4 软交换技术 351
12.1.5 下一代网络展望 361
12.2 全真模拟题 366
12.3 全真模拟题解析 370
第13章 智能网 376
13.1 考点精讲 376
13.1.1 智能网概述 376
13.1.2 智能网概念模型 380
13.1.3 智能网的应用与发展 389
13.1.4 智能网关键协议 394
13.2 全真模拟题 410
13.3 全真模拟题解析 412
第14章 话务理论和交换系统服务标准 415
14.1 考点精讲 415
14.1.1 话务量 415
14.1.2 呼损的计算 419
14.1.3 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 422
14.2 全真模拟题 424
14.3 全真模拟题解析 426
第15章 交换网络规划、设计与工程建设 431
15.1 考点精讲 431
15.1.1 交换网络规划和设计步骤 431
15.1.2 交换系统的设计要点 431
15.1.3 不同厂家交换设备的功能和技术特点 433
15.1.4 交换网络工程建设 434
15.1.5 交换系统的开通测试与割接 438
15.2 全真模拟题 440
15.3 全真模拟题解析 441
第16章 交换网络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443
16.1 考点精讲 443
16.1.1 交换系统的运行维护 443
16.1.2 我国的电信网管理系统 450
16.1.3 交换网络仪表的使用 452
16.2 全真模拟题 454
16.3 全真模拟题解析 455
第2章 现代电信网 电信网是构成多个用户相互通信的多个电信系统互连的通信体系,是人类实现远距离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利用电缆、无线、光纤或者其他电磁系统,传送、发射和接收标识、文字、图像、声音或其他信号。在本章,主要对电信网的基本概念、传输网的基本原理、各种电信业务网的电信业务、用户接入网网络结构以及电信支撑网的功能进行系统介绍。 2.1 考点精讲 从历年的考试情况和考试大纲的要求来看,本章主要要求考生了解电信网的构成和类型;熟悉电信网的结构和组成;掌握电信网的通信质量要求及组网方案;以及各种网络的特点及应用。 2.1.1 信号的概念 根据数据在时间、幅度、取值上是否连续,我们可以将数据分为两种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1.模拟信号 什么是模拟信号? 比如在电话通信中,电话线上传送的电信号是模拟用户声音大小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个变化的电信号无论在时间上或是在幅度上都是连续的,这种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的优点就是直观、容易实现,但有两个明显的缺点,即保密性差和抗干扰能力差。 电信号在沿线路的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和通信系统内部的各种噪声干扰,噪声和信号混合后难以分开,从而使通信质量下降。线路越长,噪声的积累也就越多。 2.数字信号 什么是数字信号? 比如在电报通信中,其电报信号是用“点”和“划”组成的电码(叫做莫尔斯电码)来代表文字和数字。如果用有电流代表“1”、无电流代表“0”,那么“点”就是1、0,“划”就是1、1、1、0。莫尔斯电码是用一点一划代表A,用一划三点代表B,所以A就是101110,B就是1110101010……这种离散的、不连续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相比较,具有如下特点: 1)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累。在模拟通信中,为了提高信噪比,需要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及时对衰减的传输信号进行放大,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叠加上的噪声不可避免地也被同时放大。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噪声累积越来越多,以致传输质量严重恶化。�� 对于数字通信,由于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个离散值(通常取两个幅值),在传输过程中虽然也受到噪声的干扰,但当信噪比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判决再生的方法,再生成没有噪声干扰的与原发送端一样的数字信号,所以可实现长距离高质量的传输。 2)便于加密处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来越重要,数字通信的加密处理比模拟通信容易得多,以话音信号为例,经过数字变换后的信号可用简单的数字逻辑运算进行加密、解密处理。 3)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数字通信的信号形式和计算机所用信号一致,都是二进制代码,因此便于与计算机联网,也便于用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处理和交换,可使电信网的管理、维护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多路复用,不需要体积较大的滤波器。设备中大部分电路是数字电路,可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因此体积小、功耗低。 5)便于构成综合数字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可以通过程控数字交换设备进行数字交换,以实现传输和交换的综合。另外,电话业务和各种非话业务都可以实现数字化,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 6)占用信道频带较宽。一路模拟电话的频带为4kHz带宽,一路数字电话约占64kHz,这是模拟通信目前仍有生命力的主要原因。随着宽频带信道(光缆、数字微波)的大量利用(一对光缆可开通几千路电话)以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可将一路数字电话的率由64Kb/s压缩到32Kb/s,甚至更低的率),数字电话的带宽问题已不是主要问题了。 通过以上介绍可知,数字通信具有很多优点,所以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数字通信。近年来,我国数字通信得到迅速发展,正朝着标准化、智能化、宽带化、个人化和综合化方向迈进。 2.1.2 电信网的系统模型 电信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主要包括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电信系统是各种协调工作的电信设备集合的整体。简单的电信系统是只在两个用户之间建立的专线系统;而较复杂的系统则是由多级交换的电信网提供信道,在一次呼叫中所构成的系统。不管简单还是复杂的系统,都可以用统一的模型表示,如图2-1所示。 图2-1 电信网的系统模型 信源:信息的来源,可以是人、机器、自然界的物体等。信源发出信息的时候,一般以某种讯息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是符号,如文字、语言等,也可以是信号,如图像、声音等。 发送器:把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传输的信号进行传送。 信道:各种数据终端设备交换数据时,就必然要传输信号。信息传输的路径我们称为“信道”。信道可以分为物理通道和逻辑通道。物理通道由传输介质和设备组成,是用于传输信号或数据的物理通路,网络中两个节点之间的物理通路称为通信链路。不同的是逻辑通道的信号收、发点之间不存在一条物理上的线路。 接收器:把从信道上接收的信号变成信息接收者可以接收的信息。 信宿:信息传送的终点。 噪声:任何实际的信道都不是理想的状态,不可避免会受到外界噪声的影响,并在传输信号时产生各种失真,但数字信号的优点就是,在接收端我们能从失真的信号波形中识别出原来的信号,那么这种失真对通信质量就没有影响。 2.1.3 电信网的构成要素 一个完整的电信网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软件设施则包括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它们主要完成电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电信网的智能化。而电信网的硬件设施即是构成电信网的设备,由终端节点、交换、节点、业务节点和传输系统构成,它们完成电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 1.终端节点 常见的终端节点有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视频终端和程控交换机。其作用主要是: 1)用户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用户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将用户信息转换成适合传输系统传输的信号以及相应的反变换。 2)信令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产生和识别连接建立、业务管理等所需的控制信息。 2.交换节点 交换节点是通信网的核心设备。常见的有电话交换机、分组交换机、路由器、转发器等。交换节点负责集中、转发终端节点产生的用户信息,但它自己并不产生和使用这些信息。其主要功能有: 1)用户业务的集中和接入功能:通常由各类用户接口和中继接口组成。 2)交换功能:通常由交换矩阵完成任意入线到出线的数据交换。 3)信令功能:负责呼叫控制和连接的建立、监视、释放等。 4)其他控制功能:路由信息的更新和维护、计费、话务统计、维护管理等。 3.业务节点 常见的业务节点有智能网中的业务控制节点(SCP)、智能外设、语音信箱系统,以及Internet上的各种信息服务器等。它们通常由连接到通信网络边缘的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系统组成。其主要功能是: 1)实现独立于交换节点的业务的执行和控制。 2)实现对交换节点呼叫建立的控制。 3)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有差异的服务。 4.传输系统 传输系统为信息的传输提供传输信道,并将网络节点连接在一起。其硬件组成应包括:线路接口设备、传输媒介、交叉连接设备等。 2.1.4 电信网的拓扑结构 电信网拓扑结构主要是指通信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它通过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集合关系表示网络结构概况,反映出网络中各个实体间的结构关系。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下: 1.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结构是我们目前常见的,也是有代表性的。例如,我们现在使用广泛的以太网(Ethernet)就是属于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大特点就是结构简单,易于组网,而且只需要一条共享的通信线路,所以网络建设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廉。当然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网络也有一些缺点,如线路某一处损坏,可能引起多个节点通信故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点失效,会引起多点失效的现象;还有就是由于采用一条共享的通信线路,所以在网络系统负载比较大的情况下,所有的节点都会同时且不断地去竞争这条的共享线路,导致系统的性能大幅下降。 在一个总线型拓扑结构方式下,由于所有数据包都在的一条共享线路上传送,因此一个站点发送的数据包,其他所有站点都会接收到该数据包。并且在任何一个时刻只能有一个站点可以发送数据,如图2-2所示。 2.环型拓扑结构 与总线型类似,一个环型拓扑结构的网络也是由一条共享的通信线路把所有节点连接在一起,不过稍有不同的是,环型拓扑结构中的共享线路是闭合的,即它把所有站点终排列成一个环,每个站点只与其两个邻居直接相连。若一个站点想要给另一个发送信息,该报文必须经过它们之间的所有站点。环型网的特点在于网络具有自愈能力,能实现网络的自动保护,所以稳定性比较高,如图2-3所示。 图2-2 总线型拓扑结构 图2-3 环型拓扑结构 3.星型拓扑结构 一个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在直观上就很容易理解,就像是一张蜘蛛网,中间是一个枢纽(网络交换设备),所有的节点都被连接到这个枢纽上,终组成一个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如图2-4所示。 星型拓扑结构的特点也是很简单的,而且组网也很方便。由于每个节点都需要直接与中间的网络交换设备相连,所以与总线型拓扑结构相比,网络建设初投入的成本会高一些。但是后期的网络维护会轻松许多,因为除了网络交换设备出现故障外,其他任何一个节点有问题都不会影响到其他节点。所以很容易定位出现故障的位置。 也许大多数读者现在会想到,我们单位的局域网就是属于这种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的确也很常见,甚至可以说,目前一般单位的局域网都是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这当中我们熟悉的交换机就是处于中间枢纽位置上的网络交换设备。换言之,通过交换机(或集线器)来进行连接的网络都可以称为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不过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通过集线器来连接的这种网络只是在物理连线上属于星型拓扑结构,而在逻辑拓扑结构上来说,它仍然有可能是属于总线型拓扑结构的网络,因为网络中采取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仍然可能是以太网协议(即CSMA/CD控制方法)。 4.网状拓扑结构 网状拓扑结构主要指各节点通过传输线互相连接起来,并且每一个节点至少与其他两个节点相连。网状拓扑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其结构复杂,实现起来费用较高,不易管理和维护,如图2-5所示。 5.树型拓扑结构 可以看做星型拓扑结构的扩展。其节点按层次进行连接,信息交换主要在上、下节点之间进行。树型网主要用于用户接入网,以及主从网同步方式中的时钟分配网中。 2.1.5 电信网的质量 为了使电信网能快速且有效可靠地传递信息,充分发挥其作用,对电信网一般提出三个要求: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信号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 1.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 要求电信网中的一个用户能够快速地接通电信网中的另一个用户,能够保证合法用户随时快速地接入到网络获得信息服务,并在规定时延内传输信息的能力。影响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电信网的拓扑结构(结构不合理,将导致转接次数上升、时延增大);电信网的可用网络资源(资源不足将导致阻塞概率增加);电信网的网络设备的可靠性(可靠性降低会造成传输链路或交换设备出现故障)。实际中常用接通率、接续时延等指标来评定网络接通的任意性与快速性。 2.信号传输的透明性与传输质量的一致性 信号传输的透明性是指在规定业务范围内的信息都可以在网内传输,对用户不加任何限制,保证用户业务信息准确、无差错传送的能力,它反映了网络保证用户信息具有可靠传输质量的能力;传输质量的一致性是指网内任何两个用户通信时,应具有相同或相仿的传输质量,而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无关。实际中常用用户满意度和信号的传输质量来评定。 3.网络的可靠性与经济合理性 可靠性是指整个通信网连续、不间断地稳定运行的能力,它通常由组成通信网的各系统、设备、部件等的可靠性来确定。可靠性必须与经济合理性结合起来,提高可靠性往往要增加投资,但造价太高又不易实现。因此,应根据实际需要在可靠性与经济性之间取得平衡。 2.1.6 电话网 电话网是传递电话信息的电信网,是可以进行交互型话音通信、开放电话业务的电信网。电话网经历了由模拟电话网向综合数字电话网的演变。除了电话业务,还可以兼容许多非电话业务。因此电话网可以说是电信网的基础。 1.电话业务的特点 电话网的主要业务是语音业务。语音业务具有的特点是速率恒定且单一、语音对丢失不敏感、语音对实时性要求较高、语音具有连续性。 2.电话网的特点 (1)同步时分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是将传输信号的时间进行分割,使不同的信号在不同时间内传送,即将整个传输时间分为许多时间间隔(称为时隙、时间片等)。每个时间片被一路信号占用。因为数字信号是有限个离散值,所以适合于采用时分多路复用技术,而模拟信号的传输一般采用频分多路复用。TDM又分为同步时分复用(STDM)和异步时分复用(ATDM)。 1)同步时分复用。 同步时分复用采用固定时间片分配方式,即将传输信号的时间按特定长度连续地划分成特定时间段,再将每一时间段划分成等长度的多个时隙(时间片),每个时隙以固定的方式分配给各路数字信号。各路数字信号在每一时间段都顺序分配到一个时隙。通常,与复用器相连接的是低速设备(如终端),复用器将低速设备送来的、在时间上连续的低速率数据经过提高传输速率,将其压缩到对应时隙,使其变为在时间上间断的高速时分数据,以达到多路低速设备复用高速链路的目的。所以与复用器相连的低速设备数目及速率受复用群和复用传输速率的限制。 由于在同步时分复用方式中,时隙预先分配且固定不变,无论时间片拥有者是否传输数据都占有一定时隙,形成了时隙浪费,其时隙的利用率很低,为了克服同步时分复用的缺点,引入了异步时分复用技术。 2)异步时分复用。 异步时分复用技术又被称为统计时分复用或智能时分复用,它能动态地按需分配时隙,避免每个时间段中出现空闲时隙。 异步时分复用就是只有某一路用户有数据要发送时才把时隙分配给它。当用户暂停发送数据时不给它分配线路资源(时隙)。线路的空闲时隙可用于其他用户的数据传输。所以每个用户的传输速率可以高于平均速率(即通过多占时隙),高可达到线路总的传输能力(即占有所有的时隙)。如线路总的传输能力为28.8Kbit/s,3个用户公用此线路,在同步时分复用方式中,则每个用户的高速率为9 600bit/s,而在异步时分复用方式时,每个用户的高速率可达28.8Kbit/s。 (2)面向连接 电路交换是一种直接的面向连接的交换方式,它为一对需要进行通信的装置(站)之间提供一条临时的专用通道,即提供一条专用的传输通道,既可是物理通道又可是逻辑通道(使用时分或频分复用技术)。目前公用电话网广泛使用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经由电路交换的通信包括三个阶段: 1)电路建立:通过源站点请求完成交换网中对应的所需逐个节点的连接过程,以建立起一条由源站到目的站的传输通道。 2)数据传输:现在,信号可以经建立的链路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通常为全双工传输。 3)电路拆除:在完成数据或信号的传输后,由源站或目的站提出终止通信,各节点相应拆除该电路的对应连接,释放由原电路占用的节点和信道资源。 电路交换技术的优缺点及其特点。 优点: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数据不会丢失且保持原来的序列。 缺点:在某些情况下,电路空闲时的信道容易被浪费,即在短时间数据传输时电路建立和拆除所用的时间得不偿失。因此,它适用于系统间要求高质量的大量数据传输的情况。 特点: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必须先设置一条专用的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对于猝发式的通信,电路交换效率不高。 (3)透明传输 透明是指对用户数据不做任何处理,因为语音数据对丢失不敏感,所以网络中不对用户数据做复杂的控制,比如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