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 |
| 作者 | 赵爱良 |
| 定价 | 45.00元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8211208 |
| 出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数 | |
| 页码 | 196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通过“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与调试、集成电路扩音机的组装与调试、调频贴片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声光控开关的组装与调试、四路红外遥控装置的组装与调试”六个学习情境,系统介绍了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电子工程图识读、PCB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装配工艺、电子产品调试、电子产品故障检修、电子产品质量认证、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等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电子产品的制作,逐步培养高等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学习情境一 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 任务1 电阻器、电容器与电感器的识别和检测 1.1 任务描述 1.1.1 任务目标 1.1.2 任务说明 1.2 任务资讯 1.2.1 电阻器 1.2.2 电容器 1.2.3 电感器 1.3 任务实施 1.3.1 电阻器和电位器的识别和检测 1.3.2 电容器的识别和检测 1.3.3 电感器的识别和检测 1.4 任务检查 任务2 半导体器件的识别和检测 2.1 任务描述 2.1.1 任务目标 2.1.2 任务说明 2.2 任务资讯 2.2.1 二极管 2.2.2 三极管 2.2.3 晶闸管 2.2.4 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 2.2.5 场效应管 2.2.6 常用集成电路 2.3 任务实施 2.3.1 普通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2.3.2 光电二极管的检测 2.3.3 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2.3.4 光电三极管的检测 2.3.5 场效应管的检测 2.3.6 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 2.4 任务检查 思考练习一 学习情境二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3 手工焊接技术 3.1 任务描述 3.1.1 任务目标 3.1.2 任务说明 3.2 任务资讯 3.2.1 焊接材料 3.2.2 手工焊接技术 3.2.3 焊接质量的检查 3.2.4 拆焊 3.3 任务实施 3.3.1 导线的加工与焊接训练 3.3.2 通孔式元件的焊接训练 3.3.3 拆焊训练 3.4 任务检查 任务4 自动焊接技术 4.1 任务描述 4.1.1 任务目标 4.1.2 任务说明 4.2 任务资讯 4.2.1 波峰焊 4.2.2 回流焊 4.2.3 焊接技术的发展 4.3 任务实施 4.3.1 波峰焊训练 4.3.2 回流焊训练 4.4 任务检查 任务5 串联型可调式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与调试 5.1 任务描述 5.1.1 任务目标 5.1.2 任务说明 5.2 任务资讯 5.2.1 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5.2.2 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5.2.3 可调式直流稳压电路 5.3 任务实施 5.3.1 稳压电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5.3.2 可调式直流稳压电源的组装 5.3.3 可调式直流稳压电源的检测与调试 5.4 任务检查 思考练习二 学习情境三 集成电路音机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6 电子工程图的识读 6.1 任务描述 6.1.1 任务目标 6.1.2 任务说明 6.2 任务资讯 6.2.1 电子工程图的分类 6.2.2 电子工程图的特点 6.2.3 电子工程图中的元器件标注 6.2.4 电子工程图的识读方法 6.3 任务实施 6.3.1 集成电路扩音机电子工程图的识读 6.3.2 集成电路扩音机电子工程图的设计 6.4 任务检查 任务7 PCB的设计与制作 7.1 任务描述 7.1.1 任务目标 7.1.2 任务说明 7.2 任务资讯 7.2.1 PCB的设计 7.2.2 PCB的手工制作 7.2.3 PCB的工业制作 7.2.4 双面板制作流程(干膜工艺) 7.3 任务实施 7.3.1 集成电路扩音机电路PCB的设计 7.3.2 集成电路扩音机电路PCB的手工制作 7.4 任务检查 任务8 集成电路扩音机的组装与调试 8.1 任务描述 8.1.1 任务目标 8.1.2 任务说明 8.2 任务资讯 8.3 任务实施 8.3.1 PCB检查 8.3.2 元器件检查 8.3.3 电路安装与调试 8.4 任务检查 思考练习三 学习情境四 调频贴片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9 表面安装技术 9.1 任务描述 9.1.1 任务目标 9.1.2 任务说明 9.2 任务资讯 9.2.1 表面安装元器件 9.2.2 SMB的主要特点 9.2.3 表面安装组件的类型 9.2.4 工艺流程 9.2.5 贴片机 9.3 任务实施 9.3.1 片式无源元器件的识读和测试 9.3.2 片式有源元器件的识读和测试 9.3.3 表面元器件的安装 9.4 任务检查 任务10 调频贴片收音机的组装与调试 10.1 任务描述 10.1.1 任务目标 10.1.2 任务说明 10.2 任务资讯 10.2.1 收音机的组成框图及工作原理 10.2.2 FM微型(电调谐)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10.3 任务实施 10.3.1 调频贴片收音机元器件的准备 10.3.2 SMT微型贴片收音机的装配 10.3.3 安装的具体步骤 10.3.4 SMT电路安装 10.3.5 THT电路安装 lO.3.6 整机安装工艺的检测 10.3.7 整机通电前的检测 10.3.8 SMT调频收音机的通电调试 10.3.9 SMT调频收音机的通电检测与调试 10.4 任务检查 思考练习四 学习情境五 声光控开关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11 电子整机调试工艺 11.1 任务描述 11.1.1 任务目标 11.1.2 任务说明 11.2 任务资讯 11.2.1 调试工作的内容 11.2.2 调试工艺文件的编制 11.2.3 调试仪器、仪表的选配与使用 11.2.4 调试工作的一般程序 11.2.5 整机调试的一般工艺流程 11.2.6 故障的查找与排除 11.3 任务实施 11.3.1 调试仪器、仪表的选用 11.3.2 巨路的分析与调试 11.4 任务检查 任务12 声光控开关的组装与调试 12.1 任务描述 12.1.1 任务目标 12.1.2 任务说明 12.2 任务资讯 12.2.1 声光控开关的电路组成 12.2.2 声光控开关的工作原理 12.3 任务实施 12.3.1 元器件的选择 12.3.2 电路组装 12.3.3 Fa路调试 12.4 任务检查 思考练习五 学习情境六 四路红外遥控装置的组装与调试 任务13 电子产品质量管理与认证 13.1 任务描述 13.1.1 任务目标 13.1.2 任务说明 13.2 任务资讯 13.2.1 电子产品的质量特征 13.2.2 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 13.2.3 电子产品质量检验 13.2.4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管理 13.2.5 电子产品工艺文件 13.2.6 电子产品认证 13.3 任务实施 13.3.1 编制工艺汇总表 13.3.2 编制工艺顺序图表 13.3.3 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13.4 任务检查 任务14 四路红外遥控装置的组装与调试 14.l 任务描述 14.1.1 任务目标 14.1.2 任务说明 14.2 任务资讯 14.2.1 红外遥控系统 14.2.2 家用多路红外遥控装置 14.3 任务实施 14.3.1 元器件的检测 14.3.2 PCB的设计与制作 14.3.3 电路组装与调试 14.4 任务检查 思考练习六 附录 国际电子元器件的命名方法及参数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近期,我花了不少时间钻研“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这个话题,其中一本相关的著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在国际商务领域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资深顾问,他的见解独到,且善于将复杂的理论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实践策略。书中详细剖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在沟通方式、谈判风格、决策模式以及对时间观念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我尤其被关于“高语境与低语境文化”的理论所吸引,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解释了在这些不同语境下,信息传递的侧重点和解读方式会产生多大的不同,以及如何避免由此产生的误解。书中还重点介绍了在商务谈判和团队协作中,如何有效地跨越文化障碍,建立信任,达成共识。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沟通技巧,例如主动倾听、同理心表达、以及根据对方的文化习惯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等。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在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和远程协作工具如何影响跨文化沟通,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工具促进全球化团队的协作效率。这本书不仅为商务人士提供了宝贵的实操指南,也让我对全球化浪潮下的文化交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最近我沉浸在一本关于“现代农业温室大棚设计与管理”的书籍中,这本著作的内容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它以一种非常宏观的视角,描绘了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构建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空间。作者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气候条件下,温室结构材料的选择、通风系统的优化、光照模拟技术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作物种类定制最佳的生长环境参数。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智能灌溉系统”的章节感到着迷,书中详细讲解了土壤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将这些数据整合到中央控制系统中,实现精准施肥和节水灌溉。这对于当前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时代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书中还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温室管理中的应用,例如远程监控、数据分析和预警系统,这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作者还花了大量篇幅介绍病虫害的绿色防治方法,提倡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转而依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这与当前全球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追求不谋而合。这本书不仅为农业从业者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指导,也为对智慧农业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的窗口。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研究“现代建筑材料的性能与应用”方面的文献,其中有一本让我印象深刻。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局限于介绍单一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是着重于分析不同材料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的配合使用以及它们对建筑整体性能的影响。作者是一位在建筑材料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他的语言清晰、逻辑性强,并且充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书中对一些新型复合材料的介绍尤为详实,比如高性能混凝土、节能玻璃、绿色保温材料等,详细阐述了它们的生产工艺、力学性能、热工性能、耐久性以及在不同建筑类型中的具体应用案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材料选择的经济性与环保性平衡”的章节,作者通过详细的成本效益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估,为读者提供了如何选择既满足性能要求又兼顾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建筑材料的指导。书中还提供了大量图表和工程实例,展示了材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指导初学者避免弯路非常有价值。总而言之,这本书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贴近实际的工程视角,为建筑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让我对现代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最近我深入阅读了一本关于“古典园林鉴赏与历史变迁”的学术专著,这本书带我走进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学意味的文化世界。作者是一位在园林史领域耕耘多年的学者,他的文字兼具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细腻的艺术感受力。书中不仅详细考证了不同朝代园林风格的演变,从秦汉的宫苑,到唐宋的私家园林,再到明清的集大成者,如苏州园林的精巧雅致,作者都做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移步换景”和“借景入园”的解读,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阐述了古人如何巧妙地利用地形、植物、水体和建筑,创造出富有层次感和意境的景观空间,让游人在有限的场地中感受到无限的景深和无穷的趣味。书中还探讨了园林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园林设计中的,以及文人雅士如何在园林中寄情山水、抒发情怀。附录中的园林图纸和古代绘画临摹,更是为读者提供了直观的视觉感受,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漫步于那些曾经辉煌的园林之中。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园林艺术的指南,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精神的百科全书。
评分近期,我偶然翻阅了许多关于技术实践的书籍,其中一些在理论层面深入浅出,另一些则在实际操作上提供了详实的指导。最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本关于“精密仪器维修与保养”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在行业内有着数十年经验的老技师,他的语言朴实而富有感染力,仿佛能让你直接感受到他手上的那份老练与沉稳。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精密仪器的内部构造、常见故障原因以及相应的维修步骤,从最基础的清洁保养,到复杂的电路板修复,都做了图文并茂的讲解。尤其是关于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比如不同材质螺丝的拧紧力度、不同类型线缆的连接方式,作者都花了很大的篇幅去强调,这对于我这样刚入行不久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经验财富。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精彩,很多都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疑难杂症,他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一步步分析问题所在,最终找到解决方案,读来让人茅塞顿开。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预防性维护”的那一部分,作者强调了“未雨绸缪”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检查清单,这不仅能帮助我们减少设备故障,更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非常经济高效的维护策略。总而言之,这本书以其极强的实践指导性和丰富的案例经验,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精密仪器维修世界的大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