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完全图解液晶显示器维修演示教程
定价:29.00元
作者:数码维修工程师鉴定指导中心组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21116209
字数:373000
页码:2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781kg
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全程图解的形式,通过“液晶显示器维修环境自己建”、“液晶显示器维修基础知识自己学”、“液晶显示器维修操作技能自己练”、“液晶显示器维修技巧自己悟”和“液晶显示器常见故障自己修”5个模块,将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原理、信号分析、检修方法和检修技巧等一系列知识点和技能点循序渐进的、系统的、全新的“演示”出来。通过系统的学习,使读者在很短时间内建立起规范的液晶显示器检修思路,熟练掌握液晶显示器维修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对故障液晶显示器的修理。
内容提要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液晶显示器维修所需具备的技能要求和操作方法。全书通过对液晶显示器的实际解剖和实际维修演示,对液晶显示器 维修的基础知识、操作流程、电路分析、元器件检测与代换以及信号测量和各典型故障的实际维修方法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介绍。力求使读者在短时 间内了解液晶显示器的维修特点,并能够掌握实际的维修方法和技能技巧。
在讲述过程中,本书运用了大量来源于工作的实际案例,结合检修思路分析,故障检修操作演示,使读者深入到技能的锻炼之中,以开拓思路 ,增长维修经验。
本书适合作为电子信息类中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液晶显示器维修工作的技术人员和广大电子爱好者阅读,还可作为各 类短期培训班的培训教材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远超出了我最初对一本“维修演示教程”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集中于基础的屏幕点阵故障排除和电源部分的常见维修,但它在进阶的图像信号处理通路分析上,展现出了令人称奇的专业性。它没有满足于“换了模块就好”的表面处理,而是深入到了时序信号的逻辑和LVDS接口的数据流向分析。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色彩校准和伽马曲线调整的章节,虽然这部分内容对于纯粹的硬件维修人员来说可能略显偏门,但对于希望提升维修质量,提供更专业级别修复服务的工程师而言,却是弥足珍贵。它把抽象的电子信号转换成读者可以理解的流程图,甚至引用了部分行业标准规范的解释。这让我意识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怎么修”的书,更是一本教你“为什么这么修”的书。那种由内而外、系统性的知识构建,让我在面对那些非标准化的新型显示技术问题时,也能找到思路去推导解决方案,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诊断效率和信心。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务实且不拖泥带水。我接触过一些技术书籍,往往是作者为了凑字数或者显得自己学识渊博,会加入大量冗余的背景介绍和历史回顾,读起来令人昏昏欲睡。但这本《完全图解液晶显示器维修演示教程》截然不同,它聚焦于“演示”和“实操”。每一章的结构都像是一个标准化的工作流程SOP(标准作业程序)。从故障现象描述,到所需工具准备,再到具体的拆解、检测、更换、复原,每一个步骤的描述都如同现场教学一般精确到毫秒和微米级别。最让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它对不同品牌和型号显示器之间存在的“潜规则”也进行了标注,比如某些品牌在设计上故意加强了对非原厂维修件的兼容性限制,或者特定芯片组在过热时更容易出现周期性花屏。这种基于大量实践经验总结出的“窍门”和“避坑指南”,是那种在学校里绝对学不到的,光是这些经验的价值,这本书就值回票价了。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记得我当时买它的时候,就是冲着“图解”这两个字去的。作为一名对电子产品硬件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总是对那些精密复杂的电路板心存敬畏。然而,这本教程的拆解步骤清晰得让人感到安心。它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而是直接把液晶面板内部的各个层级、排线连接、甚至细微的焊点都用高分辨率的图片标注得一清二楚。尤其是涉及到T-CON板和驱动IC的识别与替换部分,作者似乎真的站在维修小白的角度去构思的。比如,在讲解如何判断液晶屏背光电路的故障时,书中不仅展示了故障现象的特写,还配上了万用表不同档位在关键测试点上应该显示的数值范围。这对于那些在实际维修中摸索却无从下手的同行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个人对书中关于液晶屏偏光片更换技巧那一节印象尤为深刻,那可是个精细活,书中给出的除胶和贴合的辅助工具建议和操作顺序,直接让我成功挽救了一台朋友的旧显示器。总的来说,它提供的视觉指导远胜于纯文字描述的任何手册,是动手实践的绝佳蓝图。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注重逻辑递进,非常适合持续学习和查阅。它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参考书,而更像是一本“工具箱”式的工具书。它的目录划分非常清晰,例如,它将故障类型归类为:电源输入异常、背光系统故障、逻辑控制板失效、液晶面板物理损伤等几大模块,每个模块内部又细化到具体的组件级别。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当你遇到特定问题时,可以直接翻到相应的章节进行快速定位,而无需通读全文。我尤其欣赏它在“工具与耗材”部分所做的详尽介绍,它甚至细致地对比了不同规格的加热台在维修OLED面板(虽然是液晶教程,但其原理延伸有启发)时的优缺点。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度,体现了编著者团队的严谨态度。每次我遇到一个棘手的维修案例,习惯性地翻阅一下这本书,总能找到与之对应的图例或处理流程,极大地减少了我的“试错成本”。
评分这本书的“鉴定指导”属性在内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使得它在行业内的参考价值非常高。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修复已知的故障,更是在培养一种预防性的维修思维和质量控制意识。书中对于维修后的“性能验证”环节,给出了比行业最低标准更为严格的测试流程建议,例如在特定亮度和色温下进行至少四小时的烤机测试,以确保修复的稳定性。这种对最终交付质量的强调,无疑是专业技术人员区分于普通“换件工”的关键所在。此外,关于ESD(静电放电)防护的章节,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而是结合实际维修场景的操作规范,从穿戴防静电手环到工作台面的要求,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种对职业素养的全面覆盖,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套完整的“专业维修工程师行为准则”,对于刚入行的年轻技术人员,其指导意义是无法估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