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無綫網絡架構與演進趨勢
定價:29.00元
作者:呂召彪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11139746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以無綫網絡架構及演進為主綫,著重介紹包括第三代移動通信係統、寬帶無綫接入係統、LTE係統等應用廣泛且具有較大潛力的無綫通信網絡的體係架構、關鍵技術及應用情況等;在此基礎上,針對未來網絡演進的趨勢,展現瞭多網絡融閤的架構、基帶池組化無綫網絡架構及麵嚮未來移動互聯網業務的新型通信網絡架構。
本書適閤通信、計算機以及電子工程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作為無綫通信係統架構相關專業課程的教材,同時也適閤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作為技術參考書。
目錄
前言
章緒論
1.1無綫通信網絡發展概述
1.1.1蜂窩移動通信係統發展曆程
1.1.2寬帶無綫接入係統發展曆程
1.2無綫通信網絡演進的驅動力
1.3本書內容安排
參考文獻
第2章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及其演進
2.1 3G係統演進背景
2.2 WCDMA係統及演進
2.2.1 WCDMA係統架構
2.2.2 WCDMA空中接口信道
2.2.3 HSPA係統概念及演進
2.2.4 HSPA對無綫網絡架構的影響
2.3 TD-SCDMA係統
2.3.1 TD-SCDMA網絡架構
2.3.2 TD-SCDMA空中接口
2.4 cdma2000係統及演進
2.4.1 cdma2000網絡架構
2.4.2 cdma2000 Ev-DO及Ev-DV演進
2.5 3G在中國
2.5.13G在中國的發展
2.5.2中國聯通WCDMA網絡現狀
2.5.3中國聯通3絡演進規劃
2.6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寬帶無綫接入網絡及其演進
3.1寬帶無綫接入網絡發展需求
3.2 IEEE對寬帶無綫接入網絡的標準化發展
3.2.1 IEEE 標準組織及其工作
3.2.2 IEEE 802係列標準
3.3 IEEE 802.11係列網絡
3.3.1 IEEE 802.11係列網絡演進過程
3.3.2 IEEE 802.11係列網絡係統架構
3.3.3 IEEE 802.11 MAC層協議簡介
3.4 IEEE 802.16係列網絡
3.4.1 IEEE 802.16係列網絡演進過程
3.4.2 IEEE 802.16係列網絡係統架構
3.5運營商WLAN網絡
3.5.1運營商WLAN網絡
3.5.2中國聯通的WLAN測試情況
3.6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3GPP長期演進係統
4.1 LTE演進曆程
4.1.1 LTE標準化曆程
4.1.2 LTE係統需求
4.2 LTE係統架構
4.2.1 LTE係統整體網絡架構
4.2.2無綫接入網架構
4.2.3核心網架構
4.2.4 LTE係統接口
4.2.5 3G與LTE的係統架構差異分析
4.3 LTE係統架構的未來演進——LTE-Advanced
4.3.1 LTE-Advanced係統指標及關鍵技術
4.3.2 LTE-Advanced係統中的異構網絡
4.3.3 LTE-Advanced係統中的多點協作傳輸架構
4.4 LTE國際商用/試驗情況簡述
4.5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基帶池組化RAN架構
5.1引言
5.2基帶池組化RAN架構技術介紹
5.2.1傳統無綫網絡的存在問題
5.2.2基帶池組化RAN架構技術框架
5.2.3基帶池組化RAN架構優勢
5.2.4基帶池組化RAN架構關鍵技術
5.2.5小結
5.3基帶池組化RAN架構可行性分析
5.3.1基帶池組化RAN架構的成本可行性分析
5.3.2基帶池組化RAN架構的技術可行性分析
5.3.3小結
5.4未來RAN架構分析
5.4.1未來RAN架構發展趨勢分析
5.4.2未來RAN架構性能分析
5.4.3未來RAN架構成本分析
5.4.4小結
5.5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無綫異構網絡融閤架構
6.1無綫異構網絡概述
6.1.1無綫異構網絡概念及其演進趨勢
6.1.2無綫異構網絡融閤的研究現狀
6.2無綫異構網絡融閤的網絡架構與關鍵技術
6.2.1異構網絡融閤的網絡架構
6.2.2無綫異構網絡融閤的關鍵技術
6.3中國聯通對異構網絡融閤的思考
6.3.1 2G/3G與LTE網絡的融閤
6.3.2 WLAN與蜂窩網絡的融閤
6.4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新型通信網絡架構I-Net
7.1引言
7.1.1背景
7.1.2 I-Net願景
7.2移動通信網絡架構的發展現狀與挑戰
7.2.1移動業務促發網絡演進
7.2.2移動網絡架構的發展現狀與演進趨勢
7.3 I-Net架構
7.3.1 I-Net架構功能
7.3.2 I-Net架構意義
7.4 I-Net關鍵技術框架
7.4.1業務本地化決策
7.4.2支持業務本地化的資源控製
7.4.3本地化網絡管理
7.4.4移動性管理
7.4.5多基站協作資源管理
7.5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無綫通信網絡中的頻率規劃
8.1 2G頻率現狀
8.2 3G頻率
8.3 LTE頻率
8.3.1 450~470 MHz
8.3.2 698~806MHz
8.3.3 2300~2400MHz
8.3.4 2500~2690MHz
8.3.5 3400~3600MHz
參考文獻
第9章未來無綫通信網絡的發展
9.1本書內容迴顧
9.2無綫網絡架構發展趨勢分析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如果說技術書籍是地基,那麼《人月神話:軟件項目管理經典之作》就是搭建高樓大廈的藍圖和腳手架。我是在一個項目組麵臨嚴重延期風險時,半開玩笑地開始閱讀這本書的,沒想到卻從中找到瞭解決問題的思路。這本書並非一本教你具體使用哪種項目管理工具的說明書,它探討的是軟件開發過程中那些永恒的、與“人”和“溝通”相關的難題。比如“嚮項目中增加人手,隻會讓項目更落後”這個著名的論斷,它背後的邏輯——溝通路徑的指數級增長——讓我徹底理解瞭為什麼需求評審和進度同步會如此耗時。作者幽默而尖銳地指齣瞭瀑布模型在現實中的局限性,以及軟件復雜性本身帶來的不可避免的“內在缺陷”。它教會我一個重要的道理:軟件工程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管理和溝通的藝術。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對照我們團隊的實際情況,那些書中描述的場景,仿佛就是我們項目會議的翻版。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反思的視角,讓你在麵對看似無解的排期壓力時,能停下來思考:我們是不是在用錯誤的方式做事情?
評分這本《深入理解計算機係統》真的可以說是計算機科學領域的“聖經”瞭。我是在讀研的時候被導師推薦的,一開始覺得名字有點嚇人,以為會充斥著晦澀難懂的數學公式和枯燥的理論推導。然而,當我真正翻開它之後,纔發現它的魅力所在。作者不僅僅是在羅列知識點,更像是在用一種非常係統和結構化的方式,把計算機係統的各個層麵——從最底層的電路、邏輯門,到操作係統、內存管理,再到編譯、鏈接,最後到網絡I/O——串聯成一個完整、有機的整體。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抽象”這個概念的闡述。從硬件的物理實現到高級語言的運行,中間經曆瞭多少層精妙的抽象設計,使得程序員可以不必關心底層復雜的細節,卻又能高效地利用計算資源。書中對cache一緻性、虛擬內存分頁機製的講解,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讀完後,我再看那些操作係統內核的代碼注釋,頓時豁然開朗,感覺自己真正“觸摸”到瞭計算機的心跳。那種從底層原理齣發,層層遞進,最終抵達應用層優化的閱讀體驗,是其他任何一本書都難以替代的。它不僅教會你“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設計”,這種思維方式的訓練,比單純記住幾個API調用重要得多。
評分我最近在重溫《設計模式:可復用麵嚮對象軟件的基礎》,這本書給我的感受,就像是給我的編程思維打瞭一次“內功”。很多初學者,包括曾經的我,寫代碼時總是在“用”語言特性,寫齣來的代碼結構混亂,耦閤性高,用不瞭多久就成瞭“屎山”。而這本“GoF”的經典之作,就像是一本武林秘籍,它把前輩們在解決特定軟件設計難題時總結齣來的、經過時間檢驗的最佳實踐,用一種高度概括的結構——23種設計模式——呈現齣來。初讀可能覺得這些模式名字聽起來很玄乎,比如策略模式、裝飾器模式,但當你對照著書中的UML圖和代碼示例,理解瞭它們背後的意圖——解決的是“對象如何協作以達成某個目標”的問題時,那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是無與倫比的。現在我寫代碼,不再是想到哪寫到哪,而是會先思考:“這個問題,用哪個模式來解決最優雅?”這不僅提高瞭代碼的可讀性和可維護性,更重要的是,它構建瞭一種麵嚮對象設計的高級心智模型。可以說,這本書是所有想從“碼農”蛻變成“工程師”的人的必經之路,它幫你建立起瞭一套通用的、跨語言的設計語言體係。
評分《C++ Primer Plus(第6版)》這本書的厚度,當初差點讓我望而卻步,但事實證明,它完全配得上這個分量。我之前一直自學C++,總是在官方文檔和零散的教程間搖擺不定,學到的知識點零碎且缺乏係統性,尤其在處理模闆、多態和RAII(資源獲取即初始化)這些C++核心特性時,總感覺根基不穩。這套“Primer”係列,最大優點在於它的詳盡和循序漸進。它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容易讓人混淆的細節,比如指針與引用的區彆、值傳遞與引用傳遞的深層含義,以及C++11/14/17引入的新特性是如何巧妙地優化瞭舊的範式。書中大量的代碼片段和練習題,強製要求讀者動手實踐,確保你不是在“看”書,而是在“做”編程。特彆是它對標準模闆庫(STL)的介紹,不僅停留在講解容器和算法的API層麵,更是深入剖析瞭STL背後的迭代器模型和空間效率考量,這對於編寫高性能代碼至關重要。讀完它,我感覺自己對C++這門語言的敬畏感油然而生,理解瞭它為什麼既強大又復雜,也終於能自信地駕馭那些復雜的編譯錯誤瞭。
評分最近沉迷於《數據之魅:用 R 語言探索數據》這本書,它給我的衝擊感,完全不亞於第一次學習編程語言本身。我一直以為數據分析就是運行幾個統計公式,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的風格非常獨特,他沒有采用那種枯燥的教科書式敘述,而是用一係列引人入勝的實際案例,比如探索氣溫變化趨勢、分析電影票房數據等,來串聯起 R 語言中的數據清洗、轉換、可視化和建模的核心技能。R 語言本身作為統計計算環境的強大之處,在這本書中被發揮得淋灕盡緻,尤其是 ggplot2 庫的講解,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教程。書中對於如何“講故事”的強調,讓我意識到,冰冷的數據隻有通過精妙的視覺呈現和閤乎邏輯的敘述,纔能真正打動決策者。我學會瞭如何從雜亂無章的原始數據中,通過管道操作符(%>%)一步步提煉齣有價值的洞察,並且將這些洞察用清晰的圖錶錶達齣來。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它不僅教會我 R 的語法,更重要的是培養瞭我對數據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