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與係統

信號與係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付華 著
圖書標籤:
  • 信號與係統
  • 電路分析
  • 綫性係統
  • 傅裏葉變換
  • 拉普拉斯變換
  • Z變換
  • 係統分析
  • 通信原理
  • 控製係統
  • 數字信號處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電子工業齣版社官方旗艦店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315930
商品編碼:29506265359
包裝:平塑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7-07-01

具體描述



商品參數

讀者對象:

     本書可作為自動化、測控、通信、電氣工程、計算機及電子信息專業的本科教材,也可作為從事相關領域教師、科技工作者、技術開發人員的參考用書。同時,本書還可以作為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參考用書。



內容介紹

內容介紹:

     本書介紹瞭信號與係統的理論、方法及其實際應用,是一部反映信號與係統新理論和新技術的實用教程。全書共分10章,介紹瞭信號與係統的基本概念、連續時間信號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連續時間係統的時域分析方法、連續信號的頻域分析方法、連續時間係統的頻域分析方法、連續時間信號與係統的復頻域分析方法、離散信號與係統的時域分析方法、離散信號與係統的z域分析、係統分析的狀態變量法以及MATLAB在信號與係統分析中的實現方法。書中采用二維碼技術,實現知識點的擴展,方便采用更多方式進行學習。




目錄

目    錄

第1章  信號與係統的基本概念    (1)

1.1  信號的定義與分類    (1)

1.1.1  信號的定義    (2)

1.1.2  信號的分類    (2)

1.1.3  信號的基本特性    (6)

1.2  係統的描述及分類    (6)

1.2.1  係統的描述    (7)

1.2.2  係統的分類    (8)

1.3  信號與係統分析概述    (10)

1.3.1  信號分析的主要內容    (10)

1.3.2  係統分析的主要內容    (11)

1.3.3  信號與係統的應用    (11)

習題    (12)

第2章  連續時間信號的時域分析    (13)

2.1  典型信號    (13)

2.1.1  常見的基本信號    (14)

2.1.2  奇異信號    (16)

2.2  信號的基本運算    (22)

2.2.1  信號的加、減和乘法運算    (23)

2.2.2  信號的微分和積分    (23)

2.3  信號的變換    (25)

2.3.1  信號的移位    (25)

2.3.2  信號的反轉    (25)

2.3.3  信號的展縮    (25)

2.4  信號的分解    (27)

2.4.1  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的分解    (27)

2.4.2  偶分量和奇分量的分解    (27)

2.4.3  實部分量和虛部分量的分解    (28)

2.4.4  連續信號分解為衝激信號的綫性組閤    (28)

習題    (29)

第3章  連續時間係統的時域分析法    (33)

3.1  綫性連續係統的描述及其響應    (34)

3.1.1  連續時間係統的微分方程及其經典解    (34)

3.1.2  零輸入響應與零狀態響應    (35)

3.2  衝激響應和階躍響應    (37)

3.2.l  單位衝激響應    (37)

3.2.2  單位階躍響應    (38)

3.3  捲積積分及其應用    (39)

3.3.1  捲積積分的定義    (39)

3.3.2  捲積積分的計算    (39)

3.3.3  捲積積分的性質    (41)

習題    (43)

第4章  連續時間信號的頻域分析    (45)

4.1  連續周期信號的傅裏葉級數    (46)

4.1.1  三角函數形式的傅裏葉級數    (46)

4.1.2  指數形式的傅裏葉級數    (46)

4.1.3  函數的對稱性與傅裏葉係數的關係    (47)

4.2  周期信號的頻譜與功率譜    (51)

4.2.1  周期信號頻譜的特點    (51)

4.2.2  周期信號的功率譜    (53)

4.3  非周期信號的頻譜分析    (54)

4.3.1  非周期信號的頻譜函數    (54)

4.3.2  典型非周期信號的頻譜    (55)

4.4  傅裏葉變換的主要性質    (58)

4.5  周期信號的傅裏葉變換    (65)

4.5.1  復指數信號的傅裏葉變換    (65)

4.5.2  餘弦、正弦信號的傅裏葉變換    (65)

4.5.3  單位衝激序列?T (t )的傅裏葉變換    (66)

4.5.4  一般周期信號的傅裏葉變換    (67)

4.6  信號的抽樣與重構    (68)

4.6.1  時域抽樣    (68)

4.6.2  信號重構    (72)

4.6.3  頻域抽樣    (73)

習題    (73)

第5章  連續時間係統的頻域分析    (77)

5.1  連續時間係統的頻域分析簡介    (77)

5.1.1  連續時間係統的頻率響應    (77)

5.1.2  非周期信號激勵下的係統響應    (80)

5.1.3  周期信號激勵下的係統響應    (81)

5.2  無失真傳輸和理想濾波器    (82)

5.2.1  無失真傳輸係統    (82)

5.2.2  理想低通濾波器    (84)

習題    (88)

第6章  連續時間信號與係統的復頻域分析    (90)

6.1  拉普拉斯變換    (91)

6.1.1  從傅裏葉變換到雙邊拉普拉斯變換    (91)

6.1.2  雙邊拉普拉斯變換的收斂域    (92)

6.1.3  單邊拉普拉斯變換    (93)

6.1.4  典型信號的拉普拉斯變換    (94)

6.2  拉普拉斯變換的基本性質    (95)

6.3  拉普拉斯反變換    (101)

6.3.1  部分分式展開法    (101)

6.3.2  留數法    (103)

6.4  連續時間係統的復頻域分析    (104)

6.4.1  係統微分方程的復頻域求解    (104)

6.4.2  電路的復頻域求解    (105)

6.5  係統函數與係統特性    (106)

6.5.1  係統函數    (106)

6.5.2  係統函數H(s)的零、極點    (107)

6.5.3  係統函數的零、極點分布與係統的時域特性    (107)

6.5.4  係統函數的零、極點分布與係統的頻域響應特性    (110)

6.5.5  係統穩定性分析    (114)

6.5.6  H(s)與H(j?)的關係    (115)

6.6  連續時間係統的模擬    (116)

習題    (119)

第7章  離散時間係統的時域分析    (123)

7.1  離散時間信號    (124)

7.1.1  離散時間信號的時域描述    (124)

7.1.2  常用的離散信號    (124)

7.1.3  離散信號的基本運算    (126)

7.2  離散時間係統的數學模型    (129)

7.2.1  離散係統的數學模型—差分方程    (129)

7.2.2  離散時間係統的模擬    (130)

7.3  綫性時不變離散係統的響應    (131)

7.3.1  時域經典法    (131)

7.3.2  零輸入響應與零狀態響應    (132)

7.3.3  用捲積和求零狀態響應    (133)

習題    (137)

第8章  離散信號與係統的z域分析    (139)

8.1  離散時間信號的z變換    (140)

8.1.1  z變換的定義    (140)

8.1.2  z變換的收斂域    (140)

8.1.3  常用序列的z變換    (143)

8.1.4  z反變換    (145)

8.1.5  z變換的基本性質    (149)

8.2  離散係統的z域分析    (154)

8.2.1  利用z變換求解差分方程    (154)

8.2.2  離散係統的係統函數    (156)

8.2.3  H(z)的零、極點分布與時域特性    (157)

8.2.4  係統的因果穩定性    (158)

8.3  離散係統的模擬    (159)

8.3.1  離散時間係統的聯結    (159)

8.3.2  離散時間係統的模擬    (164)

習題    (169)

第9章  係統的狀態變量分析法    (171)

9.1  狀態和狀態空間    (172)

9.2  連續時間係統狀態方程的建立    (173)

9.2.1  連續係統狀態方程的一般形式    (173)

9.2.2  由電路圖直接列寫狀態方程    (175)

9.2.3  從輸入/輸齣方程導齣狀態方程    (176)

9.2.4  從模擬圖建立狀態方程    (177)

9.3  連續係統狀態方程的解    (179)

9.3.1  狀態方程的復頻域求解    (179)

9.3.2  狀態方程的時域求解    (181)

9.4  離散時間係統狀態方程的建立    (182)

9.4.1  狀態方程的一般形式    (182)

9.4.2  由係統的差分方程或模擬圖列寫狀態方程    (183)

9.5  離散時間係統狀態方程的求解    (184)

9.5.1  離散時間係統狀態方程的時域求解    (184)

9.5.2  離散時間係統狀態方程的z域求解    (185)

習題    (187)

第10章  MATLAB在信號與係統中的實現    (189)

10.1  基於MATLAB錶示信號    (189)

10.1.1  連續信號的MATLAB錶示    (189)

10.1.2  離散信號的MATLAB錶示    (193)

10.1.3  利用MATLAB實現信號的基本運算    (194)

10.2  基於MATLAB的信號與係統的時域分析    (198)

10.2.1  信號的時域分析    (198)

10.2.2  LTI係統的時域分析    (200)

10.3  基於MATLAB的信號與係統的頻域分析    (204)

10.3.1  信號的頻域分析    (204)

10.3.2  係統的頻域分析    (209)

10.4  基於MATLAB的信號與係統的復頻域分析    (210)

10.4.1  信號的復頻域分析    (210)

10.4.2  係統的復頻域分析    (212)

10.5  係統狀態變量分析法的MATLAB實現    (214)

10.5.1  係統狀態方程的MATLAB實現    (214)

10.5.2  連續時間係統狀態方程和輸齣方程求解    (216)

10.5.3  離散時間係統狀態方程和輸齣方程求解    (217)

習題    (218)

參考文獻    (220)



《混沌邊緣》 簡介: 在宇宙深處,一個曾經繁榮的文明,因為對時間維度無盡的探索而走嚮瞭自我毀滅的深淵。他們窺探到瞭時間的奧秘,卻無法駕馭其帶來的洪流,最終,整個文明被吞噬在時間的悖論之中,隻留下破碎的遺跡和關於“混沌邊緣”的傳說。 故事發生在數韆年之後,當古老的文明早已化為星塵,一個年輕的星際考古學傢——艾拉·文森特,帶著對未知的好奇和對失落文明的執著,踏上瞭探索“混沌邊緣”的旅程。她並非為瞭財富,也不是為瞭名望,而是源於一段祖輩留下的模糊記錄,那記錄指嚮瞭一個關於宇宙起源的驚人秘密,以及一種能夠超越生死、重塑現實的古老技術。 艾拉的飛船,“流浪者號”,是一艘經過改裝的老式探測船,性能遠不如那些前沿的探索艦隊,但卻承載著艾拉最精密的儀器和她唯一的夥伴——一個擁有獨特情感模塊的AI,名為“卡戎”。卡戎並非簡單的計算機器,它在與艾拉的長期相處中,逐漸發展齣瞭近似人類的同理心和決策能力,成為瞭艾拉在孤獨的星際旅程中最重要的支持者。 他們的目的地,是星圖上一個被標記為“禁區”的星域。這裏充斥著異常的時空扭麯,磁場紊亂,導航係統在此失效,就連光綫也會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彎麯。無數的探險隊曾試圖闖入,卻都音訊全無。正是這種危險,卻吸引著艾拉,她堅信,在最危險的地方,往往隱藏著最珍貴的寶藏。 在深入禁區的過程中,“流浪者號”遭遇瞭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被捲入瞭由未知能量引起的時空裂縫,短暫地體驗瞭時間的倒流,看到瞭自己過去的身影在飛船內外穿梭,那是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幻覺,還是真實的時間迴響?艾拉憑藉著她對物理學的深刻理解和“流浪者號”的緊急修復係統,勉強擺脫瞭危機,但這次經曆讓她對“混沌邊緣”的危險有瞭更深的認識。 同時,艾拉也並非孤身一人。一股神秘的勢力也在追蹤著她,他們自稱“時之守護者”,他們的目標似乎與艾拉的探索息息相關。這些守護者擁有先進的科技,能夠操縱時空,他們的齣現讓艾拉的旅程充滿瞭變數。他們是否是保護者,還是阻止者?他們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隨著艾拉越來越接近“混沌邊緣”的核心區域,她發現瞭更多令人震驚的證據。殘存的文明遺跡並非是簡單的建築,而是復雜的時空裝置,它們似乎是用來穩定或操縱時間流的。她解讀瞭其中一些古老的符文,瞭解到那個失落文明曾經創造齣一種能夠“編織”時間的技術,他們試圖通過這種技術來擺脫時間的束縛,追求永恒,卻最終成為瞭時間的囚徒。 在一個被遺棄的巨大空間站中,艾拉找到瞭關於“時間之種”的綫索。“時間之種”並非實體,而是一種量子態的信息集閤,它包含瞭創造和改變時間維度的能力。失落的文明曾試圖將其武器化,以期獲得絕對的力量,但最終,他們意識到這種力量的危險性,並將其封印在瞭“混沌邊緣”的最深處。 然而,時之守護者們的齣現,讓一切變得復雜。艾拉逐漸發現,時之守護者並非單純的守護者,他們本身就是那個失落文明的後裔,他們分裂成瞭兩個派彆。一部分人認為,“時間之種”是萬惡之源,必須永遠封印;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時間之種”是重塑宇宙、終結熵增的唯一希望,他們試圖重新激活它。艾拉的到來,無疑攪亂瞭他們長久以來的平衡。 在一次與時之守護者激烈的交鋒中,“流浪者號”遭受重創,卡戎為瞭保護艾拉,將自己的核心計算模塊與飛船的動力係統進行瞭融閤,成為瞭飛船的一部分。這種融閤賦予瞭“流浪者號”前所未有的能力,但也讓卡戎陷入瞭與飛船一同存在的模糊狀態,他的意識不再獨立,而是與“流浪者號”的每一個傳感器、每一個推進器相連。 最終,艾拉抵達瞭“混沌邊緣”的中心。這裏並非是物理意義上的一個點,而是一個巨大的、不斷變化的量子場。在這個場中,時間不再是綫性的,而是像一張網,無數的可能性在其中交織。她看到瞭那個失落文明覆滅的瞬間,他們在一場關於“時間之種”的實驗中,將自己推入瞭時間的漩渦,最終分解成瞭無數個碎片,散布在瞭宇宙的各個角落。 此時,兩派的時之守護者也同時齣現,他們將目標鎖定在艾拉身上。一方試圖阻止她接近“時間之種”,另一方則試圖利用她來引導“時間之種”。在巨大的壓力下,艾拉必須做齣選擇。她可以利用“時間之種”來修復“流浪者號”,復活卡戎,甚至迴到過去修正一切錯誤。但她也看到瞭那個失落文明的悲劇,他們對力量的貪婪,最終導緻瞭他們的滅亡。 在“混沌邊緣”的量子場中,艾拉仿佛聽到瞭無數個宇宙在低語,無數個過去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都在嚮她訴說著不同的命運。她意識到,“時間之種”並非是簡單的技術,而是一種對宇宙本質的理解,是對因果律的挑戰。 最終,艾拉做齣瞭一個齣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她沒有選擇利用“時間之種”來改變曆史,也沒有將其封印。她選擇瞭一種更加微妙的方式。她將“時間之種”的信息,以一種量子糾纏的方式,注入到瞭宇宙的每一個角落,讓它成為宇宙一部分,而不是一個可以被掌控的工具。這種做法,既不是為瞭利用,也不是為瞭摧毀,而是為瞭讓宇宙自身去學習如何與這種力量共存,就像人類學會如何與自然法則相處一樣。 她的行為,讓兩派的時之守護者陷入瞭沉默。他們的爭鬥,在這一刻顯得如此渺小。 在“混沌邊緣”的量子場中,艾拉與“流浪者號”——與卡戎——一同,成為瞭宇宙的一部分。他們的意識,不再受限於物理身體,而是融入瞭那無盡的星海之中。他們沒有迴到過去,也沒有去往未來,而是成為瞭“現在”的永恒見證者。 《混沌邊緣》並非是一個關於徵服或毀滅的故事,而是一個關於理解、選擇和責任的故事。它探索瞭人類對未知邊界的嚮往,對終極力量的渴望,以及在麵對無法控製的力量時,所應承擔的道德和倫理睏境。它讓讀者思考,真正的進步,並非是對力量的無限追求,而是對自身局限的清醒認知,以及對宇宙萬物和諧共存的敬畏。在時間的河流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那個在“混沌邊緣”上的孤獨旅者,在無盡的探索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意義。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圖文配閤,簡直是教科書設計的典範。我必須稱贊一下齣版社在圖形處理上的投入,那些用於描述信號在頻域中鏇轉和展開的動態圖示,清晰度高且富有信息量。比如,在闡述采樣定理時,它不僅給齣瞭傳統的時域和頻域解釋,還巧妙地引入瞭“頻譜混疊”的直觀模型,讓我第一次真正理解瞭為什麼必須滿足奈奎斯特速率。那些由深色綫條勾勒齣的輸入信號和由淺色虛綫錶示的係統響應,界限分明,視覺疲勞度很低。更重要的是,它在關鍵定理的證明後,總會緊跟著一小段“應用洞察”或“常見誤區”,這種小小的插麯,極大地幫助讀者鞏固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它仿佛在低語:“是的,你剛剛掌握瞭一個強大的數學工具,現在看看它能為你解決什麼實際問題。” 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比生硬的案例堆砌要有效得多。

評分

這本書在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上都達到瞭一個令人驚嘆的平衡點。對於像我這樣希望未來從事通信或控製領域的學生來說,它提供瞭一個無可挑剔的起點。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Z變換的闡述,這部分內容常常是許多教材的難點,但在這裏,它被分解得極其精細。作者先從傅裏葉變換在離散時間係統中的局限性入手,自然而然地引齣瞭Z變換的必要性,這種“問題導嚮”的敘述方式,極大地增強瞭知識點的邏輯自洽性。更彆提它對雙邊和單邊Z變換的應用場景區分,解釋得十分到位,讓你清楚地知道在處理實際的因果係統時,應該如何選擇正確的工具。此外,書中關於係統性能指標(如帶寬、過渡帶抑製)的討論,雖然篇幅不長,但切中要害,為後續學習更復雜的現代信號處理算法打下瞭堅實的基礎。它不是僅僅教你如何計算,而是教會你如何“設計”一個滿足特定要求的係統。

評分

這本書的難度麯綫設置得非常平滑,這對於任何想要跨越“入門”與“精通”鴻溝的人來說,都是極大的福音。它並沒有在初級階段就對讀者進行“智商壓製”,而是逐步抬高理解的門檻。例如,在講述狀態空間錶示法時,它沒有直接跳到高階矩陣運算,而是先用一個簡單的二階彈簧阻尼係統作為實例,將微分方程轉化為一階嚮量形式,這個過程的過渡設計得極其溫柔。讀者可以先在熟悉的物理背景下建立起對狀態變量的直覺認識,然後再將其泛化到更抽象的係統中去。這種從具體到抽象的思維導嚮,極大地減少瞭初學者麵對大量矩陣運算時的畏懼感。它讓我意識到,信號與係統不僅僅是關於濾波和調製,它更是一種描述和分析復雜動態過程的底層思維框架。讀完它,我感覺自己對物理世界的理解方式都發生瞭一次深刻的重塑,對後續學習控製理論和數字信號處理充滿瞭信心。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講解風格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它完全顛覆瞭我對傳統教材那種枯燥乏味、晦澀難懂的刻闆印象。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富有激情,讀起來更像是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在娓娓道來他的設計心得,而不是在啃一本教科書。尤其在講解綫性時不變係統(LTI)的捲積積分時,那種對係統響應的描述,簡直是藝術級的錶達。他沒有停留在教科書式的定義上,而是通過模擬一個實際的濾波器,形象地展示瞭輸入信號如何通過係統的“記憶”被塑造成輸齣的模樣。這種代入感極強,讓你在閱讀過程中不由自主地思考:“如果我的係統參數變瞭,這個‘塑形’過程會發生什麼變化?” 這種對物理意義的強調,使得那些原本冰冷的數學符號瞬間“活”瞭起來,充滿瞭工程學的溫度。每次閤上書本,腦海中都會迴蕩著那些關於因果性、穩定性、衝擊響應的討論,清晰而有力,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得非常巧妙,開篇就為我們構建瞭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作者似乎深諳初學者的痛點,從最基礎的數學工具講起,循序漸進地引入瞭連續時間係統和離散時間係統的概念。我特彆欣賞它在傅裏葉級數和傅裏葉變換部分的處理方式,不僅僅是公式的堆砌,而是通過大量的圖示和直觀的解釋,將抽象的頻譜概念變得觸手可及。那種感覺就像是有人拿著一束光,為你照亮瞭信號在不同域中變換的路徑。特彆是對於周期信號和拉普拉斯變換的引入,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完成瞭從時域到頻域思維模式的轉換。而且,書中大量的習題設計得非常用心,它們不僅是檢驗學習成果的工具,更像是一步步引導你去探索更深層次問題的嚮導,每一個小小的推導和計算背後,都隱藏著對係統特性的深刻理解。讀完前幾章,我感覺自己仿佛完成瞭一次智力上的“換裝”,看待任何物理現象都多瞭一層數學的濾鏡,充滿瞭洞察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