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數字係統設計
定價:33.50元
作者:鄒彥
齣版社:航空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801839183
字數:478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闡述瞭數字係統設計方法和可編程邏輯器件的應用,較係統地介紹瞭PLD器件、HDL設計語言、流行的EDA設計軟件和數字係統設計方法等內容,力求涵蓋數字係統開發設計所涉及到的主要方麵,並在內容上進行瞭精心編排,以著眼於綜閤開發能力的提高。
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部分詳細地闡述瞭數字係統設計,包括數字係統的組成、描述方法、設計方法;第二部分介紹瞭可編程邏輯器件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第三部分較詳細地介紹瞭ABEL-HDL硬件設計語言,並配有大量的設計實例;第四部分主要介紹瞭EDA設計的開發軟件,包括Lattice公司的ispDesignEXPERT開發軟件和Ahera公司的MAX—PlusⅡ開發軟件,這兩種軟件是開發PLD廣泛使用的開發工具;第五部分介紹瞭基於EDA技術的現代數字係統設計方法,並列舉瞭設計實例和設計選題。
本書取材廣泛、內容新穎、重點突齣,並著眼於實用性,提供瞭豐富的實例,所有的實例均經過仿真和驗證。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動化和計算機應用等信息工程類及相近專業的本專科教學用書,或課程設計用書,也可作為從事電子設計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是在一個項目需求下來,需要快速理解一個老舊嵌入式係統的底層邏輯時接觸到這本書的。坦率地說,這本書的行文風格與我平日裏閱讀的前沿技術書籍風格迥異,它少瞭一份激昂和推銷新技術的狂熱,多瞭一種沉靜和嚴謹,像是一位老匠人在慢工細活地打磨一件器物。它對於時序邏輯和組閤邏輯的區分描述得非常到位,尤其是在處理競爭冒險和毛刺問題時,給齣的解決方案和分析路徑顯得非常老道和成熟。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講有限狀態機的設計,書中不僅給齣瞭傳統的錶格法,還引入瞭一種圖解法,雖然這種方法在現代EDA工具中可能不常用,但它極大地幫助我理解瞭狀態之間的跳轉約束和安全性問題。這種“溯本求源”的教學方式,雖然可能讓追求效率的讀者感到略微拖遝,但對於我這種需要深入理解為什麼這樣設計比那樣設計更可靠的工程師來說,價值無可替代。這本書就像是一本厚重的技術字典,你可能不會每天都翻閱,但一旦遇到核心的底層難題,你會發現它裏麵蘊含的智慧和經驗是多麼寶貴。它沒有最新的時髦名詞,但它教授的是永恒不變的數字世界的底層規律。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坦白說,給我一種非常“老派”的工科教材的感覺,那種藍白相間的、略顯嚴肅的排版,一下子就把我拉迴瞭大學課堂上。我本來是抱著“瞭解一下”的心態翻開它的,畢竟現在的技術日新月異,很多傳統教材的內容可能已經跟不上實際需求瞭。然而,這本書在基礎概念的梳理上做得非常紮實,尤其是對布爾代數和邏輯門電路的講解,那種層層遞進、深入淺齣的方式,即便是對於一個自認為已經掌握瞭基礎知識的人來說,也是一次很好的迴顧和深化。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閤,在每一個章節的末尾,都會穿插一些實際應用中的小案例,雖然這些案例看起來可能有些陳舊,但它們很好地展示瞭理論是如何在硬件層麵被實現的。讀起來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授,他不會急於帶你接觸最新的FPGA或者SoC架構,而是堅持先把地基打牢。我特彆欣賞它在圖示方麵的用心,那些清晰的波形圖和狀態轉移圖,比枯燥的文字描述要直觀得多,讓我避免瞭很多因理解偏差而産生的睏惑。總的來說,它是一本適閤初學者建立係統思維,也適閤資深人士溫習基本功的“壓艙石”級彆的讀物。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說實話,確實透露著一股“實用至上”的氣息,紙張的觸感和字體的選擇,都更偏嚮於滿足長時間閱讀的耐受性,而不是視覺上的享受。但內容上,我最欣賞的是它對並行處理和流水綫概念的引入時機和深度。很多入門教材往往在講完基本邏輯電路後就急於跳到微處理器架構,而這本書卻花瞭不少篇幅來講解如何通過並行化來提升係統吞吐量,以及在不同層次上進行流水綫劃分的考量。這種結構安排,體現瞭作者對“係統”這個詞的深刻理解——它不僅僅是元件的堆砌,更是對時間效率的精妙調度。在討論存儲器的部分,它清晰地劃分瞭SRAM和DRAM的工作原理及適用場景,並配有大量的時序圖,這對於理解CPU與存儲器之間的交互至關重要。通過閱讀這部分內容,我清晰地認識到,設計一個高效的數字係統,必須在延遲、功耗和麵積這“三駕馬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而這本書提供瞭一整套分析這些平衡點的工具和視角。它教會的不是如何使用某個工具,而是如何思考。
評分如果說這本書有什麼特點,那就是它極度的“內斂”和“務實”。它不會用花哨的標題或誇張的承諾來吸引眼球,它隻是平靜地陳述數字係統設計的核心原理和方法論。在處理組閤邏輯電路優化時,書中對卡諾圖(K-map)的運用講解得非常透徹,甚至提到瞭如何處理多餘項和冗餘素項的權衡。雖然現在有瞭自動綜閤工具,但理解這些底層優化算法的原理,對於調試復雜電路中的異常邏輯狀態,是不可或缺的能力。我尤其喜歡它對“時序約束”的強調,很多新手設計師隻關注功能正確性,卻忽視瞭時序違規導緻的災難性後果。這本書通過引入建立時間(Setup Time)和保持時間(Hold Time)的概念,並用非常具體的例子說明它們如何影響寄存器之間的穩定傳輸,讓我對時序分析的重視程度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任何數字電路的設計,無論其復雜程度如何,都有瞭一個可以循跡和驗證的理論框架,它就像是數字世界的牛頓力學,基礎、穩固,並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適用。
評分這本書的章節組織結構非常綫性化,從最基本的門電路開始,一步步構建加法器、乘法器,然後過渡到存儲單元,最後纔是更復雜的控製器設計。這種由小及大的構建方式,對於培養係統工程師的“自底嚮上”思維非常有益。我個人在閱讀過程中,發現它對譯碼器和多路選擇器這些基礎模塊的剖析尤為細緻,作者沒有簡單地給齣真值錶,而是深入探討瞭它們在數據選擇和地址解碼中的具體硬件實現細節,比如如何通過門電路的最小化來優化資源占用。這種對“效率”的執著,貫穿瞭全書。更難得的是,它在描述復雜的時序邏輯電路,比如寄存器組或移位寄存器時,總會配上一個清晰的“時鍾沿”觸發示意圖,這在電子工程領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直接關係到係統在實際工作中的同步性。對於那些希望深入理解硬件抽象層(HAL)之下到底發生瞭什麼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透明的視角,讓你能夠看清每一個比特流是如何在晶體管的控製下精準移動和操作的,那種感覺非常踏實和可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