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上下五韆年難解之謎-4
定價:29.00元
作者:清渠
齣版社:北京工業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6395987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通過尋覓五韆年中國曆史真相、探索世界曆史謎團、人類文明發展遺跡、寰宇世界氣象萬韆四個章節,探索未知的領域是對科學的一種嚴謹的態度,去尋找問題答案。
內容提要
盡管數不清的謎團睏擾瞭我們數韆年之久,卻也更加激發瞭我們揭開謎底的勇氣。我們在本套書中收集瞭涵蓋瞭中國曆史之謎、世界曆史之謎、人類文明之謎、自然之謎在內的近五百個人類未解的謎團。我們並不奢望通過本書一蔟而就地揭開這些謎團,但隻希望能夠拋磚引玉,為廣大的讀者提供一個探索人類和自然奧秘的平颱,為早日破解齣一份力。
n目錄
目 錄
n章 尋覓五韆年中國曆史真相
n長江下遊良渚文化玉器之謎..........................................................3
n的真實姓名之謎................................................................6
n《孫子兵法》真的是孫武所著嗎......................................................7
n蘇州虎丘劍池下麵有吳王闔閭的墓嗎.................................................10
n孔子墓為何叫“孔林”而不叫“孔陵”...............................................12
n中國的智慧寶藏《易經》之謎.......................................................15
n秦始皇的“碣石宮”修在什麼地方...................................................17
n兵馬俑為何一律不戴頭盔...........................................................20
n秦始皇陵文官俑之謎...............................................................21
n秦始皇陵是否被盜過...............................................................25
n阿房宮真的是項羽燒的嗎...........................................................28
n項羽究竟死於哪個東城.............................................................31
n馬王堆漢墓女屍韆年不腐之謎.......................................................33
n塞外雄關玉門關之謎...............................................................35
n泰山無字碑究竟為何時何人所立.....................................................36
n王昭君齣塞之謎...................................................................38
n西安大雁塔和小雁塔之謎...........................................................40
n杏花村今在何處...................................................................44
n秦檜是否是金人的奸細.............................................................47
n被稱為“上帝之鞭”的濛哥死因之謎.................................................48
n鄭和真正葬於何處.................................................................50
n明朝的“三大案”未解之謎.........................................................52
n皇太極繼位之謎...................................................................56
n南明後一個皇帝埋骨何處.........................................................58
n康熙皇帝為什麼要巡幸江南.........................................................61
n雍正皇帝為何不葬入清東陵.........................................................63
n鄭闆橋“難得糊塗”由來之謎.......................................................64
n天京事變中韋昌輝殺楊秀清是奉詔還是擅殺...........................................66
n光緒皇帝愛妃珍妃墜井之謎.........................................................68
n第二章 探索世界曆史謎團
n多利亞人何時來到希臘之謎.........................................................75
n蘇格拉底死亡之謎.................................................................77
n亞曆山大為何突然從印度撤軍.......................................................81
n亞曆山大大帝的陵墓在哪裏.........................................................83
n阿基米德用鏡子打敗過羅馬軍隊嗎...................................................85
n古羅馬皇帝提比略為何選擇隱居生活.................................................88
n查理大帝加冕之謎.................................................................90
n哥倫布究竟是哪國人...............................................................94
n達·芬奇的《安吉裏之戰》畫作之謎...........................................97
n剋裏姆林宮地下藏書之謎...........................................................99
n莎士比亞死因之謎................................................................101
n塞萬提斯埋骨何處................................................................104
n誰打響瞭列剋星敦槍..........................................................106
n美國買入阿拉斯加的原因何在......................................................108
n誰先發現瞭澳大利亞............................................................111
n美國戰艦“緬因號”爆炸之謎......................................................113
n墨索裏尼策劃的“嚮羅馬進軍”之謎................................................116
n女環球飛行傢埃爾哈特失蹤之謎....................................................119
n考文垂被炸之謎..................................................................122
n是誰燒瞭“諾曼底號”............................................................123
n丘吉爾遇刺之謎..................................................................125
n墨索裏尼為什麼要將女婿齊亞諾送上斷頭颱..........................................129
n日本“阿波丸號”沉沒海底之謎....................................................132
n巴頓將軍車禍身亡之謎............................................................134
n“死亡天使”門格爾是溺水而亡的嗎................................................138
n列儂為何遇刺身亡................................................................139
n扶桑究竟指的是日本還是墨西哥....................................................142
n第三章 人類文明發展遺跡
n“歐洲”名字的來曆..............................................................147
n古埃及人種之謎..................................................................148
n獅身人麵像的鼻子哪裏去瞭........................................................150
n古羅馬人為何喜歡角鬥士錶演......................................................153
n真的有史前大洪水嗎..............................................................157
n誰創造瞭燦爛的楚文化............................................................160
n印度尼西亞“韆佛壇”之謎........................................................162
n我國釀酒始於何時................................................................163
n馬裏國王和他的探險團隊到達瞭美洲嗎..............................................165
n美洲金字塔與非洲金字塔有親緣關係嗎..............................................167
n奇妙的阿爾塔米拉洞壁畫........................................................169
n北美阿那薩基大房子之謎..........................................................171
n塔剋拉瑪乾古城消失之謎..........................................................174
n真的有巨人族存在嗎..............................................................175
n馬耳他島神秘古文明之謎..........................................................176
n愛琴海羅德島太陽神巨像之謎......................................................178
n法洛斯島亞曆山大燈塔之謎........................................................179
n非洲國王的藏寶之謎..............................................................180
n土耳其地下城之謎................................................................181
n古羅馬的高超醫術之謎............................................................182
n韆佛碑的腳印是誰的..............................................................183
n美洲大土墩的神秘建造者..........................................................184
n第四章 寰宇世界氣象萬韆
n地球生命起源新說................................................................189
n恐龍為何在自貢“集體死亡”......................................................192
n地震雲真的存在嗎................................................................193
n動物真的能夠預測地震和海嘯等災難嗎..............................................196
n壺口瀑布之謎....................................................................200
n金沙江因何拐彎..................................................................202
n鳥類能夠飛翔之謎................................................................204
n海底中的淡水從何而來............................................................206
n湖泊突然消失之謎................................................................207
n魚的性變之謎....................................................................209
n植物認親之謎....................................................................210
n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n清渠曾用筆名 王力 汪力 北史等 男 1969年齣生,畢業於鄭州大學曆史係,先後任河南省雜誌社發行 及編輯 河南省文聯發行公司經理 現任職於 清渠(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總策劃 總編輯鄭州新閱圖書公司付總經理等
nn
主要作品有:
n《在哈佛學不到的經商課 》《影響青少年一生的600個文化常識》 《生活百科小竅門》《民國十大藏傢》 《老闆的五項修煉》 《像軍人一樣去戰鬥》
n《 如何開一傢賺錢的餐廳》等
n文摘
章 尋覓五韆年中國曆史真相
n長江下遊良渚文化玉器之謎
n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遊太湖流域重要古文化的一支,因1936年原西湖博物館施昕更先生首先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鎮(今杭州市餘杭區良渚鎮)而命名,距今5 300~4 000年。
n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初步查明在餘杭區良渚、安溪、瓶窯三個鎮內,分布著以莫乾山遺址為核心的50餘處良渚文化遺址,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內涵豐富,麵積廣闊,遺址密集。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反山、瑤山、匯觀山等高颱土塚與祭壇遺址的相復閤,以大量精美玉禮器為特徵的顯貴者專用墓地及莫乾山大型建築遺址的被發現,良渚遺址已成為印證中華五韆多年文明史的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並將成為東方文明的聖地。
nn
良渚文化遺址
n良渚文化、有特色的就是玉文化,這是中國玉文化的源頭,並且一開始就顯現齣不凡的藝術魅力。良渚文化為何在5 000年前就有如此齣眾的玉文化呢?先民們為何要雕琢那麼多玉器,又是如何雕琢的呢?
nn
良渚文化玉器
n有一種說法是,良渚玉器的大量齣現是因為裝飾、美化生活的需要。
n中國玉文化源遠流長,玉在人們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玉,一般晶瑩剔透,即使有少量瑕疵,也是“瑕不掩瑜”,因為其石料稀有,因此非常珍貴。玉石還不能稱為“玉”,隻有經過匠師的精心雕琢,纔能成為具有各種內涵的玉器,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正因為玉有太多美好的品質,因此人們往往把具有高尚品質的人和玉聯係在一起。春鞦戰國時期,貴族、士大夫佩掛玉飾,以標榜自己是有“德行”的仁人君子,即“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必配玉,玉隻可配君子。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所謂五德,首先指玉的五個特性,即晶潤的光澤、緻密透明的組織、舒揚緻遠的聲音、堅韌的質地和溫和的內在;然後再用這五個特性來形容人的五種美德,即仁、義、智、勇、潔。
n裝飾生活、美化自己是人的天性。遠在一萬年前,生産力水平極為低下的山頂洞人,在閑時也不忘磨製骨器、石頭來製作項鏈等裝飾品。7 000年前魚米之鄉的河姆渡的先民也是如此,他們在選石製器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把撿到的美石製成裝飾品,用來打扮自己,這就揭開瞭中國玉文化的序幕。在距今四五韆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中國玉文化的曙光到處閃耀,良渚文化齣土的玉器便是其中極有代錶性的一種。良渚文化玉器種類較多,典型的有玉琮、玉璧、玉鉞、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的玉項飾等。這些玉器都造型精緻,刻有各式圖案,有很強的裝飾作用,特彆是成串的玉項飾。所以說良渚文化齣現如此眾多優美的玉器是因為裝飾生活的說法不無道理。
n另一種說法是,良渚玉器大量齣現,首先不是裝飾的需要,而是有更深的文化內涵,至於把玉作為裝飾品反而是更晚些的事情瞭。
n持此說法的人認為,良渚玉器以體大著稱,顯得深沉嚴謹,不屬於適閤隨身佩戴的裝飾品,並且當時生産力並不發達,是否會産生這樣的需求還值得商榷。
n良渚玉器明顯的特色是形式多樣、數量眾多。良渚玉琮係由軟玉雕琢而成,從外觀看呈外方內圓、上大下小形,每個麵的轉角上有半個獸麵,與其相鄰的側麵轉角上的半個獸麵組成一個完整的獸麵。這些物品充滿神秘氣息,現在看來其形狀和圖案也是令人驚異的,隱隱透齣一股涼氣。這些玉琮的用途應該與宗教祭祀、財富權力有關。《周禮》中曾有“蒼璧禮天”“黃琮禮地”的說法。東漢鄭玄注“璧圓象天,琮方象地”,都說明玉琮與對鬼神的崇拜有關。
n因此,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良渚玉器是用來祭祀的神器,其更深的文化內涵是對鬼神的敬畏,“玉”由此被衍生為一種權力的象徵。這一點從後來“玉”的地位可以得到反證。因此,在中國文化中,“玉”不僅僅隻被作為裝飾和美好品質的象徵,它從一開始就更多被作為具有神聖地位的、能顯示權力的神器。
nn
良渚文化玉器
n另外,長江中下遊一直就充滿濃厚的巫術氣息,這可能就是從此地久遠的人類文明——良渚文化繼承而來的。有人認為,良渚文化就是以“蚩尤”為首領的部落的文化。據考證,良渚文化時期已有初步的政權存在,可以稱為良渚古國。後來良渚古國被中原炎黃部落為首的青銅文化所打敗,共同融入中華文明之中。從曆史上看,良渚文化時代的玉文化不僅沒有隨良渚文化的衰亡而消失,反而被後來的夏、商、周三代全麵繼承下來,成為中華古文明具特色的內容之一。夏、商、周三代從良渚文化繼承的玉文化,包括一些具體的禮器,如象徵王權和軍事統帥權的玉鉞,祭祀天地的玉琮、玉璧、玉圭、玉璜等,甚至連玉琮上那個象徵良渚文化宗教信仰係統的神麵紋都被夏、商、周全麵繼承下來,成為三代禮樂文明的重要內涵。
n良渚文化是神秘而又輝煌的,雖然對於良渚文化的玉器,主要是用於裝飾還是用於祭祀的問題,目前尚不能明確,但良渚玉器形製奇特,肯定包含著先民神秘的思維,則是確實無疑的。
n的真實姓名之謎
n學術界曆來都把作為道傢學派的創始人,然而關於的姓氏、生活年代、生平事跡等記載卻遠不如孔子那麼明確。首先,的姓名就是一個謎,數韆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n近年來,有的學者根據對籍貫地鄉音的研究提齣,傢鄉一帶至今還把老虎稱為“狸兒”,因而猜測,可能是虎年生的,小名“狸兒”,後來傳來傳去就變成瞭“李耳”,這就是史籍中說姓李名耳的來曆。
n按這一說法,首先以訛傳訛的是司馬遷。《史記》說“姓李氏,名耳,字聃”,這個記載曆來造成瞭許多爭議。既然姓李名耳,那麼“”一句何來?有一種解釋:“老聃,古壽考者之號也。”認為因其長壽而有“”之名。也有人說“”是自稱。這些說法雖各有不同,但均不齣之“老”是長壽之意。道教徒描繪的滿頭白發的外貌,便是根據這種說法附會而成的。
n司馬遷說名耳字聃,這個名與字之間是不是有聯係呢?古代辭書對“聃”字的解釋是“耳長而大”,因而有學者認為,大概是因為生下來耳朵就很特彆,故以“耳”為名,以“聃”為字。這種解釋同古人起名取字的習慣是符閤的。
n另一種說法認為,本來就姓“老”,因為根據《左傳》等記載,春鞦時確有“老”姓。那麼《史記》為什麼又說姓李呢?由於司馬遷沒有解釋,學者便為之找根據。有人認為的母親姓李,是隨母姓。但這種說法有兩個問題:其一,在父權製的時代,隨母姓是很難想象的,為什麼要隨母姓呢?他的父親又姓什麼呢?這些都沒有解釋。其二,有人考證,李姓是戰國時期纔齣現的,春鞦200多年中並無李姓,之母姓李又從何而來?道教中還傳說,生下來便口中能言,指著院中李樹說:這就是我的姓。這顯然是不足信的。
n還有人認為,“老”與“李”乃一聲之轉,李是老的音變,因而姓老與姓李並不矛盾。此種說法尚未提齣更多證據,可作為一傢之言。
n至於是否真有小名“狸兒”,這是否真的揭示瞭他的姓氏的韆古之謎,還有待深入考證、研究。
n《孫子兵法》真的是孫武所著嗎
n“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nn
孫子畫像
n這些經典的戰略、戰術、戰法名言,想必讀者都已經耳熟能詳瞭。幾韆年來,它們都被古今中外的軍事傢和政治傢所引用和推崇。其實,它們都齣自同一本書,那就是流傳韆年,時至今日仍然大放光芒的《孫子兵法》。
n《孫子兵法》是我國現存早,也是傑齣的兵書,曆來被稱作“兵經”。這本書總結瞭春鞦末期及其以前的戰爭經驗,比較係統地論述瞭戰爭全局問題,總結瞭若乾至今仍有科學價值的作戰指導原則,是一部不朽的軍事名著,對後世産生瞭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哺育瞭我國一代又一代軍事傢的成長。“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專門為本書作注,他的《孫子兵法》注頗為後人所稱道。唐太宗、宋仁宗,明代大儒王陽明、內閣首輔張居正,清人硃墉都曾力主學習此書。
n毛1938年在其名著《論持久戰》中也高度評價《孫子兵法》,稱贊書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思想是科學的真理。現在,《孫子兵法》已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傳到世界各國。除瞭軍事領域外,它還被運用到外交事務、企業管理、市場競爭、體育競賽等方麵,成為世界人民喜愛的讀物之一。
n然而,這樣一本曠世奇書,在廣泛流傳的同時,它本身的許多疑點也吸引著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目光。
n其中《孫子兵法》的作者是誰,就是一個令史學傢疑惑不解的問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春鞦戰國時期有兩個“孫子”,一是春鞦後期吳國的將軍孫武,一是戰國中期齊國的軍師孫臏,他們各有兵法傳世。《漢書·藝文誌》“兵權謀傢”記載有《吳孫子兵法》和《齊孫子》兩種,唐代訓詁學傢顔師古注前書的作者是“孫武”,後書的作者是“孫臏”。然而後世所能見的隻有《孫子兵法》一部,據說孫臏的兵法書自東漢末年以後就失傳瞭。
n於是,自宋代以來,就有許多人開始懷疑和猜測《孫子兵法》的作者。有人認為此書原齣於孫武而完成於孫臏,因為書中有大量關於戰國時期的內容,在春鞦時期的孫武是不可能預測到他死後之事的。還有一些人乾脆主張孫武在曆史上根本不存在,《孫子兵法》是孫臏所作。1200年,南宋的軍事研究者葉適就下瞭這樣的結論:孫武並無其人,“其事其書皆為縱橫傢作僞”。他是這樣質疑的:如果孫武像世人傳說的那樣“南服越人、西滅強楚、北威齊晉”,為什麼沒有被升為卿大夫?在舉世公認的史書《左傳》中,為什麼沒有關於孫武一字一句的記載?葉適的觀點在當時掀起巨大的波瀾。其影響巨大,直至近代。
n另外還有幾種孫武與他人“閤一”的說法。一為“武伍一人”說。清朝中期的山東文人牟庭認為:《孫子兵法》是伍子胥的作品,“武”不是孫武的名字,而是《孫子兵法》原來的書名。一為“武臏閤一”說,該觀點認為孫武和孫臏是同一個人,孫子名武,臏是他的綽號。由於孫子在吳、齊兩國都待過,司馬遷沒能分辨齣來,就誤以為是兩個人,將二者記載於《史記》之中。
n紛紜離奇的爭論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纔見分曉。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發掘西漢墓葬,齣土瞭大批竹簡,其中包括《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這一發現不僅使失傳瞭1 700多年的孫臏著作得以重見天日,而且證實瞭《史記·孫子列傳》和《漢書·藝文誌》關於兩個孫子有兩部兵法的記載是正確的。
n1972年4月在銀雀山西漢一號墓齣土瞭《孫子兵法》十三篇竹簡、《孫臏兵法》十六篇和逸文五篇竹簡。銀雀山漢墓竹簡的齣土,對於我國軍事史、文字學、古音訓、古簡冊製度及古代曆法的研究,均有重要價值。
n盡管如此,仍有一些學者認為,《孫臏兵法》的發現還不能證明《孫子兵法》就是春鞦末年的孫武所撰,主要有以下幾大疑點:,《孫子兵法》的許多用語都是戰國時代流行而春鞦時所未見的,如“形名”“霸王”等。第二,《孫子兵法》記載用兵數動輒十萬,但是春鞦時期即使是大國用兵也不過兩三萬人,隻有到瞭戰國中期,纔有用兵十萬至數十萬的記載。第三,《孫子兵法》所談的戰術多為運動戰,主張深入敵後,長距離地調遣。這些都是戰國時代的打法。第四,《孫子兵法》言兵,由“將”獨當一麵,這一軍事格局是戰國時期的寫照,春鞦時的戰爭一般都由國君親自統率軍隊齣徵。這些疑點不能正確解釋的話,要斷言《孫子兵法》係孫武所作,似乎有失偏頗。
n蘇州虎丘劍池下麵有吳王闔閭的墓嗎
n闔閭是春鞦晚期吳國國君。公元前514年在伍子胥的輔佐下,用計刺殺瞭吳王僚,奪取瞭王位,其後多次率吳軍攻楚伐越,又相繼戰敗越國與齊國,成為一方霸主。《呂氏春鞦·簡選》稱他“東徵至於庳廬,西伐至於巴蜀,北迫齊晉,令行中國”。
n闔閭死後,葬於蘇州市虎丘劍池。此墓營建時,徵調十萬民工使大象運土石,穿土鑿池,積壤為丘,曆時三載方成。因闔閭愛劍,下葬時以“專諸”“魚腸”等劍三韆。陵墓上方劍池為清泉一泓,深可二丈,峭壁如削,景色幽深。相傳秦始皇和東吳的孫權都曾派人來此鑿石求劍,但無所獲,唯鑿處成為深池,故稱劍池。一說劍池為冶煉寶劍淬火之處。
n......
序言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