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亚洲鸟类(上中下)
定价:318.00元
作者:约翰·古尔德(John Gould)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53454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9世纪博物学家、澳洲鸟类学之父约翰·古尔德传世精品。★530幅鸟类绘画精品无一遗漏,张张栩栩如生,灵动不已。
内容提要
《亚洲鸟类》是英国鸟类学家约翰·古尔德的重要作品之一。全书共有530幅色彩艳丽的鸟类插画,其中收录的鸟类分布范围涵盖了中亚、南亚次大陆、中国、东南半岛、马来群岛和菲律宾群岛。作为一本科学图集,古尔德画风严谨,忠实体现了每种鸟类的姿态和羽毛颜色的鉴别特征。同时,古尔德还在背景绘制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和生态类型,使得所有鸟类栩栩如生,灵动不已,整个作品兼具重要的科学价值与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古尔德作品的艺术价值要远远高于其科学价值了。基于此,我们对所有鸟类按“目”进行了重新编排,其中包括鸡形目、雁形目、鸽形目、隼形目、雀形目等21目的鸟类物种。并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鸟类学者为每一幅图编写了相应的文字解说。书中给出了所有鸟类现用的中文名、英文名及拉丁名,并对每种鸟的体型、外形特征、分布范围、栖息环境、食性甚至叫声等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力求使广大读者在今天能够欣赏到古尔德作品的艺术价值的同时,仍然能借鉴其中的科学实用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约翰·古尔德(John Gould,1804~1881),19世纪英国鸟类学家。古尔德早年受父亲的影响成为伦敦动物学会标本制作师。1830年,他接触到了一批来自异域的鸟类标本,这成就了他的部作品《喜马拉雅鸟类》。1838-1840年,古尔德花费了两年时间于澳洲考察,奠定了其科学地位。他一生有两大科学贡献,一是从形态学准确描述了达尔文从加拉帕戈斯群岛带回的鸟雀,也就是后来作为进化论重要链条的达尔文雀;二是系统描述了澳洲动物群落,古尔德当年发现并描述了今天总共745种澳洲鸟类中的44%。古尔德一生出版的作品超过40卷,含3000多幅彩色插画,还发表了多篇科学论文,是多种鸟类物种的命名人。可是今天让人津津乐道却不是这些,正如古尔德自己预言的那样:“……这些作品对于收藏家的价值远大于博物学家。”……他留下的大量而丰富的鸟类插画至今仍是全世界藏书者为追捧的珍品。
文摘
序言
翻阅这套《亚洲鸟类》,我最深的感受之一是它所构建的,一个失落的自然世界。书中的许多鸟类,在今天可能已经非常罕见,甚至濒临灭绝。古尔德的记录,为我们保存了它们曾经活跃的身影和丰富多样的生存状态。当我读到他对某种已经消失的亚种的详细描述时,我内心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悲伤,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这套书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对未来的警示。它让我们反思,在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是否正在以一种不可逆转的方式,破坏着地球上宝贵的生命遗产。古尔德的努力,让我们有机会窥见一个更加完整、更加丰富的自然世界,这是一种无价的财富。通过这些文字和图像,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我们失去了什么,以及我们必须为之努力保护什么。
评分《亚洲鸟类》在语言和叙述方式上,也带给我独特的体验。尽管是用19世纪的英语写成,古尔德的文字却充满了魅力。他的描述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乏文学的色彩。他会用生动的词语来描绘鸟类的叫声、飞行姿态,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动态。有时,他甚至会穿插一些个人观察的趣闻轶事,使得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这些文字,不仅仅是枯燥的科学数据,更是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我常常会在阅读中,感受到他作为一位博物学家的热情和激情。他对于每一个物种的介绍,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和分享的喜悦。这种叙述风格,让我觉得他不仅仅是在记录,更是在讲述一个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评分《亚洲鸟类》的出版,在当时无疑是鸟类学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填补了当时关于亚洲鸟类研究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它树立了一个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典范。我从中看到的是一个团队的智慧和辛勤付出。古尔德作为主导者,汇集了当时最优秀的画师和合作者,共同完成了这部巨著。这不仅仅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科学界和艺术界共同的成就。这部书的价值,在于它对后世研究的深远影响。无数的鸟类学家、博物学家、收藏家和艺术家,都从中受益。当我每一次翻阅它时,我都深深地感受到,知识的传承和积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和奉献。这套书,就是这种精神最真实的写照。
评分这套《亚洲鸟类》给予我的,远不止视觉上的享受。它承载着跨越时代的知识深度和严谨的研究态度。约翰·古尔德并非只是一个画家,更是一位杰出的自然学家。他对于每一种鸟类的描述,都充满了科学的洞察力。从它们的外形特征、栖息地、食性、繁殖习性,到地理分布,古尔德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和记录。阅读这些文字,我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与古尔德一同踏上他艰辛而充满乐趣的田野考察之路。他的文字朴实而有力,没有丝毫的浮夸,却能将复杂的科学信息清晰地传达出来。每当读到他对某种鸟类习性的独特观察,或者他对某个地理区域鸟类资源的深入分析时,我都会由衷地感到钦佩。这不仅仅是对鸟类的分类和描述,更是一种对生命演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深刻理解。他对于文献的梳理,以及他对当时已知知识的整合,也展现了他严谨的学术精神。我常常会在阅读过程中,尝试去印证他的一些观点,或者去思考他提出的一些问题,这极大地激发了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进一步探索和发现。
评分一本厚重的、跨越三个卷册的巨著,约翰·古尔德的《亚洲鸟类》呈现的是一场视觉与知识的双重盛宴。当我初次捧起这套书时,首先被吸引住的是它那精美绝伦的插图。每一页都仿佛是一幅独立的艺术品,古尔德和他卓越的画师们以无与伦比的细腻和生动,捕捉了亚洲大陆上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鸟类。色彩的运用大胆而精准,羽毛的纹理、眼神的灵动,甚至是展翅翱翔时的力量感,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我常常会花上大把的时间,只是静静地凝视着这些插画,想象着它们在野外的生存状态。这不仅仅是一本鸟类图鉴,更是一部关于生命之美的赞歌,是对自然界鬼斧神工的极致赞美。从雄伟的猛禽到娇小的林鸟,从热带雨林的繁复色彩到高寒山地的苍劲之姿,古尔德的画笔描绘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生物多样性图景,让我对这个星球上生命的丰富程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阅读过程中,我不禁会联想到自己曾经在旅途中偶遇过的某些鸟类,它们的身影在书中得到如此详尽的呈现,让我既有重逢的喜悦,也有了更深入了解它们的契机。这套书的出版,无疑是那个时代自然科学研究的里程碑,也为后来的观鸟爱好者和艺术家们树立了标杆。
评分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约翰·古尔德的《亚洲鸟类》无疑是19世纪动物绘画的巅峰之作。书中每一幅插图的精美程度,都足以让任何一位艺术爱好者为之惊叹。色彩的运用,光影的处理,构图的巧妙,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画师们以极其细致的笔触,勾勒出鸟类羽毛的每一根细丝,眼神中的灵动,甚至连爪子与树枝接触的纹理都清晰可见。这不仅仅是对鸟类形态的写实描绘,更是对它们生命力的艺术化诠释。我常常会被某幅插图所吸引,久久不能移开视线。它们并非呆板的图鉴,而是充满动感和生命力的艺术作品。古尔德在选择画师和指导创作方面,也展现了他作为艺术鉴赏家的品味。他追求的是既要科学准确,又要具有艺术美感。这种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使得《亚洲鸟类》在众多鸟类图鉴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件传世的艺术珍品。
评分不得不说,《亚洲鸟类》这部巨著,其所蕴含的地域性知识是极其宝贵的。亚洲大陆广袤而多样,从西伯利亚的寒冷地带到东南亚的湿热雨林,从喜马拉雅山脉的崇山峻岭到太平洋沿岸的岛屿,每一种环境都孕育着独特的鸟类物种。古尔德通过他深入的考察和对当时已有资料的梳理,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亚洲鸟类分布的完整图景。他不仅记录了鸟类的形态和习性,更重要的是,他将这些信息与具体的地理区域紧密联系起来。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跟随他的笔触,游历了亚洲的各个角落,了解了不同地区特有的鸟类种类,以及它们与当地环境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地域性的叙述,让我对亚洲这片大陆的自然地理和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能够从中了解到,为什么在某个特定的区域会出现某些特定的鸟类,以及这些鸟类是如何适应它们所处的特殊环境的。这种知识的传递,不仅仅是关于鸟类本身,更是一种对地理学、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启蒙。
评分这套《亚洲鸟类》给我的最大震撼,还在于它所展现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演变。虽然是19世纪的作品,但古尔德在其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依然值得学习。他不仅仅依靠现有的资料,更亲自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样本,进行细致的解剖和观察。他对于科学分类的理解,对于物种之间关系的探索,都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博物学家的远见卓识。书中的每一个描述,都经过了他的审慎思考和严谨考证。他对于当时科学界的一些争议,也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讨论,这使得他的作品更具学术价值。我常常会思考,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他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如此艰巨的研究任务的。这套书不仅是关于鸟类知识的宝库,更是一部关于科学探索精神的生动教材。它教会我,真正的科学研究需要耐心、毅力、细致的观察和严谨的逻辑。通过阅读,我不仅增长了见识,更受到了科学精神的洗礼。
评分这套《亚洲鸟类》所涵盖的知识体系,是如此的庞大和系统。约翰·古尔德在完成这部作品时,几乎汇集了当时关于亚洲鸟类研究的全部精华。他对于每一个物种的分类、命名、鉴别,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参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使得他的作品成为了后来者研究亚洲鸟类的重要参考。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进行科学的文献检索,如何进行物种的准确鉴定,以及如何理解物种之间的演化关系。书中的系统性,体现在它对整个亚洲大陆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梳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鸟类地理分布框架。这种知识的系统性,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是如何在地理区域内分布和演变的。
评分当我沉浸在这套《亚洲鸟类》中时,我感觉自己正在参与一场跨越世纪的对话。约翰·古尔德和他的同事们,在那个科学探索的黄金时代,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得以将如此丰富而详尽的鸟类信息呈现在我们面前。想象一下,在没有现代科技的辅助下,他们是如何进行野外观察、采集标本、绘制插图、并最终整理成如此规模宏大的著作的。这本身就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探险史。书中那些精美的铜版印刷插图,每一幅都凝聚了画师的心血和时间,它们不仅是科学记录,更是艺术的结晶,反映了那个时代插画艺术的最高水准。古尔德的文字,虽然使用的是19世纪的语言风格,但其科学的严谨性和观察的细致性,至今仍然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他对于不同地区鸟类迁徙的描述,对于鸟类在不同生境下的适应性分析,都充满了智慧。当我看到他对某种罕见的亚洲鸟类的详细描述时,我会被深深地吸引,并思考这种鸟类如今的生存状况。这套书不仅仅是关于鸟类,更是关于人类对自然的探索精神,关于知识的积累与传承,以及关于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