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水声信道常数模盲均衡:理论、算法与仿真:theory, algorithm and simulation | 作者 | 肖瑛 |
| 定价 | 78.0元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ISBN | 9787115389589 | 出版日期 | 2015-07-01 |
| 字数 | 314000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以水声通信系统中的盲信道均衡技术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常数模盲均衡的理论体系。结合水声信道特点,提出了大量改进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结合虚拟接收机技术和融合技术,提出了基于虚拟接收机的水声信道盲均衡方案。 |
| 作者简介 | |
| 肖瑛,大连民族大学副教授,从2004年攻读博士学位开始至今一直从事水声信道盲均衡技术研究,至今在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完成省部级项目5项。曾参与编写《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一书。 |
| 目录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编辑推荐 | |
| 1.本书内容丰富,从理论分析到算法仿真实验,融入了大量交叉学科内容。 2.作者及其所在科研团队多年在该领域积累的技术和成果的呈现; 3.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这本书的章节结构安排得逻辑性极强,完全体现了“理论—算法—仿真”的闭环设计思想。比如,在详细阐述了基于某特定判据推导出的均衡算法后,紧接着的下一章立刻就提供了详细的仿真验证案例。我尤其对那个关于参数敏感性的对比实验印象深刻,作者通过改变信道脉冲响应的抖动幅度,清晰地展示了所提算法相对于传统方法的稳健性提升幅度。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咬合,让每一个数学结论都有了直观的物理意义。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对照着书中的仿真结果图,回溯到前面的理论推导,这种对照学习的方式,极大地巩固了我对算法鲁棒性的理解。对于工程背景的读者来说,这种结构无疑是最高效的学习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特别是那些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作者处理得极其清晰流畅。举个例子,在讨论到那个涉及到多个积分和连乘项的信道模型时,所有的上下标、希腊字母都排列得井井有条,完全没有那种令人头疼的拥挤感。页边距的留白恰到好处,我习惯在书页空白处做批注和标记重点,这本书的空间完全够用,让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勾画和记录自己的思考路径。图表的绘制也是一流水准,那些展示信噪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线条锐利,颜色区分明显,即使用放大镜看细节也毫无模糊不清之感。这种对视觉清晰度的极致追求,对于理解那些抽象的信号处理概念至关重要。它让我感觉到,作者不仅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在知识的“传达艺术”上也有着极高的素养。
评分初翻阅时,我最关注的是它的绪论部分,作者如何切入“水声信道常数模盲均衡”这个细分领域。我惊喜地发现,作者没有直接跳入高深的数学公式,而是用了一种非常宏观的视角,先是回顾了水声通信在历史上面临的主要挑战,然后才逐步聚焦到“常数模”这个核心约束上,并解释了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约束的引入既是必须又是难点。这种循序渐进的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非专业背景读者的入门门槛。它不像某些前沿著作那样高高在上,而是更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引导你一步步揭开迷雾。我特别赞赏作者在引言中对当前研究空白的精准定位,这让人立刻明白了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填补的不仅仅是理论的空缺,更是工程实践中的一个关键痛点。
评分这本书的专业术语使用得极其精准,但奇怪的是,它却并没有让人产生强烈的阅读疲劳感。这可能归功于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时,总会巧妙地穿插一些类比或简短的背景解释,让专业术语的应用显得水到渠成。例如,在讲解某一特定矩阵分解算法时,作者没有完全依赖于复杂的矩阵代数表达,而是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其核心思想——“在噪声的海洋中,试图找出最清晰的航线”。这种恰到好处的“人情味”表达,使得原本冰冷的信号处理理论变得生动起来。它体现出作者不仅是该领域的专家,更是深谙如何将复杂知识有效传递的教育家。读完一个章节后,我总有一种感觉,知识点是系统性吸收的,而不是零散地被灌输的,这对于形成扎实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年代感,那种深蓝色配上白色和黄色的字体,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上个世纪末的学术氛围。内页的纸张质量摸起来很扎实,散发着一种旧书特有的微弱的纸张气味,虽然内容是关于现代通信技术的,但实体书给人的感觉却非常沉稳。装帧得很是讲究,书脊的胶装部分非常紧实,即使是频繁翻阅也感觉不到松散。特别是封面上的那几个关键词——“理论”、“算法”、“仿真”,它们就像是为这本书打上的烙印,预示着这是一部既有深度又有实践性的专著。我特别喜欢这种传统学术书籍的质感,它让我在阅读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工程图表时,能够更专注于内容本身,而不是被花哨的设计分散注意力。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出版方对内容严肃性的尊重,也让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