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中蜂生活习性入手,围绕繁育良种、饲养健康蜜蜂、生产优·质产品,阐明规范的技术,先进实用的方法,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旨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养蜂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第2版新增内容为:新增内容包括“豫蜂中蜂蜂箱、格子蜂箱养中蜂、防止盗蜂、收捕分蜂、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等,以及收蜂台招蜂、聚蜂、抖蜂进箱;榨蜜机内容。替换了豫蜂斜底中蜂箱内容,无框中蜂造脾,防治盗蜂的方法,更新蜂巢等内容。
本书既适合农技人员推广培训使用和蜂农阅读,也可供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 中蜂资源概况……………………………………… (1)
第一节 中蜂的历史……………………………… (1)
一、历史记载………………………………… (1)
二、养蜂成就………………………………… (2)
第二节 中蜂的现状……………………………… (5)
一、分布概况………………………………… (5)
二、生存现状………………………………… (6)
第三节 中蜂的价值……………………………… (7)
一、饲养中蜂的效益………………………… (7)
二、发展中蜂的方向………………………… (10)
第二章 中蜂饲养基础……………………………………… (12)
第一节 中蜂的形态特征………………………… (12)
一、卵、幼虫和蜂蛹………………………… (12)
二、成虫的外部形态………………………… (13)
第二节 中蜂的生活习性………………………… (18)
一、蜂群的组成……………………………… (18)
二、蜂巢的结构……………………………… (19)
三、中蜂的个体活动………………………… (20)
四、中蜂的群体生活………………………… (22)
第三节 中蜂利用的蜜源………………………… (25)
一、蜜源植物的概念………………………… (26)
二、重要的蜜源植物………………………… (27)
第四节 中蜂的饲养设备………………………… (29)
一、基本工具………………………………… (29)
二、生产工具………………………………… (35)
三、辅助工具………………………………… (38)
第三章 中蜂日常管理技术………………………………… (40)
第一节 中蜂的获得……………………………… (40)
一、猎捕……………………………………… (40)
二、购买……………………………………… (46)
第二节 蜂箱的放置……………………………… (46)
一、选址……………………………………… (46)
二、摆放蜂箱………………………………… (47)
第三节 中蜂的检查……………………………… (48)
一、箱外观察………………………………… (48)
二、开箱检查………………………………… (49)
第四节 中蜂脾修造……………………………… (52)
一、有框中蜂造脾…………………………… (53)
二、无框中蜂造脾…………………………… (55)
第五节 中蜂的饲喂……………………………… (56)
一、喂糖……………………………………… (56)
二、喂粉……………………………………… (57)
三、喂水……………………………………… (58)
第六节 中蜂的防盗……………………………… (58)
一、盗蜂与危害……………………………… (58)
二、防止盗蜂的方法………………………… (60)
第七节 其他管理技术…………………………… (61)
一、处理工蜂产卵群………………………… (61)
二、合并弱群、无王群……………………… (62)
三、调整中蜂逃亡群………………………… (62)
第四章 中蜂周年饲养管理………………………………… (64)
第一节 中蜂的繁殖管理………………………… (64)
一、早春繁殖管理…………………………… (64)
二、秋季繁殖管理…………………………… (66)
三、中蜂分蜂管理…………………………… (68)
第二节 中蜂的断子管理………………………… (69)
一、南方中蜂过夏…………………………… (69)
二、北方中蜂越冬…………………………… (71)
第三节 中蜂生产期管理………………………… (74)
一、蜂蜜生产期蜂群管理…………………… (75)
二、南方秋、冬季生产管理………………… (77)
三、分蜂热的预防与解除…………………… (78)
第四节 中蜂产品的生产………………………… (79)
一、分离蜂蜜………………………………… (79)
二、生产巢蜜………………………………… (81)
三、割脾榨蜜………………………………… (88)
四、榨取蜂蜡………………………………… (89)
第五节 中蜂的无框饲养………………………… (90)
一、无框蜂桶养中蜂………………………… (90)
二、无框蜂箱养中蜂………………………… (93)
三、格子蜂箱养中蜂………………………… (97)
第六节 中蜂的转运技术……………………… (109)
一、活框蜂群运输………………………… (109)
二、无框蜂群运输………………………… (110)
第五章 中蜂育种养王技术……………………………… (112)
第一节 中蜂良种来源………………………… (112)
一、选种技术……………………………… (112)
二、杂交组合……………………………… (114)
三、注意事项……………………………… (115)
第二节 中蜂蜂王的培育……………………… (116)
一、养王原理……………………………… (116)
二、养王方法……………………………… (117)
第三节 中蜂蜂王的更换……………………… (122)
一、导入蜂王……………………………… (122)
二、邮寄蜂王……………………………… (123)
第六章 中蜂病虫害的防治……………………………… (125)
第一节 中蜂病虫害的特点…………………… (125)
一、桶养与箱养的差异…………………… (125)
二、中蜂病虫害的种类…………………… (125)
三、中蜂病虫害的预防…………………… (125)
第二节 中蜂病害的防治……………………… (127)
一、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 (127)
二、欧洲幼虫腐臭病防治………………… (129)
第三节 中蜂天敌的防治……………………… (130)
一、蜡螟的防治…………………………… (130)
二、胡蜂的防治…………………………… (132)
三、蚂蚁的防治…………………………… (133)
四、蟾蜍的防治…………………………… (135)
五、蜘蛛的防治…………………………… (135)
第四节 中蜂生理疾病防治…………………… (136)
一、营养性疾病防治……………………… (136)
二、生理性疾病防治……………………… (137)
第五节 中蜂环境疾病防治…………………… (138)
一、病征与病因…………………………… (139)
二、防治…………………………………… (140)
附录: 中蜂饲养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 (142)
参考文献…………………………………………………… (145)
| 商品名称: | 中蜂饲养手册(第2版) | 开本: | 18开 |
| 作者: | 陈淑琴 | 页数: | |
| 定价: | 25 | 出版时间: | 201805 |
| ISBN号: | 9787534991943 | 印刷时间: | 201805 |
| 出版社: | 版次: | 1 |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完全是出于一种好奇心。我从小就对大自然充满了向往,尤其对那些勤劳的小生命——蜜蜂,更是充满了敬畏。我常常在想,这些小小的蜜蜂,是如何建造如此精巧的蜂巢,又是如何分工合作,酿造出甘甜的蜂蜜的?在网上看到这本书,名字也很吸引人,感觉应该能解答我的一些疑问。打开书,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精美的插图。那些蜜蜂在花丛中采蜜的画面,蜂箱里忙碌的工蜂,都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置身于蜂场之中。我特别喜欢它讲蜂群内部社会结构的那一部分。它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解释了蜂王、工蜂、雄蜂各自的职责,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蜂群的生存和繁衍的。我一直以为蜂王就是蜂群的“女王”,事事说了算,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蜂王的主要职责是产卵,蜂群的日常管理和决策,更多是依靠工蜂的集体智慧。这一点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另外,书中关于蜜蜂的“导航系统”的讲解也让我着迷。蜜蜂是如何在广阔的天地间找到回家的路的?又是如何将花粉和花蜜源源不断地带回蜂巢的?这本书都给出了非常有趣的解释。我试着去观察家附近的蜜蜂,发现它们的飞行轨迹确实非常有规律。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更让我对蜜蜂这个神奇的物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虽然我目前还没有条件养蜂,但通过这本书,我已经对养蜂这个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对蜜蜂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我买这本书,主要是被“土蜜蜂”这个关键词吸引了。我一直觉得,我们本土的中华蜜蜂,虽然体型小,但生命力顽强,而且适应性强,是更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研究的。市面上很多养蜂的书,讲的都是意蜂,或者就是比较笼统的蜜蜂养殖。这本书专门针对中蜂,让我觉得特别亲切。拿到书之后,我发现它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非常系统。从中华蜜蜂的起源和演化,到它们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都讲得非常详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中华蜜蜂的“抗病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解释了为什么它们能够更好地抵御一些病虫害。这一点对于我这种非常注重食品安全的人来说,非常重要。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中华蜜蜂的“原生态”养殖方法,比如如何利用自然环境来搭建蜂场,如何通过选择优良的蜜源植物来提高蜂蜜的品质。我之前一直觉得,养蜂就是要用各种人工的蜂箱和设备,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顺应自然,反而是最好的方式。它还讲到了如何利用中华蜜蜂来帮助植物授粉,以及如何将养蜂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这一点非常有前瞻性。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蜜蜂的书,但大多都侧重于如何“取蜜”,而这本书则更侧重于如何“养蜂”,如何与蜜蜂和谐共处,如何让蜂群健康繁衍。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土蜜蜂”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养蜂这个事业有了更深的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生态、关于自然的哲学读物。
评分我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我对“土蜜蜂”这个概念很感兴趣。我总觉得,我们中国的本土蜜蜂,拥有悠久的进化历史,一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和研究的地方。市面上很多养蜂的书籍,大多都是关于意蜂的,或者就是比较泛泛而谈。这本书专门针对中蜂,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打开书,我发现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非常细致。它从中华蜜蜂的起源和演化讲起,然后深入到它们的生理结构、生活习性,再到具体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几乎是面面俱到。我特别喜欢它讲关于“蜜源”的部分。它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的蜜源植物,以及它们的花期、蜜粉产量等等,还指导如何根据当地的蜜源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养蜂地点和时间。这一点对我这种想了解本地蜜源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它还讲到了如何识别优质的蜂蜜,以及如何通过蜜蜂的采集行为来判断蜂蜜的品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探讨了中华蜜蜂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以及如何在这些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养殖。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各地的情况差异很大,不能一概而论。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深入的了解中华蜜蜂的视角,也让我对“土蜜蜂”有了更深的敬意和认知。它不仅是一本技术指导手册,更是一本关于中华蜜蜂的百科全书。
评分这本书,我用了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看完,而且是反复看了好几遍。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养蜂的书,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要么就是讲得太笼统,要么就是讲得太深奥,我这种半路出家的,实在跟不上节奏。所以这次看到《中蜂饲养手册(第2版)》,觉得名字听着就比较接地气,而且“第2版”也说明它有一定的更新和沉淀。拿到书后,我先快速翻阅了一下目录,发现它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基础知识到进阶操作,一应俱全。我最喜欢它的地方在于,它非常注重“为什么”。很多书会告诉你“怎么做”,但很少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这本书在讲解每一个操作的时候,都会解释背后的原理。比如,在讲如何判断蜂群是否健康的时候,它会告诉你,不仅要看蜜蜂的外观,还要注意蜂群的进出情况、蜂巢里的声音,甚至连蜜蜂的粪便颜色和形状都有讲究。这些细节,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之前养蜂遇到过很多问题,比如蜂群突然衰弱,或者分蜂不成功,很多时候都找不到原因。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是很多看似微小的细节没有注意到。它还讲到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和自然节律来指导养蜂,比如如何根据天气预报来调整管理措施,如何根据蜜源植物的开花时间来安排分蜂和采蜜。这一点对我启发很大。我一直觉得养蜂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需要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经验。这本书正好把这两者结合得很好。它不仅提供了具体的养蜂技术,还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总结经验。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我养蜂路上的一本宝典,它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让我对养蜂这个事业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评分这本书,我真的得好好说说。当初是因为家附近有人养中蜂,我就起了点兴趣,想了解一下这东西到底怎么弄。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养殖的书,但很多都写得比较笼统,要么就是理论性太强,我这种新手看了等于没看。所以这次看到《中蜂饲养手册(第2版)》这个名字,觉得挺实用的,就果断入手了。打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排版和丰富的插图,这点就比我之前看的很多书强多了。我最看重的是它有没有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做。很多养蜂的书会告诉你“怎么做”,比如什么时候割蜜,怎么分蜂,但很少会解释背后的原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它把中蜂的生活习性、繁殖规律,甚至一些简单的生理知识都讲得很透彻。比如,我一直对蜜蜂的舞蹈很感兴趣,这本书就专门辟了一个章节来讲解蜜蜂的“语言”,虽然可能不是最前沿的研究,但对于我这种入门者来说,能了解到蜜蜂是如何通过舞蹈来传递信息,比如食物源的位置和距离,已经足够让我惊叹了。而且,书中对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中蜂的管理要点都讲得非常具体。不像有些书,只讲一个通用的方法,然后就没了。它会告诉你,比如夏天高温时,要注意通风降温,怎么搭建遮阳网;到了秋天,又要开始考虑越冬的问题,如何封好蜂箱,补充好越冬的蜜源。这些细节,对于真正实践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我尤其喜欢它关于蜂病防治的部分,不仅列出了常见的蜂病,还给出了很多自然疗法和预防措施,避免了过度依赖化学药物,这让我觉得很安心,毕竟吃进去的蜂蜜,安全第一。总之,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一点点地把我这个门外汉领进了门。
评分这本书,我读了很久,而且每次读都能有新的发现。我一开始是因为看到有人在卖“土蜂蜜”,觉得好奇,就想了解一下这种蜂蜜是怎么来的。然后就买了这个《中蜂饲养手册(第2版)》。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实在,没有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全是干货。它从最基础的蜂箱选择讲起,然后一步一步地讲到蜂群的管理、疾病的防治,还有蜜源的选择等等。我最喜欢它在讲“蜜蜂的繁殖”那一部分。它把蜂王、工蜂、雄蜂的生命周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都讲得非常清楚。我之前总是觉得,蜂群的繁衍是一个很神秘的过程,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其中的奥秘。它还讲到了如何进行“人工授精”,虽然我目前用不到,但了解这些知识,让我对整个养蜂技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另外,它关于“蜂群的越冬”的管理,也讲得非常详细。包括如何给蜂群补充越冬的食物,如何封堵蜂箱的缝隙,以及如何监测蜂群的健康状况。这些细节对于保证蜂群安全过冬至关重要。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提到了一些关于“蜂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比如如何提高蜂蜜的品质,如何利用蜂蜡、蜂胶等等。这一点让我觉得,养蜂不仅仅是养蜜蜂,还可以有更多的延伸价值。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历。它不仅教会了我养蜂的技术,更让我对蜜蜂这个神奇的生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评分我买这本书,主要是想找点关于中蜂养殖的“干货”。你知道,市面上关于蜜蜂的书籍很多,但真正能落地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真的不多。很多都是泛泛而谈,或者就是把理论堆砌在一起,看得人一头雾水。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很有针对性,而且是“第2版”,说明是经过市场检验和更新的,这让我更有信心。拿到书之后,我翻了一下目录,发现它涵盖了从蜂箱的选择、蜜源的考察,到蜂群的培育、疾病的防治,几乎是全方位的。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实践性。比如,它在讲蜂箱结构的时候,不只是给个图,还会分析不同蜂箱的优缺点,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哪种蜂箱。这一点就很实用,因为新手往往不知道该怎么选,容易被商家忽悠。然后,在讲蜂群培育的时候,它会详细讲解如何识别健康的蜂王、工蜂和雄蜂,以及如何根据蜂群的强弱来制定不同的管理计划。我之前总是搞不清楚,为什么我的蜂群有时候发展得很快,有时候又停滞不前,这本书就解释了其中的原因,比如蜂王产卵率、外界蜜源情况等等。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关键的操作,比如分蜂、移虫、封盖脾的割取,都有非常详细的图文说明,我跟着图示操作,成功率大大提高。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还讲到了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来发展养蜂业,比如根据不同地区的蜜源植物,来指导蜂农选择合适的养蜂地点和时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地方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生搬硬套。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养蜂工具书,它不仅提供了技术指导,还教会了我很多养蜂的“道”和“理”,让我对中蜂养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我对蜜蜂充满了好奇,而且一直想了解蜜蜂的生活。我总觉得,蜜蜂是地球上最勤劳、最聪明的生物之一,它们之间的合作,它们的社会结构,都让我着迷。在网上看到这本书,名字很直观,就觉得应该能解答我的一些疑问。翻开书,里面的内容比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它不仅仅是讲“怎么养蜂”,而是从蜜蜂的生命周期、生理结构,到它们的生活习性、社会行为,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我最喜欢它讲蜜蜂的“交流方式”的部分。你知道,蜜蜂之间有很多种交流方式,比如舞蹈、气味、触碰等等。这本书就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把这些复杂的概念都解释清楚了。我读的时候,脑海里仿佛就能浮现出蜜蜂在蜂巢里跳舞,传递信息的样子。另外,它还讲了蜜蜂是如何感知外界环境的,比如如何感知温度、湿度、光线,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于“蜂王”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之前一直以为蜂王就是蜂群的统治者,但这本书告诉我,蜂王的主要作用是繁殖,而蜂群的日常运作,更多是依靠工蜂的集体决策。这一点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总之,这本书让我对蜜蜂这个种群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养蜂的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蜜蜂生态和行为学的科普读物。我虽然目前还没有条件养蜂,但通过这本书,我已经对蜜蜂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对它们充满了敬意。
评分我买这本书,主要是被“蜜蜂养殖”这个词吸引了。我一直觉得,蜜蜂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存在,它们不仅能酿造出美味的蜂蜜,还能帮助植物授粉,对生态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蜜蜂的书,但很多都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很有条理,感觉内容应该比较全面。拿到书后,我翻阅了一下目录,发现它涵盖了从蜜蜂的生物学特性,到养蜂的技术和管理,几乎是无所不包。我最喜欢它的地方在于,它在讲授技术的同时,也非常注重讲解原理。比如,在讲到如何选择蜂王的时候,它会解释不同类型蜂王的特点,以及它们对蜂群的影响。又比如,在讲到如何分蜂的时候,它会详细分析分蜂的原因和时机,以及如何进行人工分蜂来避免自然分蜂带来的损失。这些讲解都非常透彻,让我对养蜂的理解更加深刻。它还讲到了一些关于蜂群“健康管理”的内容,比如如何预防和治疗蜂病,如何保证蜂蜜的质量和安全。这一点对于我这种非常注重食品安全的人来说,非常重要。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利用蜜蜂来进行“授粉”的指导,以及如何将养蜂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这一点非常有价值,也让我看到了养蜂业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养蜂知识体系,让我对蜜蜂养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我对这个行业充满了兴趣。
评分我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我发现家附近有很多野生蜜蜂,我一直想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是不是可以进行一些人工干预。市面上关于蜜蜂的书籍很多,但很多都侧重于商业化养殖,我更想了解一些比较基础、比较自然的养蜂方式。这本书的名字就比较朴实,感觉更贴近我想要了解的内容。拿到书后,我发现它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结构也很清晰。它从中华蜜蜂的基本特征入手,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生长发育、繁殖规律、越冬习性等等。我最看重的是,书中对于“野外”蜜蜂的管理和“人工”养殖的结合,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比如,它会讲到如何选择合适的蜂箱,如何模拟蜂群的自然生存环境,以及如何利用当地的蜜源植物来吸引和留住蜜蜂。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有帮助,因为我不想采取过于激进的人工干预方式,而是希望能够顺应自然。它还讲到了如何判断蜂群的健康状况,以及如何处理一些常见的蜂病,而且很多方法都比较温和,不会对蜜蜂和环境造成太大影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讲到了如何观察蜜蜂的行为,来预测天气变化,甚至还能通过蜜蜂的行为来判断蜂群内部是否存在问题。这一点真的非常神奇。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蜜蜂的窗户,让我对它们的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我未来尝试一些基础的养蜂活动提供了指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